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劳模事迹材料

时间:2022-07-04 09:55:20 教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焊工劳模事迹材料

焊工劳模事迹材料

焊工劳模事迹材料

***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电焊工。他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公司、**核电项目部工作,现在**钢结构分公司工作。18年来,该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不多言,不多事,服从分配、勤奋好学,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焊接技术,并且熟悉了钢结构生产加工的通常钣金工艺和技能,现已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

***同志是2001年调入***分公司。根据他的工作表现和技术水平,车间安排他在H型钢生产线上工作,负责门式埋弧焊机的操作和焊接任务。车间在2002年初引进了一套近百万元的H型轻钢生产线设备。该套设备的投入使用,拓宽了公司的产品开发和市场空间。为此,公司和车间对该套设备的使用、保养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志自上机后,每天都先到岗位上,擦洗设备上的灰尘,紧固各个部位,几年如一日地维护着设备正常运转,完好率达100%。该套设备引进前,门式埋弧焊机的操作和焊接技术无人掌握,他和其他几位电焊工同志也是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步摸索掌握的。然而,***同志是他们中间掌握最快最好的,他所焊接的焊缝质量合格率达到90%以上,焊缝外观成型度令众多业主的满意。尤其是他今年的埋弧焊焊接质量返修率几乎为零,创造了车间的最好记录。

去年4、5月份,车间承接了南京扬子石化碳一项目的火炬塔架和工艺管道的制作与安装任务。该工程塔架主钢构件为管结构,管道材质为碳钢和不锈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和氩弧焊,焊缝质量要求高。开工前,车间按常规选派了十余焊工参加管道的(氩弧焊)焊接培训,***同志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了考试,并且在实际焊接的59个焊口一次拍片合格率为96.61%。由于我公司在扬子石化碳一项目的制作和安装质量可信度高,原定的施工任务完成后,业主一再给我公司追加后续任务。去年下半年,***同志被多次派往扬子石化碳一项目,并且完成了多处质量要求高的焊缝实焊,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同志还利用工余时间自学钣金工及钢结构加工技术。他主动向技术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和铆工师傅借阅有关书籍,经常性地带着问题向有关人员请教和提问。由于他的自身努力和钻研,车间各工序生产要求和工位的操作技能都已掌握,得到了全班的认可和信服。今年初,车间和班组有意安排他为作业组组长,负责持图、放样、下料、组对、焊接等全过程的领班任务,成为车间和班内的生产骨干。

身为电焊工的***同志,在焊接的理论知识方面较其他同志更加全面。如在焊接变形上,他自学了《焊接技术》、《金属学基础》、《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等专业书籍,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多次解决了焊接变形等问题。04年冬、05年春在制作淮钢吊车梁过程中就充分地发挥了他的特长。该吊车梁几何尺寸大,重量重,是车间有史以来加工的最大的吊车梁。由于该吊车梁腹板尺寸高为2.7m,板厚为20mm,进料钢板不够宽,需拼接一块钢板,拼接焊缝较长,变形控制难度较大。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和其他焊工同志一起研究出了对策。采用了小“V”型坡口(300)、细焊丝(φ3.2)、多层焊(3层),严格控制线能量,同时做适当的反变形,使吊车梁腹板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平整度达到要求。同时,上下翼缘板焊接采用“T”型角焊,并首次采用埋弧焊。他与同志们通过埋弧焊模拟“T”型角焊,确定二层三道的焊接方案,达到焊接工艺要求,使得翼缘板有效控制了变形,达到技术要求,圆满的完成了吊车梁制作任务。

在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工程里,他总是任劳任怨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洒下他辛勤的汗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车间同志们的称赞和认可。04年被评为****建设公司劳动模范。推荐参加**省技术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去年10月,他被车间和公司推荐为中国****建设集团“266人才工程”人选。

焊工劳模事迹材料

廖国锋,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电焊高级技师,公司职业培训中心电焊专业客座讲师,中共党员,自治区劳动模范,2013年起被公司聘为电焊技能大师,2014年当选广西十大“最美劳动者”。

他是一名从普通农民工出身,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优秀代表。1993年,他从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维修专业毕业,进入柳工走上电焊工作岗位。从没有接触过电焊的他,被焊花熄灭后钢板上产生的神奇效果震撼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强大的力量能将钢铁融化并粘连起来,他从此痴迷上了对焊接技术的学习和钻研。他花了比别人多无数倍的时间来学习焊接理论,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车间练习焊接技能。他不怕吃苦受累,甘于将学习和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哪怕经常被电焊弧光打伤、眼睛只能半睁半闭,哪怕被电焊烟尘呛得夜里不停地咳嗽难以入睡,他都始终不改自己的对焊接的喜爱,不放弃对焊接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他焊接技能的不断提升,10年后,他掌握了一身的绝招绝技,成为公司里焊接技术超群的工人技术专家。2004年至2007年间,他连续三届夺得柳工电焊工岗位技能大赛冠军,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和公司上下的广泛尊重。

由于在公司电焊工技能大赛中已经没有了对手,同时也是为了把比赛和获奖的机会让给更多的青年员工,引导他们爱上电焊工这个岗位,鼓励他们学习和钻研焊接技能,从2008年开始,他主动提出不再参加公司每年举办一次的电焊工岗位技能大赛,而是利用业余和工余时间对青年员工进行焊接技能的指导和培训,帮助青年员工通过比赛不断推动技能素质的提升。他原来担任班长的班组共有15人,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岗位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2006年柳工电焊工岗位技能大赛,他的班组成员有4人进入前六名;2007年柳工电焊工岗位技能大赛,他的班组成员有7人进入前十名。为了将自己掌握的焊接方面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青年人,他摸索出“1+1群”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自己先在公司各生产单位物色一批徒弟,将他们培养出来成为所在单位的焊接技能人才,让他们在本单位各自又带出一批焊接技能骨干,有效地推动了柳工焊接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近十年,全公司经他手培养和指导的电焊工达500多人,涌现出一大批在生产上挑大梁、在各种岗位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勇担重任的电焊技能高手。2009年,他受公司委派到柳工天津工厂进行技术支持以及焊接技能培训。在当年天津空港保税区举办的首届焊工技能大赛中,他带出的两个年轻徒弟分别夺得气体保护焊亚军和电弧焊季军。虽然焊接技能超群,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技术上也不封闭自守,而是将自己千心万苦学到的技能、掌握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周围的工友。柳工下属的生产单位只要有培训需求向他发出求援信息,他都是毫无怨言地前往开展技术培训,对从事焊接工作的同行进行悉心的指导。

为促进柳工产品制造整体实力的提升,廖国锋多次接受公司委托,以工人焊接专家的身份,前往柳工位于天津、江阴、镇江等地的子公司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不仅为这些异地企业培养了大批生产急需的焊接技能人才,而且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大量生产技术上的难题。2009年,他到柳工天津工厂进行技术支持。针对该厂基础薄弱的情况,他带头苦干巧干,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带领广大焊工努力提高焊接技能,培养了40名拼焊骨干,解决了新公司人才短缺难题,至今为止,没有因为焊接问题造成的质量外反馈。他主导实施的855前车架连接板、前中梁连续船形焊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焊接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总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总部结构件厂领导及骨干观摩后目前在该厂逐步推广。推土机为柳工近年新拓展的业务,在关键部件160后桥箱制造过程中,他提出的在18A2181板开孔气压试漏工艺有效解决了试漏难题,减少设备投入8万多元,年创效益5万元以上。他设计制造的主机架护罩拼焊定位工装,使护罩装配合格率由20%提高到99.7%。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钻研,廖国锋不仅焊接技能上练就了超人的本领,为柳工结构件焊接水平的全面提升作出了特殊贡献,而且通过不断的自学,具备了焊接工装设计和复杂焊接工艺编制的能力,在柳工高端产品结构件设计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美国CASE公司焊接专家特莱伯先生到公司进行富氩混合汽体保护焊培训,当时此焊接工艺不像现在应用得那么广泛,柳工也未曾采用,廖国锋深知此新工艺前景可观,勤学苦练,每天总是比别人早到晚走,利用西方人没有午休习惯的机会找特莱伯先生开“小灶”,最终不仅掌握并且精通了这门新技术。特莱伯先生赞道:这是我在中国遇到的最好的、最刻苦的、最善于学习的电焊工。正是由于他在焊接技术方面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2000年美国CASE公司进行全球供应商招标,他所在的柳工路面机械公司一举中标成为CASE公司铲斗、动臂、振动锤等部件的生产和供应商,柳工产品焊接质量的美誉也因此得以在海外流传。2004年,澳大利亚ROBBO公司也看上了以他为代表的柳工焊接力量,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将每年1000多台套挖斗、四合一斗、叉车架等产品交给他们生产,每年新增产值150多万元。

廖国锋在工作中喜爱开动脑筋、查找问题,并加以改进和解决。针对CLG835和CLG855装载机动臂20mm堆焊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他组织班组成员开展技术攻关,共同分享学习和改进的过程。他自己尝试不同的堆焊方法,发现以月芽形运条方法配以焊枪的前后摆动,能够适当增加单层的焊接厚度,然后改变每一层的焊接角度,从而获得平滑过度的焊缝,并有效避免大焊缝容易单边和内凹现象。经过这一工艺改进,动臂焊接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减少到90分钟,使该产品加工效率提高了20%以上,合格率达99%。又如,50C装载机托架外反馈率高一直是困绕该公司的难题,针对该产品的结构,他提出了利用小型变位机实现船形焊的改进方案,自己设计制造了焊接装夹工装,使托架的焊接改变了以往在地上翻转焊接的状况,减少行车辅助时间,焊接时间由原来的480分钟减少到360分钟,提高效率25%,外反馈事故大大减少。

在路面机械公司工作期间,廖国锋所带领的班组承担着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摊铺机、铣刨机、CASE及澳大利亚挖斗等300多种结构件的焊接任务,产品不但多而杂,而且每样产品都是公司的核心产品,焊接要求很高。廖国锋在班组管理上有着自己的一套模式,他独创的班组思想工作“沟通法”在实践中成效显著,不仅成为全公司班组建设的典型案例,重要的是将班组打造成了一个技术过硬、作风顽强、能征善战的生产团队。2008年2月,他所带领的班被公司授予首个,也是目前全公司唯一以班长名字命名的“廖国锋标杆班组”。

由于柳工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需要,2011年10月,公司将焊接技能出众、创新攻关能力超群的廖国锋调到专门生产出口机的大型机厂,参与柳工高端装载机结构件的研发和生产。在这里,他的焊接技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创新热情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激发。他参与的《提高结构件生产能力和效率》攻关项目,实现了ZL60ZL80系列高端装载机产品前车架、后车架和动臂等三大结构件的自制,厂里的结构件生产能力也为此提高了30%;由他主导的《降低装载机动臂横梁质量外反馈率》技术公关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样件经过超声波探伤检测显示全部合格,已完成ZL50系列装载机动臂横梁新方案的切换,产品质量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每年为公司创造效益近100万元;他通过仔细观察、反复试验以及熔炼解剖和金相组织分析等科学方法,为装载机公司焊接机器人制定的参数调整工艺方案,使焊接机器人生产效率提高16.7%、焊接气体用量减少37.5%,该项目在装载机公司推广后预计年创效益在50万元以上;在ZL30H80H系列装载机结构件的设计、工艺评审和试制过程中,他提出的30多项改进建议大部分得到采纳实施,仅优化电瓶箱设计方案和取消坡口加工一项,每年创造的效益都在40万元以上。

为了更好地发挥和利用廖国锋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带动和示范作用,2013年7月,公司工会在其所在的装载机公司大型机厂创建了“廖国锋劳模创新工作室”。一年多时间中,廖国锋带领他的工作室团队,承担起装载机公司的焊接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完成了20多项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及工装设计项目,解决了大量工艺、质量、成本、工效、安全等方面的难题,为公司节约和创造的经济价值近400万元。其中,《装载机前车架焊接工装优化》、《动臂搭子焊接工艺优化》项目分别获得2014年自治区优秀工艺工装评选二等奖和三等奖,是参评项目中少数由一线工人主导开展的项目;《植焊螺钉焊接技术在装载机线束固定系统中的推广应用》项目,通过引进汽车行业先进操作法对传统焊接工艺进行大胆改进,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获得装载机公司2014年度技术创新一等奖。

2013年11月,他的工作室团队协助工会举办柳工全球电焊工岗位技能大赛。通过赛前对参赛选手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他深厚的焊接理论基础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赢得了选手们的尊敬。赛后,来自柳工海外波兰工厂和印度工厂的外籍选手慕名到“廖国锋(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技能交流活动,得到了廖国锋在立焊焊枪推拉技法方面的指导。


【焊工劳模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劳模事迹材料07-29

关于劳模事迹材料07-05

公司劳模事迹材料07-01

劳模事迹材料(优选)09-26

车间劳模事迹材料06-27

劳模事迹材料集锦02-28

全国劳模事迹材料07-01

关于企业劳模事迹材料07-01

劳模先进事迹材料06-11

全国劳模事迹材料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