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时间:2024-02-13 09:28:24 传统节日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家乡的元宵节作文经典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元宵节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家乡的元宵节作文经典8篇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2

  正月十五,我观灯心切,吃完饭,我和妈妈便小鸟似的飞出了家门。

  我们来到广场观花灯,那里人山人海灯火辉煌。观灯的人群把一条小巷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的欢声笑语,汇成了一曲快乐的观灯交响曲。把正月十五的夜晚装饰的五彩缤纷。

  随着观灯的人群,我津津有味地品味这那五彩缤纷的花灯,我正看的入迷,观灯的人不知谁喊了一声大闹天空,快看大闹天空!我好奇地来到那里。只见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美猴王挥动着如意金箍棒,翻了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一下子就上了天,下的玉皇大帝、老君一片惊慌。嗯!真不错、真好看。人们发出了赞叹声。

  随后,我又看了一些瓜果,圆圆的大西瓜,红红的瓜瓢。紫色的大葡萄,想一串串紫色的.珍珠。香甜的香蕉,红红的苹果。我看着都馋涎欲滴,馋涎三尺了。

  在关灯中,我还观看了一条巨大的龙,它活灵活现,挥动着有力的龙尾,像一条钢鞭。潇洒的龙头、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胡须。金黄色的龙鳞,照人眼目,谁看了不如临其境。

  最后,我还观看了喷泉。一个小巧玲珑的喷泉,喷出水面两米多高,晶莹的水花轻快地遗落在水面,闪烁着点点金光。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撒水。大大小小的水花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珍宝能比上。

  还有许多五彩缤纷,说不完,道不尽。使人眼花缭乱。

  我正看得入神,妈妈说:该回家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跟妈妈回家了。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3

  已经好多年没在家乡过元宵节了。

  怀念以前的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一群群孩子提着纸糊的灯笼满大街乱窜,一不小心谁的灯笼蜡烛倒了,火苗窜出来,灯笼便在孩子们开心的尖叫声里红彤彤地烧了半拉去,真个是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喧嚣声在哪里,人们便往哪里围拢去。锣鼓声、鞭炮声、叫好声将夜晚的街道渲染得有声有色。喜欢那种热热闹闹的'氛围,喜欢人们脸上藏不住的笑意。一年的烦累似乎在那种欢笑里渐渐淡去。

  喜欢吃家乡的汤圆,用黏黏的糯米粉慢慢地搓出一个个小小的圆蛋蛋,在滚开的水里煮去,看他们渐渐膨胀起来,乳白圆润,让人不由垂涎欲滴。慢慢咬上一口,淡淡的天然糯米香味便在嘴里散开来。那种醇香的感觉现在似乎再也找不到了。

  元宵节,还是喜欢传统的氛围,喜欢那种原始的、天然的快乐。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4

  在我的家乡跟新年一样热闹地非属元宵节莫属。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一瞬间元宵节就到了,也是富有年味的一天!

  晚饭时间到了,远远地就能闻到甜滋滋的香气,口水也流了一地。元宵这一天肯定少不了白白嫩嫩,香甜软糯的“元宵”。说到元宵我就想起上午做的元宵,简直是惨不忍睹,本来是把芝麻,桂花,花生用软糯的皮包裹起来,可我做的就是个例外,包的不圆不说还露馅,别人做的各个都是“掌上明珠”我的却是“掌上碎珠”哎……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好了好了,就算我包的不好那我就当个美食家还不行吗……盼啊盼,我终于可以吃元宵了,啊,泡过“热水澡”的元宵十分可爱圆滚滚的又白又嫩就像一个个“大胖小子”一样。一个两个元宵在我的嘴里又跳又蹦十分快活,我一咬浓郁的酱汁立刻布满嘴巴越嚼越有劲道,简直是“舌尖上的中国”!

  夜渐渐深了,可是我们这个村庄热闹才刚刚开始。晚上6点不到大人们就要换上好看又艳丽的也叫“迎龙服”这件衣服上绣着小条大龙可好看十分喜庆。孩子们则穿上小旗袍再拿上小灯笼,这可是我们自己画的呢,画上有一只翱翔的凤凰,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咚隆咚隆锵”远远地就听见迎龙灯大队要出发了,这条龙十分长足足有100米长,像极了龙!我们则跟在龙队后面。运气好的还可以分到红包。迎龙灯对到了每家都要旋转一两圈希望这个家里多沾沾福气,龙队一转起来鞭炮也跟着响起来,满天的烟花五彩斑斓就像皇宫贵族办喜事一样沸沸扬扬,十里红妆!我看着眼前的一幕是如此和谐,大人们跟小孩子一样不拘小节在欢歌笑语,小孩子们也在大人们之间跑来跑去,仿佛在云层里一条大龙跟一群可爱的`精灵门玩耍起来,愉快,不亦乐乎!人们忘记了烦恼无忧无虑,每个人脸上都是充满灿烂与美好的笑脸!

  渐渐地时间都在消逝,天空也慢慢宁静下来,村庄也平息啦!元宵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我希望把这份美好的心态大家和睦相处的画面永远刻在心里。绵迎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元宵节,谢谢你!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5

  元宵节快要到了,人们都在排练节目庆祝。他们有的敲鼓,有的唱歌,还有的耍龙,还有许多歌舞节目,他们排练得非常的精彩。

  元宵节到了,各个社区、村子里的人们都拿着扎成的大龙来到大楼门口准备表演。演出开始了,大家都高兴地耍起了龙。前面的带队摇动着龙珠,后面的紧紧跟着龙珠跑了起来,一会左,一会右,大龙扭动着。看,又来了一条黄龙。它不甘心落后,加快脚步跟上前面的大龙。热闹的舞龙比赛真吸引人。

  晚上,元宵晚会开始了。大家都忙着去看演出了,晚会可好看了: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还有演小品,小品非常的好笑也演的很好看,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晚会才结束,大家都依依不舍地散会了。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6

  在元宵节前一天的晚上就开始。晚上八点整,“老爷”出庙,十几个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爷”的后面跟着。“老爷”身高一米,长四分米,宽三分米,穿着金色的衣服,带着红色的斗风,在四个人架的轿子上,真是威风十足。当“老爷”经过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当架“老爷”的人要换时,先要把鞭炮放响。然后在换人。每隔四个小时,就换一次人。每隔四个小时,就会有人送来饭。

  通过我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点了解了吧。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做你的导游,为你服务,让你亲身体验一下。

  家乡有许许多多的风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点整,一起放鞭炮;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端午节全家一起吃饭,一起划龙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家乡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吧。

  有一次,我因好奇心太强,就走过去摸了一摸“老爷”的.头和脸。谁知,被爷爷看见了,接着我就被爷爷拉到“老爷”前两米处,然后,爷爷让我跪在地上,向“老爷”请罪。请完罪后,爷爷训斥了我:“老爷”,是神,不能乱摸、乱碰。”听完爷爷的话后,我转身往后看,看了“老爷”一眼,心里想:“老爷”真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架“老爷”的这种风俗民情表面上是一个快乐的活动,但实质里却是一个严肃、认真的民俗。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7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都要挂花灯,表示对生活的祝福,希望来年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今天是元宵节,我急急忙忙吃过晚饭,便拉着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去看灯会。只见大街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们扶老携友,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两旁的`各色各样的彩灯。

  广场里有许多不同造型种类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马、长颈鹿、101忠狗、大熊猫、龙……等等,花灯在五顏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有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著 合影,像机闪个不停。

  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提着花灯、戴着兔子似的闪光灯;还有人在放天灯,天灯随著轻风徐徐的上升愈飞愈高,就好像许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闪呀闪的,非常漂亮;还有许多人在放烟火,五光十 色的烟火把夜空点缀的五彩繽纷,我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大家的惊叹声!

  这时,一位老奶奶拖着小孙子伫立在一盏金鱼花灯前。她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似乎在说: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美的灯。小孙孙不住的拍着小手,高兴地嚷道:“奶奶 ,真好看!真好看!”

  那儿,五六个小朋友手拉着手,在人群中钻进钻出,高兴的指着这盏灯说说笑笑,指着那盏灯连声喊:“真漂亮!”

  真是灯多,人更多。灯美,人心中更美!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篇8

  我的家乡在四川合江县,我们家乡的元宵节很热闹:放烟花、放鞭炮的到处都是,人人都走出家门上街游玩。我们家乡的元宵节也很特别,可以“偷青”,也就是偷菜。但不是偷很多菜,每个人只拔三棵青菜,要连根一起拔起,这样才表示你在新的一年里很顺利、吉祥。

  如果你把根拔断了,就不好了,所以大家在拔菜的时候都小心翼翼,专找土软的拔。傍晚,人们早早的就吃过晚饭,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相约往乡下的菜园里走,边踏青边寻找目标,看见合适的就开始下手。如果没青菜,白菜、萝卜、葱等什么菜都行,只要三棵就够了,不能贪多,否则就不算“偷青”了。你可能会问:人家菜农辛辛苦苦种的菜会让你去白偷吗?没关系,如果他不让你偷,他会在菜园边守着,俗称“守田坎”,你看见有人守了,也会自觉地走开,当然,有的人也会故意去拔,这样“守田坎”的人就会骂,还说骂得越凶越好,不过也不是真骂,只是逗着乐罢了。今年的元宵节,晴空万里,是踏青的好天气,我和大家一起纷纷往菜地里走,大家谈着笑着,像赶集一样,热闹极了,到了菜地,我看见有一块地里种有青菜,绿油油的很惹人喜爱,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挑选了三棵长得比较茂盛的,今年是我第一次出来“偷青”,还真感到有点紧张,担心不能把根全部拔起来,我先抓住菜的主杆,轻轻的摇了摇,然后用力往上一拉,哈,这方法还真行,三棵菜很顺利的就拔起来了,看来我今年的运气比较好,带着满满的收获我们边唱边往家走。远处的'烟花映得天空红红的,元宵节的夜晚家家户户的生活都是红红的。

  有趣又有收获的元宵节真令人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