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2-18 10:46:05 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设计方案7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设计方案7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长方体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有序观察、分类比较等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各一个

  学具准备:礼品袋中有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型物体一宗

  学具带1:土豆、萝卜、橡皮泥、纸板、刀子、剪刀等

  学具袋2:长方体框架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分类比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带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倒出来看一看。

  你们愿意玩吗?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类吗?(生分类)

  师:哪为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师: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1)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动手制作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1中,选择你喜欢的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

  (3)相互评价所制作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让展示作品,学生自评,其他同学互评,老师评。随学生的回答点明:面、棱、顶点(并板书)

  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学习

  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标准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辩论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质疑、辩论。

  可能发生争执的有:1、对“相对”的理解;2、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而不是2条。3、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的认识》。

  (4)验证特征。

  同学们说的特别精彩,老师很佩服,但是你们是怎样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看出来的;2、量出来的;3、将长方体物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再用相对的面去比较;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较。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四周压下痕迹,再跟其他的面比较等等。

  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

  用 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较等。

  (5)师生合作,抽象概括。

  师: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另外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学习长、宽、高。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有针对性地参与某些同学的操作,在小组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几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

  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

  (2)练习。

  ①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认识立体图。

  认识透视立体图.

  (1)让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纸盒,(纸盒上各个面分别标上数字1~6)如图:

  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的号)

  (正面远处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

  (2)师: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如果从右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出来就是这样的.屏幕显示立体图.

  师: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

  (屏幕出现)

  (3)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①出示下图,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

  ②出示一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

  ③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

  三、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基本练习。

  (1)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改变长方体摆放的位置,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

  (3)说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么形状及它们的长、宽。上面没有标明数据,你们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宽?

  2、变式练习。

  (1)把一个长方体模型切成两个小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为什么?

  (2)下面是一个残缺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来是什么形状,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四、谈谈收获,全面总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可以从基础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来谈收获,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都是长方形

  (6个)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 └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长方体─(12条)棱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

  (8个)顶点

设计方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所以,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危险处处可能发生,这足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教师的重视。正如《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时时防护幼儿的安全顾然重要,而教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长的暑假马上就要开始了,许多家长无暇照管幼儿,会让幼儿单独在家,不安全因素时时存在,教给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是幼儿园教师势在必行、责无旁代的任务。于是,在本学期我就设计了安全教育活动《遇到危险怎么办》,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掌握必要的、正确的自护常识,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让每个幼儿都能平安、健步康、快乐的成长。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活动难点: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护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四、活动网络图:

  五、活动准备: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

  2、影碟机;

  3、奖品;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三)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六)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活动小结:

  1、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八)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七、活动反思:

  活动能围绕幼儿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能充份调动所有的智慧去滩索、去发现,并有效的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且活动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设计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处行政报告中对“突出主题教研,提高常规教研的实效性”的要求,我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主题教研为龙头,以研促教,以教辅研,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以主题教研为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主题教研活动中,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共性较大的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并找出自身存在的诸多影响个人发展的思想问题,极大释放自身潜力,主动参与主题教研活动,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题、人人有教研成果。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探讨、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二、研究内容

  1、常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作为主题教研的主线,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2、以课例为载体,引领老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改适应能力。

  3、引导教师主动反思自己教学实践过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工作目标

  1、理论提升

  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新理念武装头脑,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

  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能力提高

  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4、总结成果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

  四、实施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旭 刘哲

  副组长:鲁彩霞

  组 员:各教研组长

  (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

  1、各教研组认真在本组内讨论确定教研主题,在学校主题教研领导组指导下,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

  2、各教研组负责人及教师必须在主题教研过程中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各教研组按时完成主题选题工作。

  (2)、严格按照主题教研工作实施步骤,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听评课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工作记录。

  (3)、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讲课、评课、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并负责组织督促教师撰写整理相关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4)主题教研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主题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组织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主题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实施步骤

  1、确定主题和主题方案的制定。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16日。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确定分主题并开始进行理论学习。

  2、专题学习,课堂印证阶段。20xx年11月11日——20xx年11月24日。教研室组织“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提前安排好公开课日期、授课人、授课内容和授课地点。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3、阶段总结,成果汇报阶段。20xx年11月25日——20xx年1月6日。教师个人针对参与主题教研活动进行反思,并在教研组内交流讨论。教研组长再结合本组主题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到位。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

  2、过程管理到位。

  学校对教研组和教师“主题教研工作”全程跟踪,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设计方案 篇4

  活动背景:

  《我的故事》是反映小班幼儿认识自我的教育内容,由于认识、探索的对象来自于认识肢体的自身,这对小班幼儿来讲无疑是件神秘又充满情趣的乐事,于是引导他们通过自己周围的人际环境来认识自己,使幼儿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通过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自己、喜欢自己、大胆展示自己,并进一步通过游戏、手工活动,让幼儿大胆想象,创作不一样的自我,获得一种愉快的自我体验。

  主题目标:

  1、以课程为主的课程安排,重在引导幼儿对个别性的“我”的感知与体验。

  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喜欢自己,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更加喜欢自己。

  为此我们安排以下几个主要活动:

  活动安排:

  1、社会“妈妈真爱我”

  目标:初步感受妈妈的字,知道妈妈很关心自己也很辛苦,愿意听妈妈的话“我的属相”

  目标:知道自己的属相,并选用相应的图标表示,并能用短语介绍自己属相的故事。

  “男孩与女孩”

  目标:能区分男孩、女孩的性别不同与明显的外貌特征,能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2、美术“这是我”

  目标: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能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

  3、语言“熊猫的.客人”

  目标:懂得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有礼貌。

  “小猴请客”

  目标:知道做主人要热情,有做小主人的积极愿望。

  4、音乐“表情歌”

  目标:感受人的不同表情并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学唱。

  “客人来了”

  目标: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5、综合“妈妈,节日快乐”

  目标:知道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6、数学“比高矮”

  目标: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

  “我的玩具”

  目标: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并说出物体的数量(5以内)

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表达设置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以及对于所掌握的课外知识的综合运用。

  1.理解苏武牧羊在胡十九年受尽磨难,但始终没有改变一心为汉的浩然正气,把这点作为指导习作的重点内容。

  2.综合运用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苏武的知识,并加以适当联想,使习作内容丰富生动。

  教学建议

  1.理解是基础,想象是关键。本次习作要以《苏武牧羊》课文为主要依据,重点表现出苏武坚贞不屈的气节。

  2.仅仅改写课文是不够的,还应该组织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使习作更加翔实。但也不要把这篇作文写成纪实性的文章,那样就变成了历史研究。相关提示请参见教材中的'“表达提示”。

  3.评价本次习作可以着眼以下几点:一是看是否表现出了人物的品质;二是有没有把歌词所描绘的画面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故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想象是否丰富而合理。

  4.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学习活动的主题是“热点关注”,目的是引导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热点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教学目标

  1.养成关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中的热点新闻的习惯。

  2.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辨析,经过研究得出客观、正确合理的结论。

  3.初步学写研究报告。

  教学建议

  1.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传媒具有多面性的特点,信息量大,需要培养及时关注并辨析热点问题的能力。

  2.要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新闻,关注世界。

  3.要指导学生对听到的、看到的诸多问题进行归类、梳理,选择出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合理的、正确的结论。

  4.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报告”这种形式表达出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报告”可以谈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谈自己对某一问题利与弊的分析、谈自己的建议、也可以报道某些有代表性的新闻。

  5.评价要贯穿活动过程的始终,要着眼于学生准备情况、研究讨论的主动性和研究报告的客观性这几方面。“研究报告”也不必求大求全,更不要把它看做是活动的唯一成果,要更着眼于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6.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设计方案 篇6

  第一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考试内容

  检验应试者的建筑方案设计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对试题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功能组合、合理的空间构成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从1995年至20xx年逐年考试中测试这部分能力的试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设计任务书做快速设计(包括总平面、单体建筑平面等);另一种是给出功能关系图(气泡图)及说明,要求应试者按“气泡图”所上的功能关系做出总平面图和单体平面图。无论采取一道题还是几道题的考试方式,这门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应试者的建筑方案设计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四方面考核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平面布置:包括城市道路连接,场地道路、停车的考虑,绿化景观环境的合理安排和消防、日照、开口位置等各项规范的掌握。

  (二)平面功能组合:需考虑功能分区、出入口布置的合理性;人流、物流等各种流线的通顺便捷性;垂直交通楼、电梯设置的科学性;厅、堂、走道、公厕等公用设施安排的妥善性;朝向、采光、通风等室内环境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建筑面积和房间面积的准确性。

  (三)合理的空间构成:包括楼层的合理布局;垂直交通安排;不同大小、不同高度空间的合理组织;结构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室内、外空间的综合考虑。

  (四)符合法规规范:包括各项防火规范,有关无障碍设计的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特别是各项强制性条文的掌握。

  对以上四个考核点的检验是对于一个应试者能否成为一级注册建筑师一项十分必要的基本能力综合考核。

  第二考试注意事项

  一、考试不是设计竞赛

  注册资格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的设计能力和基本功,而不是考设计“灵感”,所以考试中千万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追求奇特的趣味性,更不要画蛇添足,应试者在思想上必须明确:考试不是设计竞赛。

  例如:某设计院的一位建筑师,平日设计水平较高,项目设计中能经常出现不同凡响的点子,在考试中由于追求方案的奇特,想表现自己的“设计能力”,在快速设计题中采用60°斜柱网的平面布局,浪费了很多时间,考题没有答完。由于追求形式和表现,追求构图和绘画的技巧,设计中不免带来一些问题,不符合题目要求,建筑面积超出,面积分配不合乎要求,不但没有加分(注册考试是不加分数的),反而减分不少,结果没有及格。所以不要在考试中着意地玩什么花活,否则适得其反。

  二、一定要好好审题

  要快速地正确理解题意,可以说看清题目是最重要的,因为作图题考试的全部要求都明确地写在卷子上。

  应试者在拿到试卷后,首先应浏览题目,正确把握题目的设计条件——任务书,有的题目除文字外,还有设计条件图(表),可能有若干个图或表,要准确理解题意,特别是对成果的要求,抓住要点,然后再动手设计。

  项目名称往往表明了建筑的性质和类型。项目的规模一般有三层含义:使用量(人次、床、辆、座……)、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项目概述是题目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建造地点的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如建筑在北方寒冷地带,需考虑基础在冰冻线以下等)、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建筑耐久、耐火等级等,都是应试者应了解的。但由于作图题要在有限的规定时间里完成,方方面面的问题又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准确理解题意抓重点。

设计方案 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意义,会举出函数的实例,并能写出简单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能分清实例中出现的常量,变量与自变量和函数.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常量、变量、函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思考问题;

  2.通过例题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事物是互相联系和有规律变化着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教学重点:是在了解函数、常量、变量的基础上,能指出实例中的常量、变量,并能写出简单的函数关系式.因为函数关系式是画函数图象的基础. 2.教学难点:是对函数意义的正确理解.因为它是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函数的依据.

  3.教学疑点: ①常量中写不写1;

  ②常量的数值包不包括“-”号;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本章将学习有关一种量随另一种量变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这其实是函数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函数.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先看两个实际问题:(出示幻灯)

  问题1:某粮店在某一段时间内出售同一种大米,请大家思考:在整个的售米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量?其中哪些量是变化的?这其中有没有不变的量?

  由学生讨论回答.

  答:共出现了米的千克数、每千克米的价格、总价三个量,其中千克数和总价是随着顾客的需购量的不同而变化的,但每千克米的价钱即单价是不变的. 问题2: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我们知道大海的脾气是捉摸不透的,她有时暴躁不安,有时却温柔善良.试想,当海上风平浪静时,若我们将一块石头投入海中,我们将会发现水面上有怎样的变化?

  答:水面上出现一圈圈圆形的水波纹,如图13-6.(出示幻灯)

  那么,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圆的半径r,周长C和面积S是怎样变化的呢?圆的周长和直径2r的比值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可直接得到答案,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结果可再提问:你是怎样得到圆的周长和直径2r的比值是不变的呢?这个比值是什么呢?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一具体过程中有些量是可以取不同的数值的,如以上两例中的大米的千克数、总价、圆的半径r周长C以及面积S,我们称之为变量;而有些量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不变,例如米的单价与圆周率π,我们称之为常量.

  但请大家注意:常量和变量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例如:(出示幻灯)

  (1)从大连到北京,如果我们乘坐火车,且火车的速度保持不变,在这一过程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引导学生回答:随着时间的不同,距北京的距离不同;但速度是不变的.

  (2)从大连到北京,如果我们一部分人坐火车,一部分人乘飞机,在这一过程中,哪些量是变量,那些量是常量?

  引导学生回答:距离不变,但随着两种交通工具速度的不同,到北京的时间也不同.

  这两个问题都可由学生讨论、回答.通过这两个问题可以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量和变量是普遍存在的,但数学所要研究的是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即它们是怎样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例如:大米的千克数与总价,圆的半径与面积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函数.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函数?

  首先,我们来看问题1:在售米的过程中,米的千克数和总价这两个量有什么关系?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由学生回答后加以总结:对于米的千克数,每确定一个值,就有唯一的总价与它相对应.

  提问:(1)大家试想,若每千克大米售价2.40元,我们用字母n表示大米的千克数,字母m表示总价,那么n与m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式呢?

  (2)若买5千克大米,应付多少钱?若买25千克大米呢? 这两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体会一下对应的关系.

  再来看问题2:

  (1)请大家考虑,若已知圆的半径为r,我们应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2)半径r与面积S有怎样的关系呢?

  总结:对于每一个半径r的值,面积S都有唯一的确定值与它相对应. 类似于这种变量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例举.由上面两个例子中的共同特点,你能否总结出函数的概念呢?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先由学生讨论,再由一名同学给出他的叙述方式,交由大家讨论,若完全正确,则教师可以加以肯定表扬之后,再强调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板书;若回答的不完善,可由其他同学再接着补充,直到补充正确、完整之后(若学生不能总结完整,教师可适当给以提问性的铺垫)再强调关键词语,然后板书.此处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一定不能操之过急.

  板书: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例1 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面积S(m2)与一边长L(m)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常量与变量,函数与自变量.(出示幻灯) 此题较简单,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之后,可适当给予几个数值加以计算,强化学生对定义中“唯一的”的理解.

  练习:1.P.92中1、2.口答. 2.补充:(出示幻灯)

  下列表达式是函数吗?若是函数,指出自变量与函数,若不是函数,请说明理由:

  由学生加以讨论回答.

  答:(1)、(2)、(3)是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4)不是函数.因为对于每一个x的值,y不是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注意学生在说明原因时的语言,一定要正确.)

  提问:由练习(4)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函数的概念是本章的一个重点,而函数的概念又是从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因此本节课从两个实际问题入手,首先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接着让学生总结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函数的概念,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函数的概念中的“唯一的”这三个字的含义,可给出数字,让学生代入式子中加以验证,最后又给出一道补充练习题,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个概念.

  (四)总结、扩展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能否举出函数的例子?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确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函数的概念,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加以纠正.

  3.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常量和变量,请你回答:自变量和函数是什么量?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16

(精选)设计方案08-20

(经典)设计方案09-01

设计方案(精选)11-26

(经典)设计方案10-07

【经典】设计方案10-06

设计方案(经典)10-05

[经典]设计方案09-16

设计方案[精选]10-01

设计方案【经典】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