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龙头节是那一天

时间:2022-07-03 05:49:04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今年龙头节是那一天

龙头节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那么,今年龙头节是那一天呢?一起和聘才小编来看看吧!

今年龙头节是那一天

2016年龙头节于公历(阳历)2016年3月10日,农历(阴历)2016年二月初二,星期四。干支为:丙申猴年 辛卯月 辛卯日。

【宜】祭祀、会友、出行、就职、签约、交易

【忌】祈福、订婚、纳采、结婚、理发、求医、动工、酝酿、修路、拆卸、伐木、栽种、破土、安葬、启攒

二月初二,龙抬头,相传二月初二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夏历二月初二,传说天上掌管降雨之神龙王抬头。意味今后雨水就会多了起来,有利于耕种。一种说法是龙王因思念失去的女儿,因此总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从海底抬头出来,望着失去女儿的方向,以寄思念。

提到“二月二”的民俗,当以饮食最为花样繁多。在这一天,尤其是北方地区,各式各样的面食纷纷登台:吃面条叫“长龙须”、吃饺子称“长龙耳”、吃馄饨则是“补龙牙”……其中最有趣的当属“龙鳞饼”。王娟介绍,二月二这天的饼会做成一种特殊的造型:用剪子或者其他工具在做好的饼上制作出凸起的龙鳞图案,寓意鳞片张开……总之,所有的面食制作基本都围绕“龙”来进行,模拟龙身上的某一个部分,“就是希望‘龙’能活起来。”

除了面食,各地还有其他关于吃的讲究。王娟说,有些地区认为“二月二”是太阳的生日,因此要吃太阳糕,显示对阳光的重视;此外北京地区还有吃猪头肉的说法,“该举动与祭祀仪式有关。在祭天神或龙神的时候会摆上‘三牲’,最简单的则是供奉猪头,仪式结束后吃掉,祈求吉祥。”

同样,旧时民间也有许多忌讳,避免伤及“龙”。比如“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担心因此惊扰龙的行动招来旱灾;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王娟介绍,“二月二”妇女也不能动针线,怕扎伤龙眼,使其动怒而招灾惹祸,“不过,这些习俗主要集中在北方,在南方倒不是特别流行。”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歌谣我从童年唱到两鬓斑白。今年二月二,已快到春分时节,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神州大地一派春满乾坤的美丽景色。

在我的家乡,二月二要“喝龙汤”。元宵节,家庭主妇们用和好的白面或者豆面捏成龙、灯、大雁,一起用锅蒸熟。捏面灯有很多门道:蒸十二个面灯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份,用来预测来年的天气,出锅后象征哪个月份的面灯凹处存留的蒸馏水多,就意味着那个月份要发大水,反之则意味着要大旱。面龙则做得形象逼真,用剪刀剪出龙鳞、龙角和龙嘴,用绿豆或者高粱米为龙点睛。面龙又分为钱龙和苍龙,钱龙的嘴里含着一枚硬币,而苍龙的嘴里则含着用红纸剪成的舌头。

在面灯里加上食用油点着,用灯光把全家人扫过一遍,再端到家中各处照一下,然后供奉给祖先。一家有几口人就点几盏面灯,面灯里的食油燃尽就可以被吃掉。而面龙则不能吃,要留到二月二这一天的早上,用刀切成薄薄的片,加点青菜和作料烧制成汤,就是龙汤。过春节剩下的年馍也就着龙汤全部吃完,意味着正月结束,该进入农忙季节了。

印象中,吃爆米花和炒黄豆的场景充满了欢乐。每年到二月二前后,爆米花的小贩特别多,大多为老头。他们拉着架子车和爆米花的机器走街串巷。这种机器既可以爆米花,也可以爆黄豆。炉火在街头巷尾生起,随着风箱的抽动,火苗一闪一闪,映照着老人斑白的鬓角和黝黑的面孔,黑色的汗珠滴在地上。孩子们一边用装着大豆或大米的篮子排队,一边围着看热闹,等着吃爆米花和爆黄豆。随着老人悠长的吆喝声和爆米花机器响亮的爆鸣声,爆米花或爆黄豆“哗啦啦”涌出机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孩子们笑着、抢着、吃着……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当快乐地给春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人们就纷纷走出家门,迎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