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

时间:2023-10-18 12:48: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菊与刀》读后感4篇(荐)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菊与刀》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菊与刀》读后感4篇(荐)

《菊与刀》读后感1

  翻看书目列表,《菊与刀》的名字吸引了我。想起如今中日紧张关系备受关注,突如其来的一片骂声令我不禁对日本,对这个民族充满好奇与不解。带着一种急于寻求解开谜题答案的心理,翻开了此书。

  “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字面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字却意在表明: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只看了书名我便有些感叹,当今中国有些人一边在全民唾骂日本的种种罪恶行径,一边却又在赞叹、效仿日本的的态度行为;一边在强烈抵制日货,一边又无时无刻不在享受日本产品带给我们的舒适。这难道不是一种矛盾吗?看来这种影响如此严重的矛盾,已深深刻入日本这样一个民族中。这更加让我有迫切阅读《菊与刀》的愿望。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写此书是二战即将结束之时,由于日本的一切行为与正常迥然不同,美国政府无法制定战后对日政策,于是便委托她及其他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本尼迪克特以宽容的态度,转换角度,以深刻的洞察力完成了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深度剖析,以旁观者的观点准确指明本质。

  矛盾表现在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都让人对其投去无法理解的目光,但更多的'是外人对它的批判。要探寻原因,须从源头说起。从奴隶社会甚至更早,日本人民就被一种等级制度所限制,随后就有了天皇———日本的至高无上。逐渐像“天皇不可侵犯”“天皇本人是神圣”的信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虽然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了很多,效仿得很严重,中国不断改朝换代,而日本始终被一个天皇家族所统治。只要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得以维持,日本人就毫无不满地生活下去。他们就感到安全,他们视等级制为合法,这是日本人人生观的特征。即使之后明治维新改了很多,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其主要就是民族等级观念)是矛盾产生的根本。

  后来,这种思想观念转变成了另一种表现形式——————报恩。我们无法理解我们熟知的日本人在战争中那种极端的自我牺牲,也无法了解日本人那种在我们看毫无必要的易怒态度。其实这些都是表现对天皇的忠诚,他们认为自己生在这个国家就不能不想到天皇所赐的恩典。所以说,战争中日本所谓神风特攻队自杀式袭击就是为了报答皇恩。

  这样下来,时代不断进步,一方面日本努力迈着资产阶级步伐,向别国学习,发展科技使国家强盛,另一方面那些旧思想早已扎根于日本民族,他们无法做出违背天皇的事,无法忍受有损天皇的行为,使其不得不受阻,这样便产生矛盾。

  读罢,有种清澈的感觉,是一种领悟事理的内心舒畅感。虽然有些地方不太明白,但这本书给我了新的认识。面对日本,我们如果以我们的角度来评判它是无法理解的,站在他们的这种“耻感文化”里再去了解它,我们就有新的态度,新的认知,才能更好的与邻相处。

《菊与刀》读后感2

  二战末期,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奉命研究日本的民族性,以便为选择占领日本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作者认为,日本会彻底地投降,因为日本人和欧美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后来的军事实践证明了作者的正确。

  此书可谓西方对日本认识的第一次大规模突破。此书写得并不是很好,许多后续者写得更好一些。此书的时效性也不强,六十年来,日本人的社会关系和审美产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军事相关方面,从这个角度考虑,本书过半内容已经过时。另外,国内外的评论大多赞扬此书指出了“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差别,但我认为此书的成就主要在于对日本式“情义”、责任和审美的考虑。

  对于做漫画的人来说这书很有价值,它完全解答了日本式的传统情节结构,解答了为什么许多无聊的故事会在日本大受欢迎,并且在中国受到一部分特定人群带着怀疑的欢迎。

  压在二战时期日本人肩上的担子正压向我们这一代的人:家族责任(独生子女的事业成就将决定全家的.未来),考试和竞争(考试正急速变得不可理解),社会侮辱的增加(青少年侮辱他人在改革开放前比较少见并时常直接引起暴力冲突,而如今我们的同龄人正在将侮辱他人当作维持生存必须的精神食粮),逼迫性暴力的减弱(要么杀人,要么不动手,“把人打服”的现象正从社会上淡化)、愤怒被同情和默许,舆论的复杂化和不负责任、就业难、对宗教需求增加却得不到社会满足、日本式“情义”正成为中国的义务教育和家教、自杀不会引起社会鄙视反会遭到同情……社会的变迁使我们的环境更接近二战时期的日本,所以审美观也更接近二战时期的日本(而不是的日本)。

  所以我们颓废和耽美。

  从内心深处讲,二战时的鬼子兵,其实就是一群武装、有组织、有大量雄性激素的同人女。

  但是我们毕竟是中国人,对日本式的审美,只有共鸣,不可能全盘接受,但是,我们跟日本产生共鸣的,是菊,还是刀?

  新中国的政策决定了我们不会有日本式的男女观,但是我们可能有日本式的父母观;我们的复仇观肯定和欧美是统一的,但我们的报恩观却可能去接近日本;菊,我们这一代人貌似没有接受;刀,已经成了许多人性格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无所谓好坏,该发生的事必然会发生,我们所要做的也不过是在那些必然发生的事情发生后,仍然在这个社会上继续生存下去而已。

  日式“责任矛盾”情节也许必然会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的读者的审美也许必然会与鬼子兵日渐趋同,直到让我们的父辈和日本的同龄人都以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仿佛我们来自。

  如果那样的话,我们怎么办?

  让我们作的故事,比从小早川八云以来的所有日本鬼子都更好吧!

《菊与刀》读后感3

  菊花温文尔雅,恬静自然,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生硬暴力,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采用两个对比如此鲜明的名词命名,也正说明日本文化的矛盾性。译者在序中举例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

  日本作为中国隔海相望的老邻居,无论是甲午战争到9·18事变,亦或是西安事变到七·七事变,都让日本同血腥、残暴等贬义词一起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许多日本人矛盾性格的表现,可以总结出日本的矛盾性格有这几个原因: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日本人的"情义观念"和"羞耻观",以及日本社会是如何训练、培养和继承这些民族特性,并在社会生活和国际斗争中加以运用的。

  在日本人的文化中,等级制度可谓是异常重要。并且相比于中国来说,在封建时期日本的等级制度无疑要严格得多。在中国,科举考试成为了从一届平民到行政官员的桥梁,但在日本,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通过世袭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在四个世袭等级之下的.贱民大多从事各种污秽职业,不被人们当做人来看待,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后代也将从事这样的职业。

  日本家庭得很看重辈分,提倡"父权"至上。其他人必须绝对服从长者的主持。对于日本人而言,长子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除此之外,性别也与一个人在等级制中所处的位置有关。日本崇尚"男尊女卑","夫权至上",妇女的社会地位便显得格外底下。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同日本文化的等级制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们不得不无条件的服从比自己权利高的人,心中仍然存在这突破牢笼的野心,而又对制度无可奈何。

  作者将日本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据说日本人有羞耻心而没有罪恶感。在二战中,日本军队的残暴和屠杀,表现出他们没有罪恶感,他们战败不愿投降而宁可自杀,便是因为他们认为当俘虏是一种耻辱。

  在日本的文化中,"情义"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人把"知恩图报"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在他们看来,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是有两种恩情却是他们必须报答而无法回报完毕的:一类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T皇的栽培之恩,即"忠"。

  从古至今,日本多次引进中国文化,但日本人没有改变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忠孝恩情义的文化。日本文化的耻感文化,情义观念以及近代日本发展的如此迅速,确实存在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好好地去了解日本这一国家。

《菊与刀》读后感4

  今天完整读完了《菊与刀》。加入了读书群以后的确对我读书有督促作用。看到这个月没有倡议每个人交书目和读书笔记,不过我还是打算完成一下作业。

  书的附录有关这本书的学界评论说到:“综观各种评论,大体可以说: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角度评论者对此书评价很高,从哲学、历史学角度评论者则有根本性的质疑和困惑。撇开具体问题不说,就根本性质疑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化人类学这个新兴学科的看法问题。实际情况表明: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民族、文化问题日益突出,文化人类学日益发展。《菊与刀》这本书也一直畅销。在日本,有统计说:这本书的日译本自1948年出版后至1996年,48年间重印超过100次,印数超过230万册,如按日本人口平均,40多人就拥有一册。在美国,《领袖周刊》有文章把这本书列为领袖必读的100本名著中的第71本。”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美国女学者,为了当时二战后美国社会研究日本的需要,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和访谈战俘以及在美国的日裔写成了这样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令人赞叹!

  日本和我们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直想好好了解和学习日本,小时候最初有关日本比较深刻的印象大概来自《血疑》,后来还有一部当时电视上播的日剧我记不住名字了,好像是说一个女孩没有听力但是却打乒乓球的,而记不清是不是同一部剧,有个女孩练习钢琴,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经常练的一首曲子是肖邦的《革命》,那似乎是对我钢琴曲的启蒙,我第一个喜欢的音乐家也是肖邦。后来看了几部日本的文学作品,村上春树——抱歉对他的小说却印象不深,我印象稍微更深一些的.是渡边淳一的几本书。这些年工作的原因当然对日本的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包括文化根基的兴趣与日俱增,今年初终于第一次到了日本。说实话,非常喜欢日本,离得也近,准备以后多去。

  《菊与刀》以前在几个书店翻看过几次,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出差回来在深圳机场翻看了一些,1月从日本回来买了一本纸质书开始读。认真读来发现这是一本稍微有些枯燥的比较学术的著作,但是作者对日本社会从历史和当代社会义理习俗的角度对日本社会的等级制、恩、义理、名誉、人情、道德、修养、儿童教育等等方面做了分析阐述,对于了解日本的历史,社会文化基础,更好的理解日本非常有启发。当然日本学者的评论也说,作者提到的很多都是二战前那个时代日本社会和家庭的一些习俗和事例,并且采访的社会层面有限,从二战到现在,尤其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有着深刻的影响,现代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菊与刀》仍然获得本文开始引用到的那么高的评价,可见读来对了解和理解日本社会仍然很重要,我也受益匪浅。

【《菊与刀》读后感】相关文章:

《菊与刀》读后感03-03

菊与刀读后感03-17

《菊与刀》读后感5篇04-13

菊与刀读后感(通用5篇)04-19

菊优秀作文03-05

刀的自述作文06-10

剃须刀作文05-24

菊之颂作文04-27

苦菊美食做法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