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

时间:2024-03-08 12:39:30 元宵节 我要投稿

元宵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元宵节的作文

元宵节的作文 篇1

  一大早我还在睡梦中就被鞭炮声吵醒了,老爸老妈喊我快点起床告诉我说今天是元宵节,应该早起下楼去放鞭炮,这个任务当然是我和老爸去完成了。

  我和老爸拿着鞭炮下楼,别提有多高兴了,老爸把鞭炮摆好后把打火机递给我说:“儿子你来点火吧”。我有点害怕不敢,老爸鼓励我说不用怕,点完赶紧跑,我按照老爸教我的`去做,真的就做好了。

  这时老妈在楼上喊我们快点回家吃元宵,老妈说吃元宵表示一家人会团团圆圆在一起永不分开,我爱我的老爸老妈,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希望我们永远不分开!

元宵节的作文 篇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闹花灯的时候了。我又激动又兴奋。因为马上就能闹花灯了呀!“赏花灯,闹花灯,开开心心过元宵……”身旁的小孩子已经兴奋到唱起新歌谣了。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元宵节之前闹花灯呢?身旁的妈妈告诉我,这期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来到人间,被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下令让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烧光人类。天帝的女孩不想让无辜的百姓受难,便告诉人们这件事……”哦,原来如此。

  闹花灯开始了!许多人向花灯奔去。人山人海,非常壮观。我也跑了过去。有宫灯,纱灯,吊灯,还有会转的走马灯。金鱼灯,鸳鸯灯,甚至还有个猪八戒灯。琳琅满目的花灯各式各样。在夜空的映衬下,就像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小星星。瞧!那个荷花灯粉里有白,白下有绿,中间的蜡烛一闪一闪,十分美丽。在水中的它飘来飘去,活像一个小仙子!那儿还有一个龙灯。他目视天空,好像要飞到天上一样;两爪一前一后,好像在用力奔跑。这花灯,栩栩如生;这花灯,形态各异。“花灯可真漂亮呀!”我不禁发出了赞叹。

  看完了花灯,就该猜灯谜了。每个花灯下有一个灯谜。猜对了得一包汤圆,代表团团圆圆。我与姐姐,爸爸,妈妈兵分四路,各自寻找灯谜。我先随便找了一个:三水压倒山(打一汉字)我苦苦思寻,但毫无思绪。我果断放弃了那个,去寻找新灯谜。看着灯谜越来越少,心里有些着急。我来不及看,随便拿了一个: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汉字)一个口,一个牛……有了,是“告”!我万分激动地跑到兑奖处。转过身的我,手里多了一包汤圆。

  我去找姐姐和妈妈,她们手里也各有一包汤圆。

  元宵节可真开心呀!

元宵节的作文 篇3

  元宵节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花灯。这次灯会的主题是:盛世中华、和谐盐城。

  进了水街,我好像身处灯的海洋里,水街处处都是喜洋洋的灯笼和彩灯,让人们提前感受到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我们首先看到了代表盐城的各个景区――丹顶鹤、麋鹿的灯组,我们继续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组龙凤花灯。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一组代表着地方戏的`淮剧灯组面前,看着淮剧灯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们立刻有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就这样我们边走边看,忘情地徜徉于灯火辉煌之中,不知不觉我们开到了最后一组灯面前:这组灯生动形象描绘了我们盐城人过去晒盐、卖盐的场面,我立刻为有这样勤劳勇敢的祖先而感到无比自豪。爸爸说:现在我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

  这次元宵节虽然没有在家过,没有吃元宵,但是还是过的很开心。

元宵节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元宵节,妈妈做了美味的汤圆给我吃.我吃完汤圆,马上跑到楼下看烟花. 我抬头一看,五颜六色的烟花不可计数,有鲜红的.,深绿的,还有紫色的.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儿,我才发觉脖子很累,便回家看电视了.

元宵节的作文 篇5

  在朋友空间里看到一篇《元宵节里话传统》的文章,说很多人都在感叹现在的节日越过越没味儿了,节日成为了浮在表层的暂时的欢愉,是因为节日的民俗渐行渐远,节日里所蕴涵着的文化与传统几乎被遗弃了。这日正是元宵节,耳边响起几声稀稀落落的鞭炮响声,锅里煮着汤圆,思绪不由回到了幼时的元宵节。

  对于小孩子来说,最开心最盼望的莫过于元宵节晚上提着自己心爱的灯笼在街上走来走去了。正月十四的晚上就要试灯笼,镇上挂着的花花绿绿的纸灯笼在风中摇摆,直钩着孩子们眼馋的双眼。只是家里穷,很多时候是没有额外的钱来用于买这些灯笼的。元宵节前几日,在勺子里放上些白面,加了水,在火上打成浆糊,拿出过年剩下的五色纸,在废旧的竹帘上取一些竹篾,捡来一起光滑些的棍子,对着事先画好的各种图案,兴趣盎然地制作自己的灯笼。做好后,只等到了十四的晚上,穿上新衣提着灯笼到街上去小心的走来走去。

  到了晚上,天刚擦黑,几只小灯笼便晃晃悠悠地出了家门了。有几家比较富裕的,会在镇上买各种式样的灯笼,外面画着精美的图案,蜡烛的光把灯笼映射的朦朦胧胧的,下面还有红色的樱子随着走动晃动着,煞是好看,让人真想上去摸一摸。那人走到我们跟前,便会骄傲地斜视一下,以显得自己的灯笼是多么洋气。此时一群男孩子手里举着自制的萝卜灯笼哄笑着跑来了,那根本就算不上灯笼,只不过是一个白萝卜,把根部用刀子掏空,使它变成一个小碗的形状,放上线拧成的灯捻,倒上些煤油,用铁丝拧个架子,插上木棍,到了晚上便点燃了,专门去吓唬女孩子的灯笼。买来的灯笼材料很薄,轻飘飘的,这些男孩子一过来,吓得女孩子们转身就跑,可是风一卷,那些灯笼便轰然着火了,眼睁睁地看着它美丽的燃烧为灰烬,而我们自己做的却结实得很,就这样安然无恙的,从十四一直打到十六的晚上,甚至到了十七晚上还舍不得放过去,便又偷偷地点亮在家里转几圈,这才把它挂在屋顶的大梁上,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再恋恋不舍地看上几眼,这才香甜如梦,待到第二年的元宵节,再兴致盎然地取下来,灯笼里摇曳着一个甜美的梦。

  再大一些,上了初中,便渴望着元宵节晚上的猜灯谜了。这天吃过晚饭,便会早早的地来到镇上,镇上道路两旁挂满了灯笼,每个灯笼下面都会有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灯谜。家距离镇上还很远,几个朋友约好,还要找上一两个男生,因为猜灯谜的时候,猜出来了还要去挤着排队告诉答案,如果对了就可以领到奖品,一支铅笔或者一个本子什么的,女孩子排队根本挤不到跟前,甚至还会被从队里挤出来,这些男孩子经常是不屑与猜那些灯谜的,但他们乐于帮忙排队领奖品。再者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有几个男孩子作伴,总是可以壮壮胆子的。去的时候还带着关于灯谜的书,男孩子们便随便出些考大家,猜一个再一起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是这个答案,从中寻找猜灯谜的方法,这样说着到了镇上灯谜活动基本上就要开始了。然后分开来,找到自己会的,便急忙喊那高个子的男生把灯谜扯下来,写了答案,跑去排队,如此也获得了不少的奖品。过后,余味未尽,几个人挽着手臂挤在人群里看灯,各式各样的花灯,各式各样的图案,映照着每个人欢乐的笑脸。

  当然除了晚上,白天也是安排的很满的。从正月初七开始,各个小村落里组成的`村民表演都开始训练了,有敲大鼓的,有舞龙、舞狮子的,有踩高跷的、有抬花轿的,也有学校的学生们的节目,敲小腰鼓的、吹大号的、舞花环的,扭秧歌的等等,热闹非凡。记得我们曾经参与了一个舞花环的节目,每天彩排,十四到乡里演出,十五十六到县里表演,天不亮就坐上大汽车,到了县城,一个个节目从表演的舞台上经过,大家就饶有兴致地仰着脖子观看,使劲地拍手鼓掌,拍的手都是红肿的。现在想来,村民敲大鼓的劲头,舞龙、舞狮子的精彩,踩高跷的得意、狮子抢球的惊险,扭秧歌的快乐,抬花轿的诙谐,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无论大人,无论小孩,脸上都是一个表情,快乐。表演完毕,每个孩子发一块钱,算是这些日子辛苦训练的工钱,一串糖葫芦,或是一截甘蔗,或是一个江米团,吃到嘴里也甜到了心里。

  从回忆中走出来,觉得周围显得异常的安静。正如朋友文章里所说的那样,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延续数百上千年的一个节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里面蕴涵着很多文化与传统。于是,带着女儿,走出门外,去寻找今年元宵节节日的气息。

元宵节的作文 篇6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推移,元宵节活动越来越多了,不少地方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节的作文 篇7

  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美好。可还有一些人却远离自己的家乡、亲人,如武警战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了给远离家乡的武警们送去欢乐与祝福,元宵节这天,我校“童鹰”小交警社团组织我们与武警们一起欢度节日。我们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活动现场。一到制作台前,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洗干净手一边学阿姨婆婆的样子搓起了汤圆,一边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着武警们的到来。“来了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只见武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一进门,他们就把军帽整齐地排在桌子上,然后和我们一起热热闹闹地搓起了汤圆。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搓成了。

  “烧好咯,烧好咯!”随着社区婆婆的叫声,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赶忙把汤圆端到了武警手上,他们互相谦让着……看着叔叔们开心的笑脸,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我们的心里满是自豪。

  时间像飞箭过得真快。武警们要回队伍了,我们赶紧站成一排,大声地说:“武警再见,元宵节快乐,后会有期!”大家听了全笑了。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元宵节啊!

【元宵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欢乐元宵节-元宵节作文01-11

元宵节的作文通用-元宵节作文01-11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元宵节的花灯五-元宵节作文01-11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热闹的元宵节五-元宵节作文01-11

元宵节作文:源远流长元宵节07-01

热闹的元宵节元宵节作文01-31

快乐的元宵节_元宵节作文02-15

【精选】元宵节元宵节作文4篇07-19

精选元宵节元宵节作文三篇07-15

精选元宵节元宵节作文四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