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优质课评价标准问题

时间:2022-06-21 18:16:24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优质课评价标准问题

  一、这样的课算不上好课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优质课评价标准问题

  1、教师唱主角,学生演配角的课算不上好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知识核心”向“能力核心”转变的观念逐渐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教学中那种教师把持着课堂,操纵着学生,围绕着学科知识单向的进行“满堂灌”的传统局面已得到了很大改观。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回归。但是实践中发现,随之而来的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即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如“知不知”、“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之类的没有任何启发性和思维容量的问题常常充斥课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交流,实质上则是教师在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去“灌”,这样问来问去便让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好的套子里,知识的各方面价值没有得到任何体现。这里学生只是为突出教师的表演充当了摇旗呐喊的角色。

  因此,建议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尽量少问几个“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更好的启迪和培养学生的思维。

  常听有的老师在讲完一节优质课或观摩课时下来埋怨学生“不配合”。“不配合”这三个字表达了老师复杂的思想感情。其实也正是这句无奈的怨言,反映了教师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即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是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课堂上教师所期望的是学生能按照预先的设计做出回答,而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设答案。可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课堂上没有出现教师预设的那种局面,甚至出现“闷课”现象,为此教师便埋怨说学生“不配合”。因此,究竟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为教服务,这是目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教师必须明确的一个重要的观念性问题。

  记得有某位课改专家曾说过,“我无法送你到对岸,只能送你一叶小舟;我无法送你到山顶,只能指给你上山之路;我无法送给你智慧,只能教给你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形象地道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教师的行为准则。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行为和作用应是启发、诱导和帮助。所以课堂上仍然教师唱主角,学生演配角的课不能算是好课。

  现在的教学提倡构建生成性的课堂,即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观念等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课堂上的积极有效的交往交流自然生成出来的,而不是主要靠教师的预设传授出来的。(教学中发现,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的老师也把它像讲解知识点一样,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把它“教”给学生)

  诚然,出现学生“不配合”的局面,原因应是多方面的,首先我认为它一定不是学生主观上故意不配合,使老师冷场,我想这应该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你的问题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要求,即是否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情景的创设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教师对问题的启发、点拨的是否到位和越位等。 因此,我认为“教师唱主角,学生演配角”的课不是好课。

  2、中看不中用,有形式无内涵的课不是好课

   “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教学理论的精髓。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形式。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能够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的要求,也没有必备的知识、原理或仪器、装置准备等前提下,一开始便要求学生对某课题进行所谓的“探究”,学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课堂上只见学生一会忙活这,一会忙活那,三人俩人,桌前桌后,议论纷纷,吵吵嚷嚷,表面看学生是动起来了,且活动量还挺大。但实质上学生的活动完全是拘泥于表面,活动的目的性极不明确,只有表面的形式,没有内在的思考和体验。还有的课堂,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确,合作学习的时机也把握不准。学生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无论问题的价值有多大,无论该问题能否靠学生个人的思考而得以解决,统统都要进行小组合作,甚至对课本上已呈现的一些陈述性的或毫无讨论价值的知识也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等。

  这样的课堂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为活动而活动,只有表面的活动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活动内涵,中看不中用。事实上,从活动的实质来看,活动的形式有显性活动和隐性活动。显性活动是外在的活动,隐性活动是内在的实质性的活动,主要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能力应是一切能力的核心,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时,既要关注学生的显性活动,更要关注学生的隐性活动,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相信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听完一堂课下来对这节课进行回味,如果按照评课的指标去一一对应评判这节课,如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流程的安排、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运用直到教师的仪表仪态等都好象无可非议,但换个角度对这节课重新审视,比方想想通过这节课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我们也许会发现这节课表面的东西太多了,许多环节的设计和内容的处理都是为迎合评课人的口味而设计的,或者说是为听课和评课而设计的,其实学生的收效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我认为那些“中看不中用,有形式无内涵”的课的课不算好课。

  二、怎样的课才算好课

  那到底什么样的课算好课呢?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确立的核心理念。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注重教师的课堂表现、忽视学生行为表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树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我认为,课堂教学,只要能促进学生发展、素质提高的课就是好课。

  1、好课要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使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正本清源。而课堂上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好课要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在理念上把语文学习定位为一种问题的解决活动。而科学探究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实际上科学探究主要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过程。此时教师可顺水推舟,给学生提供一些必备的条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解决的。即使最后的实验误差也要在老师的诱导下,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解释。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能动性,主体参与,主动发展。

  所以,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教学中最上位的策略。好课要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

  2、好课要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提出,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并为此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这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整合体。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课都不能算是好课。一堂好课就是要能够使学生从三位一体的教学中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传统的知识本位、知识核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是把完成认知性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新课程强调,既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科学的学习过程及科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把握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使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和技能,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所以我们认为,一节好课不能只关注知识的授受,更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以及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体验。好课要使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优质课评价标准问题】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管理的策略07-03

浅谈文化哲学背景下科技文化06-28

新课改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浅谈07-0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新体会07-03

历史优质课评价评语06-28

浅谈契约自由星期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07-03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反思教师课改反思10-10

浅谈背景调查事情07-13

浅谈走进生物新课改06-28

历史新课改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