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作文

时间:2024-01-05 08:07:33 艺术 我要投稿

艺术的作文汇总(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艺术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艺术的作文汇总(5篇)

艺术的作文 篇1

  盼望着,盼望着,日历翻过了12月28日,29日,30日终于到了!

  我为什么如此激动呢?因为12月30日是我们学校的艺术节汇报演出。而且我们班要第一个在台上表演大合唱。想到要在一千多名师生面前进行风采展示,我的心里顿时热血沸腾。

  30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早早地来到了大礼堂的外面,进去找到座位后,我们在老师的催促下换上了演出服,走到后台做最后准备。不久轮到我们上台了,只见同学们一个个昂首挺胸地走上了台。在一千五六百人的面前,我们犹如一朵朵朝气蓬勃的向日葵,展示着我们班级的.风采。无何,29各班的贺词开始了。但是,我隐隐约约的看到,旁边有几个同学快要撑不住了,我用几乎听不见得声音提醒他们:“一定要坚持住啊!”未几,各个班的贺词结束了轮到我们表演了,同学们忍住了疲劳,又打起了精神。好,大合唱开始了。“少年强,心飞翔............爱种在生命战场!”那一个个动听悦耳而又刚劲的有力的字符深深地传入了台下观众的心灵,被深深陶醉在其中。而此时此刻,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一个画面:一群少年,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在努力学习。我们何尝不应该向他们一样,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难道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江山,就要在我们这一代消失吗?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表演结束了,我想:我们的表演这么精彩绝伦,妙不可言,一定会引起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表演结束后,台下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的掌声,欢呼声回合在一起,变成了一支优美的交响乐,久久在礼堂回荡而不会肯散去。

  到了台下,尽管台上表演着其他节目,有的观众还在说:“那个班的大合唱真棒!”听到别人对我们如此高的评价,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虽然在台上站了55分钟,吃了很多苦,可是别提有多高兴了!

  少年,是国家的栋梁,也是国家的希望我们这一代少年,有着这么优越的条件,更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的作文 篇2

  昨天还是阳光明媚,今天就下起了雨,滴滴答答,丝毫没有停的意思。不过这影响不了亮晶晶小队前往浙江美术馆参观敦煌艺术展的行程,7名小队成员无一缺席。

  自去年12月28日展出《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以来,浙江美术馆每天热闹非凡。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敦煌的.相关知识,美术馆特意从敦煌带来了专业的解说队伍。看着我们这群小观众,解说员阿姨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缓慢的语速详细地为我们讲解敦煌莫高窟的洞窟是怎样开凿的,佛像是怎样雕塑的,精美绝伦的壁画也将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无论是善良勇敢的九色鹿还是舍身饲虎的萨埵王子都深深打动了我们。

  通过参观,我们还增长了知识,了解了佛教有普贤、观音、文殊、地藏四大菩萨,明白了涅槃的意思。瞧,我们还在涅槃卧佛前面合影呢!

艺术的作文 篇3

  拜读了报刊、专著上特级教师于永正的精彩纷呈、出神入化的作文课堂教学实录,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高超的作文教学技巧、精湛的作文教学艺术,那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当脑中不断再现于老师教学的精彩片断时,我决定从我的视角、观点,试着走近他,走近他那艺术的课堂……

  一、幽默——课堂的“调味剂”

  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包方便面,那么幽默就是方便面中的“调味剂”。适当的诙谐和幽默是让学生放松又能集中注意力的绝好手段。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时地闪现幽默的语言。请看《于老师印象记》(教学片段选自《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下同。)教学片段:

  生:老师,请问您贵姓?生:请问您尊姓大名?

  师:(非常高兴地)大连的同学真会说话!文绉绉的,多么有教养!(众笑)……

  师:我上课的时候,最喜欢发言发错的同学!谁说错一次,记特等功一次,他们是有功之臣!别忘了,要实事求是,大胆地说,说于老师老,于老师不难过。(笑声)……

  师:我给你记一等功,给刚才两位发言错的同学记特等功!(众笑)再看看于老师的身材怎样?看看够不够当模特的料儿。(笑声)……

  师:再看看于老师的长相,这是重点(边说边用手指指自己的面部,众笑)先从脸型说起。……这才是真正的观察!她不光观察了,而且想了!想得那么深,那么远。——请往下进行(指指鼻子和嘴。众笑。)

  师:回家后,如果家长问于老师多大年纪,长的什么模样,会不会说?谁到前边来试一试?(一名女生来到讲台前。)我妈在家叫你什么?

  生:媛媛。

  师:媛媛,今天上午给你们上课的于老师多大年纪?是什么样的?一定与众不同吧?……于老师的课上得怎样?对同学好吗?……于老师还真不愧是个特级教师,俺媛媛说得真好!(众笑)

  其实,于老师课堂幽默的方法很多:有时“一本正经”,有时“假装糊涂”,有时自我嘲弄,有时信手拈来……于老师之所以运用得如此纯熟,是他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的表现,更是他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的绽放。

  二、模拟——生活的“放映厅”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是作文之泉,是培植作文的土壤。于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别具匠心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反映生活的本色,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灵感,写出原汁原味的生活。请看《劝戒烟》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世界戒烟日那一天,咱们班小颖同学家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小颖和她的“爷爷”上。分别由学生和于老师扮演。)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吸了一口,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戒烟日。这一天,全世界人都不能抽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的。

  爷:联合国能管着咱们中国?(笑声)

  颖:爷爷,抽烟的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众笑)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二人下)(而后学生根据上述材料进行说话写作训练。)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一个苹果、一把雨伞、一只电动玩具狗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把自己装扮成打鸟的“猎人”、请方老师入课堂,给孩子们言语交际的情境;“四毛”、“猪九戒”的简笔画张开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于老师把很多能表演的地方放手让学生表演,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在活动中搜集素材,记录体验,畅写感想。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不再出现“咬笔头”的孩子,只听到儿童的语言“真情涌现”。

  三、把脉——医治语病的“专家”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而往往忽略学生言语中不易觉察的语义毛病。于老师提倡语文教师应当是语言医生,善于发现学生说话、作文中的语病,并及时纠正。如在《爱鸟》中:

  生:(读)一个春天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红红的脸蛋,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美丽茂盛的小树林。

  师:“茂盛”可改为“茂密”。

  生:树林里,鸟早就就醒了,互相呼唤着,像是一起来练声。多美妙!

  师:“互相呼唤着”最好换成“呼朋唤友”。

  生:啪!啪!突然从树林里传来里两声枪声。

  师:一连两个“声”不好听,“枪声”可改为“枪响”。

  生:原来是一位猎手拿着枪,蹑手蹑脚地偷偷地打鸟。

  师:“蹑手蹑脚”用得好,“打鸟”前面加上“正在”。

  生:正在树林里读书的小明、小华、小红来年们丢下书本,跑到猎人跟前,抱住枪杆,不让打鸟。

  师:“正在”改为“这时”。

  生:“叔叔,不可以打鸟的呀!”猎人这可生气了,吹胡子瞪眼地说:“干什么?干什么?你们可坏了我的的好事。去!去!一边玩去!”

  师:这是猎人——没有文化的人说的话,符合人物的身份。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于老师认为学生发言时老师漫不经心,是不负责任;听出了问题不予纠正,是失职。在于老师的课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语义、词语的毛病,指出学生语言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学习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

  于老师之所以能对学生言语中的毛病准确“把脉”,是由于他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细心观察、历经磨练、潜心研究的结果。

  四、赏识——兴趣的“催化剂”

  赏识是一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教育,是尊重学生的教育。学生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虽晶莹透亮,但容易破碎。我们要关爱他们的成长。于老师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每一点成功。综观于老师的整个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用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好的,写得真棒!”“不错,说得真好。”“你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亚于托尔斯泰。”“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几乎用不着修改。”……

  平时我们批改作文,总把孩子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分数也舍不得给。而于老师改作文给学生100分却是常事,高的给200、300,甚至给500分。孩子们在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

  于老师的作文教学改革涉及各个方面,此文只撷取几个片断,以飨读者。单从几个妙趣横生、别具一格的作文教例中,我们已感受到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艺术的作文 篇4

  冰雕?一座座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冰雕,使人心旷神怡,还有一丝寒意!这就是冬的艺术吗?我既不默认,也无法否决,也许冬有更多不为人知的艺术正等着我们去发现!

  风啊!吹——吹——我静静地感受风吻着我的脸颊,轻轻在我的耳边呢喃着,我试着拥抱它,它却似乎想要逃离,与我捉迷藏。它却总要将我包围,我试图握住它的双手,可是将我把它握紧时,一切都化为乌有了。我寻找着他的踪迹,却只望到了冬的艺术。

  看啊!一片片凋零的落叶,拼命地在空中挣扎,继而以优美的姿势悄然落地。我轻轻拾起一片落叶,捧在手中,仔细端详着,着坑洼的轮廓,这精致的纹理,轻轻捏一下,似乎就将它挣扎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想着这片小小的叶子,曾与我一样拥有生命,只是它的`生命太脆弱,留给人们无限思考的空间,品味着独特的冬的艺术。

  “纯白色”在空中飞舞,环绕我的指尖,却又在瞬间滑落指尖,留下了淡涩的泪水,我凝视着那一片雪,却寻不到它最后的归处。它总是这样悄然离去,也许是它最爱俯视世界的时候,所以急于下次轮回。可是,下场雪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它在空中画着优美的旋律,却无法将它奏响,幸福过,就是去了所有……凄美吗?不!它的生命是无法结束的,它总是在无限期地默默等待。冬的艺术,完美的折射出来了!

  冬,美得耀眼,却寻觅不到它的美到底是什么?我想,艺术是带给它美得一部分吧!隐藏在这冬中的神秘让人永远无法全部捕捉。可是,至少我看到了,寻觅到了!

艺术的作文 篇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泡茶时多了一位好帮手——紫砂壶。

  这位泡茶的小能手,整体呈暗红色,大小正好能用一只手捧着,整个壶身是圆形,壶身雕有“松鹤延年”和隶书的“百味人生”四个大字,读起来韵味十足、耐人寻味。壶不像陶瓷,更不像金属,轻轻敲打,壶会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壶盖上有一个圆形的.球,顶上还有一个洞,按住洞时,壶内即使有水也流不出来,真是神奇。更神奇的是,将壶盖拿下,壶身倒扣在桌面时,壶嘴、壶口和手柄在一个水平线,爸爸说这才是好壶。

  听爸爸说,这壶原本是一块泥。一块泥?那它是怎么变成充满古色古香气息的紫砂壶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专门观看了有关制作紫砂壶的纪录片。当我看完纪录片后,这块泥带给我太多震撼——

  泥先需经过反复捶打,排除空气,这才能放到制作人的手中。人不也是这样吗?只有千锤百炼,才更加坚强。这块泥还不止步于此,塑造外形,反复雕琢,最终用烈火重获新生,才能变成传世的紫砂壶。再看看紫砂壶上的仙鹤,它的每一根羽毛都经过细细雕琢,这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仙鹤背后,藏着匠人多少心血!正是因为这颗精益求精的匠心,才赋予了平凡的茶壶不平凡的生命。

  每当我看到这个紫砂壶,就会想到“精益求精”这个词,这个茶壶仿佛时刻在告诉我:做人要不断提高自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如紫砂壶一样,品味着淡淡茶香……

【艺术的作文】相关文章:

艺术的作文07-02

艺术的作文[经典]08-17

(精选)艺术作文08-15

[经典]艺术的作文08-19

(经典)艺术的作文08-19

(精选)艺术的作文08-15

艺术的作文12-10

【精选】艺术的作文10-12

艺术的作文12-10

艺术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