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作文

时间:2024-02-06 18:12:11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作文精华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作文精华4篇

中秋作文 篇1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今日又逢来了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乡,游子之心看圆月。

  中秋节到了,月亮又亮又圆!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声笑语早已打破了寂静的夜晚。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月饼赏月。妈妈在桌子上摆了各种各样的月饼和水果,告诉我这叫“献月”此时我已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仰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像皎洁的玉盘悬挂天空中,流露出柔美的笑容,把淡淡的月光撒入中秋这美好的一天。我仿佛看见了月宫中不停砍桂花树的吴刚;忙着捣药的玉兔;嫦娥满怀惆怅地低头看人间的团圆非常羡慕;我想她一定后悔吃了不死仙丹,虽然可以长生不老,但却永远失去了情感和亲人,只能在月宫中生活。

  月饼,是一种隐藏着深深记忆的食品,无论你在家乡还是在天涯海角,每当你拿起一块月饼时,心头总会闪过一些旧时的影子,总会有几分淡淡的情思涌上心头。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八月十五日这天起义,以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月饼圆,圆圆润润地盈满了世间,更是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守望。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

  站在阳台边,看着,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中秋作文 篇2

  每逢中秋节,每家都应该团团圆圆,可在我们家,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本来爸爸要去考大学,可是爷爷没有钱,就一直没给。后来妈妈又生下了我,又要花钱,可钱不够,爸爸只好找爷爷借,可爷爷抛下了我爸爸他们。所以,每个中秋节里都没有爷爷的身影。那时我还幼小无知,问爸爸:“为什么我爷爷不在呢?”本来爸爸是很高兴的,可我问了这个问题,话锋突变,爸爸却伤感起来说:“因为是他没有脸回来见我们,这个问题就在这儿了。”

  我走进卧室,望着窗外的月亮,我们在家里吃着月饼真是惬意啊!

  咦!那是谁啊?怎么身材跟我爷爷差不多呢?我静静地望着他,他一直在楼下来回地徘徊,还时不时地抬头望望我们这栋楼房。我心里想着这个人是谁啊?怎么会一个人站在下面呢?中秋节不都应该是在家里团团圆圆吃着月饼吗?本来中秋节的'月亮为什么那么圆?那是让每个家庭在今天都要和谐团圆。

  我凝望着月亮,突然月亮里似乎闪现出了我刚刚诞生时的画面,只见爷爷抱着我喂牛奶,还逗我笑,可那时爸爸问爷爷能不能借我们点钱,可爷爷马上放下我就跑。

  我又看看楼下的那个人,突然间,旁边亮起了路灯。“爷爷!”我连忙跑下楼去,他看到我内疚地说:“孙子,我当初是有苦衷的!”我赶紧对爷爷说:“别说了,爷爷,您赶紧跟着我上楼去。”爸爸见到了爷爷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在这个月圆之时,我没想到能见到我的爷爷,也更没想到能在这个中秋,能真正吃上一次团圆饭。

中秋作文 篇3

  又一年中秋,又见一轮圆月播洒着清辉挂在中天。

  月亮又圆了。我的心,也随着飘逸的云朵和微拂而来的风升起了许多情思,脸上的泪水悄然滑落——挚爱的奶奶去了天国了!

  回想着曾经的中秋节,父母在遥远的外地,总也无法赶回来团聚,而慈祥的

  奶奶为了不让年幼的我感到孤单总带着我远离喧闹的邻居,漫步在人烟稀少的'街道走着笑着,我手里举着父母从远方寄来的月饼,时不时地举起来给奶奶吃一口,不一会便走到了江边。那时的月亮格外的圆,照在水中,好像水面披上了一层银色的沙,浪花调皮地涌上岸滩。我在奶奶的怀抱中听着手机中爸爸妈妈歉意的祝福,恍惚之间,总有天上人间的感觉。

  江风徐徐地吹来,一丝凉意不禁让我打个寒战,心细的奶奶马上把身上的衣服给我披上,抚摸着我的头,望着远处江帆点点,给我讲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让我忘却了父母不在身边的寂寞。我盯着奶奶,不知道从没上过学堂的奶奶为什么会说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

  可是,奶奶几年前去了天国陪伴爷爷了,今年的中秋节,爸爸妈妈都陪伴在我身边,可我始终心里酸酸的,我觉得只有奶奶在的中秋才是最完美的团圆日子。小小年龄的我已经品尝到悲伤离别的忧愁了。我的内心深处流淌着一脉悠悠的清泉,我知道,这就是思念。

  望着明月,仿佛看见月亮变成了奶奶慈祥的笑脸,我鼻子一酸,两行泪流了下来,我背转身体,可是细心的父母看出了我的心事,轻轻告诉我,奶奶在天国与爷爷团聚了,他们在天国保估着我呢。

  是吗,奶奶?

中秋作文 篇4

  中秋,万家灯火通明。小城里昏黄的灯光传出声声孩童的哭啼声。

  团圆之时,陪伴这孩童的,只剩下年迈的奶奶和空中皎洁的明月。奶奶睡去了,孩童向那明月哭诉着,回应他的,是淡谈的月光和昏黄的灯光。父母长年在外劳作,无暇回家团聚。孩童看着天空,夜深了,父母是否会回来?空中明月是否也在伤感?父母是否还在工作?明月一如既往地温暖着思念亲人之人。孩童哭闹着,喧嚣着,在月光的劝慰下,睡去了……

  团圆之时,一对父母仍然在工厂的.车间里劳作着。月光透过那破旧不堪的天窗,抚至他们的头,安慰着他们那疲惫不堪的心。那父母的双手不断地重复着同一动作,麻木而疲倦,只为让远在故乡的儿子和母亲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不再因生活而疲累,不再为吃食而烦恼。虽是中秋佳节,但迫于生计,只能与儿子分离。月光如水,抚慰着那劳作的父母。

  小城,孩童在梦中笑着,乐着。梦中,父母与孩童住进了新房子,在月下,吃着月饼,欢笑着,开心着,再也不会分离。中秋佳节,有人欢喜,有人愁。譬如古时苏轼一朝大醉,望着明月,想着远在天边的弟弟,作下《水调歌头》,思弟之情流传千年,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惜”此事古难全”,盼望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空中那轮婵娟,见过多少悲欢离合,只能用“阴睛圆缺”感叹时光易老,故人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