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时间:2023-06-06 13:28:48 丽华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常州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端午节食品和习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常州端午节的习俗,欢迎大家分享。

常州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眼睛一眨端阳节又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俗称“端午节”、“重午节”、“五月节”等,家家户户门楣上插艾条菖蒲,拒秽避邪。“端”,顾名思义就是“开始”、“开端”,与“初”同意。旧时五月古称“午月”,五日即称“午日”,所以五月五日称为“重午”即“端午”,而且“午”为“阳辰”,于是就有“端阳”之说。

  端午节是国人最为之动心的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相传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也有吃粽子划龙舟来纪念江南才俊伍子胥的。浙江上虞东汉《曹娥碑》上记载:“每年五月初,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即伍子胥)。

  粽子原名叫“角黍”,古人以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故称粽子为角黍。但是吃粽子之风俗,并非起源于屈原之死后,《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节日食粽。”据考证,早期的粽子“角黍”,远远早于纪念楚国的屈原,是后来人们食粽祭屈原,寄托对他的哀思,约定俗成地演化成了一种特有的风俗现象。其实《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江后,楚人哀之,以竹筒贮米投入江中以祭之”。所以,当时投入江中的并非是粽子。《世说》载:“周时,楚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遂投汩罗以死。后人吊之,固以五色丝角条于节日投江以祭之。”

  包粽子是家家户户过端阳的一件重头戏,五月初一就开始买来粽叶(也有箬叶),以清水浸泡,洗刷,晾干备用。然后,将糯米与粳米按比例掺和,淘干净,沥干水,就可以包粽子,常州人称裹粽子。而且准备的品种还真多,有肉粽的,又分鲜肉粽和火腿粽,还有豆粽的,花生枣泥,又分赤豆粽和豆瓣粽、米粽,以蘸糖吃。小时候最喜欢围在母亲的身边看她裹粽子,先把几张粽箬拼在一起卷成三角形,像漏斗一样,将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压紧,还要用一只筷戳紧戳实,再加粽叶翻转包裹成小脚一样,母亲说这就叫“小脚粽”,然后用绳线缠扎,一串一串很好看。而且母亲还会将肉粽裹成枕头状称“元宝粽”,不同馅心的粽子裹成不同形状:什么三角粽、四角粽、小脚粽、如意粽、元宝粽、猪脚粽等等。常州人一般喜欢裹小脚粽,一方面是从明清、民国以来人们以女人裹小脚为美,另一方面小脚粽裹得紧,硬而香,而常州人还有一种创新的粽子叫“龙舟粽”,其实就是在四角粽的形状上再加长些。每户都要裹上好几面盆,然后开始煮,煮粽子的锅里再放些鸡蛋和咸鸭蛋。咸蛋腌制是浸入冬天腌咸肉的滷水里,或用黄泥拌盐进入瓮头里加酒浸制。煮粽子那阵势、那香味,从这条街飘到那条弄,记得小时候端阳前几日,整个街头巷尾尽是飘香的粽味,至今还挥之不去。

  孩子们在端阳节是最为开心的,在胸前挂个“鸭子袋”,满街跑,很威风。这是用彩色丝带编成的,可以放入一个咸蛋大小的网兜,一般都是孩子们自己亲手编织的,还要用一根铁丝一头敲扁做成的类似“掏耳朵的弯郎”挖咸蛋吃。有时,一个咸蛋可以吃上好几天。

  端午节早上吃了粽子,人们就要去白云渡看赛龙舟了。从清代常州诗人洪亮吉在《外家记闻》里,记载旧时常州城内五月端阳赛龙舟的盛况:“端阳云溪竞渡有龙舟六艘,城内是五色龙,东门的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南门是白龙、北门是乌龙”。“清晨,故城四方民众划着六龙舟,汇聚城内子城河白云渡东端的白云古渡,争相竞渡。夜以继日,挑灯竞渡,一条条光灿灿的火龙舟游于溪中。”据《武进县志》记载:“夜龙舟之戏四面各垂小灯,竞渡如白昼。”“参差台榭白云头,雨过溪湾翠色添”、“渡头垂柳抽丝细,水面微风织浪恬”。人们站在两岸观竞渡,特别是“望云水榭”上,各路名流观瞻“龙舟竞渡”,为吴地之最盛。“龙舟处处有,毗陵最为盛,舟广不逾步,金鼓振鸟飞,火龙似出海,云溪不夜天。”

  端阳节还要喝雄黄酒。中午在客堂里挂上钟馗像,门框屋檐插菖艾,并用雄黄酒水,点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上“王”字,穿印有“五毒”(蛇虫百脚壁虎)的衣服,悬香袋。《本草纲目》载:“雄黄酒杀百毒,辟百邪,杀盅毒......将雄黄酒入身中即不畏蛇。”为孩子在额头、手心、脚心点染雄黄酒可去毒去虫,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孩子们在端阳节里非常开心。常州人还有句谚言:“吃了端阳粽,才把寒衣送”。意思就是可以拆洗棉衣和穿单衣,服装进行换季了。

  而人们有时也选择要带黄颜色的食物,如黄鱼、黄鳝、蛋黄、雄黄酒以及黄瓜、黄花菜等,取其一个好兆头。下午在室内焚烧用雄黄末或干艾叶做的“蚊烟”,并取“煮粽水”用菖蒲根遍洒屋内角落,口中念念有辞:“大虫踏煞,小虫药煞,身边有药,握把撒撒”。其实就是消毒、驱赶苍蝇蚊虫。

  给小孩洗“百草浴”是每年端阳项目。农村的人们在田野里采百草,采回洗净,晒干作端阳的“百草浴”料,城里的家长一般去药房采购准备。百草一般以五等头草、野芋头、泽漆、半夏、打官司草、灰蓼头、羊妈妈、蛇命子、地盘青、八角、败草子等为主,这些都是俗名,它们的学名叫车前子、水蓼、蒲公英、野草莓、金花菜、枸骨、野苋菜、野胡萝卜、野鸡冠花、野菊花、野葱等等,一般野草都可以食用的。虽然采不满百种,但在大人心中给孩子洗“百草浴”会“百依百顺”的。不管挂香囊、点雄黄、穿五毒衣、洗百草浴都是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愿望。

  常州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这天,对于很多人的记忆都只是吃粽子,赛龙舟,因为要几年屈原嘛。那么,在常州人的记忆中呢,就是吃粽子、挂菖蒲。但其实,常州过端午节的习俗那是多姿多彩的,本期常州文化就将为你介绍常州多样化的端午节习俗。

  常州端午节的习俗还真不少,这一年一度的佳节,常州人家里可热闹了,不仅家家户户要包粽子、挂菖蒲,孩子们还要穿上五毒衣,寺庙的僧人也会向周边的人家赠送钟馗像。“酒入雄黄粽子裹,白云古渡赛龙舟”,老常州们的端午节,最有特色的风俗应该当属划龙舟了。常州古称“六龙城”五月初五白云溪上划龙舟…

  习俗一:吃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有多种意义,大多数人倾向于这是为纪念我国大诗人屈原的。端午前一两天,古城常州家家户户以箬叶包糯米粽,有火腿、赤豆、蚕豆瓣、纯米粽等各色。节日晨起,先以粽供祀祖先,然后蘸糖而食。多数人家还在煮粽子时将咸鸭蛋、鸡蛋一锅共煮,吃时蛋品味更香鲜,有的人家将粽子赠送亲友。

  习俗二:龙舟竞渡

  龙船长丈余,以木制龙头龙尾,涂上油漆彩绘,数十人穿一色衣裤,手持划桨,拨水向前,或数舟并列,比赛到达终点先后。130多年前的丁丑戊寅(1877-1878年)年间,常州白云渡(今迎春步行街)地段是龙舟竞渡,欢度端午最热闹之地。东门有大小青龙,南门有金龙、白龙,北门有白龙等等,六龙齐飞,标志着六龙古城尽欢腾。

  习俗三:昌艾去邪

  旧时俗称五月为毒月、恶月、忌月,于是普遍以菖蒲、艾枝挂于门楣。菖蒲有浓香味,可入药,名为“水剑”,与药用价值很高的艾枝扎成一把插挂门框边上,好似一把利剑,以资辟邪。午时取“煮粽水”与菖蒲、艾叶煎都成汤,用其根茎蘸着遍洒居室,口念“大虫踏煞,小虫药煞,手里有药,握把撒撒”,在农耕社会,这是清毒杀虫之举,作为民间的防疫活动,现在此举已使人感到可笑了。

  习俗四:穿五毒衣

  逢年过节,儿童少年最快活。端午这天,早晨起来,就有一个用彩线结成的网络,放个鸭蛋,挂上颈上,四处炫耀,极为高兴。中午穿上印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的姜黄色衣裤,额上蘸雄黄酒写的“王”字,以取健如狮虎之兆。午后则随着奶奶或母亲到田头上采集百草,包括艾草、菖蒲、枸杞、野草莓等等放在煮粽子水锅里煎,给孩子“洗艾浴”,以防“疰夏”,祛除疮疖,安全度夏。

  习俗五:挂钟馗像

  老常州的民间,端午节还有悬挂钟馗像的习俗。常州老前辈于端午节挂钟馗像,象征驱除鬼祟、保平安。现在连画钟馗的人也很少了。

  习俗六:“张端阳”

  “张端阳”要在端阳前进行。第一次上门“张端阳”,要准备好咸鸭蛋(或皮蛋)、枇杷、红糖、绿豆糕、烟酒等,物品虽不多,但事事如意、样样有情。女儿女婿即便已婚,在端阳节也要回家“张丈人”的,一般来说,新女婿送礼的分量比老女婿要重。老常州的规矩,每年端阳、八月半、春节,女婿要张丈母娘。

  常州端午节的习俗

  风俗习惯一:吃端午粽

  端午节吃粽子,有多种多样实际意义,大部分人趋向于它是为纪念在中华大作家司马迁的。端午节前一两天,古都常州市每家每户以箬叶包檽米粽,有香肠、赤小豆、豇豆瓣、纯米粽等各色各样。节日早上起床,先以粽供祀先祖,随后蘸糖而食。大部分别人仍在煮粽子时将松花蛋、生鸡蛋一锅共煮,吃时蛋品位变香鲜,有的别人将粽子赠予亲朋好友。

  风俗习惯二:龙舟竞赛

  龙舰长丈余,以木质水龙头龙尾,涂上漆料绘彩,数十人穿一色衣服裤子,手执划桨,拨水往前,或数舟并排,赛事抵达终点站依次。130很多年前的丁丑戊寅(1877-1878年)年里,常州市云朵渡(今喜迎春商业街)地区是龙舟竞赛,共度端午节最繁华的地方。东门外有尺寸青龍,北门有鸿运、白龙,南门有白龙这些,六龙同飞,意味着六龙古都尽欢跃。

  风俗习惯三:昌艾去邪

  故时别名五月为毒月、恶月、忌月,因此广泛以菖蒲、艾枝应贴门匾。菖蒲有浓香气,可当药,名叫“水剑”,与功效与作用很高的艾枝绑成一把插挂门边框旁边,如同一把利刃,以资驱邪。午时取“煮粽水”与菖蒲、艾草叶煎都成汤,用其地下茎蘸着遍洒住宅,口念“大虫踏煞,小虫子药煞,手上有药,枪托撒撒”,在原始农业,它是祛毒除虫之举,做为民俗的疫防主题活动,如今这一举动已让人觉得好笑了。

  风俗习惯四:穿五毒衣

  过年或过节,少年儿童青少年最欢乐。端午节这一天,早晨起来,就有一个用彩线结为的互联网,装个鹅蛋,挂上颈上,四处显摆,极其开心。下午穿上印着蛇、蝎、大蜈蚣、护墙板厂家、癞蛤蟆的姜黄色衣服裤子,额上蘸雄黄写的“王”字,以取健如狮虎之兆。下午则伴随着姥姥或妈妈到田头顶收集百草,包含艾叶草、菖蒲、枸杞子、野草莓这些放到煮粽子水锅里煎,给孩子“洗艾浴”,防止“疰夏”,去除疮疖,安全性过夏。

  风俗习惯五:挂钟馗像

  老常州市的民俗,端午也有悬架钟馗像的风俗习惯。常州市老一辈于端午挂钟馗像,代表祛除鬼祟、消灾。如今连画钟馗的人也非常少了。

  风俗习惯六:“张端阳”

  “张端阳”要在端阳前开展。第一次上门服务“张端阳”,要准备好松花蛋(或松花蛋)、枇杷果、老红糖、年糕、酒烟等,物件虽很少,但事事顺心、每样多情。女儿女婿就算己婚,在端阳节还要回家了“张老父”的,一般来说,新女婿送礼物的份量比老姑爷要重。老常州市的规定,每一年端阳、八月半、新春佳节,姑爷要张岳母。

  常州端午节的习俗 3

  一、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五、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常州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习俗作文08-03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2-24

端午节的习俗11-05

端午节习俗11-12

端午节的习俗01-30

【热】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1-04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推荐】11-04

【推荐】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1-04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荐】11-04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热】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