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读后感

时间:2023-10-20 07:34: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世界通史》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界通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世界通史》读后感

《世界通史》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张明林主编的《世界通史》。这本书,引发了我很深的思考,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到底给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什么样的启示?

  这本书,记载了人类从古猿到真正的“人类”的点点滴滴。我们从古猿到类人猿,再到智人,最后到人类,几万年之后又形成了不同的人种。有生活在东亚的蒙古人种,遍布于中亚与欧洲的高加索人种,生存于布希曼人种等。所有的民族都在蓬勃发展,不断地创造出人类文明。在感慨人类文明是如此灿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从历史中看世界。

  近代西方之所以能够殖民世界各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的技术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农业上,“三田”轮作制,一种新型的可以套在马的肩上的挽具,风车的广泛使用,都使西方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军事上,火器的大规模使用,铸炮技术的发明,现代军队制度的出现,让西方的军队战斗力远高于东方。最具代表的就是航海业的发展,势头迅猛。有了这些基础,才有了工业革命,从而出现了代替人力的机器和坚船利炮。一八四零年,英国人便是凭借着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清的武装舢板根本不是其对手。由此可见,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是多么重要。

  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些典型的案例都在告诉我们改革的`重要性。金灿荣专家讲过,“一个国家想要富强,就必须经历一场极其伟大的社会革命,而社会革命需要一个极其伟大的政党,一个政党需要一个极其伟大的领袖。”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可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是多么伟大。俄国正是有了列宁与斯大林的领导,才有了二战中战胜德国的实力。韩国应为改革而实现了飞跃,成为了“亚洲四小龙”。日本也同样如此,在八十年代,成为了可以和美国旗鼓相当的经济体。中国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才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四十年,中国人终于富起来了。

  这些历史史实,无不在告诉我们要长足地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未来的中国,会更加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日子也在加快到了。我们应该学习历史经验,保持警惕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便是最正确、最直接的方法。

  从历史看世界,我们便会得出最正确的答案。这本书看完,我对唐太宗的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

《世界通史》读后感2

  读世界通史,第一个感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南方古猿花了200万年才变成能人,但是早期智人只花了几万年就成了现代人。现代人走出非洲后,一万年前才刚刚有了氏族社会,没几千年就成了奴隶制、封建制社会。刚刚进入资本主义才三四百年,人类已经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再过几百年会怎么样?谁也无法确知。

  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人类已经构成了一个大社会,无法形成可能导致成种事件的长期有效的隔离,自然选择已经无法筛选出更好的基因,所以人类不会再进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基因改造技术将能使我们不需等待生物进化的缓慢步骤就能重新设计DNA,创造改良的人种。我比较倾向于相信第二种观点。

  第二个感想是,制度的选择极为重要。人类社会早期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过去的几千年中,世界各国都经历了从氏族、奴隶制到封建皇权的历程,各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可以说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到了现代,重要的制度分歧开始出现,在资本主义的路口,人类社会面临了不同的选择,也曾经分道扬镳。这种不同的选择,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社会发展结果。

  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贯穿着人类历史的始终,古希腊就有公民大会,古罗马就有从平民中产生的保民官,但也正是从欧洲这块人文思想的沃土上,后来萌发了法西斯主义。这种斗争一度让人以为已经最终分出了胜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对自身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冷战的结局更明确地指示了方向,很多国家在向同一个方向转型,他们都从这种转型中获益匪浅,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有转回来的迹象。福山预言,历史很快就要终结了。

  可是,历史并没有真的终结。历史遗忘了中国吗?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你以为“禁止农民盲目离开农村流入城市”是中国60多年前的独创?其实500年前英国的都铎王朝就颁布了惩治流浪者的法律;你以为只有中国人强拆强迁?400年前英国贵族就在跑马圈地了。甚至,一些中国人如今念兹在兹的.一人一张选票,在几十年前的美国都还没有实现。几十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看起来,似乎我们落后得也并不遥远。可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当下,几十年或许就真的会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尤其是在努力追赶的方向都还不一定正确的情况下。

  不过,我还是有谨慎的乐观。历史不会永远忘记中国的,终有一天理性的阳光会照进这片土地。希望,到那时候,这个民族一定要紧紧地抓住机会,再也不要错失。

【《世界通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02-28

《中国通史》读后感04-18

中国通史的读后感02-12

《中国通史》读后感04-29

中国通史读后感04-29

读《中国通史》读后感07-01

中国通史读后感范文04-27

中国通史的读后感15篇02-22

《中国通史》读后感11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