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事迹

时间:2024-03-02 08:00:44 新材料 我要投稿

优秀教师事迹汇总[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师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教师事迹汇总[3篇]

优秀教师事迹1

  她热爱教书,喜欢站在讲台上的那份从容、那份自信,更喜欢讲台下和学生交往的欢愉。也许是从小受到当教师的父母的影响,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她就是余杭区实验小学的柳x老师。

  20年来,柳x老师教过的学生都很喜欢她,喜欢上她的`课。学习上她是孩子们的“老师”,生活中她是孩子们的朋友。在她的身边,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围绕,有时是问题目,共同探讨学习上的奥秘;有时是谈心,诉说生活中的快乐与忧伤。

  柳x老师对课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堂要有特色,思考要有深度,要让别人从自己的探索中获得启迪。”多年来,她就是带着这样的理念,以永不言败的闯劲,踏上了一条不断创新的教学之路,先后执教国家、省、市、区级公开课20多节,逐渐形成“睿智、灵动、扎实”的教学风格。之后,杭州市青年教师优质课金奖、杭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一等奖等等荣誉滚滚而来。柳x没有沉浸在对过去荣誉喜悦中,作为学科带头人,与15名青年教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带出了两个杭州市教坛新秀、三个余杭区骨干教师和多个余杭区教坛新秀。

  如今的柳x已经是学校的副校长,她依旧以每天都能微笑着走进课堂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正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无怨无悔。等待柳x的路还很长很长,她前进的脚步将永不停息。

优秀教师事迹2

  朱xx老师,桐乡市十佳班主任、省春蚕奖获得者和浙江省20xx年度教育十大新闻人物。现任我校705和706两个班的班主任及两个班的科学和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淡泊名利而富有教育理想的他多年来一直醉心于自己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实践中。即使长时间在无人喝彩的环境里,依然保持着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崇高人格的坚守。如今,他高尚的师德已感动着每个学生和家长的心灵;他卓尔超群的教育艺术也开始在省内外教育界慢慢产生一定反响。一位普通中学的班主任老师竟会被圈内不少人尊称为“桐乡的魏书生”,这口碑后面到底有些怎样的感人故事呢?让我们走近这位农村基础教育岗位上的忠诚守望者。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朱xx老师自言自己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饱尝过后进生被歧视的种种酸楚,这些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当老师后对后进生有一种特别的同情。谈到当班主任工作,他最自豪的事就是在他手里没让一个孩子掉队,更别说离队成为流生,这在农村的同行里是少见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敞开班级大门,让外校和本校兄弟班上“患了教育绝症”的后进生源源不断地进来,成功实施帮教和转化,所以朱老师班级的人数永远是全校最多。

  “爱教后进生的老师才有资格称为先进教师”————朱老师如是说,更是如此做。上届插进朱老师班的小王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甚至150分的语文和数学考卷全认真地写满了也只得两三分,给班级拉了很大的后腿,但朱老师不嫌不弃,因为他有独特的学生观。原来在他眼里,优秀学生都如同“陈章良”乃国家栋梁之才,后进学生乃未来“陈章良”的父母。就这样,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人才和宝贝!于是他不仅有孔子“得天下英才以教之”的快慰,更有“得英才父母以教之”的快乐!就这样,在过去的多年班主任工作中,进朱老师班级的问题生最多,但他所带的班级无论在班风和学风上都是学校的一面旗子,从未有过一名流生,更未出过让学校领导和师生伤神的差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许多人来说是口号和教育理论,对朱老师来讲已经是能力的概括和实践的结果。任何一个哪怕是公认的头号“差生”都难不倒朱老师,朱老师超凡育人能力已经在家长和教师中间传为美谈。

  二、文化育人、求实创新

  朱xx老师是位真正具有独创和实践精神的出类拔萃的老师。所谓“无欲则刚”,朱老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胸襟使他的教育境界使他的教育实践更接近教育的本质。他始终将德育作为自己教育的抓手和自己教育的第一使命,并将德育创造性地落实到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科教学实践里,用自己活生生的教育成果为困惑中的同行们指明了教育教学改进的方向。

  为了给学生成长提供一块健康成长的文化沃土。朱xx老师不仅与学生一起集思广益开发各种班级文化资源,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快乐多姿,更无私地自掏腰包为班级图书馆订阅、购买了几千元的报刊和各类书籍。像班级的盆景、报架和六个寝室及班级里的白板和许多白板笔等也全部是朱老师外出作报告的讲课费购置的。

  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使朱老师的工作中心和工作方式完全有别于他人,教会学生做人永远放在他工作的首位:他从不检查批改学生作业,却坚持每天批阅学生日记,进行师生心灵交流,学生个个从“要我学”自觉跨上了“我要学”甚至是“乐学、会学”的学习境界。朱老师的学生测验最少,作业也不用检查不用交,但无论是他专业的科学、还是客串的数学的教学成绩都在校内乃至全市遥遥领先。任班主任八年来,朱老师的班级为学校赢得了十几个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包括校史上第一个全国三等奖、第一个全国二等奖、第一个全国一等奖。这些成绩出现在一所生源差、底子簿的农村中学里,实在是个奇迹。“面向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朱老师的班级整体都得到迅猛提高,三流的生源却能创一流的成绩:竞赛考试的成绩一流,诚信自律的班风一流,班级文化建设一流。

  三、爱满天下、师爱无敌

  面对家长和社会的赞誉,朱xx老师却常常心怀愧疚。因为十七年前刚工作时,因为不爱教书,曾像自己的教育偶像李镇西老师一样不仅有过当逃兵的念头,还有过体罚学生、装病二个月的可耻行为。“浪子回头金不换”,可贵的是朱老师能很快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价值,能加倍地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

  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最真诚的。虽然他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对学生,甚至对家长,朱老师却是最最慷慨的。几届学生中,有多少学生生病就会有朱老师拎着水果、补品来家访探望;有多少贫困学生的饭菜金朱老师悄悄地垫上;有多少学生得到朱老师的掏钱订阅的报刊杂志,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得到老师的资助买了复读机。当然最能感受到朱老师无私的师爱的还是他自己的学生,当朱老师夫妻了解到其中一位外地孩子小徐的爸爸不幸遇到车祸后,毫不犹疑地买东西去医院探视,并悄悄地送上两千元,理由只有一个:这位外地打工的家长出门在外不容易,作为孩子的老师,见难不帮,心里会不踏实。不仅自己的学生能得到他无私的爱,连报刊上报道的病孩都会得到他真诚的资助。

  朱xx老师能从一个曾经不爱当老师的教坛浪子成长为一名师德高尚育人有方的名师,是与他善良的本性分不开的,但更源自于他长期默默的自我学习、自我修养。任教以来,朱老师坚持与学生同学习共成长,与一届届的学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通过近10年不懈的自学、函授已经完成4个专业的大专和本科的学业,作为科学、数学、计算机老师的朱xx前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英语教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并任班长。

  正是朱老师这种通文理贯中西的知识结构优势和十年如一日的求知、求真、向善的精神,诠释了他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学生德育工作上的卓尔超群和人格上无穷魅力。朱xx老师无愧为一名新课程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学习型、文化型的优秀班主任代表。

优秀教师事迹3

  李老师同志是城镇中心小学一名语文教师,同时担任语英教研组组长。她在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教学、教研工作尤为突出。几年来,积极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李老师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脚踏实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恪职笃学,充分发挥了教研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表现了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教研组长,李老师老师善于管理,定期检查本组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提出设想,然后集中教师讨论,对个别的老师她能及时指出他们的缺点并给予帮助,注重与教师的沟通,认真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她主持教研组工作期间,xxxx年度被教研室授予“先进教研组”荣誉称号。

  作为教师,她始终认为:学习、研究、奉献是成长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李老师老师注重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指导,努力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

  在各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李老师老师能较早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引导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主体;教学过程从传统的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处理好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使多种目标统一到语文素质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之中。

  教学内容不囿于教材的范围与顺序,能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师生主动进行教学资源的再开发。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品质,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她注重开发教学资源,设计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中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确立比较科学、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多方案选取教学策略,在实施中反馈修改,实现教学的优化。

  在她的教学生涯中,还坚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注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她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有一条心灵之路,这条路需要心需要爱去铺平。她爱她的学生,也爱教师这个职业,她用爱去铺设这条通往彼岸的心路。她认为,讲课不仅仅是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

  她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讲好课,功夫主要下在课堂之外。多年来,为了使教学水平能不断提高,为了做研究型教师,她不断学习新课程改革有关知识,研究新课程标准下新的教学方法,适时到各班级听课,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尝试,得到了广大师生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对她来说,教学与教研是同一种事业,在对事业的追求中,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奉献了社会,这一切都源于她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她把满腔的爱洒在平凡的岗位上,将所有的智慧倾注于教研教改之中。

【优秀教师事迹】相关文章:

优秀教师事迹09-08

优秀教师典型事迹01-18

优秀教师家庭事迹12-22

优秀教师事迹04-25

优秀教师事迹09-18

优秀教师的事迹(精选15篇)09-30

【精】优秀教师事迹11-30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06-15

优秀教师事迹介绍07-04

师德优秀教师事迹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