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时间:2020-10-11 12:12:41 语文 我要投稿

语文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语文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新课〔板书:看图学文〕看图学文,首先要学习看图。应当怎样看图呢?

  生:要仔细观察。

  师:对。先要仔细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写成文,也就是学习怎样看,怎样写的问题。

  今天要看这样一幅图〔指图“桂林山水”〕大家读标题。

  生:桂林山水。

  师:一看到课题,一看到这幅画,马上知道这篇文章一定会写什么内容?

  生:一定要写桂林的山水。

  师:写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实际上是写什么?

  生:实际上是描写桂林的风景。

  师:听说过桂林的山水吗?

  生: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边说边在课题后面板书:“甲天下”〕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谁知道“甲”是什么意思?

  生:甲是第一好的意思。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说桂林的风景最优美,因为甲乙丙丁,甲是第一。所以,桂林山水是第一优美的。

  师:对了。甲是第一的,咱们的桂林山水在天下是第一流的,最好的,最优美的。

  生:这也就是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

  师:用评价这个词还不确切,还可以怎么说?

  生:这是人们对桂林山水的称赞。

  师:把称赞再换个词?

  生: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师:对!说得很好。桂林在广西。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桂林去。〔再次用幻灯打出桂林山水图〕看看桂林山水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甲天下呢?

  〔指图〕这是桂林山水的一幅图画,你们看图时,要注意观察桂林山水好在哪呀?

  上次我们看图学文,是学哪篇文章,还记得吗?

  生:上次学的是《长城》。

  师:先看长城的远景,后看近景。今天,我们看图也要按次序看。“桂林山水”重点看什么呢?

  生:重点看山和水。

  师:对,山和水。当然也不完全是山和水,因为桂林的风景还有其他的,但是重点要看山和水。那是先看山呢,还是先看水呀?

  生:先看山,因为这幅画里有连绵不断的山。

  生:先看山,因为山在高处,先从高处往低处看。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先看水,从低处往高处看。

  师:到底哪个对呀?

  生:先看水,因为先看见水。

  生:先看什么都行,但要有顺序。

  师:对,说得对!从近处往远处看也行,从远处往近处看也可以,但要有一个顺序。这幅图你们想怎样看呢?先看什么?

  生:先看水。

  师:好!现在你们注意按顺序进行观察,先看看桂林的水,再看看桂林的山,再看看其他的东西。一边看一边想怎么说呀?

  老师先给你们介绍一个情况,桂林山下边是一条大江,这个江的名字叫漓江。〔板书:漓江〕看见过长江水吗?知道嘉陵江吗?江水是滔滔不断地往前奔流,但是漓江这条江的特点在哪呢?仔细看,看一点说一点。

  生:漓江水非常清,清得都能看见山的倒影。

  生:水非常静,静得没有波纹。

  生:静得好像一面镜子。

  师:怎样看出静得像一面镜子呢?

  生:能看见山的倒影。

  师:对。他也看出这一点了,静得把山的倒影都照出来了。还有什么特点?

  生:水很绿。

  师:好,你们看出水很静、水很清、水很绿。从水再往两边看可以看见什么呢?

  生:看见周围的山。

  师:你们再看看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呢?给你什么感觉?

  生:桂林的山非常清秀,而且连绵起伏。

  师:连绵起伏对吗?〔在黑板画连绵起伏的图,指图〕这种山叫什么?

  生:连绵不断。

  师:一座山挨一座山,连绵起伏,桂林的山是这样吗?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桂林的山高低不平,非常秀丽。

  生:桂林的山很陡峭。

  生:桂林的山非常奇怪,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骆驼。

  师:对,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特别奇怪,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桂林的山千奇百怪。

  师:他说千奇百怪很好,再看看还有什么特点?

  生:一座山一座山各不相连。

  师:我们北方的大山是连绵不断,但是这里的山是各不相连的,这就是桂林山的特点。再看看山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的。

  师:可以怎么说?

  生:翠绿。

  师:形容山很绿,怎样说更合适?

  生:郁郁葱葱。

  师:对。郁郁葱葱,都是绿的,不像我们北方有的山是光秃秃的。所以桂林的山显得特别清秀。〔教师指图让学生看〕这座小山像什么?

  生:像巨象,像骆驼。

  师:有的像骆驼卧在那儿,所以桂林的山是——千奇百怪。我们再看看这些山一座座立起来还像什么?

  生:像竹笋。

  师:对。像竹笋一座座直立起来。你们再看看,除了山和水还看见什么?

  生:山上有亭子,水上有小船,还有花草树木。

  师:对。这儿有绿树红花,山上还有小亭子,水上有小船。在漓江上还有一种用竹子或木头做的船,不是汽船或轮船,是什么?

  生:是竹筏。

  师:对。竹筏、木筏,渔人在江上打渔,你们看这幅图,漓江的水是这样绿,这样清。山是这样奇,这样秀,山围绕着水,水映照着山,山山水水都融合在一起了,美不美?

  生:美极了。

  师:对呀,美呀!咱们也好像来到桂林了,就这么一幅美的图画怎么介绍给别人呢?打开书,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如果你要看到这幅图,你怎么写?下面小声读。

  生:〔小声读全文。〕

  师:这篇课文作者写的什么呀?

  生: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桂林的山水非常美。

  生:这篇课文写桂林的山水非常清秀。

  师:用一个字表示,怎样说?

  生:美。

  师:大家把书拿起来,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小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的风景。

  师:为什么作者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呢?文章是怎么用一两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呢?

  生:因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作者要荡舟漓江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什么叫“观赏”?

  生:观赏就是观看、欣赏的意思。

  师:对了。观看、欣赏,享受一下这美的景物,领会一下风光的美丽。

  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观赏桂林山水的?

  生:是坐在船上来观赏桂林山水的。

  师:对。作者是荡舟漓江啊!作者坐在一只小船上,在江上观赏着。你们想想,作者要先写什么?如果是你荡舟漓江应该先写什么?

  生:我觉得自己应该先写漓江的水。因为作者坐船在水上,他看江水看得最清楚,所以应该先写水。

  师:对了。看看作者是否按着你的想法去写的?读下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好,放下书,看看这个词:〔投影:无瑕xiá〕〔学生读xiá瑕〕“瑕”当什么讲?

  生:瑕是玉上的斑点。

  师:玉上一点斑点都没有叫做——无瑕,有时瑕也比做一个人的缺点。

  瑕字是什么旁?

  生:瑕是王字旁。

  师:注意瑕的右边和哪个字一样?

  生:瑕的右边是放假的“假”去掉单人旁。

  师:这个字怎么记住?

  生:放假的“假”去掉单人旁,加上一个王字旁就念“瑕”,无瑕的瑕。

  师:书上说无瑕的什么?

  生:翡翠。

  〔投影:翡(fěi)翠(cuì)〕〔生读fěi翡cuì翠〕

  师:什么叫翡翠?

  生:翡翠是绿色的,有光泽的。

  师:好。翡翠是玉的名字。一般的翡翠是绿色的,翠绿色,当然也有白的,带绿纹的。最好的翡翠是什么样的呢?玉上没有斑点,也就是无瑕的翡翠。从翡翠这两个字的字形看,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字都有羽毛的羽字。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翡”字的“羽”字在下边,横折有勾;“翠”字的羽字在上边是横折无勾。

  师:好。当“羽”字作底的时候,这个“羽”字就带勾;用“羽”字做头时就——

  生:无勾。

  师: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漓江的水的?读第一句。

  〔生读“我看见过层波叠浪的大海……这样的水。”〕

  师:〔边指幻灯片上的句子:“我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水。”〕

  我看见过什么?

  生:层波叠浪的大海。

  师:欣赏过什么?

  生:水平如镜的西湖。

  师:把这句话改成这样说可以吗?“我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水。”

  生:可以,但这样不能把作者的意思表达出来。

  生:这样写不能把大海、西湖水的样子写出来。

  师:“大海”、“西湖”、“这样的水”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呀?

  生:“大海”、“西湖”、“这样的水”这三者各有不同。

  师:“却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水’”这句话含义是什么?

  生:大海、西湖作者都看见过,都很美,就是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水”。

  师:比较一下哪个更美啊?

  生:“这样的水”更美。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大海、西湖的水非常美,但是再进一步说“这样的水”比它们还美。一般用“却”转折,是写前面的不好,后面的好。今天的'句子是那个意思吗?

  生:不是。

  师:今天是说它也好,它也好,加上“却”字一转,说明后边比前边更好。今天我们学了新的用法,不要一看“却”就转折,认为前边不好、后边好,或者后边不好、前边好,这是好、好、更好。

  大海是什么样的?

  生:大海是波涛汹涌的。

  生:层波叠浪的大海。

  师:好。那么大海给你什么感觉?

  生:非常壮观,使人一看就心旷神怡。

  师:很好。那么,作者是写什么样的大海——层波叠浪的大海。这说明大海怎样?

  生:一层一层的波,一层一层的浪,奔腾怒吼!

  师:再看一看西湖又怎样说呢?

  生:西湖是水平如镜。

  师:西湖的水平得像镜子一样,西湖是这样的优美,大海是这样的壮观,但是从没见过这样的水。哪样的水呀?

  生:像漓江这样的水。

  师:这样,我们马上想知道下边作者该写什么?

  生:下边一定是写漓江的水。

  师:好,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读一读。

  〔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岸在后移。”〕

  师:作者抓住漓江水的几个特点来写的?

  生:作者是抓住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来写的。一个是“真静”,一个是“真清”,一个是“真绿”。

  师:对。作者抓住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

  生:真静。

  师:〔板书:静〕第二个特点——

  生:真清。〔板书:清〕

  师:第三个特点真绿。〔板书:绿〕作者如果就这样写: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行不行啊?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这样写不具体,作者还要写怎样静、怎样清、怎样绿。

  师:对。这样写具体、细致。我们看看,漓江的水真静啊,怎么静?读一读。

  〔生读“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江水是不断地奔腾前进。但是漓江的水使你感觉到怎样?是滔滔不断地前进吗?

  生:不是。真静啊!

  师:静到什么程度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作者是在哪儿呆着呢?

  生:作者在船上,而船在水上。

  师:对。船就在水上,但作者却感觉不到水在动。叫不叫静啊——

  生:叫。

  师:真静啊!体会一下,“真”是什么意思?

  生:真就是非常确切。

  师:非常确切,确确实实是静。再看看,漓江的水真清啊,怎么看出是清呢?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是很深的,可是那么深的江水却可以看得见什么?

  生:江底的沙石。

  师:哪个地方说明作者看到的水清啊?

  生:不但能看得见江底的石头,还能看得见江底的沙子。

  师:能看见沙子,江底的沙子颗粒是很小的,连江底的沙面都能看得见,真是一眼看到底,是不是清啊?〔生齐:是。〕清到什么程度?

  生:一眼看到江底的沙面,所以说漓江的水真清啊!

  师: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到什么程度?

  生:绿得好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漓江的水是什么颜色?〔生:绿的。〕有没有别的颜色?

  生:没有。就像翡翠上没有一点斑点一样。真是绿呀!绿得让你感到可爱。

  师:所以作者写漓江的水写了三点:漓江的水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呀。

  作者在船上,看水看得最清楚,一眼能看到底。比我们说水很清,能看到倒影,水很静,能看到倒影,要准确得多。

  谁能把这三句话读一下呀?读时要把作者赞美漓江水的感情读出来。

  〔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无瑕的翡翠”。〕

  师:他(指读的同学)读得比较准确,没有错别字,但没有把真美啊的感情读出来。谁再把这一段读一下?

  〔两名学生分别读后,老师范读,然后学生又齐读一遍。〕

  师:作者荡舟漓江,赞美了漓江的水,他在江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呀?

  生:作者感受最深的是水真绿呀。

  师:你从哪个地方知道作者感觉最深的是水真绿啊?

  生:因为作者写了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要是感觉到清呢?感觉到静呢?你看看书,哪个地方他感觉最深?

  生:使他感觉到最深的一点是漓江的水真静啊!

  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从这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感受最深的是静。“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层层波澜,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使他感觉到漓江的水真静啊!

  师:是他自己内心想到的吗?

  生:是他自己感觉到的。

  师:是他感觉到的,不是想到的。因为他自己在哪儿——〔生:船上。〕他觉得船在水中动吗?(生:没有。)他觉得什么在动啊?

  生:他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师:山、岸能移动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山在动啊?

  生:因为水很静,感觉不到水在流动,所以他只感到山在移动。

  师:什么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岸在动呢?

  生:在船前进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山、岸在后移。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感觉到船在前进呢?书上是怎样写的?

  生: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层层波澜,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向后移。

  师:前边写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水不动叫做静,还可以说什么?

  生:水平如镜。

  师:像西湖的水一样。但是,漓江和西湖可不一样啊!漓江是条大江啊,不像湖水不流动啊!所以,作者告诉我们漓江的水这样的静啊!船桨在划的时候,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层一层的波澜,这时,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些句子写得非常细致、真实、优美。仔细读一读争取背下来。

  〔生背“漓江的水真静啊……无瑕的翡翠”。〕

  师:背得很好。一听就使人有个什么感觉?

  生:美的感觉。

【语文桂林山水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0-02

元日教学实录范文10-04

“能源家族”教学实录11-26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10-29

“机械效率”教学实录12-06

中学课文《穷人》教学实录10-17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实录11-03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09-17

悯农二教学实录范文10-04

爸爸的菜园教学实录范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