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01-04 09:35:53 设计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锦集(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锦集(5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设计背景:

  现代年轻人中有种“潮流兴”,特别是半大不小的中学生。你只要稍留意一下,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大街小巷,从他们嘴中喷出的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他们是说得不粗鲁不带劲,说得越烂越过瘾、越神气、越有个性。听起来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完全丧失了学生的形象。初三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升入不同的学校或走入社会,为了能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并学会自觉使用文明语言,开设一次“文明语言,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的各种形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习惯地使用着的不文明语言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学会使用文明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为创造洁净、详和的社会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活动准备:

  1.搜集相关的故事,准备文明语言的标语,选好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班会。

  四、活动过程:

  1.班会开始:播放一则录相

  录相内容:两个很要好的小伙子(一个是广东的,一个是山东的)在饭店共进午餐。因为正在讨论的事情发生争执,广东的小伙子脱口一句:“妈的,你怎么这么固执?”山东的小伙子火“腾”地一下子冒起来:你骂我娘,我跟你没完。广东的小伙子还莫名其妙地,就被山东的小伙子摁倒在地扭打起来。

  放映完毕,主持人进场。

  主持人:同学们,刚才两个好朋友为什么打起来了呢?

  学生:因为广东的小伙子出言不逊,伤害了山东的小伙子。

  主持人:广东的小伙子只是随口一句“妈的'”,不算很粗吧,就引起了一场不必要的误会、麻烦。那大家想想:我们平常的顺口溜又是什么呢?

  2.分组讨论。

  讨论我们平常说过多少粗言烂语,班里谁最习惯说,曾经造成过多少误会和冲突。然后派各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主持人从中进行串联,老师进行点评。(略)

  3.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

  录音内容:下课铃声响,同学们都在过道上谈笑风生,其中夹杂的污言秽语铺天盖地,不堪入耳。他们开口、闭口,有意、无意地用着同一种语言,真是斯文扫地,大倒胃口。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录音里学生们的口头禅了吗?这些语言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好些同学已经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说得再粗再烂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那么比起刚才那位广东的小伙子的“妈的”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吧。还有,我们请家长们回忆一下,你们的孩子在家是不是这样说的,你们有没有制止过,或者你们自己又是不是经常使用这些语言的?

  采访部分尤为喜欢口出粗言的学生和他的家长。(反思)

  4.讲述一个小故事。

  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有一批刚毕业分配的大学生来到人事局。局长为表重视,亲自为他们发放安排工作的介绍信,嘱咐他们年轻有为,好好干。局长一个一个地发,一个一个地嘱咐,累得汗流浃背。而这些大学生们都只是面无表情,大大咧咧地单手接过介绍信。直到最后一位大学生时,这位大学生立正敬礼,关切地说:“局长,您辛苦了!”局长从此就把这位大学生的名字记在心里了。有一次,局里有个重要的职位需要有位有才干的人担任时,局长首先想到了这个有礼貌的大学生,理所当然地委他重任。

  主持人:不文明的语言会使我们产生误会,为我们的形象抹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刚才录音里的同学一样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会乌烟瘴气,难以想像后果会怎样。但文明的语言却像一股甘泉,能滋润我们大家的心田,甚至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际遇。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学学这位大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来代替我们常用的污言秽语呢?

  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讨论。并请个别优秀生的家长代表发言。(自己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以及以后怎样加强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同时记住要以身作则。)

  主持人:那我们现在有没有必要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呢?(有)

  我们有没有决心告别作为口头禅用的污言秽语呢?(有)

  我们是靠别人来提醒自己,还是自己去感染别人呢?(应该从自己做起)

  那我们用什么语言来代替这些粗言烂语,做一个文明的读书人呢?(文明礼貌用语)

  我们知道的文明礼貌用语有多少呢?

  5.分组收集、张贴文明用语的标语。

设计方案 篇2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合同文件、图纸交底纪要及施工图;

  2、有关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标准图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执行标准及规范:

  ①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xx);

  ②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xx);

  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

  ④砼无机锚固材料植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50-032-20xx);

  二、工程概况

  重庆花溪工业园区界石组团标准厂房一期工程二标段,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界石桂花路。建设方:重庆巴南经济园区建设实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瀚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恒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该工程总建筑面积21余万平方米,基础为机械钻孔灌注桩,主体为3~4层框架结构,二次结构为烧结页岩砖填充墙,±0.000以下为烧结页岩砖实心填充墙,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墙体外墙及隔墙为烧结页岩空心砖墙,电梯井道为烧结页岩实心砖墙,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地下、地上填充墙均为200厚,烧结页岩空心砖及配砖均采用MU5;构造柱、过梁、圈梁、水平系梁、窗台压顶等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20。

  三、施工部署

  1、施工管理

  ①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

  ②砂浆、混凝土强度: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

  ③砂浆拌合方式: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项目部各单位工程设专职工长负责砌体施工。

  2、现场准备

  根据工程特点、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需要每幢楼设1~2台搅拌机,在相应位置做好搅拌机、台秤、砖、砂料场的现场平面规划,搅拌机要搭设好防护棚。

  水泥库要做到下部防潮,先进场的先用,后进场的后用,不同时间进场的水泥堆放时应单独分开。

  3、试验准备

  ①加强养护室的管理,使其满足水泥砂浆及混合砂浆的养护条件。

  ②砂浆试块,每组六块。

  ③构造柱、过梁每一层做两组砼试块。

  ④水泥、砂、空心砖、实心砖等材料按规定批次及数量做进场复检,由驻场监理见证取样。

  ⑤及时做好植筋试验,植筋胶要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根据混凝土结构植筋锚固验收规程的要求,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1%0计算,且不少于3根。各种规格的后植筋钢筋在砌体施工前每幢楼做一组。

  4、填充墙施工顺序随结构进度从一层向上砌。

  四、材料要求

  1、各主要材料的要求:

  ①、烧结页岩空心砖及配砖设计要求等级为MU5,入场前应索取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并以同生产厂家、同规格不超过15万块为一检验批进行材料复检,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工程中。烧结页岩空心砖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产品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得超过2米。

  ②、水泥:水泥使用32.5级普通硅酸盐包装水泥。水泥进场时由质检员、试验员和保管员对其品种、级别、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以同厂家、同等级、同品种、同批号、且连续进场的包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按规定抽取试样,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由试验员填写材料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使用。

  ③、砂:砂选用特细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5%,按同一产地、同一规格、不超过400m3按一批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为了不污染环境,砂浆中采用掺入石灰精替代石灰。

  ⑤、水:使用可饮用水。

  ⑥、砌筑砂浆:±0.000以下墙体使用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墙体使用M5.0混合砂浆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砂浆要求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严禁用过夜砂浆。

  以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至少制作一组试块(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要求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值,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得小于设计值的75%。

  五、施工顺序及运输方式

  1、施工顺序

  为加快整体工程施工进度,砌体工程在主体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束后开始施工,各层施工顺序安排为:由底层向第二层逐层推进。

  2、运输方式

  各单位工程的水平、垂直运输均采用塔吊,各受料口至操作面处的小范围运输以人工架子车运输为主。

  六、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将砖块存放场地夯实、平整,保证不积水。码放应整齐。在装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砖块应码放整齐,避免损坏,并尽量减少二次转运。如码放在楼板上的,码放高度不应超过1.5米。

  (2)砌体施工前,应先将基础面或楼地面按标高线找平,然后根据墙体尺寸和砖块规格,在砌筑平面位置上进行砖块预排,尽可能地减少现场砍砖量。并根据结构净空、高度及门窗洞口尺寸切实安排好立面、剖面的排块设计,避免浪费。

  (3)在结构柱(墙体)上按+500mm标高线分层划出砖块的层数,安排好灰缝的厚度。在相应的部位弹好墙身门洞口尺寸线,准确标注窗口位置,在结构墙柱上弹好要施工墙体的立面边线。

  (4)为提高墙体强度,增强墙体防潮性能,墙根部先砌不小于180mm(即三线砖)高的烧结页岩实心配砖。

  (5)为了保证门窗框的安装质量,小于2700mm门窗框,立边采用实心页岩砖砌筑。

  (6)填充墙砌体砌墙前块材应提前1~2天浇水或淋水湿润,以保证砌体粘结牢固。

  (7)遇有穿墙管线,应预先核实其位置、尺寸。以预留为主,减少事后剔凿而损害墙体。

  (8)按照设计要求预先在结构墙柱上按竖向每500mm间距植好拉结钢筋,检查构造柱、圈梁预埋钢筋位置、数量,核对无误后提前作好植筋工作。

  2、操作工艺

  基层清理——测量放线——墙体拉结筋等植筋——砖块预排——墙体砌筑——砌体与门窗口联接——砌体与梁底(板底)联接

  3、施工方法

  (1)基层处理:

  将结构表面清扫干净,用砂浆找平、拉线,用水平尺检查其平整度。

  (2)墙体拉结筋植筋

  根据砌体的'高度,间距500mm,在砼柱(墙)上,用粉笔作出标记,钻孔,钻孔深度必须大于钢筋直径的10d,钻孔后,用皮老虎吹净孔内灰尘,才能灌胶,然后插入钢筋。待植筋过程规定达到要求后,进行抗拔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砌体工序。

  (3)墙体砌筑:

  墙体砌筑时,先按墙体尺寸和砖的规格尺寸,进行摆砖预排,结合实际和设计要求先做样板墙。不够整块时可以砍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砖长度的1/3;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砌;烧结页岩砖砌体灰缝应为8--12mm,竖缝灌浆时,应挤缝密实,并及时将挤出的砂浆刮除,要求作到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横平竖直,砌体表面平整整洁,砂浆饱满,灌缝密实。当最下一皮的水平灰缝厚度大于20mm时,应用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

  砌筑时,砖块应满铺满挤,上下丁字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砖块长度的1/3,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紧密,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设计要求预留的洞口、管道、沟槽应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如需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的,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大于1米。

  (4)砖与梁底(板底)联结:

  砌至楼板底(梁底)的砌体,必须用斜砖楔紧。其具体做法是:填充墙砌至楼板底(梁底)时,预留后塞口,待填充墙砌筑完毕至少间隔7天后,再将其斜砌挤紧。不砌至楼板底(梁底)的砌体,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混凝土压顶。压顶厚80mm,设通长钢筋2φ8,分布筋φ6@250mm。

  (5)构造柱

  ①、根据建筑平面图及结构说明要求设置构造柱

  ②、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00*200mm,纵筋4ф12,箍筋φ6@200mm;

  ③、构造柱应沿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严禁使层与层之间构造柱相互错位;其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墙高尺寸不宜超过300mm。每一马牙槎退进应大于60mm。构造柱浇筑前,先将砌体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它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处先浇5—10cm高与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石子水泥砂浆,振捣混凝土时,不得触碰墙体,严禁通过墙体传震。

  (6)墙体拉结筋: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砼墙全高每隔500mm设26水平拉结筋,拉结筋在填充墙内根据设计要求惯通设置。

  (7)脚手眼处理:

  施工脚手架眼应及时补砌,保证灰缝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下列墙体位置不得设置脚手眼:

  ①、过梁上与过梁成60o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②、宽度小于1米的窗间墙;

  ③、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④、梁下500mm范围内。

  七、质量检查

  1、砖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砖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2、构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构造柱尺寸允许偏差(见附表1)

  3、填充墙体的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填充墙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见附表2)

  抽查数量:

  (1)对表中1、2项,在检验批中随机抽查10%,或每10延长米计数。检查不应少于3处。

  (2)对表中3、4项,在检验批中抽检10%,且不应少于5处。

  4、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构造柱,且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合格标准:钢筋竖向移位不应超过20mm,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不应超过300mm。钢筋竖向位移和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

  5、填充墙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填充墙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见附表3)

  抽查数量:每部架子不少于3处,且每处不应少于3块。

  八、成品保护

  1、空心砖在装运过程中,应轻装轻放,计算好施工段各部位的用量,分别码放整齐。搭拆脚手架时不要碰坏已砌墙体。

  2、落地砂浆及时清除,收集再用,以免与地面粘结,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3、设备安装用槽孔以预留为主,尽量减少剔凿,必须剔凿设备孔槽时,可划准尺寸用手提切割机切割,严禁乱剔硬凿,以免损坏墙体。如造成墙体砌块松动,必须进行补强处理。

  九、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碎块上墙:原因是施工搬运中损坏较多,事前又不进行挑拣,随意用碎块砌墙,影响墙体的强度。应在砌筑前将砌块进行挑拣,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墙体与板梁底部的连接不符合要求,出现较大空隙。

  3、粘结不牢:应按操作工艺要求的配合比调制粘结砂浆,砌筑时用力挤压密实。

  4、拉结钢筋不符合规定:原因是拉结筋、拉结带不按规定预留、设置,造成砌体不稳定。

  5、灰缝不匀:原因是砌筑前对灰缝大小不进行计算,不作分层标记,不拉通线,使灰缝大小不一致。应先对墙体尺寸及砖规格进行安排,适当调配皮数,将灰缝作出标记,拉通线砌筑,做到灰缝基本一致,墙面平整,灰缝饱满。

  6、排砖及局部做法不合理:原因是砌筑前对整体立面、剖面及水平砌筑时不按规定进行摆砖预排,造成不合理,影响砌体质量。

  十、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每次上班前应对各种起重机械设备、绳索、夹具、临时脚手架和其他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2、砌体在搬运前,应先查看砖堆堆放是否平稳,有歪斜不齐时,应进行校正;砖在起吊过程中,如发现有部分破裂或有脱块危险时,严禁继续起吊;砖块吊装就位时,应待砖块放稳后,方可松开夹具。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1)、六级以上大风天气,砖块和构件在空中摆动不能停稳时;

  (2)、起吊设备、索具、夹具等不安全因素没有排除时;

  (3)、大雾、照明不足、信号不清时。

  3、卸下和堆放砖的地方应平整、无杂物、无块状物体;在楼面卸下、堆放砖时,应尽量避免冲击,严禁倾倒及撞击楼板,楼板上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米。

  4、墙体施工时,不得站在墙身上进行砌筑、划线、检查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等操作,不得在墙身上行走。

  5、已经就位的砖块,必须立即进行竖缝灌浆,对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和挑出墙面较多的部位,应加临时稳定支撑,以确保其稳定性。

设计方案 篇3

  1、20xx年12月12日,校长办公会讨论制定本实施方案。

  2、12月13日主管校长组织年级部主任、班主任、学生干部代表学习深财教【20xx】20号文件《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本实施方案,领会文件精神,了解具体资助条件和资助标准。

  3、将文件在校内公示,让全校师生员工都领会文件精神,明白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条件、标准。

  4、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以自愿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班主任老师组织本班班长、团书、生活委员、学生代表等组成评审小组,于19日前按程序(组织全班同学学习上级文件和本方案、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召开主题班会公开评比、评审小组进一步调查核实、综合申请者贫困情况从严重到一般进行排队上报年级部)召开主题班会,公开进行评比,然后根据申请进一步调查核实,并将学生贫困状况进行排队,上报年级部。

  5、年级部组成以年级主任为组长其他主任干事为组员的年级评审小组,综合各班上报情况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对有疑问的情况再次进行调查核实,然后根据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年级大排队,并初步确定拟资助对象及受助档次(各类人数不得超过指标数),上报助学管理办公室。

  6、学校助学管理办公室整理审核各年级部上报名单,综合三个年级的上报情况,整体确定拟资助名单及资助档次,然后上报校长办公会审核批准。

  7、校长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对助学管理办公室综合三个年级部学生的贫困情况上报的.受资助学生名单及资助档次做最后审查核实,并比较平衡三个年级部申请受助学生的贫困情况,最后确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及资助档次。

  8、将校务会审核确定的受资助学生名单及主要受助原因(如单亲、低保等)、受助档次在校内公示,不少于7天。

  9、公示七天无异议后,受助学生填写《河北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一式两份。

  10、最后学校在受助学生填写的《河北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申请表》中和本学期《学校整体受助学生名单及受助档次》上加盖公章,一份存档备查,一份将名单上报教育体育局支付中心审核。

  11、由教育体育局支付中心代为受资助学生免费办理银行储蓄卡,款到直接把资助款打入卡中。

  12、鉴于本校接受社会捐助范围较大,面积较广,今后学校救助方面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其他捐助除捐助者有特别捐助意向的,受助学生原则上不重复授奖。

设计方案 篇4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嵌放式系统如单片机、DSP等系统对接入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例如具有远程抄表功能的电表系统、楞以进行远程控制的信息电系统等。本文采用TI公司的TMS320VC33DSP芯片设计与Realtek公司的RTL8019网卡的硬件接口电路,并在DSP中用软件实现TCP/IP协议,使DSP芯片具备上网功能,从而可以用计算机通过网卡与DSP电路板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并对其进行控制。

  1、硬件设计

  DSP与网卡的硬件接口电路图如图1所示。

  DSP的数据总线低16位接ISA网卡的16位数据线,ISA网卡的IOCS16线接高电平,设置网卡为16位的模式。

  网卡共有20根地址线。将A7~A8、A10~A19接地,A0~A6和A9分别接DSP的A0~A7,用到的网卡地址为0240H~025FH,映射到DSP的Page3空间,地址映射为C000C0H~C000DFH。

  DSP的Reset信号用于复位网卡,由于DSP的Reset信号低有效,而网卡的Reset信号高有效,故中间应接非门。

  DSP的Page3和R/W信号用于选能网卡的读写信号IOR、IOW,实现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IORQ是网卡的中断9,通过非门后接DSP的INT1引脚。

  RTL8019网卡有三种工作方式:

  第一种为跳线方式,网卡的I/O和中断由跳线决定;

  第二种为即插即用方式,由软件进行自动配置plugandplay;

  第三种为免跳线方式,网卡的I/O和中断由外接的93C46里的内容决定。

  计算机上一是即插即用方式,为了降低软件编程的复杂度,将网卡设置为跳线方式。

  上述所有的译码逻辑都在EPM7129中实现。

  74ALVC16425是总线驱动芯片,可实现3.3V到5V的电平转换。由于TMS320VC33和EPM7128是3.3V的器件,而ISA总线是5V的,所以信号线不能直接连接,需要通过74ALVC164245进行电平转换和隔离。

  2、软件设计

  2.1网卡硬件驱动程序的设计

  网卡驱动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NIC的初始化

  NIC是网络接口控制芯片,它负责网络上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为了能够使NIC启动并处于准备接收或准备发送数据的状态,必须对相关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这些寄存器包括CR、DCR、RBCR、PSTART、PSTOP、ISR、IMR、PAR0~PAR5、MAR0~MAR7、CURR、TCP、RCR等。

  (2)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一般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设置中断标志,以使相关程序能以此发现发生了中断;二取得中断状态寄存器的值,并将引起中断的具体原因提交给相应的程序,这一过程也是通过设置中断原因标志完成的。需要注意的,中断服务程序开始的时候要保护中断现场,待程序处理完成后要恢复中断现场;中断服务程序应尽可能短小,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执行完成,因此需要将一些不民要的工作交给其它程序来完成。

  (3)帧发送程序

  在网络中,帧传输的过程是:发送方将待发送的数据按帧格式要求封装成帧,然后通过网卡将帧发送到网络的传输线上;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帧的目的地址研究是否将该帧提交给上层应用程序。帧的发送是指将待发送的数据以帧的形式发送到网络传输线上,因此,帧的发送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装帧;

  ②将帧送入NIC的发送缓冲区;

  ③初始化发送控制寄存器;

  ④启动NI

  C将该帧发送到网络传输线上。

  (4)帧接收程序

  帧接收是指将网络上的数据帧接收并缓存于网卡的接收缓冲环中,然后由主机程序将缓存于接收缓冲环的帧读走并存入内存中以备程序使用。从中可以看出,帧的接收过程分成两卡;

  ①第一步由NIC通过本地DMA将帧存入接收缓冲环;

  ②第二卡是通过远程DMA并在主机的配合下将接收缓冲环中的帧读入内存。

  2.2TCP/IP协议的实现

  2.2.1DSP中与PC机中实现TCP/IP协议不同

  TCP/IP协议最先是在UNIX系统中实现的,后来在LINUX、DOS和WINDOWS系统中也实现了TCP/IP。但是,在UNIX上实现的TCP/IP协议的源代码并不能直接移植到DSP上来,这是因为PC机和DSP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PC机的运算速度非常快,一般都有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可以多任务并行执行,通过硬中断与中断、消息队列和各种插口实现ATCP/IP各协议层之间的通信和整个网络的通信。而DSP运行速度相对较慢,缺乏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平台,只能通过顺序执行加硬件中断的方式来实现,并且因其还要同时执行数据采集、串口中断等任务,所以中断程序应尽量短,只完成设置各种状态的标志位,而将相对较慢的网络数据包的处理放在主程序中执行,以减少各种任务之间的冲突。

  PC机的内存非常大,现在一般都可达到32~128M的存储容量,可以动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很容易实现存储器缓存mbuf、网络控制块ncb等链状结构,且可随意增删;同时能维护多条网络连接,由于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几乎不用考虑缓冲区溢出的问题。而DSP内部RAM一般只有十几K,加上外部扩展的RAM也只能达到几十K的容量,一个最大的以太网数据包就有1.5K左右,如果也按PC机的内存管理方式和数据结构,使用mbuf链,RAM肯定不够用,因此只能在RAM中分配一个固定的1514字节的区段来存放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包,接收一包处理一包。

  PC机中TCP/IP协议都是分层次实现的,相互之间都是通过参数传递进行联系,这样有利于提高程序的模块化和独立性。而在DSP中,由于参数传递会占用过多的程序空间,且降低DSP的执行速度,所以应尽量减少参数传递,转而使用全局变量和外部变量等来达到值的传递,因此各程序间的依赖程度大,往往会共享某一些变量和数据。

  PC机上实现了比较完整的TCP/IP协议。而在DSP中,由于运算速度和内存的限制,不可能支持所有的协议,一般只实现需要的部分,不需要的协议一概都不支持;而且即使需要的协议也不用像在PC机上实现那么复杂,可以根据硬件的具体情况和实现的需求进行必要的简化。

  2.2.2TCP/IP协议的具体实现

  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簇,包含了很多协议,在DSP上实现的所有协议如图3所示,通常可分为四层(不包括物理层)。

  根据DSP的结构特点和所需要实现的功能,在DSP中实现了ARP(地址解析协议)、IP(网际协议)、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并对它们进行了简化。

  2.2.2TCP/IP协议的具体实现

  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簇,包含了很多协议,在DSP上实现的'所有协议如图3所示,通常可分为四层(不包括物理层)。

  根据DSP的结构特点和所需要实现的功能,在DSP中实现了ARP(地址解析协议)、IP(网络协议)、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并对它们进行了简化。

  在链路层中实现了ARP。每种网络都有自己的寻址机制,以太网通过以太网地址即通常所说的网卡硬件地址MAX进行寻址的,每个网卡出厂时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IP地址则仅仅是对于TCP/IP簇有意义的地址,是一种虚拟地址。当赋予IP地址的IP包要在以太网中传播时,必须将IP地址转化为以太网地址才能进行正确的传输。ARP协议就是将32位的IP地址动态地映射为48位的以太网地址,从而保证网络的正确传输。ARP协议由两个文件arpin.c和arpout.c实现。arpin.c负责接收网络上广播的arp包,判断arp包的类型是网络上其它机子的请求包还是返回本机的响应包,

  判断其合法性并进行相应的处理;arpout.c负责主机向网络发送数据报时发送arp请求包以及被arpin.c调用响应收到的arp请求包。

  在网络层中实现了IP和ICMP。IP协议是TCP/IP协议簇中最核心的协议,它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所有上层协议都要以IP数据包格式传输。IP协议由两个文件ipin.c和ipout.c实现。Ipin.c负责接收IP数据包,收到IP包后,首先判断其版本号、数据长度、目的地址、检验和是否正确,再根据IP首部的协议类型字段的值交给相应的上层协议处理;ipout.c负责发送IP数据包,接收上层协议传递下来的数据,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正确设置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计算检验和,交给下面的链路层发送。PC机上的IP数据包,当它的长度超过网络的MTU时,允许对它分段;在DSP中,则不支持IP数据包分段,也不支持IP选项字段。ICMP协议负责传递差错报文以及其它需要注意的信息,且由ICMP首部8位的类型字段和8位的代码字段决定信息的种类。在DSP中只实现了对回显请求(类型代码为80)报文的处理,从IP层收到ICMP包后,判断其类型代码段是否为80。如果是,将这两个字段设置为00(回显应答),计算检验和,再交给IP层发送;如果不是,则予以丢弃。从而实现了对ping功能的支持。

  本文通过DSP与网卡的硬件接口的设计及编程,使DSP实现了基于以太网的TCP/IP通信,从而使DSP可以通过网线进行联网,并可以实时地与计算机进行通信,交换大量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本文所介绍的技术已经在作者参加的国家"973"项目"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的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的硬件设计中得到应用,并运行良好。

设计方案 篇5

  该系统采用Client/Server、Browser/Server结构,采用了最先进的三层结构设计,使应用层和数据库逻辑分离,进而使核心数据库更安全,升级和扩展可不受原系统的局限。服务器采用Windows20xx Server操作系统,数据库是SQL Server20xx,中间层服务器和客户端开发语言为VB6.0。

  (一)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

  (1)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系统建设基本而又关键的一步,要实现信息通讯与共享,必须规范信息技术标准。

  (2)系统的实用性、稳定和可靠性,系统建设要以满足工作的业务需求为首要目标,建设方案以实际可接受能力为尺度,避免盲目追求新技术。系统中的软硬件及信息资源要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系统必须可靠地长期安全运行,即系统的设计必须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厂商的技术服务与维护响应能力、备件供应能力等方面考虑,使得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少,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有应急的工作方案和对策。

  (3)系统的`安全性。遵循有关信息安全标准,系统具有很强的安全防卫机制,应提供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侵入和机密信息泄露;同时要有备份机制,保证客户信息的安全。

  (4)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系统的设计要保证软件兼容的情况下,利用最小代价,使网络系统结构平滑过渡到新的网络结构体系,可以灵活扩充。系统能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实现程序与处理数据分离,处理数据的变化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软件,如表格、数据结构的定义,既满足上级的要求,又满足用户自己的特殊需要,用户可以灵活定义和变化。

  (二)网络结构

  网络主要由企业内部网和信息发布系统两部分组成。根据企业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在网络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目前先进成熟的快速以太网技术,以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这样,客户随时随地都可通过公众网访问本信息系统。网络设计的目标是:

  (1)系统采用星型网络结构,因此单机损坏对整个系统无影响;

  (2)采用高容错技术,系统可以不间断的运;

  (3)星型布线使站点不受限制,在站点增加、减少的情况下,系统不停机;

  (4)采用实用的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5)服务器采用易于管理的Windows NT系统;

  (6)客户端采用方便实用的Windows 98、20xx和XP。

  (三)Intranet/Web开放平台为核心

  Intranet是企业内部网络,它既可以独立自成体系,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接入方式成为Intranet的一部分。Intranet的技术基础是Web技术,自它问世以来,很快发展成为兼有很多Intranet服务功能的集合体,其优点之一是它的协议和技术标准的公开性,不局限于任何硬件平台或操作系统,并可以同时支持多种机型和操作系统平台。

  Web采用的是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使用的文档格式是HTML。这种公开的和文档格式保证了数据在各种平台、不同浏览器下的一致性。Web浏览器具有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任何人只需要移动鼠标就可以在信息的海洋里漫游,和现有的任何一种办公自动化软件相比,它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Windows NT Server。该系统为各种组织的计算环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方案。从文件/打印操作,到Intranet和Internet服务,关键任务的应用程序支持,所有的服务被嵌入操作系统。

  从基本点着手,Windows NT Server设计成为最具有集成性,完整性和便捷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并提供了对关键任务应用程序所必备的评测性,可靠性和管理性。

  2、数据库系统SQLServer 20xx。SQL Server 20xx是一个综合的分布式管理框架结构,允许你集中地管理组织机构中所有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增强的基于Windows的管理工具和强大的基于服务器的作业日程安排,你可以直观地控制多个服务器,并且实现分布式环境命令构成的远程操作的自动执行。

  考虑到与Internet的集成,SQL Server还提供了高性能的Web页面信息访问机制。它的新组件Web Assistant能使你通过多种方式利用SQL数据推广你的Web服务,允许在一个私有Intranet网或在世界范围网(Internet)的Web上分发公司数据。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16

(精选)设计方案08-20

设计方案[精选]10-01

设计方案【经典】09-30

(经典)设计方案10-07

【经典】设计方案10-06

设计方案(经典)10-05

设计方案(精选)11-26

设计方案【精选】11-09

设计方案(经典)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