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清明节习俗

时间:2022-07-04 02:39:22 清明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浙江台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快到了,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浙江台州清明节习俗。

浙江台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是我国唯一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的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荆楚岁时记》载:“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古人在清明前三日禁止烟火,只吃冷食。传说,春秋时代,晋国重臣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生活非常困顿,有时公子饿了,却又在荒郊野外,介子推甚至割下自己的肉来帮助充饥,可谓鞠躬尽瘁。后来重耳当了晋王,即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坚请而不出。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树死了。于是晋文公下令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台州清明节的习俗。

台州清明节的特点是家家做菁团、菁饼,并要扫墓祭祖。

菁团,据《天台风俗志》里记载:“采菁作饼,以备寒食。”就是把菁(一种野生小草,有清香味,清明后开黄色小花)洗净煮熟和糯米粉捣匀,用面杖压成扁圆形,用豆沙作馅,放进特制的模子里印出花样,蒸熟以后就成为形如碧玉的菁饼了,另用笋末、豆腐干、油泡、萝卜、肉丁等作馅捏成团子的,叫菁团。《台州府志》载:“清明,采菁草杂米面为饵,谓之‘青饼’。盖菁性温,可不热食也。”可见,清明吃青饼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时也是寒食的一种主要食物。

清明扫墓是千年不易的传统。扫墓,也叫“上坟”。康熙《台州府志》:“各具酒馔扫墓,会亲族享饴馀。”这一天,民间不分贫富,带上祭品,多是菁团和家常菜,也有水果,摆以酒设馔,焚化纸钱,礼拜祖先,同时铲除荆草,加盖坟土并封土于墓,俗称“加坟土”。旧俗民间在某地上插竹挂纸钱;也有压纸于墓场和墓背的,称为“压墓钱”,上过坟后,在坟头上挂彩色幡,表示该坟有下代人照管。

“清明长长节,做到割麦歇”,清明作为节气只有一天;寒食节一般也只有三天,可祭祖扫墓的活动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早至春分节气,最迟有到立夏的。究其因,一说是因为清明时节,正值青黄不接,旧时民间无力操办祭品,到春麦收成后才有粮食做清明。另一种传说: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某村中的男子都随戚家军抗倭去了,到清明节时,有人提出要回家过节,为防止过节时倭寇来犯,不放松防务,戚继光就想到了轮流放假的形式,就让军士们轮流回家去和家人共同上坟。这样一来,两相不误,从此清明长长节这个习俗就相沿下来。

清明前后,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大好时光。人们竞相奔往芳草天涯,作郊野春游,这活动叫“踏青”。与此同时,孩童常作放风筝(方言叫“纸鹞”)。旧时台州还有戴柳圈的风俗。民谚称:“清明勿戴柳,后世无娘舅。清明勿戴花,来世呒娘家。”又说:“戴个麦,活一百,戴个花,活百八,戴花戴柳活八百”。康熙《台州府志》载:“(清明)家家插柳于门,或之。”元赵友兰《清明述怀》诗曰:“东风吹春桐始花,青青柳枝插檐斜。内园小儿得新火,紫烟已遍金张家。双鸾吹笙调莺舌,起踏秋千弄斜月。夜深步转玉兰东,笑倚香蕉一株雪。”可见,至晚在宋末,台州一带便有清明插柳、踏青、荡秋千的习俗。

清明还有吃海蛳的习俗。据说,清明日吃了海蛳能使人眼睛明亮。海蛳,肉食性贝类动物,我市沿海有产,清明期间正是这种小海鲜上市之时,民间把这种小海蛳又叫“亮眼蛳”,认为清明日吃海蛳,能亮眼睛,不管男女老少,以这一天吃到海蛳为荣;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清明日所吃的应该是香蛳,即“相思”之谐音,不用说,是思念亲人。不管怎么样,清明节蕴含的是未亡人对自己见过的以及未曾见面的隔世亲人浓浓的思之情,那是无可厚非的。


【浙江台州清明节习俗】相关文章:

台州端午习俗07-01

浙江台州2016中考时间07-05

浙江台州顺丰仓管的岗位工资07-12

浙江省台州天台山旅游攻略09-30

浙江台州卫生系统面试题归纳07-13

浙江端午节的习俗07-01

浙江绍兴端午节的习俗07-05

浙江元宵节有什么习俗06-27

浙江台州会计年审没及格继续复习07-10

清明节的习俗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