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家乡作文

时间:2024-02-11 13:24:34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的家乡作文(优秀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家乡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家乡作文(优秀4篇)

春节的家乡作文 篇1

  每年春节回老家时,高速公路上都会堵成长长的车龙,成了名副其实的低速公路。但今年春节咱们提前三天回老家,避开了车流的高峰,只用了二个小时就轻轻松松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当天,爷爷奶奶为年夜饭忙碌着,妈妈负责带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则开始贴春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春节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计划着等我长到一米六时,让爸爸当我的助手。春联贴好灯笼挂好后,满院都是红通通、喜气洋洋的。我再往巷子里瞅瞅,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左邻右舍全都贴好春联挂好灯笼,整条巷子顿时映红了天空,让上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晚饭后,咱们开始敬香、放鞭炮,整个村子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天空也不时亮起绚烂的烟花。八点整咱们全家开始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就是开车子那个小品,咱们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当然,睡觉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个大红包,并叮嘱大年初一见人一定要讲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我被鞭炮声吵醒了,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给爷爷奶妈爸爸妈妈拜年,讲了好多吉利的话,然后洗脸刷牙后开始敬香、放鞭炮。吃过早饭后,我便把爸爸妈妈的`手机抢过来开始抢微信红包、发红包,忙得我的手酸痛酸痛的。

  大年初三,爸爸妈妈带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舅舅、舅妈每个人都给我和妹妹妹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呢?当然少不了讲了许多讨人喜欢的吉利话。大我十五岁已经工作的哥哥也给我买了一大堆我爱吃的零食,我可开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这个年过的可真快,我多么希望每天都在过年啊!

  我眼中的春节就是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跟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开开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长辈的红包、拜年。哈哈!

春节的家乡作文 篇2

  春节在全国人的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金都人也不例外,金都又有什么过年的习俗呢?

  腊八,既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雪经常来捣蛋,但人们的心是炽热的总会感觉不到腊八的冷。一年中的农业展览会也是在这个天寒地冻的腊八里。展览会上各形各色,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腊八粥,腊八蒜都是传统人物了。腊八粥是用八种食材糊糊涂涂煮在锅中的,腊八这天几乎没有一家不喝粥。腊八蒜也是必须要泡的',让蒜瓣在有糖的醋中遨游几天,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冷天,到年底,它们会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中出生。它们不再单薄,脱下白色的外衣,换上翠绿的新袄,并且能让骨扎更具有浓浓的年的味道。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其实就有一笔浓厚的年味了。当太阳步入西山下,炮杖早已响的忘情了、没命了。小孩子的嘴在这一天就会收许许多多的美味的糖果,因为今天的习俗本来就要吃糖的。年糕也必不可少。那片金黄灿烂,又软又糯,入口Q弹,香气扑鼻的年糕,代表着年年升糕。这位传统人物可以媲美腊八粥和腊八蒜了。

  大年三十,街上的车辆少了,但空寂的街道丝毫解读不出冷清的气息,大红灯笼映照得是一片一片的热闹,这便是大年三十该有这样的味儿。晚上就更不必说了,如果你从天上看,你还会看到一片形形色色得红,好似在寂静的原野里燃起了点点红彤彤得篝火,金都就这样被包裹在一片火红中,热烈的火红。过年的日子,灯火昼夜不断,炮杖点燃了了旧日的悲伤,悲伤像烟一样蒸融了,欢乐在烟中越来越清晰,一点点沉淀下来。

  守岁是跨年夜的重要的仪式,在午夜十二点前是不准睡觉的,我很喜欢守岁,因为那时可以吃第二顿饭,而且也可以看春晚,春晚上有很多好看的节目,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有一些地方在晚上穿新袄去拜年。

  正月十五,春节的第二个高潮接踵而至,人们的心又欢喜了起来。元宵是一个很好的食物。秧歌也必须要看,偶尔雪也会来凑凑热闹,大雪纷飞,四周白茫茫一片,但大雪早被人们热切的心融化了,有一些人的手都冻红了,也不当回事,一直在津津有味的看着秧歌。看秧歌队中的爷爷奶奶们一扭,一折,一回,一跃,一转,古稀老者,须发皆白,也在这秧歌中焕发了青春的活力。那一辆辆花车是多么的巨大那隆隆声时远时近使人难以分辨出车的远近。

  春节在大笑中走来,又在大笑中走去。当你喜欢上它时,有些人或许正在抓走它让世人再也见不到它。也许,在春节的最后一天晚上,它陪伴着时光一起悄无声息的溜走了,溜走的不止时光,还有那份春节的快乐。月光流,时光流,快乐流,春节也在流。

春节的家乡作文 篇3

  照我们安徽砀山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在腊八这一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而且还有“谁家喝的粥越早,谁家明年准是大丰收”的俗语呢!除此之外,我们小孩子在这一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好吃的糖果、果冻、瓜子等等。第二件事是我们男孩最喜欢的事,那就是买爆竹。第三件事就是买各种玩具了,风车、口哨、气球……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天还没亮呢就听见别人在放炮了,害得我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眼睛四周黑黑,都成熊猫眼了。

  腊月二十四必须大扫除,这一天我可累坏了,又是擦玻璃又是洗地板的,出了一身的汗。大人们则忙着备年货,把鸡肉、猪肉、鱼肉、青菜、年糕等年货准备充足。

  最热闹的就是初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和放鞭炮。大人们围在一起,有的'人在和面,有的人在擀皮儿,有的人在拌馅儿,有的人在准备烧火的柴火……包饺子时还要在饺子皮里放上钱和红枣。预示着新一年日子红红火火。我则忙着放鞭炮,“霹雳”“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最热闹就属晚上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烟花在天空不停地绽放,有的像一串串明亮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散花……这些美丽的烟花刹那间把整条街都照亮了,整个村子的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大年初一是新年,这一天大家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就去给老人拜年,我们这儿叫串门。我可高兴了,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就可以串亲戚,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要吃元宵,我和村里其它孩子们则打着各色灯笼四处游玩,烟花又在此刻重新装点起美丽的夜空。一个个孔明灯就像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热闹、祥和的春节中。

春节的家乡作文 篇4

  回想家乡,是一片烟雨缭绕带有着浓厚的水乡气息的江南。犹记家乡景是朴素的,人是质朴的,而春节却是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

  春节前一周,家家户户的日程表就被塞得满当当的,像是大考前的学生,从早忙到晚,只为给春节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爷爷是方圆几里内出名的“神笔书生”,写得一手飘逸的草书。年前来寻“墨宝”的人数不胜数。爷爷总是笑嘻嘻地接过联纸,沉思一会,然后大笔一挥,来客便喜笑颜开。爷爷从不收钱,远客近邻也都知道,但常年免费求别人写联也不好意思,所以经常带一些小食品,我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其中利润最高的盈利者。但稍一作闲,爷爷就会佯怒地盯着我在纸上乱画的'狗爬字,皱眉道:“还不好好练字!”“嘻!”风驰电掣般抱走我的战利品,脚底一抹油,“我去帮奶奶包春卷!”因为是春节,我总能找到理由开溜,爷爷也不较真,可要是平时那可就不好说了。

  说奶奶包的春卷可是我的最爱,皮儿大、薄,奶奶和的馅也不知道加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像果冻般质感,又像晨露般晶莹。可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白痴的午餐。想吃春卷,当然首先要自己包。包春卷不免是枯燥乏味的,但姐姐和何睿小弟总能想招让气氛灵动起来。姐姐撕皮,何睿太小不会包,就在一旁叽里呱啦说着一大堆前言不搭后语的怪话,偶尔还把手伸进馅里搅一下,再闻一下,我每次都会笑着打掉他的手,自己都讶异什么时候这么好脾气。

  除夕夜是最幸福的,因为有许许多多的饭菜,可除夕夜前可就成了煎熬,夜夜闻到厨房中传出的饭菜香,我与何睿都咬紧牙关,掰着手指算着日子,再闷声地相互勉励道:“马上就可以吃了,马上就可以吃了!“连自己都骗不了的自欺欺人,我们再一起冲进厨房,却被奶奶像赶苍蝇一样赶出来!除夕夜前吃年夜饭,不吉利!

  所以真正吃到年夜饭的时,望着满满一桌的山珍海味,我们总是吃得最欢的。偶尔的敬酒也不过说一些长寿之类的话。中途有人来家中蹭一点,大家总是笑嘻嘻的。

  饭后,爷爷贴春联,奶奶炸春卷。我们一大家人就在电视机前拉着家常,好不热闹。春卷上桌,金灿灿的,肚里的馋虫直往外跑,何睿总是嘴里叼一个,左右手各抓两个,烫到嘴巴起泡也不肯松口。守岁无疑是痛苦的,但有着香喷喷的春卷与满桌的零食,怨气顿时少了一大半。

  当爆竹声炸破黎明前最后一缕黑暗,新年真正意义上来了,而我,总是钻回我温暖的被窝好好地冬眠一下,雷打不动地睡到日头高挂也不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