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2024-03-05 08:41:10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传统文化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作文

传统文化作文 篇1

  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喝雄黄酒,有一些地区还会有划龙舟的活动。

  我最爱在端午节吃粽子了。外婆把饭团包在芭蕉叶里,饭团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蛋黄、酱肉、香肠等。粽子烧好了,我边大口大口吃着粽子,边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说:“因为在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了。”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医生还拿来了雄黄酒洒进江里,说药晕了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所以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我的收获真不小,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了解了端午节习俗的来历。

  多彩的对联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联的种类有很多,如用于春节的春联,用于祝寿的寿联,张贴在名胜古迹的名胜联以及好玩的趣巧联等。

  对联还可以对于别人进行讽刺,还可以表达感想等。比如北宋吕蒙正的这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表达的意思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对联还可以用来励志,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押韵意近。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

传统文化作文 篇2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不可被随意复制的。它们每一种,都具有不同的品质,就如同一位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瓷,是一位如同一朵盛开在池塘边的白色的莲花的贤人。她洁白如玉,精美绝伦。但她绝不是冷冰冰的,仿佛靠近了些,方可感到一股寒气。她有温度,让人触摸到了,就感到一股暖意。她的知识渊博,但不会藏着掖着,还常常将优美的画卷,屏风授予他人。她的书法和绘画造诣也极高。当有人夸赞她时,绝不自满骄傲,但不会有丝毫的忸怩。

  中药,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善良老人。她入口时的苦涩,仿佛是老人在唠叨,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人生的一些大道理,下肚后的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像是在时刻为你敲着警钟。而那种涩涩的味道,又宛如老人一声声的叹息。虽然人们不是很喜欢她的“教训”,但是她对我们则有很大的.益处。她知道,我们不喜欢,但她总想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民乐,则是一群团结明理的小学生。他们各有各的性格,单个挑出来就可以大放光彩。但他们懂得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组合在一起,又合成一种美妙的乐声。他们也会对自己的“老师”--指挥十分尊敬。“老师”给他们布置的任务,他们会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它。他们也许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但在此时此刻,他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必须合为一体,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谁也无法打败他们。

  亲和、热情、诲人不倦、团结明理、尊师敬长等等等等,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彰显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我们应该从这些传统的文化中,修养自己的品格。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随着我们这些美好少年,在沐浴美好阳光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我们伟大的祖国将会越发强大起来,那时候的中国将会高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传统文化作文 篇3

  每当大年初一来到,我们中国人最喜爱的节日“春节”就来到了。

  到了除夕那天晚上,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吃年夜饭。到了7点半,春节晚会开始了。我们全家人就在一起看春节晚会,而且还换上了新的春联。当我们全家聚在一起的`时候,重视有说有笑的。

  当我看电视正看着入迷的时候,爸爸给我讲起了春节放鞭炮的一个故事,叫“年”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头上长着两只触角,样子非常凶猛。每年除夕的时候,它就出来危害百姓。有一年除夕,村里来了一位乞讨的老人,老人看见乡亲们正在慌慌张张地收拾着行李,一位婆婆走过他身旁,老人就问:“婆婆,你们怎么了?”婆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他,并告诉他,快到深山去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人说:“您若给我在这儿住一晚上,我就把年兽赶走。”婆婆说:“别说大话了,赶紧逃吧。”“我没说大话,请婆婆相信我。”

  老人非常忠诚地说。婆婆半信半疑,只好答应了。半夜时分,年兽来了,年兽看见家家户户门贴大红纸,屋内一片亮光。老人村趁年兽不注意的时候,点起了鞭炮,啪啪啪,啪啪啪,年兽大叫了一声,就逃走了。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乡亲们回到了村子里,恍然大悟,他们看见村子里安然无恙,就问那位老人,老人讲给了乡亲们听,并告诉乡亲们对付年兽的办法。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年除夕的时候,就家家户户门贴大红纸,屋内一片亮光,放鞭炮。从此,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我听完了故事之后,就睡着了。

  我爱春节的风俗习惯,我喜欢过春节!

传统文化作文 篇4

  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照惯例,我和爸爸妈妈上午要去外婆家拜年。

  一大早,我还在梦里,妈妈就叫我起床了。我揉着睡意的双眼,问妈妈干嘛这么早就要我起床。妈妈说:“今天是大年初一,待会就要去外婆家拜年了。大年初一去得晚了可不太好哦!”一听要去外婆家拜年,我可高兴了,因为我会有“礼物”收哦!我马上穿好新衣服、新袜子、新鞋子,反正我从头到脚的穿戴都是新的.。过年的感觉真好!

  九点多钟,我们就出发了。妈妈骑车带着我,爸爸骑车带着礼品,那礼品可多了,是爸爸在年前准备了好几天,跑了几家商场才备齐的。可能是太开心,本来到外婆家的路是比较远的,今天好像一眨眼就到了。没等妈妈将车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从车上跳下来,还没进门就大声地一一叫起来:“太太——外婆——外公——舅舅……”爸爸妈妈停好车,捧着或是提着又多又沉的礼品跟过来,那可都是高级营养品,外婆家的人个个有份。外婆听到我的叫声忙出来迎接,还塞给我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大红包。尽管我不好意思拿,但那是我们这儿的“规矩”。

  中午开饭了,外婆做了一桌子小菜,可丰盛了。我边吃边夸外婆说:“外婆,你做的饭菜太好吃了。”爸爸妈妈也都夸外婆手艺好,还说外婆菜做得太多了。吃到中途,太太、外公、舅舅、舅妈都一一给我红包。我拿着厚厚的一叠红包,开心得合不拢嘴。

  在外婆家吃过晚饭,放完烟花,我们就和外婆家的人告别,愉快地回家了。

传统文化作文 篇5

  说到孝顺,我们感到很陌生,我们眼里满世界都是父母为了儿女抛弃一切宣传,有的为给孩子治病走南闯北,倾家荡产;有的为了孩子的学业,上煤山下矿井,让我们感到父母是多么的伟大无私,我们却很少有想到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

  今天,我读了这样一篇报道:一个小女孩,名叫孟佩杰,在她5岁那年,父母迫于生活压力,把她送给刘芳英夫妇收养。幸福的生活总是那样短暂,在孟佩杰8岁时,一个晴天霹雳打破这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她的养母患上了椎管狭窄症,虽然经过治疗保住了性命,但只能依靠双拐勉强走路,养父因此离家出走,把家庭的重担扔给了只有8岁的孟佩杰。从那时起,孟佩杰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母亲的重任。北方的冬天要给炉子添煤,掏灰。她身子小,够不着灶台就站在小凳子上,摔伤,烧伤记不得多少次;她既要洗娘俩的`衣服,又要为养母擦洗身子,手冻的又红又肿,膝盖不知磨破了几层皮。到市场上买菜不认识葱姜蒜,她就按妈妈编的顺口溜记:“圆圆的是蒜,长长的是葱,扁扁的是豆角,绿茵茵。”孟佩杰终于初中毕业,但养母的病情却开始恶化,最终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而孟佩杰必须还要接受三年的教育,她决定带着母亲去学校。从此,她每天都边学习,边照顾养母。而当记者们问她是否厌烦时,她坚定地说:“这是作为女儿应该做的事,我怎么会感到厌烦呢?”

  一个瘦弱的肩膀为养母营造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我为她的孝心所感动,第一次想到了孝,什么是孝,如何孝。

  有人说我的父母都很健康,他们不需要我这样去做。但同学们,我要说,孝顺不仅仅体现在患难之时,它更融汇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父母为我们买了爱吃的食物,孝顺就是我们首先塞进父母嘴里的一块糖;当父母干家务活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孝顺就是我们端给父母的一杯茶,一碗水;当父母下班回到家身心疲惫时,孝顺就是我们给他们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当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时,孝顺就是我们拼命努力得来的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当我们出门在外,无忧无虑的玩耍时,当父母的心一点都提在嗓子眼时,孝顺就是我们注意安全,不乱惹是生非。这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不都是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孝‘’字吗,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啊!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像人失去了心脏,徒留一个驱壳在世界上还谈何顶天立地的做一番大事业呢?

  我相信每一个善良敦厚的孩子,都在心底向父母发出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终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赶快行动吧,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首先要做到孝,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作文 篇6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的作文07-06

传统文化的作文(精选)07-04

传统文化的作文11-17

【经典】传统文化的作文07-27

与传统文化的作文01-15

传统文化的作文11-02

传统文化冬至作文07-03

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07-06

作文守住传统文化06-25

学习传统文化的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