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4-02-17 09:36: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后感的作文集锦【9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后感的作文集锦【9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当我读完《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时,我认为她是一个坚强、刚毅伟大的女科学家。是她在法国科学院第一个登上讲台的女科学家;是她教会了我执着和顽强,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

  居里夫人在当时的社会很不幸是个女人,因为当时的社会把女性当做生儿育女的机器,没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可能性。在加上居里夫人家里贫困,母亲早亡,这对她的压力更大了。可是,居里夫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乐观的对待她的命运。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站出来消灭那残酷的现实——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在1896年,她发现了钋和镭,它们可以治好人类的疾病。为了发明这两项放射线,为了自己的信念,居里夫人不断地埋头工作。一旦遇到困难,她也会说服自己:为了人民,为了科学,我要放弃青春。她也逐渐的被镭射线侵蚀着,慢慢得上了白血病,可她却不在乎。

  看了这篇文章,居里夫人伟大的'形象竖立在我带心中,我也要像她一样有着不屈的信念。同时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美名、财富、荣誉,而是不屈的信念和为人民做出的贡献。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众,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简爱生存在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现实生活。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且深深爱上了她。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虽然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简爱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富裕的现实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自己的尊严和真爱。

  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爱情,还有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人的心灵。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读罢由北京万通董事长冯仑编写的《野蛮生长》,犹如在口渴难耐之时突然喝到一罐冰镇可乐,一个字—---爽,两个字—---超爽。

  冯仑是一个学者型的企业家,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可是语调确不是一般学者专家那般深邃难懂,反而市井化味道很浓厚,甚至有点江湖小混混的口气,但对问题的分析和观点的表达却是入木三分,精辟入理。很对我的口味与脾性,文中的很多观点也是我们认为平时很重要的,但如果是按照所谓的专家地思维去理解的话,长篇大论自不待言,可能也会把人搞得云山雾罩、摸不着北的;可是看过此书,很多观点用平实亲切、耳孰能详的语言表达出来,自然让我们印象更深。很真实的道理能够很简单的表达,这种书谁不爱看?

  文章的自序就很意思,用去年最火的电影《色戒》为引子,标题更是吸引人的眼球--《清清白白的汤唯干干净净地脱》。把“色”和“戒”转变成了我们生活当中“欲望”和“约束”,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尽浑身解数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但是同样生活在一个地球,我们又不得不遵守各种各样的约束。如何在俗望和约束之间找到平衡,就是我们值得努力奋斗与拼搏的地方。

  文章分为十六个章节,分别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民企的各个方面的特征。一些道理平时大家可能都懂得,可是也只是潜意识里面一种模糊的感观而已。这本书中把这些平时大家都清楚却又不清楚的道理很清楚的表达了出来,而且是用我们很熟悉的语言和故事。给人一种醍醐灌顶、如沐春风般的感觉。结合万通公司发展的历程和作者自身成长的经历,全面总结了中国民营企业从萌芽到今天的发展过程。为什么会有民营企业的.出现,这是市场经济必须的结果;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是有一个过程的,民营企业的出现除了是经济体制带来的必然变化之外,人的因素也绝对不能忽略。为什么创业者愿意抛弃端了几十年的“铁饭碗”,书中提到了关于“原罪”的问题。正是因为人类的冒险基因和希望得到被人认可被人尊敬的需求欲望,各种适应于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做法自然会应运而生。然后在刚开始的时候,各个方面是非常不成熟的,那些所谓的创业者也是经过体制的转变,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地产生者流变,从小倒爷发展到企业家;也从商贩、工匠和流寇似的作业方法达到了汇流和融合,体验着人生有梦、筑梦踏实的过程。书中还就我们平时经常挂在嘴边上的对金钱的态度以及政商关系、面子关系都籍了透彻却又俏皮的解释。同时也把企业人物化,强调了企业公民的责任,回顾了企业公民的历史,诠释了企业公民的幸福、提醒了企业公民的死亡……

  (后记:这是一本看起来很轻松的书,甚至你都忍不住会乐出声来,但是掩卷沉思,很多的观点确实是描述得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隔段时间一定还要拿出来细细品读。)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鲁迅小说《孔乙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孔乙己的形象极为独特。具体体会略谈一下。

  一、人物穿着的独特性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这是一句极为高度凝练的语言。具体分析一下:“站着喝酒”是短衣帮的喝酒行为,而孔乙己却穿着长衫,这是矛盾的。看来孔乙己的穿着与身份矛盾。“穿长衫”应该坐到屋里坐下慢慢坐喝,而孔乙己却站在外面喝酒。着矛盾的穿着说明,孔乙己的身份极为特殊。体现他地位独特性。也是他悲剧人生的基础。

  二、孔乙己语言的'独特性

  孔乙己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不管与谁说话都用文言,为什么?是显得他有学问。是的读书人。比普通老百姓强得多。这就是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体现。也就是“万般接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造成的。是要面子,即使都要饭了,还是要面子。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对孔乙己这一形象的理解。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我有一个小书柜,上面有十几本书。虽然只有十几本,我却总读也读不完,品也品不尽。因为书中包含人生哲理,是要我们连同生活,细细咀嚼的。

  从读完《老人与海》开始,我就感觉有一种隐隐的冲动堵在胸口,却无从辨认它的构成元素,也无法为它找到释放的出口。最终得到的却只是些零散的思想碎片,就让我将它们一一罗列吧。

  作者是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他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在第八十天钓上一条大马哈鱼,但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并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到岸上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有人说,《老人与海》的故事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作者借它道出了全书的主题---“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赞同这样的观点。诚然,小说中,作者借地亚哥的`言行举止体现了对英雄主义的歌颂,比如圣地亚哥不惧挫折,永不言败的精神,比如他与大马哈鱼的殊死搏斗,比如他对伟大的迪马乔的狂热崇拜。可是到了小说的结局,老人通过搏斗所得到的结果被鲨鱼抢劫一空,只留给他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从老人的话语中我只能感受到消极,无奈和落寞的凄凉,这样的情节安排,还能说作者仅仅是在歌颂英雄主义的伟大吗?这是否可以看作对英雄主义的某种反思?书中的英雄主义始于惊叹号,却终止于一个大大的问号。

  人活着,唯一能确定的必然,就是走向死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必然的东西可以依靠。既然人是靠偶然活着的,那么支撑人生存勇气的,就只有自信了。如果丧失了自信,在持续那么多天的背运之后,桑提亚哥还有勇气和毅力出海捕鱼吗?因此人活着就必须自信,不自信是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正因为桑提亚哥有着绝对自信,他对小孩被叫走,表示了完全的宽容和理解。在这里,海明威展现了自信与宽容之间的联系。

  在我看来,《老人与海》的故事是一场老人命运使然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也许正是所谓的英雄主义。书中写到,圣地亚哥把大海看作自己的家,他对大海怀着原始,朴素而深沉的爱,他不仅仅是一个以打渔为生的渔人,而且是一个把自己的生命与大海相系的老人。他热爱海里的每一条鱼,每一朵浪花,甚至对海上的飞鸟都有一种出于爱的同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海不仅仅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和灵魂的栖息之所。在没有捕到鱼的八十四天里,他是愉快而不屑认输的,即便生活再困苦窘迫,他也从不绝望,而是满怀信心地去面对。然而,在出海的第八十五天,当那条十八英尺长的大马哈鱼出现点燃老人征服的欲望时,他就开始一步步走进自己导演的悲剧。

  在与大马哈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的心态是复杂的。他对大鱼是有感情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怀有同情的恻隐之心。可是出于职业习惯和自尊心,他又不得不杀死大鱼---“我跟你奉陪到死。因为当渔夫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两种彼此矛盾的心态源于圣地亚哥一人---一种出于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则是人的社会性。所以,在与大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的内心深处正与自己进行着更加激烈和残酷的心理斗争。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老人战胜大鱼,这在更深层次上暗示着人的社会性最终征服了本性。

  这是一本好书大家快去读一读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起初对心理学感兴趣是因为影视上对心理学的美化,是我认为如果我对心理学有了较深的了解:一方面我就可以驾驭别人,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另一方面帮助别人走出心理的阴霾是一件让我感觉很幸福的事;再者人的意识和思想是最难以捉摸的,而心理学却可以深悉人的内心深处,让我感觉心理学充满了神秘和挑战。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走进了岳老师的《登天的感觉》;每看完一个案例我的思维方式就发生了一些改变,然而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疑惑,我到底明白了什么呢,起初的那种满足感哪里去了?仔细回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心理咨询不是替人做决定,而是帮助咨询者、指引咨询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千万不能有反移情情绪。”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安慰,它不仅要使人开心,更要使人成长;心理咨询要使人感觉自我良好,犹如登天的感觉,它之所以会给咨询者“登天的感觉”,就在于:

  心理咨询不求教训别人,而求开导他人;心理咨询不是要替人决策,二是要帮人决策;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沟通,而不是心理分析,你们之间谈话之前要有互相尊重的前提,你们彼此不是病患的关系,二是作为朋友的关系;心理咨询是现代人的精神享受,而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心理咨询可以增强人的自立能力,并非增强对他人的依赖;心理咨询不仅可以帮助别人成长,而且可以帮助自己成长;心理咨询要多听少言,并非多言少听;

  从整本书的九个案例,首先,我认为我们要和咨询者先达成感情上的共鸣,然后才有行动的.空间;我们空谈问题而不顾及咨询者的感情,会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一直谈咨询者的感情,会给咨询者茫然的感觉,咨询者最原始的动机就是希望你能告诉他:他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选择,但是作为心理咨询师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咨询者看清事物的本质,帮助他作出决定;两者应当相辅相成,相互补充,这是心理咨询的技巧也是相互安慰的智慧。

  其次,从莫妮卡的案例我知道我应该如何才能正确去帮助我身边的朋友;当我们安慰或者劝说身边的朋友的时候,我们有些时候不应该总是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忘记吧,我们应该向前看。事情总有难以忘记的原因,我们要想办法找出难以忘记的原因,然后想办法帮助朋友度过心理的这个障碍!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书名叫《斑羚飞渡》,引起了我的注意。瞧着书名,我就想斑羚飞渡是啥意思,我找来词典一查,明白了飞渡就是从此岸飞到彼岸的意思。可是,斑羚怎会飞呢?再看看书的封面,上面分明有一只斑羚准备踏上一座彩虹桥。带着疑问,我走进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曼广弄寨的狩猎队分成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一群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斑羚又名青羊,也叫羚斑羊,是当地猎人最喜欢的捕猎对象。这群斑羚算是走上了绝路,前面是几十丈深的绝壁,后面有围追堵截的猎人,它们只有跳到对面的`山崖上,才能绝路逢生转危为安。但是两座山峰相距有六米,一般的斑羚只能跳五米远,而一群斑羚中就只有一两只超级斑羚能跳六米。此时猎人们没有用枪打斑羚,也没有放出猎狗去追咬斑羚,因为猎人们怕把斑羚逼急了,它们会不顾一切地跳进山谷里,最后被河水冲走。狩猎队队长让一位猎人带几个人到山谷下守着,他们约定好由山下的吹号,山上的就用枪打。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只被称为镰刀头羊的公斑羚让斑羚群分成两拨,一拨是年老的斑羚,一拨是年轻的斑羚。先由一只小斑羚和一只老斑羚向对面山崖跳去,小斑羚跳到四米时,就开始往下降落,而老斑羚此时正好跳到小斑羚的蹄下,小斑羚借着老斑羚的身体再次蹬跳,两只斑羚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小斑羚成功飞跳到对面山崖,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完了的火箭残壳一样掉下山谷。随后,一对对老少斑羚起跳,这意味着年轻的斑羚成功飞渡,而年老的斑羚将摔得粉身碎骨。故事结尾,山谷下传来号声,山上响起枪声,镰刀头羊倒在了伤心崖上。

  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镰刀头羊和那些年老的斑羚,他们为拯救自己的种群而牺牲了自己。这样的代价虽然惨痛,但却为自己的种群留下了生的希望。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宁有故人,可以相忘,曾不中心卷藏?宁有故人,可以相忘,曾不眷畴曩?”一行诗词,就如历史的絮絮低语,碾碎记忆的脉络。文字如水般从书中流淌,故事缓缓进行,往事,记忆,亦远,亦近。

  扇窗,岁月斑驳,藤草丛生,正是这样一幅插画,拉开第一个故事的序幕,无色的插画却带着岁月的'忧伤,像是有无数故事要诉说却无法开口。《宁有故人》只是书中的一个故事,一切言语都围绕着一个林家园,那是一个荒芜,古旧,写满历史沧桑的院子,这更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园子。

  “沉默不语,独自凋零。”简单八个字,却勾勒出一个神秘的林家园,没有过分华丽的语句,如一位老者像故人倾诉古老的历史。木匣,画,女主人,刺杀。一切被历史掩埋的事物,却环环相扣地浮出水面。一句“时光前行,林家园缄默,历史在林实家鲜血面前背过身去。”映证了历史的残酷,可是一切只是过去流年,昔人已去,哪怕再伤,又如何。

  《且敛风翼》是另一篇故事了,整个故事溢着一丝浓浓的书香,如茶般,清淡却又浓郁。这篇文章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主人公而是施家的那个疯子。那年文革暴发,施家被抄家,年轻的施先生目睹一个个在他眼前倒下,最终,疯了。也许,这只是千千万万受害者之一,却甚是令人悲怆。“二十年了,他居然还记得那人!”这是一句感慨,却又是一句警言。正如文中的另一句话:“如果是一个时代的过错,那么过错者是否可以理所当然因为‘时代’这个宏大借口而被遗忘。”历史不应该被埋没,那过错应成为警语而不是故事。

  回首历史,回首那流年,是忘是寻,亦或是放下一切,淡然面对。记忆,历史,人类最宝贵的是圣物,哪怕只是一个人收藏。

读后感的作文 篇9

  20xx年02月19日星期六上午01:25在班主任的推荐下,我在寒假阅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

  这本书是肖川博士历尽10年心血铸就的一本极具价值的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在对这篇文章仔细品味之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全文洋溢着一种对美的向往和追逐。肖老师以和蔼的语言、谦和的态度和似火的激情启发我拓宽视野,积极思考: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理性精神、良好教养且人格独立的人。文章中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巧妙地帮助教师激活教育的智慧和生成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充满着人生的终极关怀,让我在读完文章后耳目一新

  肖川老师在文章中大量的运用了感性的材料与事实,说明了"生命教育"的方向与方法,为我们清晰地诠释了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并不断地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阐述出生活中的一个个哲理: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关注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奔腾汹涌,让智慧的火花激情绽放--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追求;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这是课程目标的追求;尊崇生命的在场,点化生命、润泽生命,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这才是教育,生命的教育。

  老子有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能胜,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水,天生丽质,柔弱多情,可以成江海而波涛滚滚,可以轻浮绿叶,涓滴石穿。肖川老师的文字正如这水,甘美而清澈!没有这水浇灌的土地,何以绿草丛生;没有这水滋润的心灵,谈何清纯无暇。感动如水,普通而又伟大,平凡却又崇高。我们未必是能够书写轰轰烈烈事迹的感动之人,但我们却可以把这份感动赋之于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读到文中的许多句子,同样激起了我的共鸣。在这些字里行间中,思想的.开放性、彻底性也愈发清澈、敞亮。肖川老师大胆地揭示了当今教育的弊端--就如肖川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只有严肃地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阴暗与丑陋的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批判、抨击和否定,才能更好地凸现正义与良知的可贵,也才能对美好的事物、崇高的价值最终有所肯定。"我非常欣赏作者作为文人的那种能直面丑恶的勇气!能够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在书中他也谈到:"促进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要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读有系统的书。",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积极地读书,读积极的书;有系统地读书,读有系统的书。"在我看来所谓"积极地读书",是要有主动读书的态度,对知识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态度,不能在外力的压迫下才读书;而"读积极的书",则是指书的内容,应该积极健康向上,达到开卷有益的效果,同时远离消极、颓废的读书态度。明白度积极书的好处以及垃圾书的坏处。"有系统地读书,读有系统的书",则是说读书一定要有计划性、顺序性、目的性,按部就班地来,书的内容更应当选择有系统、有组织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教师这一工作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会更加细致的开展工作。将书中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