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26 18:29:52 设计 我要投稿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汇总(14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汇总(14篇)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自主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心旷神怡”“闲逸”等词的意思。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和表达经验。

  2、在了解作者通过四季哪些不同事物来表现美的基础上,发现四段话中用词的共同特点;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动态描写中表现出的从容恬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闲逸而生动的韵味,感受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学习课文精选事物、准确用词的写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景致,把这个景致独特的(如热烈、恬静、丰富、简洁等)美表现出来。

  学习流程:

  板块一词说四季,激发品读兴趣

  一、聊聊对四季的印象。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你会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夏秋冬呢?交流自己想到的词语。

  2、我们读过很多古诗词,诗人笔下的四季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描写四季不同的诗句,读一读,感受诗人笔下四季不同的特点。

  春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动)

  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热烈)

  秋天: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萧瑟)

  冬天: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凛冽)

  二、教师谈话激趣:今天我们要一起品读的《四季之美》,是日本古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一篇作品(简介清少纳言)。文章很短,她这篇文章中的四季,是不是也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特点呢?自己一段段读一读,注意课文中描写具体景致的词语,用心感受,尝试做出自己的判断吧。

  三、学生自读,关注具体词语,做出初步判断(圈画批注)。

  板块二词品四季,感受恬静韵味

  一、交流分享:每个季节分别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是从哪些词语上感受到的?

  二、品读发现,感受恬静韵味。

  1、读一读教师出示的词语,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一点儿一点儿泛着微微的飘着

  翩翩飞舞蒙蒙细雨一只两只闪着朦胧的微光

  点点归鸦比翼而飞心旷神怡

  捧着暖和的火盆闲逸的心情和谐

  2、发现交流的基础上,关注动态描写,体会动中之静。

  3、反复朗读,想象画面,感受字里行间恬静的韵味,争取做到熟读成诵。

  三、再读思考,交流讨论:为什么清少纳言心目中的四季都有恬静而生动的韵味?可以从文本信息中找原因,也可以做出自己的推测。(从文本信息看,作者有意选择了不同季节中一天内不同时段的精致来描写;从作者特别注意到四季中这些景致表现出的相同韵味,可以推想她是一个从容恬静、热爱生活的人。)

  板块三词句对比,丰富语言经验

  一、挑战发现:细心地读一读每一自然段,看看有没有词语与从容恬静的韵味不和谐。如果有,这些词语怎样更换才与从容恬静的韵味一致。

  二、对比阅读周作人的译文,然后简单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三、倾听教师朗读林文月的译文,对比课文和周作人先生译文,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春曙为最

  [日]清少纳言林文月译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微露光明,泛紫的微云轻飘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阳斜照,近映山际,乌鸦反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动。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入之后,尚有风声虫鸣。

  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也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穿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火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板块四词斟句酌,描写心中景致

  一、积极运用联结策略,说说阅读课文时,联想到了哪处自己印象深刻的景致,这处景致具有怎样的韵味(美)。

  二、仿照课文,注意准确用词,用简洁的几句话描写这处景致。

  三、交流分享,相互评价。

  四、齐读结课:想一齐读一读谁的译文?根据学生的选择齐读。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重难点)

  3、仿照课文写几句话。

  课前积累:

  我们积累几个短语,谁来读第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来读,声音响亮。第二行,你来读,字正腔圆。请你说。

  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润红紫红紫的彩云朦胧的微光

  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润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闪着朦胧的微光

  预设1、是的,加上动词之后给我们一种动态的画面感(是呀,加上动词之后增强画面的动态美)

  这是大自然向我们翻开一页又一页绚丽多姿的画面。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四季之美》的散文,(板书《四季之美》),跟老师板书课题(我相信同学们的目光一定都集中在我的手上)齐读课题,嗯,声音真响亮。

  2、了解作者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出示简介,生读)

  清少纳言日本散文的鼻祖,这么厉害的女作家写的文章,相信大家已经预习好了。

  二、检查预习,摸清脉络

  1、听写词语。

  现在老师要检测一下预习情况,拿出听写本开始听写,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红晕乌鸦比翼而飞愈发心旷神怡凛冽闲逸

  请同桌两人对照大屏幕互相检查批改,错误的圈出来,并让你的同桌修改订正。

  预设1、老师在听写时发现“凛冽”这个词语错的最多,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跟老师在书写一遍。(预设2、错三个以上的请举手,请你说,比翼而飞的翼,闲逸的逸,凛冽,这些词语有错误的请举手,看来有些难度,跟老师一起书写一遍,请在本子上在写两遍。)大家的学习习惯真好,写完之后马上坐端正了。

  2、这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描写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请你来说。

  预设1、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四季之美。太简单了,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如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什么来写呢?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2、你真会读书,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是每一段话的中心句。

  3、同学们四季之美,人人都能写,如果让你写四季之美,你会写什么?

  预设1、比如春天你会写什么?山和树、花、草、柳树等。夏天呢?荷花绽放、下河游泳。秋天: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冬天雪花飞舞、堆雪人、打雪仗。

  孩子们,我们写四季时往往写的是事物,这是从事物的视角来写,它是比较常见的。

  三、精读课文,感悟四季。

  过渡、是啊,作者写的是四季的四个时刻,这是作者写作的一种时空的视角,它是很独特的。(板书:视角)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

  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随着作者这种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自己读读,尽可能的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指名读。

  2、读的.真好,你们听出来没,它那一点点泛着鱼肚色的天空,好像让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天空慢慢的亮了。

  没错,这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谁还想说?

  预设2、:我想到的是太阳一点点的升起来,天边的白云都被太阳染成了红的或者金的,五颜六色的,大地也被阳光照耀着发出了美丽的光彩。

  你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她能从文字当中看出颜色的变化画面,你来读一读。

  预设3、孩子们,你们欣赏过黎明吗?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又欣赏过几个美好的黎明呢,但是清少纳言不一样,她爱着这每一个黎明,她爱这黎明中变化的色彩,她爱这黎明里面悠然的清新,春天,读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

  1、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自己读一读文章,想象文字当中的画面。看到什么样的画面能描述一下吗?

  预设1:看到在美丽的夜晚中,时常飞过几只美丽的萤火虫,给这夜晚增添了一份乐趣。

  她看到的是明亮的月夜,月色迷人。

  预设2:夏天最美的夜晚就是明月和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比较幽静。

  预设3:我看到清朗的夜晚,天很黑,萤火虫给人一种幽静而快乐的感觉。

  2、其实我们想着想着就会发现,作者其实写了三种夜,第一种夜,明亮的月夜,第二种夜,你们说——漆黑漆黑的暗夜,第三种——蒙蒙细雨的夜晚,没错,这三种夜中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但是作者写的却非常的简洁,明亮的月夜他只用了三个字:固然美,后面几种用他也一两句话,为什么他要写的这么简洁?琢磨琢磨。

  预设1:我认为他第一个写得比较简洁,因为我们都见过比较普通。

  预设2:作者总的笔墨写的后面,没有用过多词语就写出了动态。

  3、也就是说这些画面作者没有给到你眼前,而是给到了你脑海里,心里,这种表达也是也在文章中处处可见(板书:表达),我们来读一读这三种夜,带着我们的想象。指名三个学生读(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先肯定学生再扣关键词句)

  4、同学们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词他们没有画面感但是可以把这三种夜连起来,一层一层细腻的送到我们心里,咱们接着再听。指名生读。

  5、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清少纳言给迷住了呢?

  预设1:生命的美。

  预设2:写了夏天的三种夜,各有各的特色,她被迷住了。

  6、那如果我们就看第三句,她在第三句中,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她迷住的呢?

  预设1:被灯光迷住。

  7、如果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迷住清少纳言的不是单一的事物——

  预设1:我觉得是蒙蒙细雨衬托出萤火虫微光的感觉。

  8、同学们,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其中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的迷人。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孩子们,你们有谁用心感受过夏夜呢?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几乎让我们忘记去感受夏夜的美好,清少纳言不同,她爱着这每一个夏夜,明亮的月夜她觉得美,漆黑漆黑的夏夜她觉得也美。就算是蒙蒙细雨的夏夜她还是觉得美,她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全班读——

  第三自然段

  1、走过夏天的夜晚,我们来到秋天的黄昏,自己读一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1:秋天写了在太阳快落山时,大雁和鸟都比翼而飞飞到自己的巢里,在夜晚还有风刮起来,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2、 、同学们,蒙蒙细雨的夜晚,那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让清少纳言着迷,而夕阳斜照点点飞鸟的动态描写,则让他感动,同样是对鸟的动态描写,我们曾学过《鸟的天堂》里也有: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3、有什么不一样吗?

  预设1:四季之美描写的鸟是安静的,静谧的,鸟的天堂里描写的是鸟的热闹。

  这种心境不一样,情绪不一样,感觉不一样,还有哪不同?

  预设2:第一句有点悲伤,灰鸦到底干什么,无从知晓。但第二句,这是个鸟群幸福的家,这两句时间不一样,第二句没有时间,给人对比的感觉,给人的情感不一样。

  但是这两位作者有相通之处,他们都要写飞鸟,但是一开始却都不写飞鸟,为什么?

  预设3:我觉得她应该先把环境写出来,第一句是悲伤,一般描写诗人悲伤都在夜晚,这里环境衬托出心情。

  4、大家从大的背景衬托,这点点飞鸟的动态之美才更加生动,才更美,同学们像这种写法,这段里面还有,你们能找到吗?同学们,你们看,上面也有。指名读。(相机指导阅读。孩子,那种辽远空旷你感受感受,再读。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的声音,你再感觉感觉)

  5、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大的背景下动态美如此生动,指名读——

  6、同学们,有句古诗说的很好,它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听过吗?也就是秋天往往会引人伤感,但他眼中的秋天却不伤感,他感动着凝望着秋天,读——

  7、同学们走过秋天的黄昏,我们来到冬天的早晨,冬天的早晨我们常常会说“好冷啊”,但是你猜一猜清少纳言她可能会说什么?自己读读。

  预设1:今天早上我去跑步一点都不冷,感觉这首诗是一个小孩子写的,不是大人写的。

  她有一颗少女的心。

  预设2:我觉得作者可能会说今天下雪了,好高兴,想起自己的童年,从书上写“冬天最美的是早晨……”作者很喜欢下雪,“只是到了中午……”作者很喜欢冬天,但中午到了雪没了,作者有点扫兴。

  8、其实老师觉得他可能还会说,我的那盆炭火呢,它在这儿,它变成了一堆白灰,有点扫兴,但是挺有意思,大家一起来读。

  9、同学们走过冬天的清晨,我们再一次走过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春天的黎明,谁来?春天黎明中变幻的色彩,那悠然的你来读,夏天的夜晚,蒙蒙细雨中的动态之美,无限的遐想,你来读,秋天的黄昏,静谧高原之下的点点飞鸟的动态,那温柔而深情的凝望,你来,冬天的早晨,那份和谐,那份闲适,你来读——

  10、掌声送给他们四位,这种韵味(板书)他们感受到了,同学们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只属于清少纳言,别人他看不到那也写不来,那我们自己,心里一定也有一处难以忘却的景致,它属于谁?它也只属于自己,别人可能真的看不到,也不来,让我们也写写自己心中最美,印象最深的那一处景致,写出我们自己,如果你能在大的背景之中写出一点动态的美,就更好了,作文纸在课桌里,三分钟时间,开始。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3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感受四季之美

  1、导入:同学们,你们曾经见过很多四季的美景吧,谁能把你眼中的美景说一说?那么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美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这美丽的时光。齐读课题《四季之美》。

  2、自由读课文,说说清少纳言认为的四季最美的时光分别是什么时候。

  3、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学习重点字词。

  4、指导书写:“黎、漆、逸”三个字。

  5、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相机指导读音、字形。

  6、出示句子,体会朗读。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这情景着实迷人。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7、默读课文,分享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具体是在什么时候?

  预设: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板书:春夏秋冬)

  8、整体感知,梳理质疑。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四季的美。

  (1)我们都经历过四季,也经历过四季中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那么,在你的眼中,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呢?

  (2)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最美丽的景象吗?(写在学习单上)

  (3)请你用一个词来表现这种美景。(指名说)

  二、结合文本,体会散文的特点

  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每一段的结构都是一致的,都围绕着“美”这一主题来进行描写,这是写景散文的一大特点。

  三、梳理疑问,聚焦主问题

  1、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2、师: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日本散文家清少纳言的作品《四季之美》,去欣赏和感受作家笔下的那一处亮丽的风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重难点)

  一、复习导入,回顾四季之美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最美的景色分别在什么时候?(板书: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2、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清少纳言的世界,去欣赏她带给我们的美妙的四季景色吧!

  二、品读文本,体会四季之美

  (一)出示自学提示: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二)整体感知四季之美。

  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画面感”的句子,填写在表格内。并思考它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预设:画面感描写方法春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染上、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彩云动作、颜色、叠词夏漆黑漆黑、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蒙蒙细雨、闪着朦胧的微光颜色、物体、动作、不同时间秋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急急匆匆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夕阳西沉、风声、虫鸣颜色、物体、神态、样子、声音、动作、由远及近冬遍地、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的炭火、捧着火盆、穿过走廊、白灰样子、颜色、动作、对比1、深入品读,体会四季之美。

  选取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预设:

  (1)春。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一点儿一点儿:跳动着的,慢慢地。

  泛着、染上:一片一片地。

  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颜色的变化带给人一种神秘的感受。

  出示视频,观察太阳升起时天空的变化。

  ①指导朗读。

  开始部分节奏要舒缓,读得要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特别是“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慢一些,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②背诵。

  想象画面: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夏。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这情景着实迷人。

  ①想一想你眼中的夏夜的美是怎样的?

  ②对比读。

  明亮的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暗夜与闪亮的萤光)

  蒙蒙细雨的夜晚——一只两只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雨夜与朦胧的微光)

  ③想象着画面再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色进行描写?

  ④指导朗读。

  想象画面:体会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轻柔的`语气感受夏夜三种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

  ⑤背诵。

  结合关键词:固然、也有、即使……也……

  (3)秋。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①感受画面:夕阳斜照——夕阳西沉。(时间的变化)

  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画面的变化)

  ②感受声音:暗夜的寂静无声更突显了风声与虫鸣。

  ③对比感悟:动——静;画面——声音。

  ④指导朗读。

  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⑤背诵。

  结合具体景物想象画面: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夕阳西沉等景物图片。

  (4)冬。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①你喜欢冬天吗?生活中的冬景是什么样子的呢?

  ②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相机采访,创设情境)

  ③想象画面:在动与静、冷与热、凛冽与闲逸中感受和谐之美!

  ④指导朗读:结合冬天早晨的闲适,朗读时可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⑤背诵。

  落雪——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炭火——手捧火盆——寒气渐退——变成白灰

  2、学习表达,感悟四季之美。

  (1)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发现:

  利用对多彩的天空、云朵;满天的萤火虫;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铺满白霜的早晨、熊熊的炭火等情景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静态的画面,感受平面的美。

  利用动作变化、颜色变化、时间变化、形态变化等,引导学生想象动态画面,感受立体的美。

  (2)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再发现:

  对于生活中的景物要进行细致观察。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合理地使用连续动词等进行表达。

  借景抒情感受“趣”:翩翩飞舞的萤火虫、急急匆匆的点点归鸦、比翼而飞的大雁等等,这些景物都是十分有趣的,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

  三、学以致用,仿写四季之美

  1、拿出学习单上的景物片段描写,引导学生从选材上进行优化。想象其在静止或变化时的画面。

  2、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其动态美。

  3、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抒发情感。

  4、修改自己的片段描写。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凛”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结合生活和字理的方式理解“红晕、凛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预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回读一遍;(2)作者认为四季最美的分别是什么?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反馈:

  (1)读通句子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窠”读kē,表示在洞穴中筑的鸟窝;还有一个字跟它很像,“巢”cháo,表示在树上筑的窝。这两个是它们的古文字,你能区分吗?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暖和”(huo)相对应的“凛冽”都是两点水,“冫”古同“冰”。两个两点水组成的词你猜猜可能是什么意思?

  (2)作者认为四季最美的分别是什么?

  指名说,(很快能找到这四句话的举手)这么快就能找到你们有什么秘诀吗?

  读句子,作者对四季的感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补充清少纳言资料:

  清少纳言姓名已不可考,清是她的姓氏,有人说她曾经担任过“少纳言”一职,也有人说其叔父可能曾经出任“少纳言”一职,因此,以"少纳言"为其名。

  清少纳言作为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在宫廷斗争中风雨飘摇。皇后死后,她离开宫廷,下落成谜。

  了解作者的背景,再来读她的感受是不是有不一样的领悟呢?让我们进入课文。

  二、研读黎明,感受韵味

  1.指名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脑海中想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正音“晕”yùn,红晕其实我们很常见,比如害羞的时候脸上会出现红晕,另外什么时候脸上也会出现红晕?(喝酒了脸上会泛出红晕,天冷了冻出红晕等)

  天空、彩云

  鱼肚色、微微的红、红紫红紫

  2.你觉得春天的黎明美吗?自己读一读。

  美,很多时候是说不清楚的。清少纳言感受到美以后,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有意思”。我们也来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好吗?

  读材料,四人小组讨论:哪位作家写的“黎明”你们觉得和课文有点像?

  3.交流,有感情朗读。

  4.教师小结:读着读着,你们的眼前是不是有画面感了呢?像这样,把景物描写得像一幅画一样的叫静态描写;如果把景物描写得像电影一样动起来的叫什么?(动态描写)

  拓展:你看这两处描写,哪个是静态描写,哪个是动态描写?

  (1)翠鸟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孩子们,你能一眼看出来吗?怎么看出来的?

  第(1)句把景物描写得像一幅画一样;第(2)把景物描写得像电影一样动起来了。

  三、研读夏夜,体会写法

  1.请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静态描写,用波浪线划出动态描写。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2.合作读,读着读着,你发现清少纳言原来是因为什么才喜欢夏夜的?

  3.迁移:不论是明亮的月夜,还是有无数的萤火虫的暗夜,或者一只两只萤火虫的雨夜。清少纳言运用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得美丽、迷人。

  你能像清少纳言那样写写你的生活感受吗?可以像第一段那样用静态描写,也可以用动态描写,或者像第二段那样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最美是

  结课:动静结合使景物描写更生动,清少纳言对于秋天和冬天又有怎样独特的感悟呢?又是怎样使用动静结合来表达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研究。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5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诗。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四季之美,作者信笔写来,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都细腻真挚,溢于言表。这首散文诗结构简单,语言简洁,诗意含蓄,娴静委婉,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值得品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朗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朗读中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培养欣赏美的情趣。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我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东方天空慢慢变化,夏夜安静的夜晚中萤火虫的动态变化,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指导学生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把作者笔下的景物和日常人们眼中这类景物相比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春天黎明的安静,夏夜静谧的氛围,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直至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照着第三段的描写,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进行仿写,为单元后面的习作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旷、怡、凛”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漆”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词句展开想象,从朗读和想象中体会四季不同的美,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前朗读四季诗句以及成语。

  1、课件展示四季的风景图,并配以和缓的音乐:

  导语:大自然中四时的风景各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季节交替,四季轮换,为我们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让我们跟随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一起去感受她笔下的四季之美吧!(板书:四季之美)

  2、这篇文章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一起读读她的简历:

  清少纳言是一位造诣极高的作家,这样一位作家,她笔下的文字会有怎样的独到之处呢?自己打开书94页,读一读文章,看看有哪些发现。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先看看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指名朗读,学习凛冽读音及意思,学习多音字晕。学习生字,指名朗读关注蓝色字体。强调“黎、漆,逸,免”。齐读。指导书写:黎、漆。在学习单上练写。

  2、同学们,四季之美,人人都有发现,但如果让你写四季之美,你会写什么?学生回答。

  3、但是,我们来看作者,她写的是什么?(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理解黎明、黄昏。

  4、我们写四季,往往写的是一些事,这是一种事物的'视角,它比较常见。作者写的是四个什么?是四个时刻,这是一种时空的视角,它是很独特的。板书:视角独特

  三、品读第一自然段

  1、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这种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自己读一读,尽可能地把你感受到的那种美读出来,开始。

  2、请你读一读。这一段重点写了什么景物?

  黎明的天空,颜色有哪些变化?(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

  3、我们一起来欣赏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读:

  4、黎明的天空,先是鱼肚色,而后是染上微微的红晕,最后是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这是突然发生的变化吗?(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一点儿一点儿泛着、染、飘)这是对天空颜色变化的动态描写。

  5、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慢慢变亮)

  所以我们在读得时候,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你读:

  6、你读得很美。这段的语言很有特点,你感觉呢?(叠词)

  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红紫红紫,(板书:表达独特)来齐读:

  6、让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天空,一边背一背这段优美的文字吧!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按照:读一读——圈景物——体会景物动态美,——感情朗读体会表达的独特,学习了第一段。请按照这样的方法同桌合作学习2、3段。指名读自学要求。

  四、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

  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

  1、指名朗读,说说作者重点写了夏天的夜晚什么景致?(萤火虫)

  2、说说哪些动态描写?(手画)你能体会出语言的独特吗?

  3、作者其实写了三种夜:第一种夜,明亮的月夜,第二种夜你们说(漆黑的暗夜),第三种夜(蒙蒙的雨夜),这三种夜它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

  4、带着想象读第一句。文人墨客都爱写明亮的月夜。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5、这明亮的月夜,多美啊!它已经存在于人们的眼中、心中。所以,青少纳言只用了简洁的三个字“固然美”。来,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6、第二种读完。漆黑漆黑的暗夜,你看到了什么?

  7、读第三种,思考: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清少纳言给迷住了呢,你们觉得?(萤火虫把她给迷住了。)

  7、她只喜欢萤火虫吗?(红色强调:固然,也有,即使也有),

  咱们接着来听,叫一个一个学生接读三种夜。

  8、如果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知道迷住清少纳言的不仅仅是一种事物。(同学们,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让其中的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得迷人,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

  9、同学们,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几乎让我们忘记了感受夏夜的美好,但是,清少纳言不同,她爱着这每一个夏夜,夏天最美是夜晚。请读:

  10、明亮的月夜,她觉得美啊,漆黑漆黑的暗夜,她觉得也美,就算是蒙蒙细雨的夜晚,她觉得还美,这个视角很是独特。在这夏夜里,她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欣赏,夏天,背——

  五、学习第三段

  1、嗯,真是迷人,走过夏天的夜晚,我们来到秋天的黄昏,谁来说说这一段话中写了哪些景物?(夕阳、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2、你感觉她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夕阳斜照、夕阳西沉)

  3、这些景物在文人的笔下,都表达什么样的心情?请读读下面句子。说说你的感受。(悲伤,惆怅)

  4、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往往让人伤感,清少纳言在她的文中也有这些情感吗?指名读:

  (她却不伤感,感动、心旷神怡)(手画)

  5、理解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6、那你怎么理解呢?乌鸦给人怎样的感觉?她却认为:

  是什么让她感动?理解比翼而飞。

  是什么让人心旷神怡?

  7、我们来读一读这三句话,这组同学一人读一句。

  第一句,师范读前半句想一下,夕阳斜照,那大的背景,慢一点。

  第二句,高空,那种遥远,那种辽阔,那种空旷。

  第三句,你来,读得真好,但是,师慢读“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种静谧,那声音才更好听呀。

  8、这夕阳斜照的温暖而宁静的大背景中,点点飞鸟的动态之美更加生动,整个画面才有意境。所以作者感叹:秋天最美是黄昏,读:

  六、仿写

  1、清少纳言的笔下的四季之美很是独特,我们心里也会有一份难忘的景致,它也可能真的只属于我们自己,别人可能看不到,也写不来,那么就让我们仿照第三段写一写心中最美,如果你能在大的背景之中,写出一点动态的美,就更好了。请在学习单里练习。

  2、交流、分享。

  七、作业

  1、练写课后生字、生词。

  2、按照我们课堂学习的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下节语文课交流。

  八、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晕”和“着”。

  2、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4、背诵课文。摘抄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2、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课件、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师:屏幕出示四组描写四季的四字词语,问同学们“同学们请观察这些四字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绿树成荫挥汗如雨骄阳似火

  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稻谷飘香

  冰天雪地冬日暖阳鹅毛大雪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跟季节有关,第一组是描写春天的词语、第二组是描写夏天的词语、第三组是描写秋天的词语、第四组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师:你们可真棒!那你能用上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季节吗?

  师:春天给人以生机,夏天给人以热情,秋天给人以丰盈,冬天给人以沉静。作家们以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色彩缤纷的四季。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徜徉在四季的美景中,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四季之美)生: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公元1000年前后,日本平安时代杰出的女文学家。她生于社会低微的贵族家庭,父亲清原辅是著名歌人。公元991年前后,她入宫做了皇后定子的女官,数年后,定子卒,她结束了宫中生活。

  清少纳言聪颖而富有才智,精通和汉文学,有散文随笔集《枕草子》和《清少纳言集》传世,《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散文随笔集,共三卷约三百段,在这部书中,作者运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宫中的礼尚往来,人世的悲喜交加;不愧为日本平安文学中一枝永放异彩的奇葩。清少纳言的散文诗作文字简洁精当、诗意醇厚,感情真挚,娴静委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文章的那一部分?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四季的美?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你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有积累过哪些描写四季的诗歌?谁能背上一两句?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去欣赏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

  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用过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2、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谁能说一说,春天最美是什么?

  (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4、师范读,学生跟读这一自然段。

  5、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那过了春天,就会迎来美丽的——夏天!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呢?

  过渡:师:是啊,夏天确实美,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夏天的美!

  6、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夏天最美是什么?

  (夏天最美是夜晚)

  7、课件出示萤火虫动态图,是啊,看,夏天的夜晚确实很美!翩翩飞舞的萤火虫给给夏夜增添了无限的乐趣!那谁能用欢快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过渡:(课件出示树叶飘落的动态图)看,树叶开始飘零,我似乎感觉到了一丝丝寒意,此时,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季节?(手指着秋天卡片)

  8、接下来,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进入秋天的黄昏!哪位同学愿意跟你的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找出这段中的四字词语。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成群结队、比翼而飞、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心旷神怡)

  8、是啊,秋天那么美,叫人感到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让我们再回到秋天最美的黄昏,全班齐读。

  过渡:多么美丽的画面,真的叫人心旷神怡,这么美的秋天,哪怕秋雨绵绵,也叫人觉得温暖了。秋去冬来,我们就可以穿上厚厚的'雪地靴去滑雪了,多么有趣!让我们一起进入冬的世界!(课件出示冬天图片)

  9、冬天哪一个时刻最美呢?哪个组的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冬天最美是早晨。)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多么美四季呀!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四季之美吧!(播放录音)

  师:老师是伴着音乐读的,你们也想这样读吗?(播放音乐)

  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美美的读)

  师:你们读的太美了,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谢谢你们。

  (若时间允许,试着背诵)

  四、小练笔

  师:播放一首跟四季有关的歌曲。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四人小组写一写!

  五、小结:

  今天咱们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于四季景物的观察,体会到四季景物的变化,四季里景物的不同的美,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善于体验生活的高雅情致,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阅读其它关于四季的文章。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7

  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同学们,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描写四季的古诗。现在老师考考大家,

  这些诗句不禁让我们想到四时景物皆成诗,四时景物皆成趣。(出示单元导读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七单元的学习要求,生读下面两行内容。带着这样的学习任务,开始上课。

  四季景物各有特点,不同作家笔下的四季也各不相同,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课前,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谁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作者清少纳言。

  清少纳言是一位造诣极高的作家,她笔下的文字会有怎样的独到之处呢?打开课本,迅速浏览课文内容。开始

  二、检查预习,理清顺序

  1 我们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哪些字的读音或书写你觉得需要注意的?

  红晕窠里暖和 我们怎么记住它?你来讲一讲。

  2.齐读词串,相机正音解决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现在大家把这些词语送入课文中,一定读得更流畅。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出示课件各段中心句)

  如果让你们写四季的景物,你们会写些什么?比如春天,你会写……

  我们写四季,往往写的是一些事物,这是一种事物的视角,它比较常见。作者写的是四个什么?四个时刻,这是一种时空的视角,它是很独特的。(板书:独特)

  三、体会动态、感悟美景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这种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体会到的春天黎明独特的美。

  2.指名读,你读得真好。你关注到了颜色的变化,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还有哪些?其他同学找的一样吗?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出示课件(色彩变化)那你就把这颜色的变化读出来。

  3.这些色彩是一下子就出来的吗?

  是一点儿一点儿的,这是一种变化的过程,大家练一练,把这变化的过程读出来。

  4.作者在写颜色变化时用了哪些动词?你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三个动词的顺序能调换吗?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感受到了彩云的范围在慢慢地扩大),你来读一读这种变化。

  这些动词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

  (我感受到了彩云的颜色在慢慢地加深),你也来读一读这种变化。

  作者就是这样一泛一染一飘,准确地运用动词体现景物变化的过程。出示课件(动作变化)大家一起把这种彩云的变化过程美美地读出来,春天最美是……

  黎明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描写天空彩云的颜色在不断发生变化,像这样对云彩变化过程的描写就是动态描写。(板书:动态描写)

  5.会读书的孩子,会把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化为画面。大家读着读着,就会很自然地把它背下来了,试试吧。

  6.我们刚才就是通过找事物“色彩变化、动作变化” 的语句体会春天黎明独特的美,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夏天夜晚独特的美?

  2. 我们重点去找什么词语?动词

  3. 你找到了哪个?

  (1) 翩翩起舞是什么在翩翩起舞?你就是那只萤火虫

  (2) 闪还有什么东西会闪?

  4.无数只萤火虫翩翩起舞,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这样的描写叫做——动态描写。齐读

  5.看出来了吗?作者在写夏天夜晚的独特美景时,其实写了三种夜,

  课件出示,领读三种夜,学生接读。

  (1)第一种夜,明亮的月夜,第二种夜你们说(漆黑的暗夜),第三种夜(蒙蒙的雨夜),这三种夜它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带着想象,一人读一种。

  第一句读完。文人墨客都爱写明亮的月夜。比如说:床前明月光——比如说明月松间照——

  这明亮的月夜,多美啊!它已经存在于人们的眼中、心中。所以,青少纳言只用了简洁的三个字“固然美”。来,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2)第二种读完。

  漆黑漆黑的暗夜,本是安静和黑暗的,但是作者却看到了什么?(板书:萤火虫)

  如果是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是的,惊喜

  (3)咱们接着来听,接读三种夜。

  发现了吗?写夜晚,我们大多数都喜欢写明亮的月夜,可作者着重描写的却是—雨夜。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情趣。这样的雨夜,是什么情景让他感觉着实迷人?雨夜朦胧中的萤火虫

  迷住她的难道仅仅是萤火虫吗?同学们,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让其中的`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得迷人,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

  6 同学们,有谁用心感受过夏夜呢?有,但是不多,其实,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几乎让我们忘记了去感受夏夜的美好,但是,清少纳言不同,她爱着这每一个夏夜,

  明亮的月夜,她觉得美啊,漆黑漆黑的暗夜,她觉得也美,就算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我们都不想出门了,她觉得还美,在这夏夜里,她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夏天,读——

  5.这样的夏夜也同样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刚才就是这样通过找景物的“动作变化” (出示课件)体会夏天夜晚独特的美。

  四、总结全文,推荐阅读

  孩子们,四季的美,是春天黎明天空中变换的色彩,你来读------四季的美,是夏天夜晚,蒙蒙细雨中的点点萤火,你来读——其实,在后面的文字中,我们还能读到清少纳言笔下秋天黄昏那温柔深情的凝望,冬日清晨,那份和谐闲适的温暖。

  其实在我们心里,也会有一份难忘的景致,也许它是静态的,也许是动态的,它也可能真的只属于我们自己,别人看不到,写不来。下节课,让我们也试着来写一写,你心中最美,印象最深的那份景致,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

  “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

  “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

  出示第21课古诗词三首扫图

  通过21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感受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变化。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写景文章,ppt2:

  出示课文题目,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不同的美景。四季之美,好像一首诗,又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图画。

  (二)了解作者

  作者介绍

  本文的作者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著名的女作家。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任职的称呼。她的随笔作品《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

  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一定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跟老师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炭火

  闲逸

  未免

  心旷神怡

  2.理解词语

  大家来看这两个词语,课前预习时你了解它们的意思了吗?

  出示词语

  比翼而飞:你知道这里的“翼”字是什么意思吗?同学们一定猜出来了“翼”就是“翅膀”。“比翼而飞”的意思就是翅膀挨着翅膀一起飞。

  心旷神怡:这里的“旷”的意思是“开阔”,“怡”是

  “愉快”。“心旷神怡”就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3.学习写好难写易错字

  黎

  晕

  漆

  幕

  愈

  旷

  怡

  逸

  免

  出示本课生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其中有三个字难写易错,

  分别是:幕

  黎

  逸田字格生字:幕

  黎

  逸。

  老师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问题:

  “幕”和“墓”是同音字,且字形相近。上面的“幕”是指垂挂着的帷帐,所以下面是“巾”,组词:屏幕、帷幕、夜幕等。下面的“墓”是指埋葬死人的地方,跟土地有关,所以下面是“土”,组词墓地、墓碑、坟墓等。在写“幕”字时各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大”的横要稍长,撇捺不相交,且要写得舒展。

  “黎”字右上部分是撇-横折钩-撇,最下面的部分不是“水”,笔顺是:竖勾-点-提-撇-点。

  “逸”字是半包围结构,被包围的“兔”字不要少写一点,写成“免”字。

  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每个字写两个,注意做到书写正确、美观。

  (四)感知内容,理清顺序

  出示课文扫描图片

  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细心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这几个句子(圈画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标注“春天”与“黎明”、“夏天”与“夜晚”、“秋天”与“黄昏”、“冬天”与“早晨”)。

  从这几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我们就知道:

  (出示ppt

  9),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段的景致。

  作者先概括说每一个季节最美的景致是在什么时段,再具体描写这个季节美丽的景物。每段话以总分结构布局,文章结构规整清晰,层次分明。

  (五)品读语句,体会动态变化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在作者心中,四季之美别有韵味,让我们轻轻掀开春天黎明的幕布,欣赏一下那时的美景吧。

  10-11:第一自然段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师范读)春天的黎明令你感受到怎样的美?我们来交流分享一下。

  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春天黎明时,天空的颜色真是美丽而神奇。

  (点击关键词)“鱼肚色”、“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写出了天空颜色细微的变化。“泛”、“染”、“飘”生动地写出了颜色变化的动态,“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这些叠词描绘出天空颜色变化的速度。作者看着天空静静地,缓缓地变化着,铺展着,感受着春天黎明别样的美丽。自己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黎明时天边的景象。

  12:出示图片

  这就是春天的黎明,东方泛着鱼肚色的天空;这就是染上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请同学们借助图片,想象画面,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

  ppt

  13:梳理小结

  第一自然段侧重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我们借助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细腻的动态描写,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春天黎明与众不同的美,联想到更加具体生动的画面。

  2.自主研学2—4自然段

  下面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

  ppt

  14:出示学习提示

  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有哪些独特韵味?圈画重点词句,进行简要批注。

  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学习收获,我们一起听一听学习小伙伴分享的学习收获吧。

  ppt

  15:(学习伙伴音频1)

  夏天最美是夜晚。作者写了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三种不同的夏夜。夜晚给人一种静寂的感觉,是一种静态美。而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好像无数小星星,为黑夜增添了活力与生趣,多了一份动态美。尤其是蒙蒙雨夜,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飞行,那情景真太迷人了。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ppt

  16:出示第二自然段

  “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同样是夜晚,但在作者眼里却有着各自的美丽。再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作者最喜欢哪一种夏夜之美呢?

  聪明的你一定找到了这几个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固然”、“也”、“即使……也……”为读者展示了三种夏夜不同的景致,从“这情景着实迷人”可以看出作者尤其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萤火虫闪着朦胧微光在雨夜中飞行,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蒙蒙雨夜的萤火虫。ppt

  17:出示图片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ppt

  18:出示关键句

  再读读这句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小小的萤火虫带着朦胧的微光飞啊,飞啊,闪啊,闪啊,给夏夜带来了生趣,让人感到惊喜。

  我们联系上文ppt

  19:(出示句子):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蒙蒙雨夜中的萤火虫只有一两只,它们像勇敢的小精灵,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动感十足,让人着迷。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这安静雨夜中的动态变化表现的惟妙惟肖。

  夏天最美是夜晚。(

  )固然美,(

  ),也有(

  )。即使是(

  ),也有(

  ),闪着(

  )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借助关键词的提示,想象画面,自己试着把这个自然段背诵下来吧。(停留3秒钟)

  感受了夏夜之美,我们再来听听学习小伙伴对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感受。

  ppt

  20:(学习伙伴音频2)

  在作者眼中,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夕阳西沉都是很美的画面,点点归鸦,成群结队、比翼而飞的大雁,让天空热闹起来,为黄昏增添了几分动态美。还有那风声、虫鸣,在作者眼中也是秋天独有的美丽。

  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写秋天司空见惯的落叶,而是重点描写了归鸦和大雁,并赋予它们归窠时急急匆匆的情感,让秋天的画面有了动态的美感,真是很独特。

  ppt

  21:(逐一出示句子)

  仰望天空,作者看到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再联系下文(出示句子)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这些可爱的飞鸟,在秋天自由而快乐,团结又友好。看到这样的画面,作者或许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到了自己的朋友。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当她听着草丛里小虫子的歌声,和着沙沙的风声,这样的情景一定会让作者心情非常的愉快舒畅。

  秋天的黄昏,作者同样抓住了细微变化

  “夕阳斜照西山时”和“夕阳西沉”、“夜幕降临”(标注关键词)三个不同的时间,将太阳落山的过程,犹如一幅画卷铺展开来。飞鸟悠闲飞翔的壮观场面、风声、虫鸣等细微景物更为画卷增添了动态美。视觉上令人向往,听觉上同样让人回味。

  体会作者笔下令人向往的秋之美,秋之韵,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段话。(停留3秒钟)

  ppt

  22:出示第三自然段

  ppt

  23:出示秋天图片(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借助图片,想象画面,试着把第三自然段背诵下来。

  走过了秋天,我们来到了冬天。这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但在作者笔下却有着另一番情趣。

  ppt

  24: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师读句子)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了冬天怎样的美?

  我们先听一听学习伙伴的分享:

  ppt

  25:(学习伙伴音频3)

  冬天最美是早晨。在落雪的早晨,在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作者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我感觉她的心里一定是很惬意的。闲逸的心情和寒冷的冬晨又是多么和谐!

  结合小伙伴分享的读书体会,你还有哪些发现?

  ppt

  26:

  冬天的早晨是最寒冷的时段,(标注关键词)“铺满白霜”和“熊熊的炭火”白霜与燃烧的炭火,两者一静一动,一冷一暖,形成对比。在作者笔下,冬天竟然是这么闲逸美好,这么独特温馨。

  想象一下,冬天的早晨,有落雪,有白霜,画面是静美的;当生起熊熊炭火,画面又变得温暖而有动感。坐在暖和的炭火前,手捧着一杯热茶,作者内心从感觉瑟缩到温暖闲逸,这就是冬天特有的意趣。我们朗读时可以通过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火盆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冬天闲逸的动态之美。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段话背下来。

  (六)梳理总结

  ppt

  27:

  《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写出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不同时间的景致。

  ppt

  28:

  作者选取自己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抓住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的细微变化进行描述,呈现出了景物的动态之美,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ppt

  29:

  1.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2.预习第23课《鸟的天堂》

  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我们要用眼去细致观察,用一颗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体会其中无穷韵味。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承诺:

  本人承诺此次教学设计及课件均为本人原创。签字: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9

  一、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诗。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四季之美,作者信笔写来,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都细腻真挚,溢于言表。这首散文诗结构简单,语言简洁,诗意含蓄,娴静委婉,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值得品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朗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朗读中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培养欣赏美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运用已学的预测阅读策略,结合题目,预测文章内容,与原文对比,感受作者的细腻,体会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独有韵味。

  (三)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三、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独有韵味。

  四、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古诗《四时》,感受四季之美。

  2.课件展示四季的风景图,并配以和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意境中。

  师:大自然中四时的风景各异。我们感受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欣赏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丽,品味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烈,更体验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情趣。季节的交替,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四季的轮换,为我们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一起去感受她笔下的四季之美吧!

  5.教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板书:四季之美。)

  [设计意图]课题的意思是“四季的美”,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真实姓名不详。日本平安时期著名女作家。“清”取自她的家族姓氏“清原”,“少纳言”为她在宫中的官职。清少纳言因家学渊源,自幼熟读《汉书》《蒙求》《白氏文集》等汉文著作,才华不凡。她的随笔作品《枕草子》被后世誉为“日本散文鼻祖”,与《源氏物语》合称“平安文学双璧”。

  2.预测阅读

  (1)预测

  古代的散文,有上等读法和次等读法之说,上等读法就是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阅读文章,下面我们就根据题目“四季之美”,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如果你来写这篇文章,将如何描写四季之美?

  预设:我会写春天的柳树,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的白雪。

  总结:同学们的想法非常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四季之美》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四季之美的。

  (2)学生自读课文

  ①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②将预测与原文对比,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独有韵味。

  提问:作者写的景物与我们平时见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预设:平时的文章只会写四季最常见(司空见惯)的景物,而作者却写了我们都没注意到的景物。

  总结:作者描写景物到底怎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点一点去探讨。

  3.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题目是“四季之美”,作者笔下写出了四季的哪些美?请在原文中找到那句话。

  [设计意图]本文写四季之美,结构简单,全文共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描绘一个季节的景物特点。对于学生来说理清文章的层次不难,难点在于了解每个季节景物的特点。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预设:引导学生找出显示文章脉络的词句,找出时间节点,如“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其中的“春、夏、秋、冬”即为时间节点,这样就能清楚地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季节顺序)。

  (2)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明确: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

  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暗夜和雨夜)。

  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

  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研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1)春天的黎明,最美的景物是什么?

  预设:天空,彩云

  请学生多次朗读关于天空、彩云的句子,让学生自己感受并找出描述景物的动词,即泛、飘、染。

  总结:同学们,这些词语都是动词,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这篇文章所描绘的景物有些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的,但即便是平时常见的天空、彩云,也写出了不一样的韵味,就是因为作者用了泛、染、飘这样的动词,才描绘出了景物的动态美,让我们感受到这篇文章独特的韵味。

  (2)再次研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文中还有动态描写吗?

  预设: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颜色的变化,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3.学生自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描写了夏天的哪些景物,以及关于动态描写的词语,完成在任务单上并用实物投影展示。

  预设:最美的景物有明月、萤火虫。

  动态词语有翩翩飞舞,闪,飞行

  总结:文章通过两组关联词语,固然…也有…,即使…也有…,让我们感受到三种夏夜不同的景致,翩翩飞舞、闪着朦胧的微光营造出夏夜的静谧,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学习文章第三、四自然段。

  4.学生自读文章第三、四自然段,找出作者描写了秋天和冬天的哪些景物,以及关于动态描写的词语,完成在任务单上。

  (1)第三自然段

  预设:最美的景物有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动态词语有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比翼而飞、风声、虫鸣

  总结: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和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是壮观场面,“风声、虫鸣”是细微的`景物,这是点面结合的写法。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这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了太阳落山的动态之美,这些将秋天景致的安静及高远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好像我们眼前正发生着这一切似的。

  (2)第四自然段

  预设:最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

  动态词语有落雪、铺满、生起、穿过

  总结: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想象,凛冽的早晨,在暖和的屋子里烤着炭火,手捧一本书,是多么的舒适、闲暇和安逸啊,所以这时候作者的心情应该是“闲逸”。此外,“铺满白霜”和“熊熊炭火”既有动静上的对比,一静一动,又有颜色上的对比,一白一红,从而感受冬天早上的情趣与闲适。

  5.整体感受回顾文章。

  配乐朗诵整篇文章

  总结:本文的语言非常具有画面感,当我们在读那些描写优美的句子时,脑海中总能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这篇文章曾被多国译者翻译,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由林月文翻译的这篇《春曙为最》。

  四、对比阅读,选出喜欢的文章,并说出理由。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伤。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入以后,尚有风声虫鸣。

  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响午时分,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预设:更喜欢林月文译的这篇文章,结构简单明了,词句押韵,朗朗上口。

  六、总结整理,巩固提高

  试着用时间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四季之美》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第七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本篇文章是学习“动态描写”的好例子,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秋天黄昏时归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凸显了景物的动态美。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

  确立目标的依据:

  1、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就本文来讲,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本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文章的表达顺序”,就本文来讲,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进行的。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给学生习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2、语文书P 91单元导读提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P102习作要求写出大自然景物的变化。P103交流平台也提到“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最终确定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重点检查指导“晕”的读音,“黎明、漆黑、夜幕降临”的写法。通过自学生字词,锻炼自主识字能力。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东方天空慢慢变化,夏夜安静的夜晚中萤火虫的动态变化,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描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春天黎明的安静:夏夜静谧的氛围,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景物的动态美以及对大自然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小练笔)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二、如何处理教材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课安排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自主识字,读懂每部分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

  2、学生状况分析,采取恰当对策

  本文选取的景物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在作者笔下,这些普通景物却有独特的情趣。教学时,可把作者笔下的景物和日常人们眼中这类景物相比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可以让学生反复品赏咀嚼诵读,并展开想象,体会清少纳言的感情,达到和谐共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自主反复阅读中,让一幅幅充满动态美的画面浮现于脑海中,从而让学生享受到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独有韵味。而教师则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景致独特韵味的同时,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四季之美》,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跟着作者清少纳言一起走过了春夏秋冬,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清少纳言认为春夏秋冬最美是什么时候?又写了哪些景物?

  1、交流反馈,板书内容。

  2、这四个时间段给你什么感觉?(调动学生生活经验:黎明、夜晚、黄昏、早晨四个时间段给人“静”的感觉。)

  二)精读品悟,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回顾本单元学习目标: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一)个性化阅读,想象画面,感受事物的美

  1、默读感受,作者笔下哪个季节的美最打动你?为什么?

  预设1(第一自然段)

  (1)生说理由,想象画面。

  (2)师小结学生喜欢的角度。

  (3)重点指导理解动词:泛着、染上、飘着,区分词语意思,感受彩云的动态美。

  (4)美读指导,由轻到重,感受天空变化带来的惊喜之感。

  预设2(第二自然段)

  (1)生说理由,想象画面。

  (2)引导学生关注三种夏夜的美各有不同。

  (3)作者重点写的是雨夜里的萤火虫,补白想象(观看萤火虫视频),感受萤火虫在宁静的雨夜飞行的迷人景象。

  (4)美读指导,读出迷人的感受。

  预设3(第三自然段)

  (1)生说理由,想象画面。说出归鸦的动人之处(归鸦反哺动人美好的情感),大雁令人感动之处(团结一心,不落下一个的美好情感)(观看大雁齐飞视频),以及风声、虫鸣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2)抓住中心词“心旷神怡”,通过字理识字,理解“旷”的'宽阔与辽远。

  (3)联系上文,想象画面的辽阔,声音的辽阔,心情的辽阔。

  (4)美读指导,读出动人,读出感动,读出心旷神怡。

  预设4(第四自然段)

  (1)生说理由,想象画面。

  (2)引导学生关注冬天早晨的和谐美。

  (3)美读指导,读出由一开始的和谐美转到后来的扫兴。

  (二)揭示矛盾,感受静中的动态美

  1、师质疑:作者写的是四个时间段不同事物的动态美,我们却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为什么?

  2、交流感受。

  3、唯有静下心来才能拥有一双慧眼,看到人世间微小的事物,微小的变化,这种美才最令人心动。

  4、美读巩固(背景音乐)。

  三)小练笔:

  1、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如:落下来的雨点,池塘里的鱼儿,风中的落叶,傍晚天空的云,升上天空的月亮,荷叶上的露珠……

  2、展示交流,生生评价

  四)作业

  整理练笔内容,读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春天黎明天空

  夏天夜晚萤火虫动态美

  秋天黄昏归鸦和大雁喜爱

  冬天早晨熊熊的炭火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统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独特的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全文300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在作者的眼里,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时刻。每段开头,作者先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接着抓住这一时刻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文章语言简洁,仿佛一位邻家女孩娓娓道来,娴静委婉,韵味不尽,值得再三品味。五上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写景课文,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写景文章必然离不开感受、情感,体会“情”很重要。因此,“读”是这类课文教学的精髓,更是这类课文教学的生命线。本课课后习题就提出了“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的要求,只有让学生用心、用情地去读,读出语言文字的灵动,才能教出本单元阅读文本的个性与特色,才能充分将本阶段“读”的目标落实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美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独特,感受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的迷人景色;

  2、借助图片想象画面和关键词提示法,尝试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选材视角的独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教师在课前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的答案作出充分的预设;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准备好本课中要用的写话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哪个季节在你的眼中最美?你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2、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最美的又是什么?我们一起走进22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划: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2、交流,相机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反馈并板书:春之黎明、夏之夜晚、秋之黄昏、冬之早晨

  3、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展示四季的独特韵味)

  4、这道题的'答案藏在哪里?(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

  5、师小结:借助每一段的关键句来把握文章内容,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好方法。

  6、齐读四句话

  (三)美读第二段,感受春天黎明色彩之美

  1、过渡: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最美是黎明。

  2、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3、再默读,思考: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在书上圈画。

  4、交流,师相机点红词组: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1)欣赏图片,美读

  (2)引读词组:春天的黎明美在——美在——美在——

  (3)观察这三个词组,有什么发现?(师板书:色彩之美)

  5、作者观察仔细,用词准确,又用哪些词写出了这些颜色的细微变化?(点红: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

  (1)这两个词要怎么读?(变化过程细微,要读得缓慢)

  (2)指名读

  6、这么细致的变化,都被作者细腻地捕捉到,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色彩的动态变化?

  (1)交流,点红动词:泛着、染上、飘着

  (2)把动词送进去读

  (3)这一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侧重描写天空颜色的动态变化,这种写法叫做动态描写。(师板书:动态描写)

  7、小结:春天的黎明美在色彩,美在动态,这一段应该怎么读?(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来朗读)

  8、美读这一段

  9、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春天黎明天空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借助画面试着背一背。

  (四)合作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夜晚宁静之美

  1、作者心思缜密,用了短短两句话捕捉了春天黎明天空微妙的动态变化。那夏天的夜晚又有怎么样的美?

  2、出示第二自然段,同桌互读,指名读

  3、小组合作学习,用你喜欢的方式交流夏天的夜晚美在哪里。

  预设:

  (1)三种夏天夜晚之美: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

  引读:夏天的夜晚美在——美在——美在——

  美读,读出安静之美(师板书:宁静之美)

  (2)动态描写:萤火虫翩翩起舞、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宁静的夏夜,总能看到萤火虫灵动的身影,你们瞧——(欣赏视频)

  这两句要怎么读?(轻快、灵动)(师板书:以动衬静)

  4、在作者的眼中,她最喜欢哪一种夏夜的美?你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

  (1)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从关联词“固然……也;即使……也”看出。(2)从“这情景着实迷人”,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3)作者最喜欢第三种夏夜,第三种夏夜描述得最为详细。

  5、小结: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用“固然也很美”,一笔带过,而着重描写了漆黑暗夜和蒙蒙细雨中飞行的萤火虫,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6、这一段要怎么读?(用轻柔的语气,萤火虫轻快灵动,语速可以稍快一点。)7、多种方法展示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配乐齐读。

  8、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积累在心中。出示关键词提示背诵:夏天最美是()。()固然美,(),也有()。即使是(),也有(),闪着(),这情景()。

  9、让我们再一起感受春之黎明、夏之夜晚那独特的韵味。(出示1、2自然段,整合读)

  (五)写话练习、拓展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说说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2、不论是春之黎明,还是夏之夜晚,都有着独特的美。我们也学着作者的样子,写写你眼中春天和夏天最美事物的特点。

  3、写话要求:选择一个季节,抓住颜色或动态变化写出事物的美。

  春天最美是()……

  夏天最美是()……

  4、学生写话

  5、展示交流,师生评价(评价标准:是否写出事物的特点,是否写出颜色和动态变化)

  (六)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作者笔下的春天黎明和夏天夜晚不同的美,那么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美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2

  导入:

  1.教师吟诵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随着教师说出示四季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四时之景不同而美逸无穷也。在你的脑海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贴上春夏秋冬的四个字(板书)

  2.再次导入:四季之美优美的景物不仅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也出现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笔下,让我们去领略在他的眼中四季之美美在哪里?

  初读文本

  1.大问题引领,美在何处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去思考四季之美美在何处?

  在学生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自由读,按照自己的速度节奏来读,对于那些读的慢的按自己节奏来读的学生要给予关注和表扬。

  2.解决美在何处,发现视角独特

  课文较短,依次提问学生你发现在作者的眼中春天最美是,夏天最美是,秋天最美是。冬天最美是,依次板贴黎明,夜晚,黄昏,早上。

  表扬学生抓出了每一段的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了主要内容,我们平常写四季之美都是写四季的景物,而作者关注的却是黎明,夜晚,黄昏,早晨这样的时段,这就是课文的独特之处,

  3大问题引领,美在那些景物

  下面让我们随着独特的视角走进作者笔下的四季美景:

  教学春天最美黎明

  (1)教学黎字

  先教学生字,黎明的黎是一个生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他,说完,伸出手指和教师一起书写。

  文中还有还有一个字和他十分相似。出示词卡,你会读吗,相信漆字难不倒你,请你闭眼书空漆字。

  指名学生朗读指名学生读

  (2)教学红晕

  评价中关注红晕的读音,(你有什么建议给他吗,你愿意继续来读吗,那么你刚才的评点很到位,请你来读,)出示晕在字典中解释为

  ppt出示墨水的墨晕,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墨水的晕染开来的就是,这是墨晕,继续出示灯晕的图片和小朋友脸上的红晕,

  教师过渡:红晕出现在脸上让我们觉得开心,出现在天空中也毫不逊色,

  (3)读出色彩

  出示天空中红晕的图片,这让你觉得,像这样美丽的颜色春日的天空中还有?(鱼肚色,红紫红紫的彩云)

  尝试读出美丽的色彩,

  (4)总结

  在学生读完教师总结,春日最美是黎明就没在黎明的天空,黎明的色彩,板书天色。

  教学夏天最美是黄昏,指名学生读该段

  (1)关注着实的读音,

  当学生读的好时,可以这样评价着实迷人,你读的着实的好,读准了这个多音字,着实在这边换一个字就是却是,实在

  (2)夏天的夜晚着实实迷人之处,(萤火虫)

  你想成为何时的萤火虫?,引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句子

  (3)总结

  读后总结夏天最美是夜晚就美在萤火虫,板书萤火虫

  教学秋天最美是黄昏。指名学生读

  夏夜着实迷人,那么其他季节呢

  (1)关注窠字的读音和意思,

  如学生读的正确,则表扬读的真好,尤其是窠字,你猜测窠就是,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1联系上下文预设2偏旁(鼓励解词方法的确多样)把这个词语放回句子中,请你来读

  (2)过渡,教学比翼而飞

  夕阳斜照时,不仅有点点归鸦,更有(出示句子)比翼而飞是什么样的景象

  当学生无法回答的'时候,出示图片,理解其翅膀挨着翅膀飞的样子,想象画面,请学生在此读好的这个句子,让我们重温这个美好的景象(标红)

  (3)教学心旷神怡

  夜幕降临时,还美吗?有风声,虫鸣?

  你来读出示。听到你的朗读,我们彷佛已经置身其中,做嘘声

  出示配音(),你有什么感受,这用文中的词语就是来()你有没有心旷神怡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好这一句吧

  (4)总结

  读后总结秋最美是黄昏就美在归鸦大雁,风声虫鸣,板书

  教学冬天最美是早上,指名学生读

  (1)教学凛冽

  关注凛冽这个词的读音,读准前鼻音

  猜测意思:教师引导生活中还有两点水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冷冻,那么凛冽自然是寒冷的意思,带着你的感觉的读好它

  (2)理解闲逸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最美好的无疑是出示(熊熊的炭火)的图

  手捧着炭火,你想,你还想,你还想?要是什么都不想做就?

  这种感觉就叫做闲逸,就着闲逸的感觉再来读好“手捧着暖和的···”这一句

  只不过闲逸的感受啊,到了中午,教师引读剩余部分

  (3)总结

  读完之后总结冬天最美是早上就没在熊熊炭火,板书炭火。

  精读第一自然段

  1.批注中发现美

  过渡,四季之美不仅没在独特的视角,美在描绘的这些景物,(在萤火虫等景物处,板书景物)更没在作者的四体行间让我们走进春日之美,在你认为美的词句处,拿起笔,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

  2.逐步丰富美的发现

  (1)发现色彩的变化美

  那个词语让你觉得尤其美

  预设,与颜色有关的词语。根据学生回答的红晕鱼肚色红紫红紫依次出示图片。

  ppt出示连续的三张图,出示全文一起读,提问学生:你发现,在作者的笔下,秋日天空中的色彩是在逐渐?

  (2)发现叠词下的变化的缓慢美

  除了颜色,你还从哪里看到了变化

  一点儿一点微微

  提问学生:你发现,在作者的笔下色彩的变化是十分?(缓慢)

  读出缓慢的变化感

  像这样生动的叠字在文中还有很多,依次出示,感悟作者语言的高妙

  (3)发现动词变化的精准美

  还有呢?

  泛飘染(当学生无法察觉到的时候,教师用手势比划范围逐渐扩大)

  读出缓慢的变化感,色彩逐渐扩大范围的感觉

  小结,原本静谧的天空却在作者的语言中晕染下,让我们感受到了动态之美。(板书动静)读;课文中这样富有动态美的句子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

  全文总结

  四季之美在独特的视角,在别致的语言中,在动静的结合里,

  更在你们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匠心独运的创造中。

  下节课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向美的深处漫溯。

  作业设计

  你能发现作者笔下的动静美,相信你也能创造美

  出示春日黄昏天空的的图片,尝试模仿写出变化。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3

  一、课文内容分析

  《四季之美》这篇课文选自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枕草子》。《枕草子》是清少纳言在宫中做官时起执笔,出宫后两、三年内完成的,记载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回想、见闻以及关于自然、人生的随想,约三百章段,大体分为“类聚章段”(主要描写山、船、花、鸟、鱼等自然景色,并将自己独特的感受生动活泼地描写出来。)、“回想章段”(除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之外,还记录了定子皇后的人与事)、“随想章段”(主要是清少纳言站在女官的立场上,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想之事一一记述)三种。

  《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三百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寥寥数笔,用优美的文字选择了四季的典型事物,通过对事物微妙的感觉,敏锐地捕捉了一年四季各自的特色和情趣,读来令人饶有趣味。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善于观察,才有所感。在清少纳言的眼里,四季之美在四时:春天的黎明,鱼肚色的天空与红紫云彩交融;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着实迷人;秋天的黄昏,点点归鸦、比翼联飞的雁群,传递着回家的温暖;冬天的早晨,火盆是和谐的保障。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课文共分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写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用“鱼肚白、红晕、红紫红紫”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第2自然段,描写夏夜萤火虫飞舞的情景。用“翩翩起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写出了萤火虫飞舞时的迷人景色。第3自然段,描写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致。描写了归鸦“急急匆匆”“朝巢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的情景。赋予归鸦、大雁以情感,画面具有动态感,其中,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第四自然段描写在冬天的早晨,作者手捧火盆穿过长廊的场景,不仅写出了冬季早晨的情趣,还写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本文的插图是四个扇面,分别展现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的景色,图文辉映,意境优美。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对于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可以通过自学、互学等方式解决。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语言来体会作者在众多的景物当中,选择这种带有淡淡忧愁的景致来进行描写,即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这样的体会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孩子们,你们曾经见过很多四季的美景吧。谁能把你眼中的美景说一说。

  那么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美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这美丽的时光。齐读课题《四季之美》。

  自由读课文,说说清少纳言认为的四季最美的时光是什么时候?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学习重点字词。

  2、指导书写:黎、漆、逸三个字。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黎明红晕漆黑夜幕愈发心旷神怡闲逸未免

  固然朦胧着实凛冽和谐翩翩飞舞成群结队

  注意读音、字形:

  晕yùn漆qī愈yù逸蒙窠

  yūn膝xī免朦巢

  4、出示句子,体会朗读。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叫人感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5、默读课文,分享清少纳言笔下四季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预设: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板书:春夏秋冬

  6、整体感知,梳理、质疑。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四季的美。

  (1)我们都经历过四季,也经历过四季中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那么,在你的眼中,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呢?

  (2)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最美丽的景象吗?(写在学习单上)

  (3)请你用一个词来表现这种美景。(学生自己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原认知,在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景物,形成画面感。但这个画面是静止的,为后续学习体会动态美和静态美做好铺垫。】

  (二)结合文本,整体感受四季之美,体会散文的特点

  1、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2、每一段的结构都是一致的,都围绕着“美”这一主题来进行描写,这是写景散文的一大特点。

  【设计意图:把握文章的体裁,对于理解文章的含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顺着“美”这一线索可以一步步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从而形成课文内容的结构提纲,对其严谨、巧妙、独到的构思技巧有个全面的掌握,为深入理解文章立意奠基。】

  (三)梳理疑问,聚焦主问题

  1、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2、师: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日本散文家清少纳言的作品《四季之美》,去欣赏和感受作家笔下的那一处亮丽的风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四季之美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最美的景色分别在什么时候?

  板书:(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2、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清少纳言的世界,去欣赏她带给我们的美妙的四季景色吧!

  (二)品读文本,体会四季之美

  出示自学提示:

  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请你默读课文,填写表格,然后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季节说一说。

  1、整体感知四季之美。

  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画面感”的句子,填写在表格内。并思考它是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预设:

  春:一点儿一点、泛着、鱼肚色、染上、微微地红晕、红紫红紫、彩云(动作、颜色、叠词)

  夏:漆黑漆黑、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蒙蒙细雨、闪着朦胧的微光(颜色、物体、动作、不同时间)

  秋:夕阳西照、点点归鸦、急急匆匆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夕阳西沉、风声、虫鸣(颜色、物体、神态、样子、声音、动作、由远及近)

  冬:遍地、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的炭火、捧着火盆、穿过走廊、灰白(样子、颜色、动作、对比)

  (1)深入品读,体会四季之美。

  【设计意图:梳理文本内容,使学生对四季之美有一个整体地了解。这是第一层次的字面上的认知,感受美。】

  选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预设:

  春: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一点儿一点儿:跳动着的,慢慢地。

  泛着、染上:一片一片地。

  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颜色的变化带给人一种神秘的感受。

  出示视频,观察太阳升起时的天空的变化。

  (2)指导朗读。

  开始部分节奏要舒缓,读得要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特别是“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慢一些,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3)背诵。

  想象画面: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固然: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想一想你眼中的夏夜是怎样的美?

  (2)对比读。

  明亮的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暗夜与闪亮的萤光)

  蒙蒙细雨的夜晚——一只两只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雨夜与朦胧的微光)

  (3)想象着画面再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色进行描写?

  (4)指导朗读。

  想象画面: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轻柔的语气感受三种夏夜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

  (5)背诵。

  结合关键词:固然、也有、即使……也……

  秋: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感受画面:夕阳斜照——夕阳西沉(时间由早到晚)。

  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画面由远及近)。

  (2)感受声音:暗夜的寂静无声更是突显了风声与虫鸣。

  (3)对比感悟:白——黑;动——静;画面——声音。

  (4)指导朗读。

  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5)背诵。

  结合具体景物、想象画面: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夕阳西沉等景物图片。

  冬: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你喜欢冬天吗?生活中的冬景是什么样子的呢?

  (2)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相机采访,创设情境)

  (3)想象画面,在动与静、冷与热、凛冽与闲逸中感受和谐之美!

  (4)指导朗读:结合冬天早晨的闲适,朗读时可能过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5)背诵。

  落雪——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炭火——手捧火盆——寒气渐退——变成白灰

  【设计意图:以上四个片断,不分先后顺序,孩子们先说哪个都可以。在学生们充分自学、小组合组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们结合文字、想象画面、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所带来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达到认读——理解——感悟——朗读——背诵的目标。】

  2、学习表达,感悟四季之美。

  (1)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发现。

  利用对多彩的天空、云朵;满天的萤火虫;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铺满白霜的早晨、熊熊的炭火等情景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静态的画面,感受平面的美。

  利用动作变化、颜色变化、时间变化、形态变化等,引导学生想象动态画面,感受立体的美。

  (2)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再发现。

  对于生活中的景物要进行细致观察。

  善于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合理地使用连续动词等进行表达。

  借景抒情感受“趣”:翩翩飞舞的萤火虫、急急匆匆的点点归鸦、比翼而飞的大雁等等,这些景物都是十分有趣的。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

  【设计意图:努力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词句,从中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如词语的准确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方法的感悟以及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从中获得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为自己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

  (三)学以致用,仿写四季之美

  1、拿出上节课写在学习单上的景物片段描写,引导学生从选材上进行优化。想象其在静止或变化时的画面。

  2、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其动态美。

  3、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抒发情感。

  4、修改自己的片断描写。

  【设计意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是最能反映作家的创作个性的,所谓“言为心声”,因此积累、理解、运用散文的优美语段与写作方法,能够使读者受到美的熏陶,达到“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审美境界。同时,它也对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充实文学素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漆”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借助关键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感受春天黎明颜色变化之美,夏季夜晚光感变化之美。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感受春天黎明颜色变化之美,夏季夜晚光感变化之美。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中国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绘四季美景,你还记得吗?学生自由回答。

  哪一句是你最喜欢的,说说原因。

  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跟四季有关。它的作者是距今一千多年前日本的女作家清少纳言写的。

  一、揭示课题,认识作者,了解主题

  1、出示课题,出示作者简介,了解作者。

  2、了解主题:学习课文前,我们先要看看篇章页,知道学习的主题。

  (1)出示篇章页,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学习的主题)

  (2)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先指生说说—出示学过课文《鸟的天堂》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3)把刚才的古诗分类,进一步认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二、初读课文,理解作者视觉最独特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什么?

  (2)找一找文章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2、检查字词:

  第一组:紫红紫红、漆黑漆黑、翩翩飞舞、蒙蒙细雨、急急匆匆、熊熊炭火

  指名读:说说发现(叠词更美)——给这些叠词分成按动态和静态描写分成两类—再读

  第二组:凛冽、闲逸

  第三组:红晕着实(读准多音字)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的四句话:每段开头的第一句

  师:看,这跟我们平时写的四季的美景有和不同?

  (作者选取四个时间段,选材视角独特)

  三、关注春、夏,感受变化之美

  过渡:让我们跟随作者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和夏天的夜晚,哪种景致给你带来的美的感受?作者是如何来写这种景物的?画出相关的句子,写出对这些句子的感悟

  1、学生自读自悟

  2、全班交流。

  (一)春天

  预设:这段话作者重点写的是朝霞,出示句子:“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1)从叠词“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蕴涵了对朝霞的全部情感,读起来是多么的亲切,仿佛作者在向我们娓娓述说。(描写细腻)

  (2)天空的颜色的变化由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朝霞图。

  (3)动词运用准确:泛、染、飘

  3、小结:这是颜色变化的动态之美,谁愿意把这美读出来。(板书颜色变化)

  4、指导朗读。“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读出轻松,语速慢一些。读出优美。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独特韵味。读后评价。

  5、谁能试着把这段话背下来。(关注一些词语背诵会很轻松如“黎明、一点儿一点儿、红紫红紫”等)

  (二)夏

  过渡:孩子们,刚才我知道作者在描写春天时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从黎明颜色的变化中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异彩纷呈的画面。让我们去欣赏夏天的夜晚,发现不一样的美。

  1、指名谈感悟。

  2、找一找作者描写的三幅夜景(将文字变成三段),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面,谈谈原因,结合朗读。

  3、说说作者最喜欢哪幅夜景,说说理由①从关联词“固然、也、即使、也”。②“这情景着实迷人”。从“无数的萤火虫”变化到“一只两只萤火虫”都给我们展示灵动之美。③从字数上,第三种夏夜描绘得最详细。(无数的萤火虫在明亮的夜晚飞舞是美的,这是一种浩大的.美,而在雨夜中萤火虫由多变少后的光色忽幽忽暗,给雨夜添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正因为如此,才让作者感到迷人。)(板书:光色变化)

  4、感受关联词的作用

  (1)分别指名读三幅画面,读好关联词,

  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这些词虽然没有画面感,但是却吧这三幅画面连接起来,而且一层比一层细腻地送到我们心中。

  (2)指名连读三幅画面

  5、感受意境:到底是什么把清少纳言迷住了?——指名回答

  出示画面,迷住清少纳言的不仅仅是一种事物。同学们,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让其中的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得迷人,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也是感情细腻的人才能发现的一种独特之美。这与中国的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美如出一辙。

  出示古代诗人描绘萤火虫的诗词。

  熠熠流萤火,垂垂饮倒虹。——宋。张元干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唐、李白

  时见飞萤三四点,树影依稀相隔。—元、许有壬

  6、齐读,感受意境美

  7、尝试背诵:夏天最美是()。()固然美,也有()。即使(),也有(),闪着(),这情景()。

  四、迁移

  1、和清少纳言同时期的中国诗人也描写春天、夏天,他们笔下的春天和夏天又是怎样的呢?

  春: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

  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宋、晏殊

  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

  嫩绿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鱼游畔。一霎雨声香四散。——宋、晏殊

  树阴满地当日午,梦觉流莺一时声。——宋、苏舜钦

  2、选择一句自己喜欢的古诗,尝试写下诗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评价卡)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04-10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1篇04-28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3篇06-05

《桥之美》教学设计06-01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锦集【15篇】10-23

课文《桥之美》教学设计07-05

四季之美03-08

课文桥之美教学设计范文07-05

语文课文桥之美教学设计07-05

四季之美优秀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