传家风手抄报

时间:2020-10-20 11:31:03 手抄报 我要投稿

传家风手抄报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小编整理了家风的手抄报,供参考!

  传家风扬美德作文【篇一】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人是高飞的鸟,家是广阔的天;人是神游的鱼,家是无垠的海。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风。我家有什么家风呢?要问所有的,我已不太确定了,我只记得几个而已。

  小时候,父亲总是给我讲“狼来了”的故事,小时候听它只是觉得好玩,现在回想起来,这小小的故事背后,竟隐藏着大道理——做人要诚信,诚信很重要。

  我家人口虽算不上多的,但也不能算少的。每每到了过年,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吃着丰盛可口的饭食。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过年,饭菜都准备好了,我闻着香味,肚子里的馋虫蠢蠢欲动。我拿起筷子,正想夹点儿来解解馋,“啪”,手中的筷子被打掉了。我惊恐的瞪大眼,因为祖父一向疼我,偶尔犯些小错,他都不会追究,但这时,祖父却严肃的看着我,说道“:你是个懂事的,今天怎么能做出这么不懂事的事来呢?你是小辈,长辈还没有动筷子,你怎么可以上前直接吃呢?”我低下了头,脸上觉得火辣辣的,祖父又说“:吃饭虽是小节,但小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让长辈先动筷子是尊重长辈,吃饭不乱翻饭菜,不挑挑拣拣是尊重同桌吃饭的其他人。”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记住,下次不能再这样了。

  我是女孩子,所以从小母亲就告诉我“: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去别人家里不能乱翻东西。坐下时,双腿要并拢。别人给的东西尽量不接,接下一定要说“:谢谢”。

  诚信,尊敬长辈,规矩,礼貌我家家风虽不多,但每一个都可以让我受益一生。

  我要在这儿呼吁:铭记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传家风扬美德作文【篇二】

  家风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它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我们家的家风很简单:要诚实守信,尊敬老人,乐于助人。妈妈常说只有你肯帮助别人,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才肯帮助你。

  一天中午,我因为上学要迟到了,急急忙忙的下楼,我刚刚下楼就发现一位老奶奶焦急的等在路边过马路,我犹豫了一下想要不要帮助老奶奶呢?因为帮助老奶奶我就是做了一件好事,但是这样就有可能迟到。又一想如果不帮助老奶奶,老奶奶又太可怜了。最后我还是跑上前去拿过老奶奶手里的购物袋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扶你过去吧。”我把老奶奶安全的送到马路对面,老奶奶感谢地对我说:“你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我听了心里感觉美滋滋的。我告别了老奶奶,一路小跑来到了学校。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很受教育,有一次姥姥生病了,我们全家都很担心,妈妈每天都要去医院陪护姥姥,晚上也不能好好休息,白天还要照常接送我们上下学,给我们做饭,妈妈医院家里两头跑,妈妈也是很辛苦的。虽然爸爸每天下班很晚,但还是常常给姥姥做好骨头汤用保温桶装好送去医院,妈妈说:“这样可以补钙。”妈妈和爸爸一边忙着工作,一边照顾姥姥,他们很辛苦,我要向爸爸妈妈学习他们的孝心。

  家风是每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家风伴我成长,让我走向成功。好的家风的养成是正能量的传递,只要家风好了国风才会好。愿我的家庭会因它变的更加美好、更加充实。

  传家风扬美德作文【篇三】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2014北京中考满分作文预测:传扬优良家风

  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儿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然,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传统家风特点

  1、榜样性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典范作用,亦即“榜样性”。中国古代传统家庭往往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宗族之中,日常行为受到族约的限制。族约的制定通常是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商讨所得,里面蕴含了这些长辈日久经年的为人处世哲学,也兼顾了社会风潮和公平正义。这样的族约无论是否以文字的形式出现,都有很强的“法规”性,家族内部成员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信任,会无条件地执行并延续下去。

  然而,族约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因为族内优秀成员的诞生而改变;亦或是家族优秀成员诞生后再定立传世的家规、家训。

  比如,司马光著《家范》,就是家族内优秀成员诞生而改变族约的例子。司马光其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其父司马池官拜兵部侍郎、天章阁侍制(天章阁属于翰林学士院,侍制是皇帝的藏书阁顾问。),这样世代簪缨的诗书之家,定有家规、家训。司马光成为司马氏一族的代表人物后,撰写《家范》,系统地阐述了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个人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至此,《家范》中的思想便成为了司马氏的家风。

  再如,山东诸城东武刘氏家族,就是家族优秀成员诞生后再定立传世的家规、家训。刘氏家族原本乡里布衣,世代为农,是移民到山东的新家族。刘必显是家中第一个进士,官拜户部广西司员外郎,晚年辞官归故里,致力于子孙的教育,立下了“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的家训。

  自清顺治年间刘必显中进士算起,至道光末年为止的近200年里,刘家连续7代,先后科考得中198人,其中进士共计5世11 人,举人共计6世35人,七品以上的官员73位,出任知县、知府、道台、学政、布政使、巡抚、总督、尚书直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者皆有,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刘统勋、刘墉父子。

  2、社会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存在必须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自汉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格外推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八德”。“八德”作为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

  在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社会的变革动荡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入侵并未动摇百姓对封建思想的信仰,反而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在“八德”的基础上延伸出“烈”这一品格。故而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样的家风在社会上普及。到了明代,阳明心学引领风气之先,“知行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依然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家风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社会主流思潮的影响下,家风可能被重新厘定。

  3、传承性

  “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生活作风可以分为价值认同与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价值认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价值认同是家风得以传承的基础,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认同祖先的价值观,才会践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比如,清正廉洁是一种价值观,而勤俭持家便是这种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的体现。当然,许多家风、家训并不会将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区分得非常清楚,因为简单明确的表达更利于流传。这种简单明确还体现在对典籍的高度概括上,往往几个字就浓缩了一个思想或一种道理;同时又必须是接地气的表达,因为家族中文化程度不同,若写得艰深拗口,则不易流传。

【传家风手抄报】相关文章:

有关家风家教手抄报08-11

有关家风的手抄报08-11

有关家规家风手抄报08-11

有关好家风手抄报08-11

家风家训手抄报模板11-06

家风家训手抄报素材11-02

关于传承家风的手抄报08-15

关于节俭的家风手抄报08-15

有关家风的手抄报初中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