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从我做起倡议书

时间:2024-01-21 06:58:34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弘扬传统文化从我做起倡议书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倡议书的人越来越多,倡议书是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怎么写倡议书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弘扬传统文化从我做起倡议书,欢迎阅读与收藏。

弘扬传统文化从我做起倡议书

弘扬传统文化从我做起倡议书1

各位同仁、同学: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最高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坚实根基,是中华民族屡经劫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纽带。作为高职院校应该自觉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在网络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铺天盖地的信息,让我们视野开阔、畅达便捷的同时,也使得我们视听饱胀,心浮气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唯有读书可以开阔胸襟,观古达今,观人知己;唯有读书能养志安神,尊贵个人,养浩然之正气!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谨向广大师生提出倡议:

  一、学习古圣先贤,诵读国学经典

  热爱国学,亲近经典,积极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活动,不仅要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还要重视学习宽厚的历史人文知识,做到博古知今,古为今用,坚持交流分享读经典的快乐与心得,让“读经典”“诵经典”“品经典”成为我们学习的`一部分。

  二、文明修身处世,践行传统文化

  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将经典的精神变为自觉行为,让儒家的经典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扎根,传颂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三、厚德行仁尚和,弘扬国学精神

  以“知书明礼,悟道行仁”为主题,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精神,深刻领会国学的精髓,自觉做一名国学精神的践履者和传播者,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学以致用,济世范俗,共同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为重振国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中华大地,钟灵毓秀,才志之士,代不乏人,诚望诸位同仁师生,高瞻远瞩,精诚团结,前继往圣,后开来学,各本已立立人之心,行自利利他之事,让国学成为广大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传递美好的感受和思想的启迪,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一生坚实的人文基础。

  让我们行动起来,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进学修身,追求生命智慧,领悟人生真谛,快乐生活,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追求高远的生命宗旨和理念。

弘扬传统文化从我做起倡议书2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都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人的根,在此学生会发出倡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青年一辈手中再现风采与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氤氲之芬芳熏陶着当代人。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脊梁。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穿越时空,触摸到祖先非凡的智慧。儒学思想所倡导的“仁”,贯穿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始终;道家思想崇尚的“自然”“无为”,给中国人以哲学之启迪;法家思想所主张的“法”,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领导人常引用古代格言,为何?因其所蕴含的哲理智慧古今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认同,一种精神给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安得广厦千万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魅力历久弥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行走的我们总能从古人的诗词里读出一份感动。我们看惯了新闻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世俗人生,不由得想脱口而出一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历代读者都赞叹陶渊明先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虽少有人可以做到如此,但我们却能从中学到不少人生哲理,偶尔也可以道一句“万千繁华,于我何有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人以力量,它的优美和哲思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习。

  《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大型文化类节目为我们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引导我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以自身行动去回应优秀传统文化。清华才女武亦姝,诗词大会冠军、快递小哥雷海为,他们让中华诗词在普通人心里开了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让我们以敬畏之心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借鉴古人的智慧,保有一份诗心,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诗意地栖居。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情感和哲思,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让优秀传统文化不飘浮于我们的生活之外,而要使其滋养我们的心灵,将其化为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

  我们倡议,让我们把握好当下,努力学习,多多背诵古代经典诗文,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