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报告

时间:2024-01-29 09:04:19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化实验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化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化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报告1

  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目的要求: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材料用具:

  显微镜、e字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

  方法和步骤:

  一、对照图示认识显微镜,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先低后高)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不要损伤显微镜、目镜和物镜。

  2、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3、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头。

  4、取下玻片标本时要小心;

  5、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1

  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思考回答:

  1、在进行低倍镜观察时,使镜筒下降至接近玻片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什么地方?为什么?

  2、光线较暗时,应选用反光镜的平面还是凹面?

  3、怎样计算出视眼中的图像的放大倍数?

  4、若视眼中“e”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到视眼中央?

生化实验报告2

  【探究内容】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目的】

  1、了解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2、学会进行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

  【探究器材】

  种子100粒、5个能盖紧的罐头瓶、小勺一个、餐巾纸10张、标签纸5张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光的强弱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水的多少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吗?温度的高低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空气的流通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

  做出假设:光的强弱、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都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一定的影响。

  制定计划:准备100颗绿豆种子,5个有盖的瓶子,10张纸巾,5张便利贴。1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2号瓶的水不但能湿透纸巾,而且能把种子淹没,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3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用盖子把瓶子盖上,使瓶子空气不能流通;4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冰箱里,尽量使瓶子里的.水不结冰;5号瓶不放水,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实施计划:每天都进行实验并观察5个瓶子有什么变化,再把每天的变化都纪录下来。

  分析结果:1号瓶大部分能发芽;2号瓶的种子皮破了,但不能发芽;3号瓶只有少许发了芽;4号瓶和5号瓶没有发芽

  得出结论:想要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适宜的光度;需要适量的水分,温度也要控制好,空气的流通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没有光度、水分和温度大,相对来说,空气流通的影响较小。

  这个实验很简单,我们在做实验要分以上几步完成,就会很容易的完成实验。

  【交流与评估】

  1、根据你的问题和假设,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XX每组应有多少粒种子?XX每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2、对照组应提供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应该如何?

  3、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与对照组相同?

生化实验报告3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原理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

  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

  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三、材料用具

  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

  四、实验过程(见书P47)

  五、讨论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为什么?

  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 ℃左右(低于50 ℃或高于75 ℃)?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生化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实验报告芯片解剖实验报告07-03

生化就业前景06-27

实验报告10-13

生化制药就业前景07-05

生物实验报告册答案生物实验报告01-08

实验报告总结02-14

示波器实验报告12-04

审计实验报告12-04

物理实验报告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