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4-02-12 07:54: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汇总13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汇总13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我不知要以何种文字将我的内心寄于薄薄一张纸上。夏木、金沙,早春的树和暮冬的雪,繁阴或河沉只不过五官通感交织生就的美,《傅雷家书》表达的展现的却是肺腑血脉的具象,不论有言无言、有声无声、留白补白。

  作为一部书札体的文学作品,傅雷无疑是成功的,这成功不在于华美辞藻,而在于情真意切的呼告、平铺直叙的汹涌和印本上隐约浮现的泪痕。他说不必自责,我便替那不甚细致的儿子愧疚悔恨;他说要做这个学那个,我便一字一句随着附和;他说了与大道忏悔的经验之谈,我便惋叹慨息那纯良的赤子之心……整部书通过对儿子傅聪的教诲,生活与学习,立身和处世都折射出全中国乃至全天下父辈内心的苦闷。这种映射才使他个人的'家书作为教材、文学名著广为流传。

  他成功地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牵动读者的心,使人跟着他苦笑、落泪甚至欲哭无泪。他深入浅出谈艺术,抱重病躯讲做人,儿子的来信已看不清却仍撑起身子坚持回信,不正是大多数父母苦心孤诣、默默守护的写照么?他写来苦,我们读来更苦,一纸信笺二百多页薄纸,居然能载得动这沉甸甸的无处安放的许多愁么?

  作为一终纯良敦厚的赤子心,傅雷也很拿捏得了尺寸。他将多少人百思不解的道理具象化于信纸,仿佛信手拈来,轻巧把玩于股掌之中。他极会规划自己,包括日常琐事、做人之道及远大方向,都抓得极稳,也极踏实。我们读《傅雷》,所学的之一也是他这种对自己近于严苛的追求。可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想将框架也为儿子锻造打磨好,才造就了他作为父亲的失职。

  读完整整两遍《傅雷家书》,我学到的也远不止以上。惆怅此情难寄,逐渐理解了父子间矛盾点的所在,也对亲情更明朗一些。回望自己,面对父母相同的关怀,又何尝不是袖手旁观的晾晒呢?对自己的放纵,对全部艺术的亵玩,对父母的漠然,这样的我不正是拥有着傅聪全部缺点而无才情来弥补的么?

  荒唐,人间情事,恋恋风尘。我放下没有邮票的家信,窗外万家灯火璀璨,星光缭乱,天地喧闹尘嚣。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一封封行成于笔尖下的信,去承载着父母对儿子最深沉的爱,读了《傅雷家书》,你会发现一句句简单的话语,字里行间却都流露着亲情的温暖。它将亲人之间的最本真的关心,都完完全全的记录了下来。

  这本书虽然不能与那些名垂青史的著作相比较,但是他的每字每句都是真实的,都带有着感情。全方位的展示了傅雷夫妇与傅聪的精神交流。再现了傅聪成长的家教背景。这本书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关心,爱护。它厚重而不失轻松,深刻又不日常,本书以小见大,简单平凡的.笔触向我们解释了傅雷一家人的亲情的温暖。

  在这一封封家信中,傅雷用亦师亦友的语气与儿子热烈的探讨艺术,并向儿子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体悟。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能感受到这位翻译大师身后的艺术造诣,傅雷家书他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更是一家人亲情的体现。

  这一句句看似平淡的语言,这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家常。却朴素又不失温暖,书中有悲有乐。有的更多的是身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傅雷先生不仅是儿子的楷模,更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同时也教会了我许多东西,使我在精神上受益匪浅。他告诉了我如何做人,告诉了我读书并不是提高修养的唯一途径,他告诉了我人要学会礼尚往来,他就像是书中的一位父亲,一位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着我,约束着我,让我越来越认真的开始我的生活。

  人人都说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相信《傅雷家书》这本书一定会使我的人生更加丰富,使我的未来更加丰盈。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父爱是温柔的印刻在血脉中的守护——题记

  两地之间,一封封真情的家书,一张张泛黄纸页,一画画用心的笔墨勾勒出了无穷无尽的父爱。

  在1954年的家书中,他说:“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地拥抱你才能表现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父亲对于孩子总是深沉的,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父亲往往在童年中是那个严厉而让人望而生畏的角色,显得不易近人,他们的爱不常表现,但却异常申请,傅雷为自己从小对儿子的过分严苛道歉,三声真挚的呼唤是一个父亲在跨越父子之间的鸿沟。

  “你现在的琴是租的还是买的?多少钱?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要多少钱……?”父亲如山这个比喻似乎再恰当不过,父亲宽阔的背,厚实的肩,让我们肆无忌惮的靠着,他们总是十分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状况,尽管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照顾自己,但是在父亲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让人担心的长不大的小孩,尽管嘴上说着不耐烦,还是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

  父亲的爱,往往会带给儿子傲骨与气概。“身在国外,靠艺术谋生,而不能奔走于权贵之门……”傅雷告诉傅聪做人不骄傲,但面对权贵,却得有傲骨,傅聪“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做法,秉持了艺术家的尊严,傅雷看到了儿子的傲骨,满是欣慰与赞赏。

  父爱如山的含义,也许是这样,若山上没有了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也没有垂流千尺的瀑布和温和宁静的小溪,但就是那春似裸露的山峦,却也依然不动的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这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这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它就是《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将傅雷写给他儿子的书信汇编成的一本集子,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亲情溢于字里行间。

  傅聪至海外留学,与家里唯一的联系就是书信。《傅雷家书》中写过邮局将傅聪比赛后的长信遗失,傅雷半个多月的心神不宁。因为儿子迟迟没有来信,傅雷甚至疑心:儿子又不信任爸爸了吗?由此可以看出来,傅雷将对儿子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家书中。我终于有点明白“家书抵万金”的意思了。傅雷曾在给傅聪的信中这样说;“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他要求儿子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曾在家书中写过这些家书的目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播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对儿子的教导不仅仅在艺术上,他曾劝傅聪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者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家书》是一位父亲为儿子苦心孤诣的证明,傅雷对傅聪、傅敏的爱不是普通的嘘寒问暖,而是暗藏在他对儿子们的谆谆教导中,暗藏在他对儿子们道德和艺术的严格要求中。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既像儿子们的朋友,又像儿子们的老师。在为傅聪和傅敏提出建议与意见。这些不同寻常的家书,拼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简单真诚却又伟大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听见有人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出一个世界’我很好奇,终于在傅雷家书中找到了答案,翻开书,是作者简介,傅雷先生是一位翻译家,评论家书上说傅雷夫妇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他们的人格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会与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我开始在书中寻找答案。这是一个细心的父亲,他关注的不仅仅只有孩子的成就,还有生活,礼节方面。他希望傅聪能注意饮食习惯,双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上,不能放在桌底,搁在自己的`膝盖上。

  这些小细节,一般人都不会注意,而傅雷先生却仔细,他还关注孩子的生活经济情况,教孩子如何合理的使用零花钱。在他写给儿子的家书里,我能看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心,每当我要自己一人去做事的时候,我父亲即使不在身边,他也会发信息给我,告诉我注意事项。这是一个亲切的父亲,他感叹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当时也些奇怪,为什么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读着读着,我似乎感到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父亲用一种平和的态度,似乎在与一位知心的朋友谈心,他告诉孩子不要一直去参加应酬,不要沦为机器,与儿子谈话,说音乐,谈文学,聊家常。这也是一个牵挂孩子的父亲,他和妻子自从寄出一封信后,就开始数着日子等儿子的信,这个父亲因为很久没有收到儿子的信,竟然卧床不起,儿子的信一来,病似乎好转了大半。

  我似乎看到了傅雷夫妇兴奋的打开信封,共同阅读。原来,孩子的音信对于家长那样重要。我父亲常对我说“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证明你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每一个父亲都愿意将自己一生的感悟尽数的传达给孩子。是《傅雷家书》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在父母心中有着不同的重量。每一个孩子,都来读一读这本深入人心的书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第一次读《傅雷家书》,是三十年前,那时我刚上初一,囫囵吞枣看完,心里满是羡慕。羡慕傅聪,他有一个艺术家父亲——傅雷,这位伟大的父亲不但能给他艺术上的指导,而且在生活上处处关心,大到恋爱,小到生病。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从每一封信中呼之欲出。羡慕之余,黯然神伤,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他整天忙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平日里我们的交流几乎为零,他未曾和颜悦色同我说过一句话,更别说给我写信了,而傅雷一共给儿子写了125封信,封封“亲爱的孩子”让我心生向往,何时父亲也能这样称呼我啊?

  第二次读《傅雷家书》,此时的我已为人父多年,儿子昊轩的身高紧逼。我们曾并肩打球,对战俯卧撑,父子俩击掌大笑。也曾因为成绩高声呵斥,怒目而视,叛逆的他眼里有火,却一言不发,万般无奈之下想给他写一封信,提笔却无从下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同为人父,傅雷潇洒万言,句句真情。而我,竟和我的父亲一样——一封家书,千年难出!倒是傅雷的自省深深触动了我:我的教育不是没有缺点的,尤其所用的方式过于严厉,过于偏激。细思:我何尝不是一个同样严厉而偏激的父亲?我又何曾向儿子表达过我的爱?又何曾称呼过他为“亲爱的孩子”?

  都说父爱如山,是深沉的,时过多年,回想父亲与我种种:他不善表达,却在我高中阶段迷乱之时,决然把我送进军营历练;在昊轩小学阶段,他风雨无阻接送了六年……父亲被哮喘折磨多年,几次在鬼门关门口徘徊,最后一次把瘦骨嶙峋的他从轮椅抱上病床时,眼里无泪,心里有伤。父亲走后,每每酒尽,推开他住过的房门,哀伤便排山倒海袭来,控制不住如婴儿般号啕大哭。

  有些爱,来不及说出口。

  生死两茫茫,自难忘……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父爱它不像母爱那样细腻,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父爱如山。

  ——题记

  《傅雷家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此书记录了傅雷夫妇给儿子傅聪的一封封信。傅聪是世界上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早年留学波兰,父母对他更是十分想念。于是相互写信来表达对对方的想念。书信中既有对文化艺术的探讨,又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生活上琐事的唠叨。在傅雷的人生快到尽头时,他仍然坚持给儿子写信,表达对弥拉傅聪和凌霄的`想念。这无处不体现父爱的伟大,父爱如山。

  读了这本书,我便理解了父亲平时对我们的“唠叨”,那些“唠叨”并非无用,它们蕴藏着深刻的意味。父亲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事实上他是不想让我们走他们走过的路,他们一路上走得太苦了,想让自己的儿女们走一条平坦顺畅的大道,我们自然不能辜负了他们对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

  傅雷劝勉儿子要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人”,也曾告诫儿子“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成为音乐家,最后才成为钢琴家。”由此可以看出傅雷是多么看重“德”啊!“品德”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应是我们的行为准则,不可忽视和违背。

  在艺术方面,有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傅雷告诉儿子“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会创造许多心灵上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永不会孤独。这句话不仅是送给傅聪的,也是送给广大的读者的。“追梦赤子心我们都是追梦人。”向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去追吧。

  父爱,它如山,为我们开辟新的道路;它如灯,为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它如火,为我们温暖心房。

  父爱可能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要说哪一本书最真实的书写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便是这本《傅雷家书》了。这部书与其说是书,更像是傅雷一家的真实家信。他也许最初的本意并不是写给我们看,所以其中的话语会显得更贴近,很有一种父母与我们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感,仿佛与傅雷先生面对面交流,没有隔阂,没有距离。

  首先读这本《傅雷家书》时,我就明白作者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他的妻子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仅仅是第一封家书,父亲的严厉意外不见,更多的是对儿子的歉疚和对自己的反省。父亲惭愧于自己在儿子小时给他太多的压力和训斥,以致儿子和自己一样重复了枯燥的童年,对儿子的关怀与思念在这封信中字字可见。像这种抒发情感的信,作为父亲的傅雷对儿子傅聪日后表露不多,更多的时候他像一位严厉又博学多闻的老师,一位可以与之倾心的朋友,像一位指路人,为儿子指明未来的路。对于爱的`表现,母亲相比之下就展露的更多些,也照应了傅雷在第一封信中写母亲对儿子远在异乡的不舍。

  在我眼中,每一封家信的背后,定是还有千言万语,特别是当日子一天天流逝,傅雷夫妇背负的“罪”更重,更沉。而在信中,也只是一笔带过,从未给儿子细说。当最后一封绝笔,寄到傅聪手中,他也许万万想不到,亲爱的父亲母亲,会在不久后永远与他分别。在这最后的信中,是这对父母的心心念念,是对儿子和从未逢面的小孙子言不清的爱……

  这就是父母的爱,堪称世上最平凡,也最伟大的爱。我不由得想到,父母的严厉,唠叨往往会伴随我们走很远。可是我们走的越远,那熟悉的声音在耳畔便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父母眼中的几分欣慰与不舍,心中的一点难以平复。请记住,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的贫穷与富贵,请看看,在父母心中的田野上总有着这样一句被深深埋着的话:“孩子,我真的爱你!”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是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当亲朋赞扬我取得的成绩时,总不忘夸夸父亲这个“大功臣”,而父亲满是沟壑的苍老的面容上总会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处事方法。那是,不明事理的我总觉得不胜其烦,常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聪有没有排斥过这种“唠叨”。不过想来是没有的。他完整的保存了父亲的书信,保存着这笔精神财富。如今,我逐渐读懂了父亲,也逐渐重视父亲的谆谆善诱。虽然父亲的说教我无法以书信的形式保存下来,但是在我心中,那永远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父亲依然忙碌,依然“唠叨”,依然用期待而严厉的目光注视着我。不经意间看见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仔细一看,发现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当我看完《傅雷家书》,难道“家书才抵万金”?傅雷先生是怎样现身说法教导孩子,每一封里,凝聚着一位父亲对祖国,孩子深厚的爱。

  在那么多封家书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父亲对儿子傅聪的教导,还有是傅雷先生在艺术,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几乎,每一封信中都向孩子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而不仅仅是希望孩子一天天没有节制的训练,而是讲究技巧,从事物中领悟情感,才能不做它们的奴隶,用心书写自己的创作。在家书中,不管是聪去波兰留学,还是后来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还不时寄给中国古典的文学名著及艺术方面的画,书籍。在傅雷先生教导孩子中,还有是怎样叫孩子面对压力,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能看出傅雷先生望子成龙的`心更多在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所遇的困阻,同时细心的给出自己以往的经验,拳拳爱子之心,更是溢于言表。

  读完《傅雷家书》,感动于傅雷先生言传身教,怎样高度负责饿精神与心力对社会,祖国及人类世界尽到自己的责任。

  可以想象当傅聪从万里归来时,迎接他的不是双亲欣喜的笑颜,而是两盒残忍的寒灰。心中又是何等的苦痛。

  傅雷夫妇所表现对孩子的谆谆教诲,真诚交流,每一次都另人感动。这样一对夫妇是中国夫妇的典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双双愤而弃世。即使生者已不在,可是他们的精神却会伴随着我们,用新的勇气和信心来面对更加美好的明天。惨痛的教训的背后,人们一定会清醒,一定会用正义的力量来阻挡魔鬼般疯狂的黑暗,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人们都说母爱如灯、如花,但你可曾关注过在背后默默无闻付出的父亲,你可曾感觉到父亲无言的爱。

  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这篇课文,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傅雷家书》这本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他让我们彻底的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记得傅雷在儿子去波兰留学的途中,给儿子写过这样一封信,信中说:“儿子啊,你走的这几天里我是多么想念你,睡觉也是梦见你,日常发生的琐碎小事也想和你谈谈……”从这封书信中,足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爱。那份父爱是那么的细腻,那么的强烈,这种爱已经不足以用语言来表白。

  傅雷不但对儿子倾注了无限的'爱,而且也很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向儿子传授人生的经验:“我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这是傅雷在儿子取得成功的时候,写给儿子信中的一段话。他告诫儿子要保持对艺术的谦卑,正确对待成功,去攀登艺术的顶峰。

  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有:“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睡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其实父亲一样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痛苦、难过、孤独、惆怅时的依靠,在父亲这座巍峨的高山下,我们享受着人生最伟大的爱。

  记得深秋时的一个早晨,我吃了早饭匆匆去上学,刚出村子没多远,身后传来父亲的喊声。父亲骑着摩托车来到我面前说:“忘记带保温瓶了吧?快座上,我送你一程……”深秋的早晨,浓雾弥漫,爸爸穿着单薄的衣服顶着风穿行在公路上,却让我感到如此的温暖与幸福。

  父爱是伟大的、是深沉的,但他又是细腻的、无微不至的。朋友,你是否感受到父爱,你是否关注过父亲,让我们去关注父爱,回报父亲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傅雷家书》是一本值得细看和咀嚼的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经过这些书信,不仅仅在两人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经过这一条纽带,使孩子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感情。

  既然是父子之间的家书,那么书中最突出的.,当然是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们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几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好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异常,他经过书信对远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并且还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在书信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我,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我的意识与性情”。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当引以为鉴的吗?

  天下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我的父母虽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研究,为我打算。

  《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不错,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够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国,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情景,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

  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孩子不但没有变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来。所以,家长们应当看看《傅雷家书》,而作为孩子的我们也要看看这本好书,因为它将会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一封封雪片似的家书都饱含着亲人间的浓浓情感,在战场之间来回穿梭。而这本厚厚的《傅雷家书》,又包含着傅雷对儿子的哪些情感呢?

  轻轻翻开崭新的封面,细细品读,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傅雷夫妇对两个儿子的爱和期望。不管是对他们艺术方面的谆谆教诲,还是生活上的千叮万嘱,从中我都品味出了浓浓的亲情。

  傅聪出国多年,为了避免他忘记中国的文化传统,傅雷不间断地为他寄去一本本中国名著。

  从《诗经》到《世说新语选》,从《楚辞》到《唐五代宋词》;他建议儿子每天写一些中文日记,并坚持要他用中文与自己写信,就是为了不让他忘记祖国的汉字;为了让儿子更好地理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他用文字耐心地引导儿子,一步一步……

  每位父亲、母亲都有对自己孩子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期望,然而并非所有子女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与期盼。读《傅雷家书》,我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另一番教诲。

  品读一封封家书,正如聆听傅雷先生父子一次次温馨的对话。他对爱子傅聪的教育却没有要求其博学多才,仅仅让其在音乐上深造。因为傅雷先生深刻懂得,要在一个到达一片领域的巅峰,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兼之学海无涯,凭借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不断开拓出新的天地。

  金句摘抄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