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4-02-28 14:04:42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作文精品【8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作文精品【8篇】

端午节作文 篇1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个粽香飘荡的时节,又到端午节了吗?往事似乎还很清晰,思绪飘了好远,飘到了故乡,故乡的端午节……农历五月,青草漫遍了家乡的山野,浅浅的清香扑鼻而来,石板桥,苔痕斑驳的青石下,墨绿的水色,缓缓流动,宛若温润的双眸,在那淅沥的小雨中,端午节悄悄走来…端午节淅沥的小雨一下,凤仙花那些桃红的,细碎的小花朵就开得一片烂漫。每当这时,凤仙花颤着花瓣上的露珠笑意盈盈时,穿着花布衫女孩们把花瓣细心地采下来,放进一个细白的碎碗片里,再放上粗盐和白矾,又操起一根圆木捣得碎碎的,碗里的花瓣就成了粉色的糊状。女孩们眨着明亮的眼,不时有几绺黑发飘到额前,她们一边捣着,一边轻轻念叨着:“端午到,指甲红,染了指甲过端午,红红火火过一年。”她们摘下几片鲜嫩的梅豆叶,先把花瓣泥涂在指甲上,再用梅豆叶灵巧地把手指尖裹成一只只绿粽子,最后缠上红丝线,把叶子扎紧。女孩们终于甜蜜地笑起来,明天那凤仙花的桃红就跑到她们指甲上去了!家乡的端午节,在那桃红鲜艳了女孩的指甲时,行走……“哦,摘艾蒿喽!”顽皮的孩童们坐在遥遥晃晃的自行车后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声音响遍了清晨的山野。是的,是该摘艾篙去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密密的艾蒿颤动着晶莹的露水爬遍了山坡,穿着短衫的小孩子们跌跌撞撞地爬上小山坡,白嫩的手轻轻抚摸着艾篙,闭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气,咯咯地笑起来,他们使劲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溅上点点青绿,欢笑充满了山野。妇女们轻声说笑着,信手摘下几片艾叶,戴在耳边浓密的黑发上。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带回家,欢声笑语洒落一路。家乡的端午节,在那艾篙遍绿了山野时,行走……青翠的芦叶在家乡老人们的手中轻轻旋转,光滑的芦叶被捏成锥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几个干巴巴的大红枣。几转,几捏,粗糙的大手灵巧地转动,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跳荡而出,再倒入冒着热气的大锅里煮,粽子沉沉浮浮,原有的青翠变成深绿,顺着白热的水汽,飘出甜甜的香。小巧的.粽子被捞出来,冒着热气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顺着深绿的粽皮滑下来,袅袅的热气让人心里骤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里点缀着几颗蜜枣,鲜香润滑,还带着芦叶特有的清新,一并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满嘴的清甜,满心的温暖。弥漫了双眼的,不止那白热的水汽,还有家乡人分享着粽子,满脸满足的笑。家乡的端午节,在那粽香飘荡时,渐行渐远……思绪在湿漉漉的水汽中渐渐模糊了,那粽子的清香似乎萦绕齿间。端午节,悠久的传统,美好的风俗,人们在这年年的端午节中,虔诚,庄严,心中怀有的不仅是对节日的期待,更是对美好生活得祈愿。

  家乡的端午节啊,我愿在梦中,将你深深思念。

端午节作文 篇2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

  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

端午节作文 篇3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做的事。

  在乡下,端午节的前几天,妇女们便成群结队的去采箬叶,采回来的箬叶洗净后,平整地铺在竹篾上,待晒干后,整整齐齐的收起,用细白线将其捆成一叠叠,一部分自己家用来包粽子,另一部分则拿到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包粽子,淘糯米,备馅料,各家都有自家独特的馅,有火腿,有红豆,有红糖,有花生,琳琅满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妇女来包,因为妇女心灵手巧,包出来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总喜欢来凑个热闹,插上一手,不过常常因为笨手笨脚,被妇女嬉笑着驱赶开,孩子们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闹。端午节这一天,一些家庭会在家门前,挂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还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连成一串放入沸水滚滚的锅中,小孩子嗅着香味而来,揭开锅盖,向里边望,大人此时就走过来,把小孩子拉到身边坐下,让他们慢慢等,小孩子总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旧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些家庭包粽子却不属于其中。城里人直接到超市买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馋,应付一下高高兴兴过节的小孩子。但煮的过程依旧让人期待,嗅着香味,坐在电脑前垂涎三尺,眼珠盯着屏幕,心却早已飞到锅中去了。

  外婆一直是家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一把手,包粽子的手艺也是另人赞不绝口的,家中的粽子都出自外婆之手。准备好材料,外婆开始包粽子。

  一片粽叶,宽大墨绿,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卷成圆锥形,圆锥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经与火腿拌匀的糯米,一片墨绿的粽叶包住红白馅料,封好圆锥形的底,最后用棕榈叶一圈又一圈扎紧。一个有四个小角的尖头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叶在外婆手中翻飞,糯米馅争先恐后地跳人叶中,棕榈叶飞快奔跑着,外婆如变戏法般变出一个又一个的粽子。

  我把五个粽子划为一家,连成一串,放入沸水翻腾的锅中。然后坐在旁边,听着水的咕嘟声,嗅着粽叶的扑鼻清香,闭上眼睛,唾津潜溢,飞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爱的粽子馅还是纯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榈叶,剥开粽叶,香气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弹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满口香甜。

  端午节,粽子情结。

端午节作文 篇4

  不知不觉中,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有很多,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当时老百姓生活的如此悲惨,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他来到江边,抱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跳河自杀了。当老百姓听说后,他们划着竹筏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是,老百姓们并没有捞到尸体,于是,人们就将饭团投到江河里,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渐渐地,人们将竹筏做成了龙的模样,希望鱼儿看到龙都纷纷逃走,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到后来,饭团慢慢地变成了现在的粽子,所以世世代代传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的呼喊声、鞭炮声传四周,家家户户粽香飘满屋。

端午节作文 篇5

  端午,一个记载时间的名词,你锁定华人的记忆,把远古的风俗,把火与生存的理想,交给一个个昼与夜的期盼。燃烧,代代不息的龙子龙孙的热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描写端午的诗。五月端阳,粽子飘香。众所周知,粽子的由来和屈原有关,它曾经肩负保护和抢救屈原遗骸的重任。但今天,它已转化为一种大众的小吃。这种历史积淀的泛生活化,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唯端午,几乎所有传统的节日,舞台中心都是盛大的筵席。不过,稍微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端午之吃,意义还是不同。其他的节日大都因农时而起,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唯有端午由惨烈的故事演变而来。端午的粽子包裹了怀念和景仰,赛龙舟的号子声中透露出对一种精神的虔诚和向往。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温柔,包裹着,天天年年的沸腾。沸腾的,是你的苇叶,你的.糯米,屈原的忠心,和我们的端午,我的黑发飞舞。手捧滚烫的端午粽子,悬钟馗神像,挂艾叶菖蒲,喝雄黄美酒。在万千龙舟飞翔的瞬间,端午节的风同风俗,蒸发无尽的冷泪,无穷的幽怨。莫名的光与影的传说,霹雳啊,怒吼吧,让我们熔化在端午节的彩虹!”

  我们很容易把这一天和诗歌联系起来。端午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气氛,引导着我们向往诗歌。因为在后世看来,屈原首开个人诗歌创作的先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诗人。他的名字,就是诗歌的代名词。是不幸,抑或大幸?身为楚国重臣,屈原没有能拯救楚王朝,却于流放之中,独自担负起建立诗歌王国的重任——楚王朝最终灭于秦手,楚辞却从此奇峰突起——和《诗经》一起,成为华夏诗歌的源头。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屈原的筚路蓝缕,后来的诗人,才有路可寻。

  因此,这一天是咱们大中华重要的祭奠之日。然而,最近在我市某中学的一项调查却令我们吃惊。百分之九十的孩子能说出“圣诞节”,甚至“情人节”,却只有百分之十的孩子能说出“重阳节”和“端午节”,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此节日的真正来历,然而在回到家中,近七成的孩子把时间用于看电视,近三成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很少有时间外出散步和家长交流谈心。无独有偶,韩国有很多人却建议将和中国一起共同把“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再一次令我们震惊,是我们的节日为什么要韩国人帮助申请。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据说是某位教授写的,此所谓教授公开声讨责骂我们传统文化,嘶声力竭。他竭力排斥中医,胡说什么中医是伪科学,要彻底废除。中医学是我们又一种传统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我们去完善,它怎么成了“伪科学”的代名词?此教授又说,西医是科学,西医是人类精华,要保护。中医是糟粕,是垃圾,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哪里是一位中国的教授,简直是一个十足的媚外者。就在我们讨论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时候,韩国人又开口了。韩国人认为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是科学的,是神奇的,是美妙的,是人类的精华,是世界人民的遗产。不仅如此,韩国人还落实在行动上,决定独自把它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再一次给我们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些所谓的教授不觉得脸红,我们这些贫民倒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真得要吐血!

  今年端午节又到了,“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孩子们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感受越来越远,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也越来越远,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在思考、研究、寻找着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为了中国现代化的步子走的更加稳健一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复兴问题提到了政府、学者和民众的面前,在照搬西方经验和哲学思想解决中国问题的试图失败之后,人们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线索。

  我们要为孩子孩子们创造一个他们能与之亲近的文化环境,不要一想到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只想到读经。前不久,xx日报联合全国x家媒体共同发出“打好国学基本功底,推进未成年人教育”的倡议。倡议书一发出,便引起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仅就广州而言,便有众多学校、教育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推广国学教育,而广州市教育局也透露将推广中小学生“读经”做法,倡导利用双休日在社区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的经书确实优秀,但它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很多游戏、儿歌、童谣等等也是民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年九月,上海市曾经实施将上海话、上海童谣等加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课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融入“乡土文化”教育。这项措施让很多人“看到了民间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但这种做法还远远不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人的魂,一个没根没魂的民族怎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应该确实保护好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根,责骂我们传统文化的那些教授们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我希望我们的“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等传统佳节能流长悠远,我们的中医理论,我们的古典诗经,我们的民族风情能发扬光大。

  希望大家一起救救我们的魂,救救我们的根——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节作文 篇6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和竹叶的清香。哦!而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最好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而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我也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站在放飞河灯的台阶上。而每一个台阶,亦都有一个手持河灯的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好玩,年轻人捧着河灯在默默许愿,老年人提着河灯感慨岁月的变迁,那场面是多么圣洁,我深深地被那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了。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水面了,我的手有点舍不得离开了,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经盛满了我对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觉得它好沉好沉,啊,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不是全都装在这一盏盏小小的河灯里吗?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

端午节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阳,吃咸鸭蛋、编网袋,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今天我们要 吃粽子、吃咸鸭蛋、编鸭蛋网袋······网袋而学校开展了编鸭蛋网袋的活动,同学们都迫不及待了。

  我准备了一因为个鸭蛋、七根五彩线,只要用这些工具就可以编一个鸭蛋网袋了。知道为什么我要用五 彩线来编鸭蛋网袋吗?因为人们说如果用五彩线来编鸭蛋网袋可以辟邪呢!所以我才选择用五彩线来编鸭蛋网袋,其中一根做主线,六根来编鸭蛋网袋。

  开始啦!我先把六根五十厘米长的五彩线对折,再把它们分开十五毫米系在主线上,然后把相邻的两条 线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圈,在一直想这样系下去,注意系的结要在差不多的.地方才美观。过了几分钟后我完成 了一半,突然我旁边的同学大叫了一声:“完了!”我一看,噢,原来她把结打错了,我可不想这样, 我开始小心了,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也打错了结。这时有人高喊:“太好了,我已经完成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心想!我怎么还没完成啊?得快点了,要做第二名加油啊!于是我加快了速度。终 于系好了所有的结。最后就把剩下的线打个大结,不过剩下的线至少要有七厘米。再放一个鸭蛋进去,一个完美的作品就做好了。

  老师还给我拍了张照片呢!这时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今天真高心呀

端午节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我吃了粽子,大蒜。下午东区有赛龙舟比赛,我们又头顶烈日来到东区看比赛。

  大广场人山人海,龙湖两边涌满了人,栏杆上也挂满了广告标语 。四艘龙舟一字排开,‘砰’的一声发令枪响,龙舟飞一样划向前去。龙舟上擂鼓的人坐在舟头,舟尾是掌舵的人,中间十个划船的'人,身子向前弓着,正在拼着命向前划。一二,一二,好整齐呀。旁边观看的人也忍不住加油叫好。

  二号龙舟最后获得了冠军,他们向岸上挥着手,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作文:美味的端午节06-26

端午节作文 :欢乐的端午节06-26

端午节作文:童年的端午节06-26

端午节作文:民间的端午节06-26

端午节作文:儿时的端午节06-27

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6-26

端午节相关作文:儿时的端午节06-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6-26

端午节作文:老北京的端午节06-26

端午节作文:童年时的端午节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