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资料

时间:2022-07-11 19:15:13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春节的习俗资料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关于春节的资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春节的习俗资料

  春联的来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东海中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山上住着形形色色的妖怪。度朔山上有一株大桃树,上面结满了鲜美甜蜜的大仙桃。这棵大桃树根深叶茂,枝干向外伸展开来,足足有方圆三千里,树上住着一只金鸡。大桃树的东北面有座鬼门,世上所有的鬼都必须从那儿出人。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就派了两个守门神在鬼门口把守,他们是弟兄俩,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还有一只大老虎陪伴着弟兄俩。

  每天早上金鸡鸣唱之时,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域。

  神荼、郁垒弟兄俩便在这棵树下检阅鬼怪。这弟兄俩守门可称职了,专门惩治恶害的鬼怪,如果他俩遇到狠毒的恶鬼危害人间,就用苇索把他绑起来,让那只大老虎将他吃掉。所以,任何恶鬼都怕他们。

  后来,神荼、郁垒弟兄俩上了天庭,成了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老百姓都拍手称快。于是,在民间,神荼、郁垒弟兄俩成了正义和勇猛的象征与化身。以后每逢过年,老百姓就用桃木制成板块,约七八寸长,一两寸宽,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是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家门两边。人们还在门上画虎,门头挂上苇索,借神荼、郁垒的威风来驱灾压邪,保佑家人一年都平安。神荼、郁垒,成为威震妖魔鬼怪的门神。这种用桃木制作的木块当时就叫“桃符”。现在日本人新年在门前设门松,亲自在门媚上挂一个草绳结子,就是源自中国的这种古代习俗。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开始被秦琼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里记载了这段趣事:径河龙王和一位算卦先生打赌,结果触犯天条,罪罚问斩。玉帝任命魏微为监斩官。径河龙王来向唐太宗求助。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快到监斩龙王的时辰,他将魏微召来下棋对弈,魏微只得遵命。不料,到午时三刻,魏微突然伏在棋盘上睡着了。唐太宗暗喜,没有唤醒他。想不到,一向敬业的魏微居然在梦乡里灵魂升天,将那龙王斩了。龙王的魂魄十分不满,日夜在宫外号叫哭喊,指责太宗没有诚信。唐太宗为此十分恼怒,弄得食不知味,寝不能安。

  秦琼、尉迟敬德两员大将见太宗深受惊扰,便挺身而出,日夜守在宫门外面保驾。那鬼魂害怕他俩会将自己捉住,惊恐而逃。

  唐太宗十分感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保驾有功,便命宫中画师将他俩的像画下来,张贴在大门两边,结果也是吓得龙王魂魄再也不敢出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门神了,被后代人们所尊崇。

  到了以后,不仅仅神荼、郁垒、秦琼和尉迟敬德,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孙武、赵云、岳飞等,一些神通广大、百战百胜的神话人物如《封神演义》中的燃灯道人等,也被奉为门神。随着门神人物日益人间化,门神的职能开始由单纯的保护门庭、驱邪避鬼逐渐扩展为饱含人性化的意蕴,增加了庆贺新年、祝福吉祥的内涵。

  为什么要用桃木来做桃符呢?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是仙木,能压服邪气,能制伏百鬼。后来慢慢地时间长了,人们就不一定在桃符上画神茶、郁垒、秦琼和尉迟敬德等人的像,而是在上面写一些除祸降福的吉利话,如“有令在此,诸恶远避”等。

  唐朝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既不失桃木镇邪的意味,又可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是这种风俗习惯的写照‘后来,人们越来越觉得桃木板有些笨重,使用不太方便,开始逐渐用纸张代替,称之为“春贴纸”。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到了五代后蜀广政二十七年(946)春节前夕。五代后蜀皇帝孟和下令,让群臣在桃木板上题写对联以试文采。可是,他看了群臣们呈上来所有的对句都不满意。最终,他亲自提笔在桃木板上写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副最早的春联。

  到了宋朝,春节贴春联的民间习俗开始流行,但当时还是把它称作桃符。春联的正式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喜欢写对联,不仅自己喜欢挥毫,还常常鼓励群臣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上至公卿百官,下至士庶平民,门上必须贴春联一副。

  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查访,看见家家户户文采斐然的春联高兴异常。当他行至一户人家,发现门上没贴春联,便问何故。后得知这家是个屠户,自己不会写对子,朱元璋便根据此人职业特点,提笔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对联、横批“祖传技艺”,送给了这户人家。这个屠户感激得直给朱元璋叩头。

  《明史陶安传》中记载道:明太祖朱元璋“御制门帖子”送给御林院学士陶安。帖上写道:“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一副春联。

  由于朱元璋的倡导,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越来越盛了。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人腊月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清朝时,文人墨客常常写了春联拿到集市上卖,或在集市上根据顾客的需要来题写。现在每到腊月,街上也张挂着各种内容的春联供人们选择,尤其在农村集镇,此俗更是长盛不衰。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人认为,穷年也好,富年也罢,贴上春联。就等于贴上了喜庆,希望来年的`日子愈过愈红火。

  到清代,春联的水平有很大提高。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时候,有一天经过南方一个口日通州的小镇。他想到河北省有个大地方也叫通州,于是就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并让他的随从侍臣对下联,他这样写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下可把他的随从们急坏了,对了很多下联,乾隆都不满意。后来,一位小随从发现通州这个小镇当铺比较多,他就对了一句:“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大加赞赏,认为这个小随从聪明伶俐,是可造之材,当即御命给他加官晋爵,连升三级。由此故事可知,清朝时期,春联已经很盛行了。

  春联的种类很多,有门心、框对、横批、斗方、春条等。采用哪种春联,多根据使用的场所来定。春联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如灶台上贴上“红火通山洞。青烟透九霄”,别有趣味;牲口棚里贴上“槽头兴旺”,主人的心愿便已一目了然。有的地方农村还用红纸写一个“酉”字贴在家里器物上,“酉”为白虎的代称,有驱妖、镇邪的含意,春节贴个“酉”字,表示祈求平安、驱除邪恶、丰衣足食的愿望。

  春联的横批是贴在门口上方横媚上的,它和门对组成一个整体,旧时一般只写四个字,如“富贵吉祥”、“江山万代”、“五谷丰登”、“加官进禄”之类。

  总之,“新年新月过新春,红花对子贴满门”,人们红红火火地度过一个欢乐的节日。迎接一个更新的岁月。

  春节的传统民俗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办年货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山西地方有个特别的年货:刷子和筷子每年必买,谐音‘快发’之意。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