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时间:2022-06-26 10:43:24 中小学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即将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课改进程加快,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中学语文改革呈革命性变化,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主要分析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偏重形式误区,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偏重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即将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近一两年内,各地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工作者以及关心语文教学的学者、专家都纷纷对当前语文教学提出批评,强烈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乃至汇合成一个响亮的呼声:“语文教学非改不可!”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经验,主要分析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偏重形式误区,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一.语文课改存在三种偏重形式的误区

  首先,现代化教学方法存在片面性误区。主要是无法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运用只是为了赶时髦。语文教学无固定模式,必须因材施教,由于教师性格差异,片面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得现代化手段存在偏重误差。

  其次,片面强调教学形式创新。由于新课改要求,许多教师错误的全部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大多数评优课非常注重形式。例如,有某位老师为参加省评优活动,花钱请高手制作课件,课件非常精美,获得省级二等奖,但回校向同事演示时,不知道如何返回原来画面。

  第三,对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进行掩盖。语文课教学方法无异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基础性与人文性学科,利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对读者造成震撼作用。许多语文文章属于精美文学作品,特别是是古诗文经过千百年的传颂,可以说是极富艺术感染力,语文教师需充分发挥、利用语文文章优势,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语文教学改革出现偏重形式的原因

  首先,不能很好处理优良教学方法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内容以形式为基础,效果作为教学方法的目的,不可本末倒置。处于新课改背景下,强调新教育理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过分重视形式。学校教育强调的是教学质量,无论哪种学科,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目的。教学手段即使再新颖、再多样化,若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方法也没有任何意义。

  其次,不能很好处理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一味强调创新,而忽略继承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改革都是原有事物、规律的再发展与创造,不能全盘否定现有模式,语文教学更加应该如此。许多学校由于急于标新立异,全面改革新课程,使得“课改公开课”、“课改研讨会”现象增多,忽视了创新必须结合继承。

  第三,不能很好处理一般和特殊之间的关系。针对语文学科而言,其与其他学科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同样也具有许多不同之处,语文文学作品具有特殊性,由于文学作品提倡意境与神似,优美作品可吸引读者。语文教师就必须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如何去领悟文章的神与意。

  三.语文课改走出偏重形式误区的对策思考

  首先,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若讲述说明文,尽可能使用多媒体,利于学生熟悉与理解,因说明文的知识性较强,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明白与理解。例如,笔者讲述《绿色蜾蝈》时,觉得非常有必要制作课件,上课开始时,多媒体屏幕上,呈现一只可爱、活泼的绿色蜾蝈,要求学生去仔细观察,然后结合自己语言对蜾蝈外形、动作特征进行描述。学生们通过各抒己见,朗读文章之后,明显具有感性认识,也激起相关文本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笔者设计一张表格,在屏幕上呈现蜾蝈的生活习性,学生通过屏幕可一目了然。

  其次,创新与继承的结合。创新之根本是为发展事物,而创新之基础就是继承。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尤其是古文,古人习惯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方法教授古文,也是古文教学的精华。鲁迅先生非常讨厌“三味书屋”的生活,然而正是由于老先生在“三味书屋”中的执拗教学,才奠定了鲁迅先生的文学基础。

  第三,发挥语文课特色。针对语文教材而言,大多数属于文学作品,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领悟文学的神韵、意境,让学生充分去想象与思考,实现“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语文境界,不能说限制学生非要逼真见到实事实物。

  第四,树立正确、科学的评价导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若想摆脱偏重形式误区,对于各类形式的评优课,不能以“现代化多媒体”、“课堂热闹讨论”作为选优的唯一标准,不然会严重影响中学语文教学的含金量,使得优美语文文章被热闹化、形式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能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心理得到满足,这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们切莫走进新课改的误区,过分注重形式的东西,一窝蜂去仿效,而丢了自己可挖掘的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飞.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2,(77):6-7.

  [2] 邝勇强.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46-47.

  [3] 欧阳代娜.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回眸三十年[J].中学语文教学,2008,(5):74-76.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社保基金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07-03

大学摄影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论文06-29

税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07-03

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几点方法思考论文06-27

新教材下关于小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07-03

关于人身保险学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07-03

起重机械安装检验检测中的几点思考论文07-03

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07-03

对音乐综合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06-13

问题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