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

时间:2023-11-28 18:21: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1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这是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主人公马修老师的经典台词,也是能让我们受益一生的一句话。

  在“池塘之底”男子寄宿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坏学生,他们偷钱、诈骗、打群架、辱骂他人,甚至还放火,抽烟,简直是无恶不作!他们的校长便使用各种手段去严惩他们:鞭打,抽脸,关禁闭,做劳动……可这不但没有阻止他们,反而使孩子们更加猖狂。

  就在这时,来了位矮小的新代课老师,他就是当年失业的大音乐家马修。马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突然发现孩子们特别爱编歌曲骂人,有几名学生甚至有着几乎是上帝赐予的金嗓子,于是他就试着用音乐救赎这些所谓“无药可救”的孩子们,居然让他们乐观起来了,建立一支合唱团,他还成功驯服了禽兽班“危险问题少年”等级的新学生孟丹,让他成为了自己合唱团中的男中音!最终,当所有人都出去了,校长也去领勋章时,孟丹烧掉了“池塘之底”男子寄宿学校……

  在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马修。他从来不惩罚学生。对于学生,他宽容对待,当皮埃尔被关禁闭,皮埃尔的母亲前来看望他时,马修没有说皮埃尔被罚的事,而是说皮埃尔牙疼去看医生了,皮埃尔的母亲只好扫兴而归;对于校长,他横眉冷对,就在他即将被辞退的'时候,他当面指出校长的粗暴自私、追名逐利,对别人没有丝毫信任之意与变态心理。

  马修之所以能够做出这些事来,靠的是什么?是工薪的诱惑吗?不,做好做坏都是得那么多工资,他靠的是职业信仰!毕竟,他是一名教师,教育孩子们是他的职责,既然他擅长音乐,那就用音乐去感悟心灵,教化学生,激发天赋,培育人才!正如他对皮埃尔的母亲所说:“我不但有孩子,而且有六十个孩子!”

  我最不喜欢校长哈森。他是个追名逐利的人,与马修相比,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哈森眼里,名誉、金钱是最重要的,学生通通是他的摇钱树,赚钱机器。他的职业就是处罚学生,他只会坐等他人之功,独占他人之成功之果,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心理变态,而不是那些天真的孩子,不过,后来有一幕,我看了特别解气,那就是孟丹烧学校的那一幕。像那种地狱般的地方,本来就不该有,看到哈森垂头丧气的样子,我不禁想到:“恶人恶报!”

  马修先生对于孩子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春天,意味着阳光,意味着通往心灵的一扇窗。是他——马修,让孩子们走出地狱,变得乐观起来,行走在阳光大路上,获得了生命真正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2

  直到落笔之前,我还在脑中极力地搜寻并罗列着影片中真正打动我心灵的细节,我从脑海中一个个闪过的片断中捕捉能带给我会心一笑的场景。影片的叙述方式是我喜欢的,优美的法语旁白让我的整个心都像沉到了湖底,静静的等待着整个故事姗姗来临。故事的开场给我深刻的印象,佩皮诺站在门口等待星期六到来的样子给我惊艳的感觉,可以说佩皮诺在电影中的每一次出场都带给我天使一般纯净的感觉。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感动人的电影,具有温馨电影应该具备的一切元素。善良幽默却不得志的老师,天才而反叛的学生,不通情理的校长,没有结果的暗恋……等等。

  一群被认为应该抛弃的孩童,从新拾起了希望,从唱歌中找到自己的兴趣,让我感动;那些写着孩子们离别祝福的纸飞机就在万分恰当的时候出现,让我感动;那个一开始就在门口等爸爸的佩皮诺终于在星期六找到了“爸爸”,让我感动……

  当然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莫杭治。不仅仅是“天使脸蛋,魔鬼身材”,同样还有他的声音。从他的声音中和深邃的眼眸中,你可以看到,虽然他被认为是无药可救的,但他同样拥有着对未来的憧憬。虽然他表面上不屑于母亲对他的关心,但他的内心充斥了对母亲的爱。当然马修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用音乐给予了那些孩子希望,引导他们走回正途,并挖掘了莫杭治与身俱来的音乐天赋。他或许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但他绝对是个好老师。当他孤独离开时,那一只只从窗口伸出的手,还有飘落的字条,一下子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气氛,大家都有种想哭的.感觉……

  不可否认,温情是个好东西。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没有特别叫人难以接受的痛苦悲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种从头至尾都可以让人保持微笑的片子。尤其是看着那些顽童们可爱纯真的一面,心底焕发出的某种“本真”的天性虽然连自己也感觉到未免刻意,但也觉得为那样的镜头付出似乎也挺符合人理。所有的成年人都需要回归的时刻。

  既然有合唱团,就必定会有音乐和歌声。《放牛班的春天》能以传统剧情吸引了无数观众,可以说,影片的音乐制作功不可没。

  总之,我是挺喜欢这部片子的。可是他给人留下了很多很多需要思考的东西,就像一杯茶,需要慢慢来品。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3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大名早就耳闻,但一直未及观看。今日无聊,决意耐住性子好好欣赏一番,熟料看了一会儿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伴着笑声和泪水看完了整部影片,心灵受到了很大震撼。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真希望每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做老师的都能看一看。在爱心严重缺失、教育极度沉沦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这么一锅浓烈的、温暖的心灵鸡汤。

  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有着这样一个充满严格制度的少年学校。而这个学校里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严厉管制而变得乖巧,反而成为了一群没有教养,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然而谁也不会知道,在这样似乎无可救药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一个个美妙的梦想正在悄然升华。怀着这样天真烂漫的梦,他们遇见了一个可以说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人 他就是马修。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 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最后的结果是,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们的自信,找到了属於自己的春天。马修老师的伟大之处,主要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上。他申请进行教育实验,请求校长答应三个要求:取消禁止娱乐的禁令;允许他来惩罚肇事者;允许不透露孩子的姓名。这无一不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那一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尊重的前提是爱,马修老师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往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让野男孩个个成为发光的小天使。教师的职责不仅给予学生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追求梦想的勇气与途径。年轻人总是充满梦想的,梦想是青春的背景音乐,伴随人们度过一生最美的季节。但是世俗的压力往往会扼杀这些美丽而脆弱的梦想,《放牛班的春天》里就有这样一群被压抑、被忽视、被扼杀了梦想的孩子们。严格的管束,僵化的教育令他们没有梦想的空间,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叛逆的行为上,失去了追求梦想的甜蜜。马修老师最终以他的理想、宽容与音乐重新唤醒了孩子们追求梦想的本性,让他们的青春活力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4

  一群被世人厌恶的孩子,遇到一个天使般的老师,救赎的灵魂找到了心中的梦想,终于唱出了来自天堂的声音,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热爱音乐有着音乐天赋的代课教师用他对孩子们的爱感化了这一班问题少年冰冷、残酷的心……

  电影中孩子们忧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始终印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诺,他的那双明亮的眼睛却时刻显露出忧郁与期盼,他每天都会靠在大门的铁栅栏上,目光眺望着远方,他是多么希望父亲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啊!可是事实已是无法改变的了。孩子们的心灵被铁血校长严重扭曲,他们没有四季。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从这一天开始,一切都变了,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来学校代课。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很顽劣,院长一见到孩子犯错就会把他拉去关禁闭,可马修老师不喜欢院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他尽自己所能去保护孩子极强的自尊心。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皮埃尔,他经常捉弄别人,还侮辱院长、老师,干了数不清的坏事。然而,马修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他,终于,他发现皮埃尔在独唱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他的歌声简直是来自天堂的声音。于是,马修老师耐心辅导皮埃尔,最终老师的爱还是感化了他顽固的心灵,他感受到了温暖,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看完电影很长时间后,孩子们那纯洁的`天籟之音还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这就是法国影片的那种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长的味道,使人的心灵受到震动,也受到了洗涤。这部影片形象地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心理,最后在马修老师走的那极为平淡的环境中,纷纷扬扬落下的纸片和从窗户伸出的许多只能看到半个胳膊的小手却让我极为震撼,这就是被感化的心灵。忧郁的小佩皮诺最终也跟着马修老师离开了学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让人喜悦和感伤。

  来自天堂的声音,从这群少年口中传出,这无疑显示出了放牛班的春天——天真纯洁、可爱善良,每一个音符中都带有春天的气息,让我们感受这春天的气息,这来自天堂的美妙声音……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5

  从一开始的捉弄嘲笑与不屑一顾,到后来的爱戴支持与敬之如父。马修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一再忍让,凭润物无声的关爱潜移默化,用动人心弦的音乐循循善诱,将一群放荡不羁的少年引回正路。

  构成全片的主要是对比。校长与马修大相径庭的教学,学生前后翻天覆地的改变,孩子们对校长和马修截然相反的态度,无疑,造成这一切不同的,是爱。青少年常是“吃软不吃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地镇压,迎来的不是第一个蒙东在沉默中的灭亡。就是第二个蒙东在沉默中的爆发。靠“以暴制暴”求取正义,虽然看似痛痛快快地解决了一时一地的小问题,但却义言传身教地教会了很多人不文明的表达方式,更可能激化问题双方的矛盾,甚至挑起更恶劣的`对抗情绪。综上,以暴制暴的本质就是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力量大就是正确。

  然而纵然大家都懂以暴制暴只能招致以牙还牙,但还是少有人能做到以德报怨,仁爱待人。因为爱,是要付代价的。当选择了爱,就必然招来伤害。校长的不理解与施压,学生的怀疑和叛逆,不错,爱可以带来令人心颤的美丽,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让人心碎的过程。若那句的诗:“没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就没有可以锻造出天堂的力量。”一切痛苦不仅在奋斗中,其实更在爱与恨的抉择中。选择恨是一种本能,而选择爱是一种本事。选择恨带来一时的满足,选择爱带来长久的心安。

  影片更是十分真实地展示了现实的残酷。“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马修,最后居然被辞退了,而两面三刀的校长则将合唱团的功劳全部包揽。甚至差点获得额外的奖金。我不由地想起那个恪尽职守的鞋匠,他孜孜不倦地工作,对劣质鞋深恶痛疾,追求鞋子结实耐用,但,却饿死了。难道是他的品质让他死了吗,断乎不是,叫他死的乃是黑暗,但这黑暗的社会借着那良善的品格叫人无路可走,便更显出了那黑暗真是黑暗!无疑,这两者都批判了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残酷,但我更看到,这是他们面对黑暗势力发出的战斗的檄文!“虽千万人吾往矣!”若我幸运生于光明的社会,那便随这皓月之辉散发我的米粒光华,默默无闻献上一点爱:若我不幸生于黑暗的世界,也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散发纵然只是将残灯火的一点光亮。纵然星火不能燎原,纵然一点微光终将被历史的车轮轧碾,我也愿做那被辞退的马修,做那饿死的格拉斯。

  我盼望这世界是美好,但我更知现实是残酷。爱是一种立场,不是盲目不知后果地奋斗,而是终知必死而不后退的抗争。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6

  是金子总会发光,池塘之“底”也许就会变成池塘之“顶”。——题记

  有一位叫“克雷芒?马修”的老师被派到“池塘之底”这座学校做学监,刚到学校就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看门人“马桑”大叔的眼睛因为一个叫“乐格克”的学生弄伤了,不仅如此,有一天马桑大叔的病情突然恶化,被送进了医院。马修老师也被这一群顽不可化的学生扰得烦恼不已,可他发现这一群学生爱唱歌,而且其中还有几个唱得非常好的学生,就这样,马修老师用他从不放弃的音乐事业,挽救了学生原本善良的心。

  在这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被学生们称作“秃子”,“光弹头的`”的学监克雷芒?马修和被老师们称作“天使脸蛋,魔鬼心灵”的“莫杭治”。

  马修老师是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不会对学生抱有一丝抛弃的念头,用尊重这个词,让孩子们的自信又回到心中,即便那些孩子依然是某些人心中“坏蛋”的代言人。

  而“莫杭治”在马修老师组织的合唱团中尤为显著,马修老师也夸他的嗓子简直就是奇迹,不仅如此,在片头、片尾也提到了莫杭治是个音乐家。

  在这个故事中,马修老师的教学方法实在令我惊讶,马修老师注重的是心灵抚慰,而现在的老师注重心灵的显然不多,看成绩分三六九等的老师数也数不清。学习好的,受到老师的重视,从来都信心满满;学习不好的,却被老师撇在一边,对考试之类的测试自然越来越怕,更别提自信心了。

  在以前我也因为成绩的问题烦心,在生活中我们总习惯于为别人喝彩,羡慕别人点点滴滴的完美,而对自己突出的一些优点视而不见,不以为然。于是喝彩也因耐于寂寞,而悄然离去,只剩下低头丧气的自己……即使你不是艳丽的红花,但你是默默无闻的绿叶,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一生,依旧坦然地在落叶丛中弹奏“秋之旋律”,与秋风一同为自己喝彩!即使你不是宽广的大海,但你是不可缺少的水滴,无私地将自己的一切献与海洋,依然快乐的同澎湃的浪花一起演奏“水上交响”,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贡献喝彩!

  让放牛班的春天继续!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相关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作文03-06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04-27

《放牛班的春天》读书笔记07-02

《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精选12篇)05-01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有感12-16

放牛班的春天心得体会11-23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有感4篇12-16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三篇06-30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精选3篇)07-03

放牛班的春天心得体会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