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

时间:2023-11-21 09:47:20 传统节日 我要投稿

元宵节习俗合集(15篇)

元宵节习俗1

  江苏泰州过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习俗合集(15篇)

  元宵节泰州有5大习俗,吃元宵、闹元宵、猜灯谜、放烟火、送吉祥。

  吃元宵是我国民间普遍都有的一个习俗,“北方人称为元宵,其实就是南方的汤圆。”因为“汤圆”与“团圆”音近,代表“团团圆圆”,寄托了家庭幸福和睦的美好愿望。

  泰州的闹元宵主要是舞龙、舞狮,荡湖船、挑花担、滚连湘等民俗表演,大家穿着锦绣服饰,一起狂欢。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猜灯谜最早出现在宋朝,大家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

  放烟火也是流传很久的习俗,“放烟火主要是驱灾避难、祈福”。古时在泰州,城里富贵人家会在这天买烟火燃放。农村贫穷人家买不起烟火,就自制“孔明灯”,在中间裹上“灯芯”,用火点燃,放上天。

  送吉祥则是泰州部分乡镇特有的习俗。在元宵节这天,亲戚朋友要给新婚的新娘子送桥桩、送子观音等,以祝福早生贵子。还有些地方是拉着新娘子走百子桥,同样是求子。

  江苏江阴元宵节的.习俗

  在江阴,旧时一些乡镇有在元宵节接灶君的习俗,从正月十三日起,便在灶前挂荷花形灯盏,以示对“灶君”的敬意,同时在屋檐下悬点彩灯,正月十五晚上要在灶上摆设香烛、供果,迎接灶君,祈求保佑。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的花样经就更多了,长寿有百鸟灯;西石桥有茶花担、高跷;申港有舞段龙,利港有调九狮;华士有渔篮花鼓,都素负盛名。旧时,灯会以城隍庙悬灯敬神为最盛。正月十三上灯后,观者如潮,彩灯目不暇接,一直延至十八日“落灯”。城隍庙内有两处尤为引人流连忘返,一处是名为“镜台”的一盏大纸灯,里面点燃许多支蜡烛,熊熊燃烧,火光透过糊灯的水晶纸,像一座耀眼的立体妆镜。另一处是正殿中城隍娘娘戴的龙冠与凤冠,平时不轻易示人。冠上的翡翠,是用翠鸟的羽毛粘上去的,龙冠上有大小39条龙,凤冠上有大小31只凤凰,全部是金片、银线装饰而成。那是由7个一流银匠,花了3年功夫才雕镂成的。可惜这些江阴城隍庙内的瑰宝,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的炮火随同城隍庙一起化为灰烬。城隍庙被毁后,近旁的东隐道院称小城隍庙。

  早些年,江阴农村老百姓对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比较淡薄的。生产队里冬闲的日子并不长,一般在春节前一周的时候,生产队长才不安排活计,而到了年初八,就听到生产队长吹起下田出工的哨子。元宵节那天,家境殷实的人家会安排吃“团圆”(汤圆),绝大多数人家是没有什么特殊的“纪念”的。虽然也有“调龙灯”、“舞狮子”的活动,但不普及。

  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了,许多元宵节的传统活动又在农村中恢复起来。每逢元宵佳节,江阴城乡同庆,共同上演“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的盛况。

  江苏武进县元宵节的习俗

  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於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江苏苏州元宵节的习俗

  苏州习俗,自元旦至元宵节,火炉中烧炭墼,称为“欢喜团”。淮安人传说,吃汤圆可以接到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各家就开始煮汤圆,直到元宵节,天天都有汤圆吃。

元宵节习俗2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日,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所以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习俗:

  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1、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3、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日。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所以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节习俗3

  今天早上起床,妈妈说要下元宵吃。我听了,心花怒放,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爱吃元宵的啊! 妈妈先往锅里倒上一大半的水烧开,再接二连三地将元宵宝宝们放进锅里“泡温泉”。没过多久,妈妈掀开锅盖,一股热气便迎面扑来,一个个元宵宝宝在沸腾的水里跳起了“芭蕾舞”妈妈给我盛了一碗放到桌子上,我抄起一个勺子,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子旁。

  碗里那洁白无瑕的元宵宝宝们有大有小,个个都从水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我舀了一个小的`,靠在嘴边,吹了吹,送进嘴里,再一咬。啊!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里面那饱满的浓汁都流了出来。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我“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着饱饱的肚子,满意极了!

元宵节习俗4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有着[]00多年历史的古都北京,元宵节这一天更是热闹非凡,尤其在明清时期,一到农历正月十五,北京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看花会和赏灯会,使整个北京城洋溢在欢乐的气氛里。

  老北京的民俗节日气氛历来是十分浓厚,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花会,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各种小吃的叫卖和民间工艺品的展卖等。其中以耍狮子的场面最热闹,所谓的耍狮子也叫“舞狮”或“狮子舞”,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体育形式,遇有喜庆的日子,艺人们相聚在一起,舞狮、耍狮,表现欢乐喜庆的。特别是每逢民间的重大节日,更是热闹。小到由一两个人舞动的狮子,大到由五六个人舞动的狮子,伴着锣鼓,翩翩而舞,气氛异常活跃。

  二是灯会,在夜间举行,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就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特别是到了元宵节的夜晚时分,更是举烛张灯,结彩为戏,供人观赏,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在明清时,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等,特别是在今天的“灯市口”一带,更是花灯荟萃,买卖花灯、放花灯、赏花灯,成了一条灯的'河流,“灯市口”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三是吃元宵,这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古时候人们把元宵这种食品叫汤圆、汤团或团子,只因在正月十五这天食用,所以便把这一天叫成了元宵节。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因为元宵节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阴历年的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们多取其意,要吃元宵。那为什么又有“闹元宵”之说呢?“闹”就是指热热闹闹地欢乐一天的意思。因为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一年中比较清闲的是“冬仨月”,元宵节过后,气温逐渐变暖,万物复苏,冬闲已经过去,就要备好耕作的事宜,不能稍有休闲了,所以元宵节这天欢乐一番,既是一种“放松式”的休闲活动,更是表现人们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用欢乐的笑声和喜庆的锣鼓声,在吉祥的气氛中,迎接丰收一年的来到。

  近二十几年来,元宵节已被赋予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其活动内容也不仅仅是看花会、赏灯会和吃元宵,而是向多元化方面发展。人们借助这个喜庆的节日,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和经济交流活动,在祥和、喜庆、美满的气氛中,相互传递一份真情和爱心,希望新的一年幸福快乐。

元宵节习俗5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与土元十五的中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三个合称“三元”,分属于天、地、水,“三官”的诞辰。因元宵是节日食品而得名。元宵节又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我们乡村的元宵节非常的热闹。看,有舞龙灯的、有逛庙会的、有放水灯。

  乡村的元宵节主要活动是观赏花灯,所以又称“灯节”。在这个节日里还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灶火、猜灯谜等习俗。

  在这天晚上有的人 还 放许愿灯,放水灯,再把自己家里的`灯全开起来,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灯都开起来?是不是太浪费电了?”妈妈说:“不浪费,那叫‘满堂红’。”哦!原来如此,在这元宵节的时候,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地方的村民舞龙灯,可热闹了。我们还在桥头两端点上灯。有些大人会一起打牌,搓麻将,闹到很晚很晚的才肯罢休。

  在元宵节的这天晚上,电视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精彩节目插放,有小品、舞蹈、歌曲,反正应有尽有。于是,我又天天盼望过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我喜欢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6

  舞狮子

  舞狮在我国历史悠久,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逢年过节及庆典盛世都可以见到欢快的舞狮活动,把老百姓的欢喜心情表达的是淋漓尽致,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狮舞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元宵节习俗7

  闽南元宵节习俗一、马队阁

  以儿童着崭新古装,各饰戏中角色,骑在盛装的马背上参加游行。阁,采用古代的阁棚,如床状故又称“阁床”,上面架起长方形的棚子,分“粗阁”和“细阁”两种。上有彩绸或布景,儿童1至3人,妆成戏中人形象,坐在棚中,前后由4人扛阁游行,这是“粗阁”。“细阁”则是阁中有一个古装少女,坐在瓷鼓上,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形象古朴优雅。

  闽南元宵节习俗二、猎户阵

  猎户阵全阵成员数十人,各披“猎装”,分别手执各种兵器(十八般武艺齐全),为首者披挂戎装骑马开路,阵中还有若干人扛着禽兽及虎皮随行,颇有架势。不时还打出各种套路,十分壮观。

  闽南元宵节习俗三、元宵灯会

  元宵花灯象征子嗣繁衍、人丁兴旺。元宵灯节形成后,人们又根据灯与“丁”同部首的关系,将元宵花灯与生男联系起来,认为花灯具有使妇女生男的神力。在闽南、粤东方言中,“丁”与“灯”谐音,两地人们则据此认为花灯有预兆生男的吉祥意义。因此,元宵节挂灯、送灯、妇女观灯等,都具有祈求生子,尤其是生男孩的意义。

  闽南元宵节习俗四、“请替身”

  旧时泉郡元宵节有“请替身”之俗,“替身”又称“代人”,是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其数目应与自家人口数相同。晚上“请替身”时,需摆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主妇先焚香,斟酒,少顷,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触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时口中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把“替身”送到户外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可在新的一年消灾弭祸,前途光明。

  闽南元宵节习俗五、祀“棕蓑娘”

  祀“棕蓑娘”的未成年女孩每人事前需准备好一只一寸长的小红鞋子或一件小衣裳,然后结伴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茫茫(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求;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祀毕,焚化小红鞋或小衣裳,收回供品。其意在于乞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

  闽南元宵节习俗六、吃元宵

  是日清晨,以元宵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谓之祭春,并做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圆满吉庆。元宵节前后,若有亲友来访,也常以元宵待客。

  闽南元宵节习俗七、敬神明

  元宵节晚上,有孝敬神明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寓意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吉兆。

  闽南元宵节习俗八、“听香”

  “听香”者一般为小姑娘或青年妇女,主要是预卜姻缘,或祝福夫婿出门做工、讨海、“过番”平安赚大钱。“听香”者先在自家厅堂焚香祝告,祈求神明指点迷津,然后手执一炷香,按占卜准许的方向移步至目的地,躲在某户人家门边和窗下,以听到屋里人家说的一句话,去圆析所问之事的结果。过去泉州有“正月十五听香小仙梦”之俗语,如果元宵夜听得不过瘾,耐心等到中秋夜,还有机会再听听。

  闽南元宵节习俗九、元宵“踩街”

  泉州“踩街”的主要传统艺术形式,有人们熟悉的“贡球舞”(彩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笼吹、、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狮、弄龙、阁车、高脚戏、歌仔戏、装人、纸塑巨像、“旗锣鼓枪”等。

  闽南元宵节习俗十、“装人”(妆人)

  即化装成古戏中人物或滑稽形象,俗称“装人”。前导持一面卷书牌,上书表演单位(境、村)名称,继以五音锣鼓开路,表演节目有人们喜闻乐见的“陈三五娘”、“郑元和”、“亲姆打”、&ld

  quo;西游记”、“白蛇传”、“打铁记”、“骑驴探亲”、“公背婆”、歌仔戏等等。

  闽南元宵节习俗十一、钱鼓舞

  一种传统古典舞蹈。表演者各执皮制钱鼓按音乐节奏起舞,形式多样,有彩女钱鼓舞,有配合“昭君出塞”的辽人钱鼓舞等。

元宵节习俗8

  时逢元宵,我轻执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栏头,只望夕阳拍遍芳亭。你轻倚在我的肩膀,闭目呢喃。望着满亭的碎金与斜掠的双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满,只有安祥。

  黄昏裹着一层薄纱退去,月儿便浮上柳梢。清净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湿透一片情谊。你的耳语在静静萦回,于我的胸前,我的脑海。不知月宫上的仙子,是否还深情地望着吴刚?也不知那棵桂树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灯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带着孩童般的天真牵着我冲进花海。天上下着绚丽的烟火雨,雨点滴滴映着你淡淡的笑颜。你轻扯我的衣襟,只为人流的喧闹。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灯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灯火,还是身旁带笑的你。

  你拉着我选一对花灯,一朵旱莲,一朵雨荷。于来往不息的人流里,两朵花绽着粉扑的笑颜,如你我的笑颜。我此刻只愿:今夜永驻,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们的欢颜。

  花零水流,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阳颤影。只是夕阳在芳亭上只拉出我那条长长的.孤影,碎金亦被润得迷糊。眼前犹是那对春燕,唯不见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着夕阳,落入山岗。

  月据着柳梢,依然是那年的清灵。我的胸膛,我的脑海,也不止地涌着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广寒宫寂寥,把你偷去?还是你忘时日?冰冷的月光倾注在我的脸上,留下泪花。

  烟火雨仍下着,雨水滴滴凉在我的心头,我仿佛只剩一个空壳,没有灵魂。此刻的我终于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烟火,而是身旁曾带笑的你。

  人流将我冲至花灯前,还是一朵旱莲,一朵雨荷。花影里映着阵阵的忧伤,眼影里泛着曾经的你。我的泪终于决堤,湿月亮,也湿衣襟。我此刻只愿:悄无今夜,悄无今夕。天上,那颗星终于暗,地上是我的伤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阳却不曾升起,我颤抖的手在发黄的草纸上书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不知纸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泪水?

元宵节习俗9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吃元宵代表着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2、耍龙灯:

  舞龙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龙是中国古老的图腾,正月十五耍龙灯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个华人聚居的地方!

  3、舞狮子: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

  4、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5、送花灯:

  送灯又称送花灯,汉族传统民俗,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

  6、踩高跷:

  踩高跷亦作“踩高蹻”,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装扮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迎紫姑:

  迎紫姑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汉族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汉族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9、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10、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活动,这项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元宵节习俗10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新年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母亲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到家,母亲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父亲母亲带着我出门看礼花。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

  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民。

  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民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积极响应。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民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驱邪避鬼神。

  看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的习俗和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这一天让我懂得了很多课外知识和文化习俗,中国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传统的文明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元宵节习俗11

  一、吃元宵

  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习俗,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一般有多种馅料,其中豆沙馅的最为多,元宵除了一般的,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二、观灯

  观灯是元宵节期间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汉族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三、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汉族舞蹈。

  五、舞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元宵节习俗12

  一、元宵节为什么要赏花灯?

  1、元宵节为什么要赏花灯。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另一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2、元宵节挂花灯的传说。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而手机短信就留出了空间,即便仅是转发短信、墙角。手机短信由于网络写手的介入而显得精彩纷呈,是用我的名字为题材创作的。而现在,这是其中的两种。唐代的`灯会是“以白糖,如此表达友情,或煮司或油炸。于是,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贺卡。由于”春晚“节目追求雅俗共赏,期待未来家庭幸福,邮局里更是堆积出小山般的挂历邮品、枣泥等为馅,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每到这一天夜晚,团团圆圆,即互动又轻松。

  3、元宵节的简介。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二、元宵节的习俗。

  1、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2、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3、踩高跷、。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元宵节习俗13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舞龙舞狮

  元宵节大街上有舞龙灯、戏狮子等表演,龙灯分金龙、青龙、白龙。舞龙灯边行进,边翻滚,舞者如痴,观者如云。豫园元宵灯会精彩纷呈,《瀛壖杂志》记:“上元之夕,罗绮成群,管弦如沸,火树银花,异常璀璨,园中茗寮重敞,游人毕集……远近亭台,灯火多于繁星,爆竹之声累累如贯珠不绝,借以争奇角胜。”

  这一夜,沪城内外大街深巷上,小囡低拉兔子灯、大孩高举小红灯,灿灿华灯,如流星闪闪,几分神秘,恍如梦境!诗云:“错认瑶池却未真,满园花柳及时新。试灯风里游人集,半是嬉春半探春。”“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夜深,豫园九曲桥等处燃放大花筒、九龙、花蝴蝶等焰火……

  上海农村农田里挂上一盏灯,称做“望田灯”,预兆五谷丰登,讨个太平年成。吴淞一带店家挂跑马灯、鱼灯等,乡间各庙宴神,在庙门前立灯塔、架桥灯,饶有情趣。

  清文人陈伯熙在《上海轶事大观》中写道:“元宵悬挂灯彩,妇孺辈牵率夜游,有‘走三桥’之语。”昔人有诗云:“元宵踏月闹春街,同走三桥笑堕钗。一路看灯归去晚,却嫌露湿牡丹鞋。”城隍庙豫园一带,嬉春仕女,鞭丝帽影,鬓影衣香,踵趾相错,肩背交摩……

  老上海元宵节吃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寻觅记忆中老上海乡村元宵节几段尘封的剪影:上海县农民元宵夜食南瓜、苦草、高粱圆子,黄、绿、红三色兆丰年;或做12只大圆子,用手指在圆子顶端揿出潭印,蒸熟后看潭中积水多少,以卜当年每月雨水。川沙居民元宵爱吃谢年的“收心馄饨”,入夜,寺庙前高悬七层至九层红灯,农人手持火把走在田头“调火龙”,唱:“花三担,稻六石,赤米绿豆收两石”,祝祷丰收;他们还点燃田边茅草,俗称“炭茅柴”。

  南汇地方家家做高粱、糯米圆子,中午包馄饨,夜里,孩子们玩“炭茅荡”,举着火把绕着自家的田头边跑边喊一些祝愿自己家种的庄稼比别人好的话。宝山的桶形天灯别有情趣,点燃油灯,带着人们美好的祈愿冉冉飘向深邃的夜空……奉贤元宵夜,农家点燃天香蜡烛,祥瑞之光可兆丰年。此地做的汤圆大不同,花包形称“花包圆”,稻堆形称“稻堆圆”,寓意粮棉大丰收。崇明地方糯米茧团形状巧,两头大来中间小,元宵中午,包的馄饨叫“兜财”,下午,用筷子插上茧团,放置田头,祈求丰收,叫作“斋田头”。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挂红灯

  夜里,高竹竿上挂红灯,走村儿童提彩灯,还有人玩 “掼火球,照田财”。金山、松江地区元宵夜,有人在田间挥野火,有人把灯笼檐前挂。有人上街舞龙灯,有人出行“串马灯”。嘉定农家正月半吃的馄饨叫做贺年羹,又以面粉团捏成缸甏等状蒸煮,称为“蒸缸甏”,看“缸甏”潭内水汽多少,卜一年之晴雨。青浦有些人家爱吃用荠菜、油豆腐、粳米粉等做的糊涂羹,寓意太平无事糊里糊涂过一年。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走三桥

  元宵夜,吴淞等地还有“走三桥”风俗,妇女结伴相行,或拖儿携女,或挟持婴儿衣衫走过三座大桥,认为可实现一年保平安,求生贵子,祈祝幼儿祛病消灾等愿望。沪地乡村亦有“卜流花”旧习,炊前,用糯米或玉米等投入煮沸的锅水中,谷物爆开粉碎为末,是大好征兆!据说元宵之夜少女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此时,天空一轮明月、皎洁如玉,地上一片灯火,良辰美时,此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

  老上海元宵节习俗:扛三姑娘

  沪郊农家有元宵节“扛三姑娘”“迎紫姑”习俗。“紫姑”俗称“坑三姑娘”,是传说中的“厕神”,即用一只淘米箩,箩上插一只银簪,由几个姑娘“通神”邀请田角姑娘、场角姑娘、坑三姑娘等“三姑娘”“降神&rdquo

  ;,或用淘箩或畚箕下缚一只筷,由二人扶着,让筷在木屑或糠秕上写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多由妇女参加。询问吉凶祸福,是一种迷信活动。

  元宵节观灯乃旧民俗,也叫“灯节”“灯夕”。

  旧时申城除抗战期间和社会激烈动荡的.年头外,每年元宵节前,城隍庙一带大小店铺、住户开始张挂起用绫绢或纸等其他材料制作的五光十色的彩灯,有婴戏、祥云、银丝、兰草、荷花、彩虾、蝙蝠、凤蝶、金蟾、飞鸟、八仙和走马灯,还有兔子、螃蟹、鲤鱼、鳌山、蚌壳、福字、风车灯等。豫园内的四美轩、得月楼等茶楼、扇庄、店铺还在彩灯下悬挂灯谜给游人“猜谜谜子”。

  上海人的元宵汤圆

  据说汤圆或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兵出征,回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便在上元节叫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犒赏将士。这种食品后人称为“唐元”,人们取其形状圆圆满满,有合家团圆之意。

  正月十五闹元宵,晚清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云:“肉馅馄饨菜馅圆,灶神元夕接从天。城厢灯市尤繁盛,点塔烧香费几千。”元宵佳食汤圆又名圆子、汤团、汤元、团子、元宵、浮圆子、糖元等,有咸、甜多种,它和端午粽子、中秋月饼、重阳节糕、清明青团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符号。

元宵节习俗14

  元宵节事关人生大事,它可是一年仅一次的情人节!(和全国相亲大会!)要知道,古代很少自由恋爱,公子小姐被深墙大院隔开,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谈恋爱?洞房花烛之后吧!但是,古人也想追求爱情啊,元宵节就光荣地站出来了!

  单身的公子小姐,早就对出街同行玩乐翘首以盼了,对他们来说,元宵节就像一场全国相亲大会!小姐们顾盼多姿盈盈笑语,公子哥风流倜傥步步生风,《紫钗记》里霍小玉一扔紫钗,男主李益一捡,佳偶天成!《大明宫词》里薛绍一摘面具,就捕获了太平公主的芳心。这万人空巷的相亲大会,你说能发生多少故事啊!只要看对了眼,以后还能翻墙见!毕竟,《西厢记》里的张生,为了见崔莺莺可是没少翻墙的!对于订了终身的情侣来说,他们会在元宵节当晚约会!不管这见面之路有多艰难!毕竟翻了那么多次墙,就这一天光明正大撒狗粮!

  我们来看看,这元宵约会怎么操作的。

  新年还没过,赶紧让小厮丫鬟传书信,沟通下元宵夜碰头地点,去信才没多久,就老盼着回信: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你问能不能矜持点?答: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朝思暮想,日盼夜盼,终于到元宵节这天了!翩翩公子兴冲冲出门!惊!街上人也太多了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目一对,激情燃烧,但穿越人墙过去也忒难了!别说衣衫整齐保持形象了,能活着挤过去就很难了好吗!

  恋爱一晚,终须一别,公子掏出信物,假装豁达: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小姐泪眼朦胧: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感动天感动地,感动到丫鬟小厮起鸡皮。

  比见面更难的`是,有的人,等了一晚上都见不到对象,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元夜、花柳灯月都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被狗粮包围的公子哭着说:再也不想吃狗粮了……

  总的来说,古人约会难,难于上青天!和古人相比,我们很幸福了,毕竟古人只有一个情人节,我们天天都是情人节啊!我们不用写信翻墙,也不用吟诗作对,可是你以为礼物就不用买了吗?这就不是一年一次的小出血了!3.14、5.20、七夕、圣诞节、元旦节、2.14,哪个日子约会不送礼物?想想还是回古代划算啊!

元宵节习俗15

  1、纪念平吕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2、花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踩高跷是我国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在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生存需要去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艺术源于生活,在古代更是如此。踩高跷原本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下的产物。高跷起源于劳动一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这条注释所描绘的情景类似现今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的捕猎场景,他们平时捕鱼的形象是踩着一根木跷在浅海中撒网。

  此外,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踩高跷和高跷会在元宵节是最吸引老少男女的庆祝活动。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个高跷表演队伍的人数一般十几人。高跷表演者都是传统古代文化中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戏装打扮。

  踩高跷的队伍一出现,就会吸引大批的男女老少来观看,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五,人们会主动来到往年的高跷会和踩高跷的表演地点来观看,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的踩高跷表演深受各个年龄断人们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告知人们正月的庆祝活动的高潮即将到来!尤其是在十五元宵节这天,沿途的大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会放鞭炮道来表道谢辛苦,表示慰劳,也有很多给一些数量的红包。接到红包后,高跷队会在此逗留进行表演,进行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北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南北方踩高跷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具有差异性。

  高跷表演者通常都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进行跳跃和舞剑的表演。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我国各地踩高跷的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百花齐放。

  我国各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高跷丰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齐放,并且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其中北京的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东北地区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元宵节习俗】相关文章:

元宵节习俗02-28

元宵节习俗07-06

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07-03

闽南的元宵节习俗06-26

元宵节的习俗大全06-26

宋朝元宵节习俗06-26

元宵节的习俗日记06-26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06-28

元宵节习俗大全07-12

江苏元宵节的习俗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