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作文

时间:2024-02-04 10:47:16 建筑/建材/工程/家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的建筑物作文精选(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物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建筑物作文精选(5篇)

建筑物作文 篇1

  黄冈市实验小学位于胜利街和考棚街的交汇处,那是一座历史悠久,美丽如画的学校。

  学校的大门由四根棕红色粗壮的大柱子顶起,大门上“黄冈市实验小学”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走进学校,首先看到的是半月池,一座石拱桥从半月池的这边跨到对面,桥的两边有石栏,拦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我们喜欢趴在石栏上看碧绿的池水里小鱼和乌龟嬉戏,传说半月池里开几朵荷花,就考几个状元。接着,看到的是教学楼,教室里传来朗朗地读书声 ,有时传来一阵阵悦耳的歌声。

  那被花草包围的文庙十分引人注目,文庙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文庙顶上铺满了黄色的琉璃瓦,上面有二十条龙,它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仙人骑凤,后面紧跟着五个小兽,他们都是龙的儿子,因为古时候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爱发生火灾,龙可以灭火,所以上面就有龙。文庙的草地上有一口井——东坡暗井,学宫原建有东坡祠。此古井时人称东坡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

  我的学校,我为你自豪。

建筑物作文 篇2

  独叹: 千里秦蜀万缕愁; 似水流年, 却付与悠悠银汉, 对谁说?

  汉中古称“天汉”。汉中古城建于公元前451年。古汉台 位于古城东南隅,系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的驻跸之地,现为汉 中博物馆馆址。馆内有国宝级文物——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及 古褒斜栈道、汉中出土文物等。 征之于史,刘邦在公元前206年受封汉王,王巴蜀三十六 县。刘邦对这个屈辱的封赠很不满意,曾一度要与霸王决一死 战。苦于寡不敌众,未敢轻易行动。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 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 王王汉中”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于当年四月,毅然来到 汉中。他在汉中招揽士卒,发展生产,扩充实力,又破格擢用 贤才,拜韩信为大将。接着用韩信之计,奇袭雍王章邯,北定 三秦,又东出函谷关,与霸王逐鹿中原,终于迫使霸王自刎乌 江。刘邦统一天下后,为纪念汉中这个发迹之地,同时也取 “天汉”之祥,乃定国号为“汉”。刘邦在汉中驻跸的.高台, 也冠以“汉”字,被号为“汉台”。汉中、汉王、汉朝、汉台, 这个“汉”竟一脉相承了几千年。今天的汉台,不仅成为汉中 的标志,而且也是汉王朝开国的象征。 禹王碑、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张骞墓、蔡伦墓、武 侯祠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横刀立马,叱咤风云,为此地 的奇山秀水涂抹了一笔笔壮美的色彩。

建筑物作文 篇3

  真武阁曾有一个传说......古时候,人们还处于迷信当中,他们住的地方也非常的干燥,稍微不留神,就会引起火灾,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起火多次,他们就开始怀疑是上天的火神与他们过不去.于是就修筑了真武阁赈灾.......真武阁就这样建成了,至今保留容县.

  真武阁始建于明万历元年,(也就是1573年).阁楼下有一座石台,它被人们称为”古经略台”.阁楼平面为矩行,一共高三层.真武阁既是周围区域观赏对象,也是人们旅游最佳选择的风水宝地.

  如果你登上阁楼极目远眺,整个城市便尽收眼底,还可以望见东南远处的都桥山和绣江景色,真不愧是有一种”上天入地”般的感觉.

  真武阁的第二,第三层比最底层(第一层)收小了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远而楼层特别低,比一般的阁楼的出檐节奏更快,会有一种强烈的韵律感以及动势,使得它在人们眼中不像是一做三层的建筑物,为而更像一座雄伟的单层建筑有的三重屋檐特色.但是它又与一般重叠屋檐建筑物更为较小,更为从容了,而且层次特别鲜明.

  它的屋坡舒缓流畅,角翘简洁,增加了真武阁舒展大度的气概,非常清新飘逸,而且充分表现了中国建筑的屋顶美丽的佳作.真武阁不以浓丽华贵而取胜,而是以轻灵素雅的见长;灰黑色的铁黎木不加任何快乐阅读网油漆的典雅装饰;屋面为小青瓦镶上的绿脊,色调极清雅柔和而取胜的.

  在二楼的'四根内柱,柱脚空悬空,离开楼面二到三厘米,更为奇特的是全阁柱脚不落地,而是搁在一个方形的沙盘上,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有着卓越的才能!

  400多年来真武阁经理了多次地震与暴风雨的袭击,仍然岿然不动,安然无恙.真武阁在木头结构中,主要依靠一种杠杆来维持一座像建筑的平衡,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真武阁还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知识,科学,精神上的完美结合.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之后,是不是也想去看一下”久经风雨不知寒”的真武阁?

建筑物作文 篇4

  在古老的“九州之一”的徐州市郊,有一座云龙山,是游览胜地。它虽没有怪石嶙峋的奇峰,没有层峦迭障的山峦,但它却以自己秀丽的风景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吸引着无数游人。

  晨曦给山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远处山丘若隐若现,不由使人想起古老的民间传说来:有一年,徐州九十九天不下雨,地干裂了大口子,庄稼枯黄了,人都要渴死了。天上有条小青龙知道了,为了解救徐州人民,它腾云驾雾,私自降了一场大雨、徐州人民得救了。可是玉皇大帝发了怒,把它贬到人间,变成石头,这便是云龙山。”

  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给山岭渐渐地脱去了那层轻纱,显露出一幅壮观的景象,莽莽苍苍的云龙山宛如一条蛟龙。一条崎岖的石阶路蜿蜒而上,石阶两旁挺立着松柏,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一条天然的绿色通道。树林里不时传出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沿着这蜿蜒崎岖的通道,即可攀上山顶。

  山顶有放鹤亭,它姿态奇丽,有浓郁的古建筑风味。诗人苏东坡与好友张天骥在一起饮酒赋诗,写下了“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一色杏花红十里,君郎归去马如飞”的佳句,流传后世。放鹤亭前花圃内,繁花点点,争芳斗艳,淸香四溢,亭子四周数株千年古柏奇丽壮观,有的象团团烟云,仿佛随时都可飞向蓝天,有的象撑开的雨伞,伸出长臂遮云挡雾……穿过太阳门便到了兴化寺。大雄宝殿倚山而建,前髙数丈,后墙仅三砖高,大佛端坐殿内,金碧辉煌、令人赞叹不已。寺内东厢房里,十八罗汉塑象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捋胡须,有的搨扇子,有的仰面朝天,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盘腿而坐,还有的手托顽皮的猴子玩耍……

  近看,美丽的徐州尽收眼底,只见那公路纵横,烟囱林立,车水马龙,高楼毗连耸入云端。银光闪的云龙湖明亮如镜,灿烂的阳光仿佛给它镶上一圈金色的花边,宛如姑娘多褶的衣裙。高大的建筑和挺拔和大树倒映在湖中,随着荡漾的碧波,时而聚时而散……暮霭升起,晚风习习,山上奇花异草随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好象是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阵阵松涛声又象在为你奏出一曲雄壮的交响乐,使人流连忘返,陶醉在人间仙境之中。

建筑物作文 篇5

  每个城市现在都是在建属于它的标志物,每个城市大多也是以新建建筑独特性来体现城市的特性。提到建筑这个话题,我想说我喜欢的建筑。

  有这么一个景色,半个巨蛋悬浮在水面之上;有这么一个称呼,湖中明珠;有这么一个建筑,你环绕它一圈,却找不到它的入口。那么这个建筑便是我喜欢的建筑,它叫中国国家大剧院,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

  国家大剧院的建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而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新北京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是采用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因可以做出各种形状,以适应过程造型的需要,已经在建筑中有广泛的运用。在这种建筑物上的壳体为钢结构,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除了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整幢建筑还包含其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悄然亮相。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充满了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