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体会

时间:2023-11-07 08:11:20 教师 我要投稿

教师学习体会【热门】

  教师学习体会 篇1

  今天有幸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教师学习体会【热门】

  文章分别从五大方面去讲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当今教师为什么要不断谋求专业发展。从古代教学谈到现代的教学,师生的态度转变,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教师所承担所有的责任都有巨大的变化。普及教育时代的早期,教师是知识上的多面手。普及教育时代,学科的分工,教师职责明确而单一。而到了今天及未来的教师,要求有更高的“课程意识”与“学习意识”。越来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出生率下降使学校和教师面临日益紧迫的竞争压力,这些因素使当今教师的专业发展压力增加。

  从这一点,我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压力与责任越来越重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是势在必行的.,而且感觉到发展的紧迫性。如何促成自身的持续发展?如何促进自己的持续的专业发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解。这里有三种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

  在这三种取向中,我比较赞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从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到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占主流的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这一取向。这个状况有没有改进的必要,方向会在哪里?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第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及有效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包括个人历史、投放程度、职业阶段、学校文化、活动形式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通常具备五个特点。

  回想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我觉得象组织外出学习这种途径对你的专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深刻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或许,在自己专业成长中,能更多地去观摩各地的名师上课,各地的教育或许能给我们有不同的启示。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多去观看录像,同样通过反思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从“吸收外来知识”、“加深对自己及其实践的理解”和“改进教师文化”三个维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

  在学校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象“把教授请进来,把教师送出去”是值得保留和发扬的经验。或许,在将来可以把这些经验再推广。

  第五,校本教师专业发展途径。首先,促进教师对外来知识的吸收与分享。其次,促进教师的自我理解和专业自觉。最后,促进学校文化或教师文化的改进。提出构建日常实践为基础的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体化专业生活方式。

  学习完以后,我对王教授说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印象比较深刻,其实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在我们教学实践当中的,如何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如何去对一个学生做出一个评价,这都方式都需要我们去深思而后行的。是否我们现在的评价方式还存在着不合理,也需要我们去反思。另外一点我印象很深的是,需要教师去找一面镜子,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缺点,这面镜子就是对自己教学上的反思。有了反思才能有进步。我觉得我们做的反思还不够多,还不够深,对自己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应此我们应尽快地去找这一面镜子,去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自己不断地进步。

  教师学习体会 篇2

  我工作了19年,任教班5届,对学科知识比较熟悉,对教学驾轻就熟,开始有些缺乏继续提升的动力了。但第一天,听了黄忠主任的发言《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我为之一震,尤其是他的结束语“提升精神品格,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透彻人生的智慧”,这是怎样的大智慧呀。我的确要重新审视人生目标,继续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坚持+专注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专家、教授们的发言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汪立民教授的讲座让我联想到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开展“数学建模”课题研究,让学生选好主题,自己分析、假设、建模、求解、评价,并撰写结题报告。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一定会有大的提升。何小亚教授的讲座《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标准与范例》让我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表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要将教学用书上的目标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小目标,这就是毕业班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范文。

  我平时的教学目标中有设计“正用”、“逆用”,但没有“变形”,看来以后还要考虑这个了。他的“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话让我产生了共鸣,的确,教学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而非撒大网捕小鱼。吴康教授关于《数学解题研究》的`讲座拓宽了我解题的思路,虽然有些内容还不大听得懂,但见识了大师的风采就已经很有收获了。闫德明博士的讲座就已经让我看到《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了。他对全国各地名师的熟知与点评让我大开眼界,自己这个井底之蛙以后要多在网上看看不同教师的讲课视频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特级教师戴东祥的发言让我明白不能停止追求专业高度的脚步。许锡良教授连续两个小时关于《人性、人权和教育》的讲座,让我重新思考教育应该怎样开展才能保护学生与教师的人性和人权。

  教师学习体会 篇3

  时光如一支离弦的利箭,转眼间飞逝而过。二十三年前,我光荣地从继红小学毕业,二十三年后的今天,我又回到了这里,身份却已然不同了。这所给予我营养的母校,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做事的方法。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继红精神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渗入我的骨髓。今天,当我以一位新入职教师的身份,再一次聆听宋校长的培训讲话时,我又对我的母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将制度化为信仰、融入灵魂

  宋校长说:“继红教师的使命是透过人本的陶冶、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继红的孩子学会求和,学会合作,学会共存,学会创造。”我对此深有体会。14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独生子女身上共有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无论发生何事,每一个孩子都认为是别人的错,自己才是受害者,从来不愿主动与人求和,这种态度将成为每一个孩子发展的牵绊。如何让孩子学会求和,将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重要功课。

  宋校长说:“继红的教风是安静教书,潜心育人。”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在这个生活节奏快速、人心浮躁的社会环境里,每个人都很容易急躁,作为老师更是如此。当学生学不会时,我总是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仿佛学生是因为没有听清楚才不懂。学生越是听不懂,我也就越着急,逐渐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声音降下来,安静教书,将成为我日后的必修课!

  二、努力成为优秀的继红人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喜欢、家长爱戴、业务水平过硬的老师。如今,我也是一位孩子的家长,更能够体会到作为学生家长的心情。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博览群书,更加勤奋地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在工作中,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教育教学经验,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我已跻身“南岗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这个奋进的团队,但以往的成绩只是一种历练,我将以此为起点,尝试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同时主动帮助周围同事做好各方面工作,借以熟悉各种业务,在继红努力成为一块万能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感想与启发

  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功课,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之外,好习惯、好性格的养成,生活的能力与沟通的技巧,哪怕只是利用闲暇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的视角与眼光,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走进课堂,世界便跟着走了进来;走出课堂,你仿佛带走了整个世界。原来,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我们能够带给学生的却是无限的,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头上自带的光环和能量。

  备课质量决定着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就是抓备课。备课应该是一个非常完整而庞大的体系。首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决定了本节课的效果。对教法的揣摩以及灵活的应用会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记得更扎实。教师的语言就像一只神奇的.魔术手,把枯燥变得灵动,把晦涩变得精彩。如果你没有在教学课堂中随机应变、应运而生的语言功底和能力,那么你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必须设计和酝酿每个词、每句话以及每一个教学连接语。尤其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幽默、风趣、充满童真的语言,能够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者干脆说成精气神也是同样重要的。这些内容应当同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样,熟记于备课之中。一节优质的备课,从创境质疑和自主尝试开始,对于问题的设置,以及学生的研讨交流,重点问题的点拨提升,最后的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夯实以及拓展应用,都需要我们花时间花心思地去备去磨。现代教育的方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多媒体教学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制作技巧。但是,好的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绝不是教师上课的拐棍和扶手。我们仍需要条理清晰的梳理,以及扎实的基本功——板书书写。备课并非简单的准备,而是需要设身处地地认真钻研,绞尽脑汁的积极献策,在头脑中形成从开始到结束的逻辑预设。高效的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备课。

  及时有效的总结能够使教师快速成长。这里的总结是指两方面: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调整。课堂中穿插的小结以及最后的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它如同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掷地有声、余音绕梁,令学生回味无穷。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去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教师在一节课之后更需要静下心来,像电影一帧一帧的回放般,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问题预设的回答情况是否与最开始的预期一样,教学语言是否呈现多样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思考,梳理和反思的过程才是我们真正进步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学习是一个有情境、有会话,还会有反思的过程,我们在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追求润物细无声般渗透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学会挖坑,学会让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挑战,做一名优秀的指挥、教练、二传手!

  面向未来,培育全面发展、个性凸显的时代英才

  20xx年8月30日下午, 是继红小学新入职教师的第一次大型岗位培训。我早早地来到了南岗校区,进入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面上鲜红的几行字───对学生像亲人,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对同事像家人,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其实含义深刻,这也是学校的隐性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们。

  体会着大厅的这几行字,我走进五楼会议室。首先,由继红小学宋春生校长向各位新教师介绍学校概况。当大屏幕显示建校时间为1948年的时候,我不禁感叹这所伟大的学校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而我也有幸考取到这所学校,他也将伴我度过人生的春夏秋冬。接下来,宋校长又依次向新教师们介绍了学校的标志、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育人理念、教育理念、职业追求、教师誓言、教师使命、教师成长目标及学生培养目标等,让我们新教师初步了解继红小学的理念思想,以便大家能更快地融入其中。这对我的帮助也是极大的,除了可以宏观地对继红小学有初步了解外,还提升了我对于教育这一行业的理解,并让我更加坚定选择这一行业的信心与决心。

  接下来,宋校长又向新教师们讲解了继红小学教师应该知道并且要做到的规范,共二十条。从规范的数量上,足以看出继红小学对于教师要求的严格、教学的严谨以及对学生的负责,作为继红新教师能成为学校教师团队中的一员,我十分荣幸与自豪。在这些规范中,有几条令我印象深刻,如第三条“用家长的标准要求自己”,这让我联想到作为一名教师从事教育是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一项行业,也属于服务行业。但与其他服务行业不同的是我们从事的这份教育行业,是为了培养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的肩上责任更加重大。“用家长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是家长作为“顾客”对于教师,也就是“服务者”的期盼,只有让家长信服我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教学技能及管理方式,才能让他们将孩子们放心地交给我们。

  最后,宋校长送给我们两句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做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夯实做人、走向社会及学习力的基础。这几句简单的话语足以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重要性,而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还需要虚心向前辈们、同辈们学习,将学校、团队利益置于首位,努力主动地把事情做在前面。并钻研学科专业知识,制定合理的计划、目标及时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努力传递新时代正能量,永远保持进取之心。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培养更加优秀的继红学生!

  听李校长讲座有感

  本次培训我们聆听了李校长的教学讲座,作为美术教师,我很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

  首先,我明确了教学的关键在课堂.因为,只有课堂质效的提高,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降低,课堂质效提高,师生才能有更多时间进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特别是-----在目前学科课程难度不减情况下,提高课堂质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做到让孩子在最短时间完成高效率学习。同时,有效的课堂理念的落实,需要教师洞悉教材、洞悉学生、洞悉资源,同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在课堂中要求全体参与、共同参与到教学当中,教学质量才能提高,老师能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我明确了”教学中对于学生要付出最小干预、最小代价,也要最大受益”,同时,要多给学生创设思维情境,也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及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在美术课程中,小学阶段至关重要,教师的引导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美术审美及知识记忆,小学阶段孩子想象力丰富,老师无需做很多范画,那样反而会局限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很多时候,孩子们心中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主题,这时候让小朋友们来分享一下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为其他孩子打开美术的大门,老师在出示自己的范画来进行思维引导,这样在教学中孩子起到了主导作用完全由自己掌握了课堂。

  最后,我想合适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最基础的操作流程,但校长也鼓励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师的特点来灵活弹性处理.结合以上看法,我觉得教师更要提前做好精心准备,备教材、备心境、备学生、备导入、备教材、备设问…..这些都做到后,课堂上的很多问题就会轻易解决。

  同时,保证课堂中秩序也要讲究策略,学生在一节课中找不到学习方向,学习过程中无积极性等,这是我们新入职教师要面对的问题.那么,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目光期待,这一点就在于本节课导入能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教学过程中更要幽默暗示,不能死气沉沉来完成本节课程。有时候,教师本身也是课程,也是策略,那就是教师要以自己的热爱,自己的热情和自身的魅力来与课程融为一体,才能更好的吸引孩子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们新教师还应该多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一些小策略,来吸引孩子.比如在课前做个小实验,讲一个孩子们熟知的童话故事等,这样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此外,教师更应在语言上有所注意, 如声音的高低,语速的调整,表情的变化等,以此来吸引孩子们保持一定的注意力。而对于注意力分散的孩子,更不能简单地批评,可以通过和善的提醒-----眼神的关注,表情的变化,手势的提醒等等.孩子有很多种,不同的孩子更要不同对待,要进行规则强化,脸比较小的孩子要委婉提示,课堂中的小淘气要稍微严肃郑重地警告。那么这中间最传统的方法就是点名提醒,并及时停止口授等方法,要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来让孩子们的思维跟随教师完成本节课教学课程。

  感谢继红为我们新入职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谢李校长带来的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学习了这么多内容对于我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我会努力做到培训中所提到的这些,希望早日成为合格的继红人!

  教师学习体会 篇4

  三百六十行,行行皆不易。隔行如隔山,各行各有难。教师因肩负着“教书”—“授业”、“解惑”和“育人”—“传道”的双重责任,故使教师这一行业更显神圣和庄重。我们说其“伟大”也非故弄玄虚。有人说,世界上三种最亲密、重要的关系是:亲人、老师和同学(战友)。可见,教师实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又异常重要的职业。

  天下万物,芸芸众生,为师者亦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除非你甘于平庸,做一辈子的“教书匠”,以默默无闻、四平八稳为荣,否则,就应该在这个平凡、清苦的岗位上活出自己的风采和特色来。

  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教师就应该做一个“有思想、有情趣、有特色、有成果”的“四有”教师。

  一、做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苏格拉底说:“人之可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人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就因为他是一种会思考、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教师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其思想和境界更应比同类“动物”更上层楼。人类文明史发展至今可谓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千花齐放,万家争鸣。仅以教育教学为例,各种思想、流派、理念、风格、教法、学法纷纭变幻,课堂改革新潮迭起。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和特色,很容易误入歧途,丧失自己。所以,一个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一个教育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古代圣贤孔子则是很好的榜样,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贯穿中国整个教育史家,至今仍熠熠生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自身既是哲学家、思想家又是教育家,三人并称“希腊三贤”。

  我们虽无能、无力为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但可有能有力修一些哲学,有一些思想,立一些教育理念,概言之,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这是一个让广大教师忽视却也为此羞赧的问题。我们已习惯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是呀,人民教师在用烛光照亮他人前行道路的同时,可不能迷失了自己前行的道路!教师不只是一个举火者,而应该是一个举火在前,慨然前行的“向导”和“拓路者”;他手里举着的,不该是能量有限的蜡烛,而应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万能万通、永生不灭的“永动源”—只要有光有风有空气,乃至有雨雪雷电,这“永动源”就会熠熠生辉、光照万年亿年。

  教师的思想就是这“永动源”。支撑一个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的,不是基本功、方法、技巧等流之于表面的“技术”,而是为之提供无穷动力的教育思想,这恰比是“流”与“源”的关系,“末”与“本”的关系,“目”与“纲”的关系。

  一个以教育思想武装起来的头脑,既不会盲从,也不会盲干,更不会无为,他清醒周围的现实,更清醒如何以自身的思想、力量去影响、带动大批的人去影响和改变这一现实。他是教育界的普罗米修斯,是杏坛的基督。

  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在忙碌、繁杂的日复一日的“教书育人”中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跟着潮流走,忙碌、消耗着自己,也迷失着自己;即使有一些思想,也因为懒惰,因为忙碌,而疏于整理、挖掘和实践,天天是学不完的理论,搞不完的教改,批不完的作业,应酬不尽的“检查”,疑问和思想被教养所代替,愿望和理想被琐屑所消磨,思想在哪里?在名家的说教里,在教参的规定里,在这种层出不穷的“式”、“段”、“步”、“法”中,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口中,唯独没在自己的大脑中。

  人为星辉,我为尘埃;但大狗叫,小狗也应有自己的叫声。教师有思想,教育才有意义,职业才会变成事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永远比墙上芦苇站得更直更久。

  二、人要有情趣

  情趣是一种色彩,一种标志,是让人迅速地识别你,也让你迅速地与他人区别开来的色彩、符号。遗憾的是,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很强烈地感受到,教师在广大群众的视觉里是严肃、认真、刻板的一类群体,是值得尊敬但不值得亲近、可爱的一类人。这虽与行业间的误解和媒体形象有关,但更与教师的客观表现有关。知识分的优雅、博学、从客、慈悲更应该引起社会的敬佩和亲近;但有时候,敬佩并不值得亲近,“敬而远之”自有其理。

  既要让大众“敬”,又要让大家“亲”,这是教师亲近社会和民众的一道必做题,这道题首先要从培植“情趣”解起。

  英国当代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在他的《后哲学文化》一书中说到:“所谓人类的进步,就是使人类做出更多有趣的事情,变成更加有趣的人。”梁启超认为趣味乃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 出来”,“把我的生命和宇宙的众生进合为一”(《中国韵文里头表现的情感》)。在《关于趣味》一文中,他讲的“凡趣味的性质总是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 二、游戏,三、艺术,四、学向。”

  情趣来自丰富的内心和对外部事物细致、敏锐而准确的感知和描述。情趣是一种高雅的情感的外在体现,也是一种修养的物化。教师不应该只做一个刻板、认真的传教者,这样的传教者即使再认真、敬业,他只能获得职业上的认可和尊敬,而不能引起受业者灵魂上的震撼。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让学生“亲”,必先让学生对你有兴趣。为师者身上必先散发出迷人的“光”和“采”,才能产生“诱”和“惑”。一个情趣盎然、充满活力和风采的教师,往往在教学中举重若轻、事半功倍。可以讲,教师的情趣越高雅、越丰富,他的气场就越强大,他的魅力就越迷人。

  情趣的体现不拘一格。琴棋书画是雅趣,读书、歌唱、写作、收藏、体育、绘画等何尝没有雅致?做教师的就怕一天到晚板着脸孔,一派庄重肃穆,拒人于千里之外。那样一个干巴巴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永远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与热爱的。笔者高中时的班主任,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他身材高大,表情冷漠,眼神冷峻,让人不寒而栗;高中两年,同学们没见他笑过一次。上他的课时,大家都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生怕被提问到。毕业几十年过去,同学间和他来往的很少;虽然他也是一位正直的教师,但就是没有和他亲近的愿望。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极热情地招待偶然登门拜访的学生,但依然无法消弭他与大家间横隔了几十年的拘谨与尴尬。他除了上课,很少见他有什么爱好;他严肃而自闭,庄重而孤单;说他生活缺少情趣,虽有些大不敬,却事实又如此。

  一个充满情趣,雅趣横生的教师想叫学生不亲近也难。教师在课堂上的神采飞扬固然能吸引学生,但如果在课下也能让学生见识到你最真实、丰富而精彩的一面和“多面”,学生们会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你?——想必那一定是羡慕、崇敬又神往的。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同理,人的情趣也源于业余时间,教师不应该只在讲台上风光,讲台下“走光”。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形成是与他的情趣成正关联的。

  三、做有特色的教师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更不允许广大教师千人一面、异口同声。教师在务求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理想的同时,更要精心打造自己的教学文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中国乒乓球几十年长盛不衰,靠的就是看家本领“快”、“变”、“灵”,这是中国乒乓球的文化特色。教师整天面对着几十双、上百双充满灵性与审视的眼睛,在交集和互动里,你不可能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你要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尊敬和迷恋,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学生一般都是喜欢那些生动、有趣,在教学上富有鲜明特色的教师的'。一个学生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要结识几十乃至上百个教师,而他记住的、喜欢的教师不到10%。忘却的,平庸暗淡;记住的,特色鲜明。没有特色的教师不会在学生的印记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色是生命力,也是创造力。在知识分子云集的教师队伍里,教师间的竞争是空前激烈的,在关乎评优、职称、奖励等敏感问题上,孰优孰劣,孰上孰下,伯与仲只在毫厘之间。当你抱怨自己未能脱颖而出时,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出类拨萃之才;杏林亦如武林,杏坛亦是战场。一招鲜吃遍天。你在教学上的“一招鲜”是什么?是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还是讲课精彩,引人入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看似老生常谈、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可是,就在这平凡与琐屑里,他和你,你和他就慢慢地扯开了距离。那些出名的、获奖的、晋级的、成绩优秀的,往往是那些教学富有特色的教师;被上级教研部门关注、被学生和社会认可的教师也往往是个性鲜明、教学有方的教师。有方即有特色。四平八稳,死水一潭、毫无激情者,永远都是铺路石。于漪、魏书生、李镇西、韩军、程翔、窦桂梅……这些语文名家,哪一个不是特色鲜明、特点出众?

  特色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尤其是在推行教育改革的当下,各种“流”、“派”、“法”、“式”横行;三教九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改革切忌形成“大一统”的模式,更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任何教法与风格都是一家之言,任何成功的教法或改革的背后,都有当地教育资源乃至行政资源在起作用。教学改革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革”。这“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乃至经费投入等诸多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远不是学一套教法就一劳永逸的。

  有思想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与自身的特点,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本班特色的教法,切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语文教学要形成特色,有很大的机动和选择的空间。听、说、读、写、译、编每个领域里均有可探索、试验的空间。只要你有素质、有信心、有办法,就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你也一定会实现从“匠”到“师”的飞跃。

  四、做有成果的教师

  如果你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有特色的教师,想不出成果也难;即使再普通的教师,也应该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教师的也要有“雄心壮志”,以谋“宏图大业”。许多教师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后,只满足于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信条、为荣,这本无可厚非;做个平凡的小人物也是一种伟大,但平凡之中应该追求事业的“不平凡”,应该完成由教师“职业”到“事业”的飞跃和转换。这是一种境界。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在教学岗位上问心无愧、不负良心就够了,并不求什么功名利禄、轰轰烈烈。这种想法没有错误,但却有失偏颇。追求成果与以上观点并不矛盾,成果也是对一个教师教学素养和能力的综合考查。一个追求上进和高境界的教师永远不会拒绝成果,成果也不会光顾平庸者、懒惰者和毫无准备者。当你抱怨自己命运不济、生活不公时,应该自忖:我是否比他人思考得更多,付出得更多,创新得更多?

  成果并不只单单指教学成绩。教学分数只是最原始的成果。绝大多数教师一生被分数捆住了手脚,遮住了望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追逐着分数、率的攀升。眼里只望着这些“小果”,故而从教几十年,除此之外再无更大的成就,成了名符其实的教书匠,从没想、甚至畏惧在教研、教改和其它方面作一些探索、实践和牺牲;只是在关乎到切身利益的评优、晋级(职称)上,才如梦初醒、斤斤计较。

  教师学习体会 篇5

  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育人指的是学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教育内容为载体,强健学生的体质,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向上的人格。

  我记得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万世师表孔子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认为,教师若不是路标,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我以为,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要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在喧嚣的花花世界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其次,我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因为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再者,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我认为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学习体会 篇6

  20xx年XX月20日,通过对河北区教育局刘局长所做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规划纲要》精神——争做新时期合格教师”专题讲座的学习,使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强国必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尝试。

  一、静心学习,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造,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刻地去领会、贯彻。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指向明晰,切中肯綮,既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又符合教育发展实际,通篇所透露出的精神是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 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放眼纵观全局,牢牢把握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这是《规划纲要》的特色和亮点所在。

  二、精心谋划,始终秉持“质量至上”的理念

  1、发展学生特长,放飞生活空间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一是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花大力气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要树立新型教育教学质量观,不仅关注学生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情趣、特长方面的发展,真正把时间、空间、健康、兴趣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等。二是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提倡分层教学。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差异的人,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这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和谐地发展。

  2、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在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历史时期,人们普遍认识到“教学质量”这个概念内涵越来越丰富。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反思过程,重视实践,加强课内与课外结合。

  三、潜心发展,始终秉持“内涵发展”的理念

  主动搭建发展平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习。新时期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既要有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又要努力将这些理念更有效的、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教学,大胆探索,科学地解决问题,善于汲取新的方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开拓创新,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这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同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在讲座中找到答案。《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了我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只要坚持《纲要》中的道路方向,只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教师学习体会 篇7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全在学习了XX市师德建设现场会的精神后,组织学习了XX市教师十不准,进行了“师德建设大讨论”,在活动中学习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观看了师德教育光盘,想想自己所走过的教育历程,对照“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个基本内容,深受体会。

  为师德为先,师德乃教师的灵魂,具有良好的师德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师魂的核心是师德,强烈的责任感在鞭策着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师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爱学生。师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民族性。祖国的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已注入了新的内涵,即: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同时师德已提高到很高的位置。国力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呼唤崇尚师德。

  在做好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到关心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体贴入微,照顾好每一位。在接收新班级时先对学生的`家庭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他们的性格和脾气,爱好和特长,努力寻找出因人而宜的灵活的教育方式。

  以身作则,不令则行。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的人,是一个值得可信的人,是一个值得可敬的人。你的言谈举止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强调师德不是强调理论说教,更重要是要塑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的形象。我平时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陶冶情操,让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识社会,了解自然,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严于律已,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具体表现。我平时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从不因自己的过错而迁怒学生,去打骂学生,去污辱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学生友好相处是我的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

  师德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是一篇大文章。师德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外树树形象,内强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才能不会落伍。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学习,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努力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教师学习体会 篇8

  在网上,看了那些关于教师言行的纪录片,心情复杂沉重。一股股的辛酸撞击心灵之海汹涌澎湃……为那些遭遇不幸的孩子潸然泪下……

  反思走过的路,是为了更好的总结走更踏实的教育教学之路。对照自己警醒为人师者的我,只有不断进步提升师德高度,才能不愧对家长、同行、全社会及国家对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期望。

  曾经读在书上读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没有爱心他将一事无成”!事实证明,我们的一生都充满了爱!在父母家人、亲戚朋友的爱心呵护下,长大读书工作成人!这些促使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站在了,今天最光荣的三尺讲台之上,成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眼前这些天使般的孩子,我只有把一颗爱心献上,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也许我的工作能力并不强,智商也不高,但我为自己为有颗爱心而快乐骄傲!在我看来,一生最有意义的事,是为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在道德品行上树立榜样,叫他们首先做一个好人,然后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将来就会成为社会优秀人才!

  有了好的思想言行就应该是为人师表了。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时的仪表端庄,更重要的'是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应该叫做崇高!那位叫学生打伞的教师,还有那位恶意中伤学生的教师,以及使学生不能正常生活的教师,你们扪心自问,你们连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都不爱,你们还是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吗?你们的良心会受到谴责的!你们不为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负责,你们还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吗?你们这样没有爱心,却不知自己是在黑暗里行走啊!我呼吁他们也警醒自己。

  翻开《中华传统师德》书香四溢:“献身教育、追求真理、乐群爱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这些金玉良言打造我们新时代人民教师,充满爱心成为光明使者,照亮身边、照亮单位、照亮全社会……

  我继续研读传统师德的修养:“立志有恒、坚守德操,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立人达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欢欣鼓舞乐此不疲,用新时代的师德打造自己,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优秀教师而不断努力奋斗!

  教师学习体会 篇9

  20xx年5月24日我荣幸的参加了深圳市青年教师技能比赛,比赛归来我真是感慨很多,同时收获颇多。在参加比赛的同时,也是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

  比赛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了一天,在一天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当代年轻教师的蓬勃朝气,潇洒自如的组织能力。精彩的课堂教学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还真是有待很大的提高。对课堂的教学艺术的探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就我的几点心里体会谈一下:

  一、 新教材的特点与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了与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成就的联系,更加注重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即将重视结论的学习转变成重视过程的学习,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的演化和研究、处理问题方法的运用;同时新教材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将演示实验尽量转化为学生的随堂实验,同时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实验;此外,新教材还加入了“实践与探索”以及“我们的网站”等内容,让学生更好的开拓思维和视野空间。新教材在教学要求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研究技能和创新意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给学生留出了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

  当前,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确实存在学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要使以往的观念有新的转变确实需要有一个适应和过程。事实上,许多时候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形式,传统教育的实质”,学生的学习过程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学”为主,遵循着一个“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老套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课堂教学的任务首先是完成教学内容,因而教师的讲解替代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的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识结果替代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内容局限在应试教育这个层面上,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技巧,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和拓展。

  二,利用教材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几种途径:

  所谓探究性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性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性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的来说,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具有生命力。

  在许多新秀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讲课的视角都很新颖,很特别,很有实践性,深受学生喜欢,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情景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自实践来学习,来顿悟生活中物理知识,这样学习起来会很轻松,很有实效,学生的收获很大,很有兴趣。

  现在的学生,现在的教材,现在的教材改革都需要我们更好地动脑,不能怕麻烦积极准备好课程,认认真真的讲好每一节课。在一天的比赛中,充分渗透了课改理念,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按三维目标的实施来完成,教师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活动量大,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十分明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体现特别明显,主要从教学设计可以看出。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好的设计,好的效果,新课改理念是前提,实施三维目标是关键。反思自己,不思的反思教学,做研究型的教师才是最终的目标。作为物理老师还应该进一步的理解教材和课改精神,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发挥好传统教学的优势,努力把物理教学质量搞上去。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青年教师特别要注意学习这一点,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物理能力。

  刚教学的前几年我有幸能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真是很幸运的,收获很大,同时使得我突然之间对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了更深的理解:

  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

  没有对目标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

  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

  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

  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我相信只要我热爱物理教育事业,肯于钻研,我一定也会有所成功,也争取做一名名师。

  教师学习体会 篇10

  xx年7月16日17日这两天,我参加了潍坊市教育局教科院在潍坊市北海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会议。会上,我们观摩了王俪珺、王欣香等六位老师的展示课,并听取了刘福香、王丽等四位教师的精彩讲座。这些课与讲座,浸润着她们对语文执着研究的心血。通过本次的学习,不仅使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也为我在以后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了一盏指明灯。下面就本次的培训收获略谈一二。

  收获一,走进绘本,回归生活。在这六节公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第一堂由奎文区德信现代学校的王俪珺执教的二年级《走进绘本》课。对于绘本,我只在电视中或图书馆里见到过,但没有想到它还能用于学生的学习教材。在课堂上,王老师能以绘本内容为载体,配以动情的音乐和教师生动的语言,将图片、文字精美的融为一体,烘托造势,营造出了一种浓浓的绘本故事的氛围,让孩子们全身心的完全沉浸在其中。一堂课下来,孩子们有的早已泪流满面。她让学生连贯的读,对于情节的理解掌握有好处,深深的抓住孩子们的心,而王老师的设问、旁白也很有讲究:在故事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大树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为什么还会高兴呢?每个同学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却又是真实的……如此深刻的思想教育,不但使孩子们深浸于爱的洗礼中,更让听课的老师感动、学习、思考。而这正是绘本的魅力所在。

  收获二,写字教学新感悟。会上,听取了刘福香和王爱红两位老师关于写字的讲座后,可谓受益扉浅。对于写字的训练,我在课堂上也经常指导,可还是对孩子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有所堪忧,听完报告后,我才深知,原来写字教学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不光是一年级老师的专属,它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阶段。“师者,人之模也”,而一个语文教师的书写水平对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也会有积极的影响。都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每天孩子们有一半的时间与教师共度,教师的言行时刻左右着孩子的成长。作为教师许多重要知识都需要用文字表述在黑板上,作业本上,教师自己的书写对学生而言无疑就是一块无声的样板,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教师一手漂亮的好字必然对学生书写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写字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而普实的王老师正是如此做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节语文课,她的字都端端正正的,这无疑给孩子们的.练字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另外,练字过程是个循序渐进耐力持久的过程,并非一年级练好了就可以了,这就需要教师的策略了,王老师在讲座中还谈到要对学生的写字水平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因为只有建立长效地评价机制,才会为学生的写字过程树立自信心,才会让孩子爱上写字,从而让学生坚持下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当然,王丽的识字教学与王丽杰的阅读教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薛老师所说,这次培训会,虽没有名师大家的亲临,却普实而深刻。这也正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的,它同样带给我沉甸甸的收获,带给我众多的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会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在自身的课堂上去实践研究,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教师学习体会 篇11

  这周我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十条规的容是: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从教行为。遵守十项准则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规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教师学习体会 篇12

  ——z区教学技能培训暨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感悟成长

  12月10日z区近三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观看了课堂教学技能的录像,并且有幸聆听了六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我感触颇深。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最初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不为别的,只为了与孩子们快乐的在一起。当去年这个梦想变为了现实后,才发现这条路并不是那么的好走。我曾经懊恼过,因为我报考的是语文教师,现在教的却是数学,相比而言我还是钟情于前者的。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我还是有些郁闷,有些不甘。这样的心态注定了我的工作是不踏实的。现在呢,我已慢慢习惯于数学的教学,听了今天精彩的`发言,我的心便被深深的碰触了。其实只要你用心,坚持下去,不论干什么,一定会有收获的。因此我要做到以下三点:

  在教学中积累经验,慢慢成长。由于我们很年轻,缺少经验,有时还会有些自以为是,所以有时会轻言——这么简单,不用看教材我也会的。因此有时会对教材把握不准,甚至懒得去看教材,顾此失彼,所以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真正做到吃透教材,把握住重难点以及如何突破,这样才是关键。

  尊老爱幼,在前辈们的经验中成长。年轻的我们有激情,但是缺少经验,因此我们要多向学校里的前辈请教,谦虚问学,做一个会尊重人、谦虚的青春朝气的老师。

  多读书,在知识的海洋中成长。有句话说的好,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八小时以外的晚上八点到十一点。的确是这样,这些时间你是用来看电视或上网玩呢,还是用来读些有用的东西,做些有用的事呢?不仅这几位老师是这样认同的,全国名师也经常说自己多读书、多学习。因此年轻的我们有什么理由虚度年华呢?在空暇之余,还是多读书吧!

  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的走下去,而且争取路越走越宽。所以鼓起勇气,努力前进吧,因为梦想会一直在,让自己做一个在路上的幸福人吧!

  教师学习体会 篇13

  通过本次专题学习,我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标准、与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关注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内容实在,可读性强,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我们要学习他们教育思想的先进性,教育理论的严密性,教育措施的细致性,教育成果的全面性,真正做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建真正的高效课堂。我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

  想要真正使核心素养落地,教师必须转变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切实为学生能“学”服务,正确对待教师的“少教”,给学生以更多的“多学”主动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变学生“听懂了”为“学懂了”“学会了”。我也结合了自己英语课堂的实际,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得到全面改观,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式”或“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为现在的自主式与开放式的主动学习状态,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自信了,也更乐于用英语大胆的进行交流和表演。

  二、领悟有效教学

  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提倡“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需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学会阅读课堂,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学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会帮助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思考。我认真学习并思考着每一个观点,同时也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地领悟到: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

  三、学会终身学习

  提高教育素养首先要立足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突破学科教学的界限,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懂的教育规律,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核心素养为教师指明未来的方向,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科业务精通熟,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的动向,争做一名真正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教师,更好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工作。

  教师学习体会 篇14

  20xx年xx日至xx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师院组织的xx市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学习。我们先后到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凤游寺小学、上海洵阳路小学和杭州崇文学校参观考察,这四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或传统、或鲜活、或深厚、或新锐,这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各具特色,让我体会到江沪浙一带教学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应该是专家的讲座,华师大的吴亚萍、李政涛、李永成三位专家分别从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学生工作的核心命题和教师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做了三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调整心态,享受工作带来的苦乐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这是李政涛博士讲座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对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

  虽然在名师培养工程的队伍里我是小字辈,但实际上我也工作了18个年头了。随着自己在工作中从青涩走向成熟,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而内心追求完美的标准却不曾降低。这些压力有时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知不觉中,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不那么强了。我不得不承认,职业倦怠找上我了。我时常自问:曾经那么喜欢当老师的我,现在怎么就不快乐了呢?

  “教师职业特点就是艰难、繁重、劳累。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没有累出效率?累出品位?累出创造?累出智慧?累出成长和发展?”李政涛博士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醍醐灌顶,原因很简单,不是工作太多,不是任务太重,不是超过我的能力,而是我忘记了享受,忘记了享受教学、享受学习、享受失败、享受成长!再看看比我年长的名师们,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情、执着,感染着我,也让我汗颜,我想他们一定是享受到了繁重工作背后的品位、成长和发展,所以才能累并快乐着。我相信我也可以,一定可以,宠爱自己,用工作宠爱自己。

  二、审视自己,看清自我更新的方向

  吴亚萍教授将课堂教学的“改革”状态分为:方法的改革(旧框架+方法技术=教师主导)、形式的改革(旧框架+新元素=学生主动)、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动+技术+开放题)、局部的改革(认识部分内化并转化为行为),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的状态。这让我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自己真的还要努力更新自己、提升自己。

  吴教授用案例的方式解析了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的结构设计,从教结构到用结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其间体现了融合渗透的策略和整体感悟的策略。这种结构设计很适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它完全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不是将知识一口一口掰碎了喂给学生,而是呈现一个整体,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性,先是跟着老师学结构,再让学生去用结构,这种大体系、大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掌握学习方法、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听实验小学老师的执教时,以上的思想体现得并不是很理想,让我有一点怀疑它的可操作性,好在吴教授的课后评课,并不停留在批评层面,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做法。让我羡慕洵阳路小学有华师大这么雄厚的专家支持的同时,也让我坚定地相信这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愿景,更是可以真实达到的`现实。

  三、名师团队,获得持久前进的力量

  名师培养工程这个团队,既有市教育局人事处的方向领航,又有xx大学师范学院的专业引领,再加上各区名师们的相互碰撞,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华师大的教室里,我们放下盒饭就开始分组讨论,不管是师院的老师还是名师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交流、甚至争论,一直到下午的教授来上课才被迫停下来。在从上海到杭州的高速路上,整整一路我们都在交流、在分享,话筒在手中传递,思想在分享中丰富,情感在掌声中交融,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的车程让我们更加充盈、更加丰沛。相信浸润在这个优质团队中,我们的课堂一定会逐渐充满生长气息,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生命自觉,乃至达到对学生的生命自觉。

【教师学习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学习体会03-08

教师政治 学习体会07-03

教师礼仪学习体会06-13

教师培训学习体会07-15

教师培训学习体会07-27

教师学习体会(精品)07-10

暑假教师培训学习体会07-03

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体会07-03

教师关于新课标学习体会06-17

教师跟岗学习体会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