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事件议论文

时间:2022-07-09 05:14:04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园霸凌事件议论文

校园霸凌事件议论文

校园本是教书育人之所,本应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但近年来的“校园霸凌”事件却给乐园蒙上了阴霾。校园暴力事件触目惊心之余,我们更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放纵了校园暴力的发生,是否仍对之视若无睹。抵制“校园霸凌”,断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落到实处。

校园霸凌事件议论文

作为学生最切身相关的场所,家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们不应一味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而应适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认识到校园暴力事件的可怕之处,让受暴儿童及时站出来,及时走出心理阴影。毕竟“校园霸凌”或多或少与家长观念有关。

而在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教育问题也随之显露,校方管理疏忽,安全体系漏洞扑面而来。“校园霸凌”不仅考验着家长,更考验着校方的良心。校园暴力事件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一种无奈,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长出的仇视种子很难被单纯说教化解。

学校在这面前,应加大德育力度,鼓励学生举报“校园霸凌”,同时加大监管范围,让学生安全进校,安全回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不作为不应成为学校不作为的理由,学校应就自身机制深刻反省,改正并强化。

再进一步说,“校园霸凌”事件不能仅作为人们的谈资,更是一座警钟。发生过的事可以弥补,尚未发生的有待我们预防。司法机构并非只针对于成年人,它们的执法对象是全社会,法律的空白更应及时得到填补。

尽管学生涉事者为“未成年人”,但惩罚也不可少。至于让涉事者真正暴露在阳光下,受到应有的惩罚,才可能让“校园霸凌”事件真正远离儿童,让学生远离伤害。

“人之初,性本善”预防校园霸凌,只有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大司法力度,将矛盾化解于无形,防患于未然,才可还给学生一片安全的蓝天,拥抱未来的精彩。

执安全之手,伴平安之风,享平安校园,得精神净土。抵制“校园霸凌”,从我做起。

校园霸凌事件议论文

校园欺凌时间时有发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变得如此暴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调查报告。

据《今日美国》报道,美国威斯康辛州东部的丰迪拉克县2015-2016年度出具的一份当地公立学校年度调查报告显示,校园霸凌现象仍然是当地的老大难问题,正引发人们的持续关注。

丰迪拉克地区校园霸凌事件统计情况:

2013-2014年: 50例(小学), 141例(中学), 80例(高中)

2014-2015年: 46例(小学), 150例(中学), 92 例(高中)

2015-2016年: 69例(小学), 92例(中学) , 114例(高中)

从近年数据来看,中学的霸凌现象正在明显减少,然而高中发生率正在逐渐抬头。去年一共有275例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其中83%均发生在教室里。

报告显示,语言伤害也是霸凌的一种。校园健康和安全协调员玛丽安•谢里丹提出,从各个学校收集的数据上看,语言霸凌甚至占据了多数。她已经把这个发现提交给当地的教育委员会。

有些语言暴力如果在20秒内被有力地回击,比如大声说,“住嘴!”或者“滚开”,相同问题可能以后就不再发生,但是这并不适当。最好的办法是向老师、工作人员报告,会有专员对此进行调查。

报道还称,超过66%的男学生和20%的'黑人学生有过欺凌同学的经历。这个数据基本反映了全美校园的基本情况。

校园霸凌发生率最高(41%)的报告来自丰迪拉克高中,但丰迪拉克地区71%的学生们认为他们在学校里还是感觉安全的。

校园霸凌事件议论文

校园本是教书育人之所,本应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但近年来的“校园霸凌”事件却给乐园蒙上了阴霾。校园暴力事件触目惊心之余,我们更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放纵了校园暴力的发生,是否仍对之视若无睹。抵制“校园霸凌”,断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落到实处。

作为学生最切身相关的场所,家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们不应一味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而应适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认识到校园暴力事件的可怕之处,让受暴儿童及时站出来,及时走出心理阴影。毕竟“校园霸凌”或多或少与家长观念有关。

而在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教育问题也随之显露,校方管理疏忽,安全体系漏洞扑面而来。“校园霸凌”不仅考验着家长,更考验着校方的良心。校园暴力事件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一种无奈,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长出的仇视种子很难被单纯说教化解。

学校在这面前,应加大德育力度,鼓励学生举报“校园霸凌”,同时加大监管范围,让学生安全进校,安全回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不作为不应成为学校不作为的理由,学校应就自身机制深刻反省,改正并强化。

再进一步说,“校园霸凌”事件不能仅作为人们的谈资,更是一座警钟。发生过的事可以弥补,尚未发生的有待我们预防。司法机构并非只针对于成年人,它们的执法对象是全社会,法律的空白更应及时得到填补。

尽管学生涉事者为“未成年人”,但惩罚也不可少。至于让涉事者真正暴露在阳光下,受到应有的惩罚,才可能让“校园霸凌”事件真正远离儿童,让学生远离伤害。

“人之初,性本善”预防校园霸凌,只有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大司法力度,将矛盾化解于无形,防患于未然,才可还给学生一片安全的蓝天,拥抱未来的精彩。

执安全之手,伴平安之风,享平安校园,得精神净土。抵制“校园霸凌”,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