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

时间:2024-04-14 07:57:50 重阳节 我要投稿

重阳节的作文优秀(13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阳节的作文优秀(13篇)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节就要到了,我们都要给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祝愿他们节日快乐。我们大院庆祝重阳的传统方式就是聚在一次吃晚饭。

  那天晚上,大院的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

  重阳节依旧是重阳节,只是大院早已物是人非。不管曾经的我们是如何度过这个节日的,在这个属于老人的日子里,我们依然应该送上我们最真挚的重阳节祝福,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老人们的节日,于是学校就组织了去福利院>慰问老人的活动。

  我们带着慰问品来到了福利院。只见这里的环境真优美,一幢幢楼房拨地而起,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不亚于上海的居民楼。我们先是慰问表演,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极为卖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在窗帘后面藏着一个老爷爷的脸。我想:其他老人都出来了,为什么这位老爷爷不出来呢“下面是问候交谈,请同学们和老人们拉拉家常。”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好奇心促使我去那个老爷爷的房间。我轻轻推开门,老爷爷一看是我们来了便热情地招待我们。我看了看老爷爷,只见他的头发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窝里我们替他捶背的时候,他双手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好孩子,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你们这些孩子都不嫌弃我们,真好!”我们又为老爷爷整理了房间,老爷爷连声说谢谢。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隐蔽的地方拿出几块糖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拿着吃吧。”我好奇地问:“老爷爷,您为什么刚才不出去呢”老爷爷苦笑着说:“我发烧38℃,不能出去。”“噢,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我们又问了老人许多问题,知道了他姓樊,今年78岁。直到老师叫集合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今天我知道了尊老爱幼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更应该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不嫌弃老人。啊!充实的一天!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我家院子里有一墙的爬山虎,每年夏天,它总是绿绿的,风儿一吹,漾起层层波浪,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今年重阳节,我又想起那墙绿绿的爬山虎,又想起我的姥姥。

  在我的印象里,姥姥是一个慈祥的人,个子不高,由于一直干活,手和脚很大,我的姥姥十分坚强,在我妈妈小时候,我的姥爷总是早出晚归,只有姥姥一个人照看六个年幼的儿女。在我八岁时,我的姥姥离开了我,记得我见姥姥最后一面,是在医院。

  那一天,我的妈妈带着我去看望姥姥,医院十分寂静,没有生机,妈妈带我走向一间病房,我本想着姥姥见我会像以前一样,十分激动,立马坐起来抱我,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我努力推开重重的门,看见了一面白白的墙壁,窗户两边挂着蓝色的窗帘,窗外有满墙枯黄的爬山虎,窄窄的病床上躺着被病魔折磨后的,疲惫的.姥姥,姥姥闭着双眼,一声不吭。刹那间,我的眼泪浸湿了眼眶。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姥姥跟前,拉着姥姥的手,叫了一声“姥姥”姥姥的手凉凉的,那大大的手似乎变小了,姥姥听到我的声音,艰难地睁开双眼,看见我来了,姥姥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说出一句话:“姥姥没事,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对啊,从小姥姥把我看大,姥姥总是教导我要好好学习,让家中出一个大学生。从小受到姥姥的这番教育,每次拿着满分试卷给姥姥看时,姥姥都会很高兴,每次见姥姥笑,我也十分开心。

  妈妈对我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姥姥总是在那墙爬山虎下抱着我,坐在褐色的藤条椅上,教我读唐诗。然后,我会很流利地将唐诗完整地背下来。那时,也总会吹来了阵风,爬山虎漾起层层波浪。

  这时,在我的心中,刮来了一阵风,又吹动了那墙爬山虎,墙上映出我的姥姥。姥姥,我想您!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九九重阳节里,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么年轻的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 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谈了那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

  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我希望我的爷爷奶奶和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9月9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奶奶在那一天异常高兴,自从爷爷去世的那一天起,她已经很久没有笑过了,今天是重阳节,奶奶过节能不高兴吗?

  岁岁重阳,今日又是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这诗句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中秋有桂,重阳有菊。菊花是四大名花之一,其中包括竹、兰、梅。

  竹子笔直,兰花可爱,梅花抵寒,菊花也有自己的英姿。她代表着秋。

  重阳赏菊,登高,喝酒都是传统习俗。其中“登高”还有一首诗可以表达,《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我来说几句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诗句慢慢流入我的心里。我不禁想起了外婆,外婆住在老家里,我出生后来到绍兴,妈妈在绍兴买了房子,我们只在春节相见,重阳节了,我在电话中祝福她重阳节快乐!身体健康!在此,我来举个让人心寒的例子,真实的'。

  我出生那年,爷爷已经病的快不行了,可是他正要放手离世时,妈妈怀上了我,爷爷的心中亮起来了一丝希望。他硬是撑到我出生那天,而我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是爷爷安详睡去的情形。十一年时光悄悄流去,我已不记得爷爷的脸了,但是我的名字正是他取的。

  幸福就是全家人每天能在一起,重阳又来了,祝爷爷在天堂安好。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是星期六,为了纪念这隆重的节日,我们一家经过讨论,决定去深圳宝安公园里进行登高活动。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下午三时,我们来到了深圳宝安公园,公园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小车,公园的草坪上、游乐场里、运动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公园里空气清新,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公园的山山坡陡峭,风景优美。远远一望,花红柳绿、郁郁葱葱,美丽极了。我们做好登山的准备后,往山上走去。

  登山时,我和姐姐走在前面,爸爸妈妈走在后面。我们走了一段平坦的水泥路到了山脚下,就沿着石级往山上爬。山路被两旁的树木覆盖,走在中间,阴凉阴凉的`。爬山的人很多,有的是和我一样往上爬的,有的是迎面而来下山的,不时擦肩而过。我们走到半山时,身体慢慢热了起来,也渐渐觉得有点累,当我们爬到山顶时,已经汗流浃背了。山顶上布满了人,男女老少,应有尽有,热热闹闹,其乐无穷。在山顶上可以看到整个宝安城区,高楼林立、美丽壮观。

  在山上休息了一会,我们开始下山,下山就显得轻松了许多,但在下山的时候也要小心哦,因为不小心你就会滚下去的。我和姐姐慢慢得走下去。最后成功了。

  到了山下,我们还在草坪上玩耍,吃东西。天慢慢黑了下来,我们怀着欢快的心情回家了。

  重阳节的作文 篇7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我和妈妈一起回姥姥家,要和姥姥一起过重阳,来表达我对姥姥的敬意、谢意!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妈妈骑着电车,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的行人好多,也许都是急着回家看望老人的吧。

  一走进姥姥的家门,我就大声的喊:“姥姥,我来啦。”姥姥正在屋顶上收玉米,满天喜地的应答着。我急忙爬梯子上屋顶,见到了姥姥。尽管心里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有点害羞,但自己给自己加油,还是大声地说出了送给姥姥的第一份礼物——祝姥姥节日快乐!

  姥姥天天给我做饭,有时腰疼得很厉害。一想到这些,我就马上给姥姥捶起了背。你瞧,姥姥那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呀,一个劲的夸我懂事。

  由于我的.调皮,一不小心把裤子弄叉了,姥姥忙戴上老花镜,帮我缝了起来。我急忙跑过去,轻轻地给姥姥捶着背问:“舒服吧,姥姥。”“那当然舒服啦,尤其是俺梁啸捶的背更舒服。”姥姥很满足的样子回答。

  吃过饭,我又帮姥姥刷起了碗。我非常认真地刷着,刷着还问姥姥:“我刷的干净吗?”姥姥忙上前看看高兴的说:“刷的干净,真干净,比姥姥刷的还干净。”听到了姥姥的表扬,我刷的更起劲了。

  真没想到,仅仅一句祝福,一次捶背,一次刷碗,都让姥姥高兴地一直乐。真的应该多为姥姥,多为老人,多为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阳节的作文 篇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菊花傲霜满地香;久久思量,久久难忘,九九重阳胜春光;美酒一杯,秋雁两行,福泽深厚又绵长。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瓮”(茱萸)。

  重阳节的作文 篇9

  今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晚上一放学,我和妈妈就到了离我家不远的爷爷奶奶家。爷爷一看到我来了,就笑眯眯地对我说:“哟,我的孙子来了呀,让我看看有没有长高!”爷爷看了看我说:“哈,长高了几厘米呢。”我顾不上回答,就迫不及待地问:“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爷爷故意摸摸脑袋说:“让我想想,哦!我想起来了,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对不对呀?”“答对了!”

  跟爷爷说了好多话才发现奶奶不在家,我就问爷爷:“奶奶哪去了?出去散步了?她肯定不知道她孙子要来!我要去找奶奶!”“你呀,就是一只小鸟,整天叽叽喳喳的。”爷爷摸着我的头慈祥地说道。

  我好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对爷爷说:“爷爷,今天是重阳节,我帮你按摩吧!”爷爷开心地回答:“好呀,好呀,我的乖孙子。”

  我开始帮爷爷捶背了,刚捶两下,爷爷就开心地说:“好舒服呀,你这手艺,都能开一个‘周家按摩店’了!”“哈哈……”我都被爷爷给逗笑了。笑归笑,我手上的动作可没停,一会儿给爷爷捏捏肩膀,一会儿给爷爷捶捶背,不知不觉中,散完步的奶奶也回来了。

  重阳节这一天我给爷爷按摩,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要甜,借着这个节日,我祝愿天下所有老人天天健康,天天开心!

  重阳节的作文 篇10

  秋天给我们带来凉爽甜美的香味,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就是人们普遍有吃“重阳糕”的习俗的老人节。

  一大早,我发现桌子上有几袋热气腾腾的蛋糕。我奇怪地问父亲:“今天是星期几?为什么要买这些蛋糕?”爸爸说:“今天是重阳节,这是重阳糕。”爸爸拿起一袋蛋糕说:“一袋给你爷爷,一袋给你爷爷,一袋给你,一袋给邻居王奶奶。看她多可怜!虽然她不是我们家的人,但我们要多关心她。”

  爸爸吃完了,我立马拎起一袋重阳糕就往王奶奶家跑。

  王奶奶60多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眼睛看不清,平时很少有人来看望她。只要有时间,我总是去那里帮助奶奶,和奶奶聊天。

  我拿着重阳糕跑到王奶奶家,却看到奶奶眯着眼睛,费劲地洗菜。我跑过去对王奶奶说:“王奶奶,坐下,休息一下,吃点重阳糕!我来洗菜。”我一边说,一边把王奶奶拉到凳子上,打开袋子,让奶奶赶紧把重阳糕吃了。我说:“奶奶,你看这个重阳糕。还是热的。趁热吃!”奶奶笑着连连说:“好!好的。好的。你真是个好孩子。”至于我,回池子马上行动。过了一会儿,菜做好了。但是袖子湿了。我觉得:袖子虽然湿了,但是很有意义,心里很开心。

  和王奶奶告别回家后,发现没人,就赶紧找了件衣服。刚想穿上,爸爸回来说:“你怎么变成这样了?”我连忙解释:“我帮王奶奶洗菜,不小心弄湿了。”爸爸笑着抚摸我的'头说:“你这么懂事,真是我爸妈的好儿子。”

  我想:以后一定要多陪陪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王奶奶,让他们不觉得孤独,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重阳节的作文 篇11

  昨天是重阳节,今天我们班开展了重阳节主题班会活动,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还有一位退休老师来到了我们的班级做客,与我们一起过了这个难忘的重阳节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是:武妍贝、朱亦彤、朱佳蕊、张祺予和施韵兰。许多同学都参与了活动,特别是叶沁媛同学为这次活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带来了重阳糕,并准备了40面重阳糕上的小旗子,给活动增添了节日的气息。

  活动开始了,两位“使者”把退休教师恭恭敬敬地领进了教室,掌声立即响起,主持人们搞笑而精彩的演出,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主持人和一些同学一同采访了退休的老教师,了解了高一小学的历史了。接着,主持人带大家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还进行了“抽签演”的游戏和知识竞答,教室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同学们对重阳节的知识也有所增长。接着,活动进入了最高潮:开吃“重阳糕”!在之前游戏中得分最高而又并列的第二、三组分别派出了张轶豪和马云卿进行“石头、剪子、布”的角逐,最终张轶豪代表了第二组获得了胜利。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一小组的同学也为他欢呼。其他小组未免有些沮丧,不过他们也得到了重阳糕,分享着重阳节的快乐……

  “叮零零……”哎呀呀呀~~怎么下课了?虽然已经下课了,重阳节活动也已圆满结束了,但是同学们还是沉浸在活动的快乐气氛中……

  重阳节的作文 篇12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xx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xx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xx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赏菊花是市民多年传统风俗,戴菊花防灾去病也是人们旧时一大习惯。重阳节到来各大公园将举办菊花展,北海、天坛、紫竹院、植物园名声最大。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的作文 篇13

  一阵秋风,刮起一片秋叶,落在散着清香的杯中。重阳节与亲友一起到幽静的山中,共享那一盏菊花酒,调起酒与诗的盛宴。

  自古以来,那花间一席的时刻,涌出了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一份守望与期待,泛出了杜甫晚年“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孤独与无奈,震撼起了“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赞叹。桌上颜色鲜明的九层糕,点缀着两只栩栩如生的小羊;一只只翠叶裹着的粽子抱着糯香的米和秋日的板栗。一杯酒下肚,本想着举杯对酌,却发现只有瑟瑟秋风为伴。举起箸,一滴泪悄无声息地随花香飘去,朦胧中,幻出亲人的面影。

  诗随情起,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道尽世事沧桑,想着兄弟们带着茱萸上山,他们一起赏着山谷中金黄的菊花同太阳般闪耀;一起在祖坟前烧上一枝香,许下美好的祝福;一起放飞纸糊的风筝,乘着秋风遥寄思念;一起吟诗,饮酒……重阳节的'王维,是独身在外的游子,只能对着空空如也的对面感叹。这一刻,连美丽的菊花也变得黯淡,那一小枝茱萸变得软弱无力……千万缕思绪,在短短一日,凝成了一种酒,几行诗。

  现在的人们,也许要放下手头琐碎的杂事,像古人一样,去到山乡里享受那一份宁静,吟诗,饮酒,在这简单的活动中寻找真挚的情感吧。

【重阳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重阳节作文 重阳节作文03-31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_重阳节作文03-30

有关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的作文03-30

重阳节作文重阳节前的感想04-03

重阳节的来历_重阳节的起源作文02-15

重阳节孝亲-重阳节作文01-15

重阳节作文(精选)07-16

【精选】重阳节作文07-16

重阳节作文07-28

(精选)重阳节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