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端午节的习俗

时间:2022-07-01 20:13:0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京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普遍习俗:

南京端午节的习俗

悬钟馗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插艾草招福驱邪

端午节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传统习俗,纷纷购买艾草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合肥市淮河路上一个菜市场内,一位女士买了几枝艾草,正准备回家烧饭。她说,按照传统,端午节要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在合肥市城隍庙市场的路边,家住郊区的王大爷推着辆三轮车卖艾草。他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一块钱四捆,艾草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南京端午节的习俗:

清早:大门插艾驱邪

端午节天一亮,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要插两棵艾草和两棵草蒲。艾草能避各种邪气,“蒲剑”是“斩妖剑”。传说唐代的魏征梦中斩蛟龙,用的就是草蒲剑。从此以后,各种瘟神恶鬼妖魔邪怪,见了草蒲就害怕。

上午:挂“艾虎”戴荷包

老南京们要在房门特别是新生儿的房门上挂“艾虎”,据说能辟邪。就是用一个独头蒜系以彩色线,下挂一串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叫“蒜艾虎”;或用刚收割的新麦秸编成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缕彩穗,叫“麦秸艾虎”。

孩子挂端午香荷包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以各种彩色布做成大椒、茄子、葫芦等各种造型,内装香草,用彩色线穿成串系在荷包下,统称“香荷包”。端午节把香荷包挂在孩子胸前,能辟邪驱瘴气。也有用彩色绳网袋装一个大蒜和咸鸭蛋,缝在孩子的上肩衣上,一可避邪,二可避秽。

正午:吃烧大蒜晒端午

老南京吃粽子颇讲究,要吃“粽子煮鸡蛋”。煮粽子的锅里煮上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白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熟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

按老南京规矩,端午的中午,每家都要把整头的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给孩子吃,一个孩子独吃一头,因“独”谐音“毒”。孩子吃了烧大蒜,夏天不拉痢疾,腹内不长虫。家家必吃苋菜,据说夏天可免腹疼。

端午正午,老南京讲究“晒端午”,特别是体弱多病的人要在太阳下晒一会,据说能把身上的邪气晒跑,病晒好。

傍晚:喝雄黄酒看龙舟赛

做完各项免灾事宜后,全家在一起喝雄黄酒。这一天还要用银鱼、韭菜、茭白等在锅里炒黑食之,谓之“炒五毒”;或拿黄豆和雄黄同炒,谓之“雄黄豆”,目的在于灭害防病。饭后全家同往秦淮河看龙舟竞渡。


【南京端午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南京立春的3种饮食习俗12-12

端午节习俗08-11

端午节的习俗06-02

端午节习俗06-20

端午节的习俗07-02

端午节习俗11-12

古代端午节的习俗06-27

端午节的习俗佩饰06-25

苏州端午节习俗06-25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