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分析研究及生产模式论文

时间:2022-07-03 06:44:27 爱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汽车市场分析研究及生产模式论文

  第1篇:国内家用汽车市场分析

汽车市场分析研究及生产模式论文

  1、我国市场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些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国汽车发展影响国外市场,特别是现在的世界贸易中,我们一可靠性能高,价格便宜颇有竞争力,而且根据我的调查,在多年前,我们国企的汽车,都害怕能否在世界中生存,让我们了解下我国市场竞争的能力。

  ⑴原材料费用。我国大部分原材料费用,辅助材料、原材料、外购件材料,除外购件材料,我国都可以自给自足,但外购件进口导致国内汽车市场比国外价格高,以至于我国只好运用人世后进口原材料降格降低,致使汽车成本的影响消弱。

  ⑵劳动力成本。我国成产方式与国外不同,是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的企业,外企的生产力度上也大量使用工人,但外企劳动力成本比过期成本所占比例颇多。

  ⑶技术费用。在技术含量较高处(公路管理、机场、高空坐夜车等),技术费用在制造成本中占一定的比例。

  ⑷海关运输费用与进口外企,除进口关税外,运输保险费用和海关费用等,而其它在国内企业没有这比费用,这也是我们国企的优势所在。

  2、我国汽车市场的存在问题

  2.1生产企业过散过多

  由于经济建设和高速公路建设,致使诸多企业粉粉进入厢式车、罐式车、自卸车和专用半挂车等为主的,汽车低中价值产品专业车的存在。

  2.2产品接口失衡,发展不均匀

  常用汽车货车、客车专用化程度提高,促进运输与作业质量的提高,我国虽然经过多年发展,虽有一部分生产规模,但汽车的重要部分,还是缺乏技术含量,需要转向与中性化、专用功能强。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

  2.3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缺乏自出开发能力

  汽车是一种高技术产品,它从各领域的先进技术模块化,从而实现一定的特定功能,国外专用车产品基本上都采用汽车领域的相关先进技术,而过我汽车在产量上虽然有一定规模,但多数是低技术含量产品。

  2.4专用汽车市场的拓展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国内外各大厂家不断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推出新的品种,我国专用汽车企业面临着较大压力。

  产品品种和规模方面,我国专用车生产品种与国外差距很大,产业技术水平方面和管理方面。企业包袱沉重,售后服务方面,我国更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由于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国外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提高其售后服务水平。但国外企业建立售后服务网络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必须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网络,完善管理制度。

  3、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国产汽车和外产汽车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也应该看到国产车的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原材料也相对便宜,使得我国汽车成本比国外汽车成本价格更加优惠,国外汽车进入汽车市场还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而我国占中国销售量80%以上的普通型汽车,适合中国的道路情况和消费水平。

  3.1建立专用车生产的新格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专用汽车企业必将经历一场联合重组的产业结构调整,重新合理配置我国专用车行业的内部人才、设备等资源,使过散过多的局面得以改善。

  3.2产品应向高技术、多品种方向发展

  运用平台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专用车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充分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同时也能极大地减小制造难度,缩短制造周期,减少设计开发及采购和制造成本,行业管理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

  3.3专用车人才市场加强

  在大力开展自营出口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自营与代理的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打入国际市场,要注重培养一批懂得项目管理、能组织人员进行开发设计的项目开发管理人才。

  3.4专用汽车的定位

  根据国民经济的续修,制造特定专用车产品,生产一些新结果、价格地域而定,比较特别的车辆,多在专业汽车上下功夫。

  3.5专用汽车厂要与主机厂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

  由于专用车行业是依附在底盘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专用车又表现为批量小、品种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与主机厂有着密切的关系。

  4、总结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我国专用汽车虽然存在很多主要问题,从价格、产品品种和规模、产业技术水平、生产及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但由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会有利推进国民汽车发展的道路,产品多样化、重型化、大功率、多轴化;轻量化;厢式化和城市专用汽车的轻型化趋势;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趋势;人性化、安全性和节能环保趋势;合资合作、资产重组趋势;区域化的产业集中趋势。

  第2篇:现代汽车的生产模式和市场分析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按照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内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即人均GDP达到大约1000美元的时候,汽车消费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3000美元以上,中国的汽车消费也的确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目前我国已是汽车制造的大国,但还称不上汽车制造强国。根据市场调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其产品北京现代占中国市场份额达到7%,且还在继续上升,在北汽集团中的各子公司中也是销量最大的,在华产销累计超过600万辆,实现销售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纳税超过80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20万人。本文通过重点研究北京现代这样一家表现较为突出中外合资的汽车企业,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与其他竞争对手如丰田本田等汽车企业对比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2.实地调查法;3.比较研究法;4.PEST研究法。

  三、公司基本概况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18日,由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和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2亿美元,总投资31亿美元,投资比例为中韩双方各占50%,合资期限30年,是中国加入WTO后被批准的第一个汽车生产领域的中外合资项目,被确定为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首都经济的龙头项目和示范工程,被称为北京汽车工业三大版块之一。

  四、生产特点

  1.网络订单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北京现代主要是采用按订单方式生产。按订单生产(MTO)是近年来汽车制造企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在保证客户时间要求的基础之上,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为目标的一种生产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库存,避免了传统企业生产过程中库存上升可能带来的恶性循环问题,降低了风险,同时有利于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保证了汽车制造企业基本的量化生产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控制成本。

  2.零部件供应

  北京现代按照来源将零部件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由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公司直接进口的KD件,另一类国内的采购件。虽然目前现代所需的零部件国产率约为77%,但是国内供应商大多是韩国现代的供应商以合资、独资等方式在北京设立的生产厂,生产网络具有高度的封闭性。

  北京现代小零部件采取的是零库存。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主要靠公路运输,从高效运作角度来看,应该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优化汽车物流网络和运作管理。实际上,北京现代小零部件的供应商企业确实在地理上高度集聚,分别集聚在以现代工厂为核心的北京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青岛,其中北京地区的供应商,全部位于离现代汽车工厂车程20公里以内的园区内,且每两个小时供应一次。北京现代的核心零部件采用“单一供应商”模式,提高了合作的稳定性,并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3.生产过程

  (1)单一生产线,且为混装线

  进入总装车间我们看到,北京现代只有一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由内饰线、底盘线、最终线和OK线首尾相连组成,共具有229个操作工位,采用先进的柔性化混装线,可实现多车型混装。

  北京现代早期得益于成本领先战略,生产、销售规模效应明显,已经取得了多年的销量上的胜利。但是在当今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环境下,为了响应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汽车企业需要转变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转向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此只需适当地改装原流水线,使其可以同时加工多种类似的产品,由此产生了多品种混装生产线。到目前为止,混流生产模式在全世界汽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德国慕尼黑的宝马制造厂,一条生产线可以实现六个车型的生产,日本丰田公司、国内的一汽大众等汽车企业也采用了这种模式。

  (2)智能化

  由于多品种混装生产线是将工艺和操作不完全相同的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并行地执行操作,为了解决生产线管理的问题,北京现代用电脑智能手段加人工协助的方式,根据严格的时间安排表,将零部件进行归类、排列,精准地将准确数量的零部件送到指定的安装位置。我们观察到,在车间内,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个屏幕显示实时监测的PBS、CTS等汽车制造所需的工业数值以及当前的安装速度,方便各工作小组及时调整、修正,使生产过程更智能、高效化。

  (3)人性化

  由于生产中采取的还是广义的流水作业,工人们需要不断重复动作,北京现代的生产中尽量考虑到工人的身体负荷问题。比如在车间内有一些升降台,让机器、车件动,而人不必动,免除了工人们不停弯腰、起身的劳累,而一些高负荷的工种如焊接等则在完全无人的车身焊接车间内直接由机器人完成。除此之外,公司还比较注意工厂的卫生环境,在OK线末端装有汽车废气吸收装置,完备的通风保证系统和水性漆的使用也大大增强了员工的人性化工作氛围。

  五、市场分析

  1.销量情况

  横向来看,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北京现代比之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在月销售量、年销售量均胜出,却总体落后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等。

  纵向来看,年销售量方面,2013年北京现代全年销量达到103万辆,在中国所有汽车企业中位列第四,成为国内第三家单一品牌产销破百万的车企,同比增长19.76%,比当年乘用车市场15%左右的增速还高出近5个百分点。然而2014年北京现代乘用车批售销量为112万辆,国内位居第五,同比增长只有8.7%,增长明显放缓。这与2014年国内汽车总体市场的低迷相关:由于受到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商用车和公务用车市场下降及部分大城市限购等原因影响,2014年国内汽车销量增速总体有较大回落。但是北京现代的销量8.7%增长率比乘用车市场总体销售9.89%的增长率还低了近1.2个百分点,这说明它本身的销售还是有问题的。

  2.用PEST分析北京现代的外部市场环境

  (1)政治环境

  ①政府采取的政策与支持

  北京现代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优惠政策和中韩两国领导人的重视与支持,各级政府对北京现代在当地投资设厂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均提供了大力支持。如在北京现代的战略扩张中,根据北京现代与河北省沧州市政府签订的协议,各地争夺激烈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将正式落户沧州。

  重点介绍税收方面:北京现代除了具有一般生产性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其所处的汽车产业还独有一些优惠政策。根据入世承诺,2006年7月1日中国的汽车整体进口关税降为25%,零部件关税降到lO%,汽车进口配额制度也已取消。此外,根据新近签订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大大降低了从我国境内汽车企业从韩国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化工原材料等原料的关税,将进一步降低汽车生产制造的成本。可以说,北京现代拥有“三重”优惠税收的独特优势。

  ②政府限购

  限购可能会带来恐慌性购买,因而在短期内,乘用车销售市场会受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2)经济环境

  一方面,国民收入的日益提高和较为低稳的通货膨胀率使得购车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特别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而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汽车拥有量还很小,广大的农村市场还远未饱和。中国目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可能刺激了汽车市场的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另一方面,GDP增速放缓。目前中国国内经济环境整体上显现活力不足,增长势头减弱,内需疲软,可能会抑制国内对汽车的消费增长。

  (3)社会文化与自然条件

  ①公司的地理环境

  北京现代总公司地处北京。截至2014年,北京的总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2000万人,拥有总长527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但是由于北京市的辖区范围很大,另外由于房价过高等问题,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在离市中心工作地点较远的三环外买房定居,这就使得公交系统的负担过重,人们的出行更需要拥有自己的车辆。有调查表明,北京有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给现代汽车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市场需求环境。

  ②社会文化

  公司成立前曾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发现现代品牌的群众基础并不好,中国老百姓对现代品牌的正规性信心不足。加之中国人还有着独特的消费心理,喜欢讲究排场、面子,因此很多中国消费者会倾向大型、豪华的公认品牌轿车。北京现代处于汽车品牌的中流,并且车型多集中在中级车,因此尽管北京现代一直努力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不断改良新车型的设计,以求在高端车市场上有所突破,但给人的印象始终停留在风格简单、价格低廉的认知上。这对于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的树立是比较不利的。

  幸运的是,除此之外,北京现代作为一个合资企业,没有像其他合资企业一样有着比较严重的跨文化经营冲突的问题。中韩两国1992年官方正式建交以来,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民间交往更是历史悠久,文化同以儒家思想为背景,兼容并蓄,两国人民具有相近的价值观念,为韩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管理提供了便利,同时,在营销策略上较之其他国家也更容易得到支持。

  (4)技术环境

  相比于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的技术环境则更为复杂。从好的一方面来说,北京现代的汽车技术中心地处首都,地区高校多,人才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公司在人才储备和科研具有先天优势。但是,北京现代的技术环境和其他中外合资企业相比又有劣势。由于我国汽车制造起步晚,核心技术发展较慢,汽车领域内的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在很大程度要依托外资母公司的技术水平。然而韩国现代的核心技术一直未能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汽车制造中最关键的发动机设计和加工技术受制于竞争对手日本企业。总的来说,外资母公司的技术水平与日系、德系、美系等差距较大,导致北京现代的外部技术环境不尽人意。

  六、结语

  北京现代的生产模式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但其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只有协调好生产和市场的关系,公司才能走得更远。

  第3篇:一季度进口汽车市场分析

  一、影响一季度进口汽车市场的主要因素

  今年一季度,作为进口汽车市场政策衔接期和市场调整期,影响进口汽车市场的因素多而且复杂,既有正常的市场因素、供求因素,又有政策因素、汇率因素,还有进口车经销商订货行为因素、订货周期因素以及消费者心理因素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到一季度进口汽车市场上,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如下表。

  这些影响因素对不同国别、不同结算币种、不同厂家、不同竞争车型影响有所不同,各车型在市场上反映出来的表现也就有所不同。如美系、韩系车进口大增,而欧系车更多的是恢复价格、规范市场,有些车价格小幅下降后启稳,而有些车价格上扬。对不同进口车型应根据其不同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不能光看一、两个因素,要作全面分析。

  二、一季度进口汽车市场的主要特征

  一季度进口汽车市场,经历了去年恐慌性亏损甩货阶段后,开始另一种恢复性调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进口汽车价格已经趋于稳定。

  据网上车市调查,2005年3月份与2月份相比,可比的进口车型平均降幅仅为0.75%,在监测车型中既有涨价车型,又有降价车型,相比而言,主流车型奔驰、宝马、丰田等价格略有上涨。其他车型价格也基本稳定,总体上主调是稳定。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去年亏损甩货也属于不正常状态,应回归理性;二是进口车货源数量不多,而需求又在恢复,一季度略显供不应求;三是欧元、日元依然坚挺,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四是厂家和代理商力图稳定价格,不想恶性竞争、亏损销售,直接导致价格趋向稳定。当然,个别车型价格上扬也属暂时现象,不是常态。

  2、进口汽车数量锐减。

  由于去年年底进口汽车多为亏损销售;相关政策很晚才明朗;对一季度市场看不准着三方面的因素,去年底进口商为规避风险,订货相当谨慎,一季度主要在消化以前的一些库存,新增订单不多。虽然3月份订单已经有较大恢复,但由于进口车特有的订货周期长,到货普遍要到5、6月份。应该说,一季度进口数量锐减,四个口岸进口数量都大幅减少,属于政策衔接期和调整期的正常现象,后续订单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也不能矫枉过正,订单不宜过大,否则会出现新一轮的供过于求,毕竟国产车竞争能力已大大提高,进口车的需求不会太大,这也是应当注意的动向。

  3、未取得授权的贸易商和小经销商陆续退市。

  按照品牌管理办法和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未取得国外汽车厂商授权的经销商,没法取得自动进口许可,加上实际上去年下半年贸易商大多亏损,伤了元气,贸易商又很难拿到第一手货源,盈利前景不明朗,政策风险又很大,一些进口车的贸易商和小经销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消库退市。据悉,大连保税区过去300多家经销商,有授权的只有十多家;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去年有会员80多家,现在也降到70多家;天津保税区有的经销商已经改行,亚运村交易市场入驻的进口车经销商也大幅减少。同时,许多既经营国产国又经营进口车的商家,有的已经调整重点,把进口车作为副业看待。

  4、进口汽车市场秩序趋于规范和平稳。

  与去年下半年进口汽车市场一片恐慌,争相甩货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一季度进口汽车市场没有产生恶性竞争,正在趋于理性、平稳和规范。特别是品牌管理办法实施后,进口车正在建立品牌授权体系,由于授权经销商较少,厂家又易于控制和管理,市场趋向规范。同时也有另一种倾向需要注意,就是代理商的局部垄断,也不利于进口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二季度进口汽车市场的预测

  进口汽车市场总体上讲,正在调整中走向规范,波动中走向平稳。随着一季度政策的明朗,市场正在恢复信心,二季度进口汽车市场走向如何?

  1、二季度进口汽车数量会有相当回升。随着进口代理商的进一步明确,进口汽车市场的恢复性增长,特别是一季度很多经销商从盈利中得到鼓励,正在加大进口汽车订单的数量,应该说,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同时也应理性订货,避免订货过大,市场大起大落。

  2、进口车价格总体上仍然是稳定。有些车型的涨价会随着新货的到来而回到正常水平,只要订货数量在正常水平下,就不容易发生恶性竞争,加上目前大部分进口车价格与进口成本基本匹配,价格原则上不会有大起大落,已经基本稳定。

  3、进口汽车市场秩序会进一步规范。随着品牌管理办法的实施,加上跨国公司对进口车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对营销管理的加强,对零售环节管理的加强,以及对代理商管理的加强,进口汽车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化。

  另外,进口汽车市场仍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如中高档国产车新车不断推出,竞争不断加剧,以及汇率变化,尤其是人民币汇率的动向,都会深刻地影响进口汽车市场的走向。

【汽车市场分析研究及生产模式论文】相关文章:

《体验汉语》教材中的文化点分析研究论文07-04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论文07-04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论文07-03

儿科教学模式如何改进论文07-04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07-04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论文07-04

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7-04

数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论文07-04

高校美术教学中互动模式研究的论文07-04

项目式教学模式广告设计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