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说明报告

时间:2024-01-12 07:33:20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说明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说明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说明报告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作为一所职业中专,立足学生实际,我们认识到,为社会培养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合格劳动者,是我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为了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校多措并举,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一)制定方案,谋定后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纠正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制定了《某某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对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育人目标、基本原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条件保障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建立机构,加强管理

  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作出决策和部署,负责总体协调、人事安排、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方面工作,并及时管理和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三)系统规划,协调分工

  在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将综合实践课、劳动主题教育课进行全方位整合,教导处、政教处、学生处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学习效果评价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导处做好劳动技术类课程的安排及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过程管理与培训,学生处做好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团委负责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各年级组积极做好家长的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工作。

  (四)规范实施,注重实效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特点,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二、主要工作亮点

  (一)价值引领,观念先行

  学校政教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劳动观念培育密切结合起来,利用学雷锋日、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寒暑假等时间节点,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手抄报展评等形式,讲述劳动者故事,阐释劳动的重要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的朴素感情。

  (二)融入日常,润物无声

  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校园、家庭生活相结合,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比如学校虽然外聘了保洁人员负责校园和办公区域的卫生保洁,但是仍然保留了教学楼内的卫生,让值日生“一日三小扫、一周一大扫”的班级卫生扫除和拖地、倒垃圾这样的日掌扫地、检查制度,让学生从擦黑板、扫地、拖地类似的日常劳入手,掌握劳动技能。从小事做起,获得劳动体验,寒暑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帮助家长分担家务。学校通过假期《德育作业》,评语等方式,引导督促劳动,通过拍照片、录视频、学生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技能。

  (三)志愿服务,打造品牌

  服务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成立“匠心如歌”志愿服务队,每学期进行志愿者招募和审核,成员一直保持在120人左右,每名志愿者平均每学期服务时长至少48小时。服务队主要采取“志愿服务+”构建模式,分别拓展了文艺、宣传、助老、环保、礼仪5大志愿服务领域,服务范围包括生态环保、大型活动和扶贫助老等系列。服务队成立至今,队员们始终坚持在校内向广大师生发出三节一减两拒绝的倡议;在社区、敬老院、汽车站、人民公园等环保专项志愿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全体学生在匠心如歌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带领下,共同投身环保志愿服务和绿色公益活动,学校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实践证明,学生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切身感受到服务性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关爱他人,悦纳自我”的理念让每一个学子找到自己的价值体现。

  (四)生涯规划,职业体验

  我校政教处结合生涯规划课程,利用寒暑假期间为学生安排职业体验作业,引导学生采用访谈访问、一日体验等形式,向父母、家人、朋友等关系人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从业状况等信息,体验不同职业劳动的特点,为自己的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另外,我校还在每届学生高二年级的时候组织学生到沿海城市电子厂参加实习实训,让学生及早的了解企业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早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五)劳动代偿,找回价值

  作为一所生源质量一般的中专院校,我校确有个别学生存在文明素养、行为习惯、纪律意识等方面的问题,违纪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我校在对违纪学生的纪律处分、教育惩戒和跟踪教育上,探索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违规违纪学生除了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和学校的纪律处分,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过失代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对这些学生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并不是对其违纪犯错的惩罚,而是挽回自己犯错造成的负面影响的代偿手段。这些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取得劳动成果后的喜悦,从而找回了自身的价值感,思想和心灵在劳动中得到了升华,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教育效果。

  三、瓶颈和困难

  (一)劳动技术类课程资源和课时相对有限

  我校虽为中专院校,但由于收到地方经济的限制,毕业生主要以升学为主,在课程安排上主要以专业基础课、文化课基础和实训课为主,劳动课相对较少;再加上专职劳动技术类课程教师紧缺,对教学场地、设施、材料等要求较高,而我校规模有限,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满足课程需要。

  (二)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职业生涯体验类和志愿服务类场所和项目较少

  近年来,我校一直组织工业类的每一届学生在中职二年级的其中一学期中到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实践活动,期间学生可以在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美的集团等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学生们可以参与零件的制造与安装,生产流水线零件的分拣,仓库物品的转运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近年来,护理、学前教育、会计等专业的学生,学校一直没找到类似的或更适合的场所和项目。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加快学校劳动教育相关硬件建设

  提前做好专项资金预算,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校内通用技术教室的改造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的拓展,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度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二)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培训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三)大力扩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大力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

  积极联系各种社会资源作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联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说明报告】相关文章: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报告10-11

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报告03-31

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报告[通用3篇]11-27

劳动教育情况报告12-19

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2-10

劳动教育情况报告范文05-31

工作开展情况报告02-01

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02-27

活动开展情况报告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