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文化

时间:2020-10-14 14:56:06 职场健康 我要投稿

中华养生文化

  清静无为,顺乎自然。

中华养生文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仁者寿、智者健、欲而不贪。

  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朔到殷商时代。中国养生文化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就应属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的具体,《左转》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事起居与健康的关系。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莫过于儒、释、道、沫(墨)四家,而在道行的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于儒、道俩家。战国末年,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产生于这一时期而被后世为“杂家”的《吕氏春秋》一书,在养生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业化。

  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辩》之《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已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集先前养生理论之大成,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及依据。在整体观、矛盾观、阴阳学、五行学、经络学、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为中医养生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中医养生专家在理论和时间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之,先秦时期是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特别是诸子百家在养生领域中所作的各种大胆探索,更是为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养生文化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儒家人际关系的尽善尽美,道家及禅宗的取法自然,医家的阴阳和谐及五行生克之间的平衡,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背景。

  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正由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这一转变也体现了中医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这就是国之瑰宝——中国传统的中医养生文化。此文化也正是沿用了老子(养生学的开创者)和孔子,俩者的养生思想:老子:“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动、静”结合的思维方式,及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仁者健、智者寿、欲而不贪。”紧密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同时现代健康医学也到了沿用这些思想的鼎盛时期。

  那么御医济世堂养生论谈包含了预防学、治疗学、养生学三大内容。御医济世堂倡导:新世纪的医学应以调理身心健康为主,以治疗为辅;强调以“清静无为,顺乎自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仁者寿、智者健、欲而不贪。”达到修心、养性、忘我为本,使心灵得到清静,令身体完全放松,形成人与自然相顺应,遵循“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从而挖掘自身的潜能,并科学地运用中医的理论,为人类创造健康、清净、自然、和谐的生活行为环境。

  万物与生命,生生不息,顺应它,尊重它,静思它,这便是传统医道教给我们的虔诚。

【中华养生文化】相关文章:

《中华食文化》教学反思05-28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10-18

传承中华文化征文09-10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作文01-06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10-18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09-08

中华传统文化发言稿08-24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11-02

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09-15

中华文化读后感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