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课稿优秀

时间:2023-10-02 10:19:57 音乐 我要投稿

音乐评课稿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来辅助教学,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评课稿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音乐评课稿优秀

音乐评课稿优秀1

  听了叶老师的《灰姑娘》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但是教师如果能在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分布就更好了。都说要以学生为本,学生老师如果能够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去下功夫就能在课堂上顾到全体学生了。

  二、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听了叶协老师的《灰姑娘》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但是教师如果能在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分布就更好了。都说要以学生为本,学生老师如果能够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去下功夫就能在课堂上顾到全体学生了。

  二、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例如:本课的`高潮就在创编活动这一环节。“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多一点自由给学生,分组创编并展示,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而已。

  三、教师基本功扎实。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教材处理不当,目标过高,分层不明显等等。

音乐评课稿优秀2

  崔老师的这节音乐课,是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本中随心所唱中的歌曲《鸿雁》,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对《银杯》这首蒙古族歌曲的欣赏和演唱,了解和体验了蒙古族民歌长调与短调的特点,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宽广美丽的草原风景,同时也了解蒙古民歌,可爱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

  教学中,崔老师首先一边让学生回忆歌曲《银杯》,一边播放音乐让学生齐声演唱,由于《银杯》是一首蒙古宴歌,再国上老师播放的蒙古风情图片,所以这个开篇,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长短调的区分”,介绍了《银杯》属于一首“短调”,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学习歌曲《鸿雁》,着重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了“长调”。最后,通过介绍歌曲《鸿雁》及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对学生进行了热爱草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教育,便课堂教学得到了升华。

  欣赏完崔老师的这堂课,我从中发现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崔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材处理把握全面到位,她通过让学生欣赏几首体裁、特点迥异的音乐作品――《银杯》、《鸿雁》《马头琴独奏鸿雁》等,使学生对音乐的形式有了形象的了解;然后,又指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实践,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区分蒙古族音乐中的“长短调”,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感受音乐作品本身的内在美,从而实现了对本课重难点内容的教学。

  其次,崔老师充分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她注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地、互动的师生关系,努力创设充满美感的课堂环境,追求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效果。

  最后,崔老师整堂课中,无论是组织教学的语言,还是与学生的互动,她都非常注重音乐语言的规范性,例如,关于长短调音乐的介绍或总结,用语简洁准确。

  当然,我个人觉得这堂课也存在着个别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长短调”区分的这个教学重难点上,我个人觉得还应该更加充分地展开,比如可以在《鸿雁》学唱后介绍长调,加强学生对长调这种音乐体裁的理解;其次,我个人觉得崔老师的一些课堂教学技巧还有待改进,比如,在她的课堂上多表扬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发言积极性。

  总得来说,崔老师的这堂课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堂课。

音乐评课稿优秀3

  听完窦雅鲲老师的《晚钟》一课后,感觉一节课内容充实、方法灵活、情境巧妙,使大多数学生都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标准。

  1、内容:内容紧凑、条理清晰,使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例:从音阶—分组发声训练—旧课分声部演唱、新课学习、师生互动演唱、口风琴展示,环环相扣,在声音训练和口风琴技能上表现尤为突出。

  2、情境:课前准备创设新颖。

  例:有律动的进教室,并交替进行表演,英语问好,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被调动起来,课程中部当学生稍有松懈,教师组织学生二声部合唱,使学生即将松懈的注意力在一次集中起来。

  3、方法:教师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提问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由浅入深、有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把学生紧紧的吸引在课堂的各环节中。

  例:讲到《晚钟》时,播放课件,使学生通过视觉来体会意境,在学生自主唱谱后填词唱,师生共同完成(老师打手势学生演唱)。

  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窦老师用提问的方式,一点点贴近主题。

  例:想让学生用歌声表达出情感的时候

  师问:衬词都是什么呢?

  生答:Hm、当。

  师问:当、当、当……像什么呢?

  生答:像钟,很沉,仿佛教堂深处传来的钟声一样,很美。通过这样的问话,学生头脑中会出现一幅教堂深处钟声四起的'美丽画面,在歌唱的时候自然会流露出来。

  学生在声音的表现上和口风琴的演奏上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可见窦老师在教学中是成功的。

  学习了金玲老师讲的《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感觉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比较细腻,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歌曲,并且通过歌曲中叙述的小故事,让学生懂得了道理。

  1、情境:提问式设置,巧设情境。

  例: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认识她呀?

  生:想。

  师:我们一起去她家做客好不好啊?

  生:好。通过这种问话的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跟随老师一起进入课程的学习。

  2、内容:内容有教育意义,富有情感、生动活泼。

  例:师问:小乌鸦的妈妈老了,小乌鸦跑到哪去了呢?

  生答:给妈妈捉虫子去了。

  师问:同学们能不能像小乌鸦一样,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生答:能。

  3、方法:采用教唱和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既学会了歌曲又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

  例:循序渐进、形象的学节奏。

  背书包的小学生(卡片)××小兔子5454小乌龟×—

  走走蹦蹦跳跳爬

  动静结合:前半节课学生都坐着演唱,后节课通过加打击乐器,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最后通过“乌鸦反哺”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我们要像《小乌鸦爱妈妈》一样去爱自己的妈妈。金玲的《小乌鸦爱妈妈》是成功的一课。

音乐评课稿优秀4

  我听了刘老师上的一节音乐课《彩云追月》,十分精彩。刘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把握,对音乐本质的充分挖掘,以及和学生的密切配合都让人感受到刘老师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这节课有三个地方的处理尤其让我感到新颖独到,有示范启示意义。

  1、导入部分情感的激发、情绪的调动充分合理。

  《彩云追月》是以越剧音乐为素材,作曲家任光于1935年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旋律优美,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情景。怎样让全体学生很快溶入乐曲的意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欣赏活动中?刘老师很用心地选择了一幅“夜晚海边望月”图,配着淡淡的《彩云追月》音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种意境营造的相当好。点出“月亮”之后再问:“有没有有关“月亮”的诗词、歌曲?”这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为后面“带着问题欣赏音乐”,真正走进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2、层层深入,不着痕迹,解决“切分节奏”难点巧妙。

  根据任光的《彩云追月》填词创作的歌曲,宁静、深情,表达了作者对远在台湾亲人的.思念。歌曲中多次运用了切分音以及波音、倚音,使得曲调委婉细腻,风格独特。但是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如果生硬地练习和讲解极易破坏课堂营造出的宁静、深情的氛围。刘老师将歌曲创作背景介绍之后点题——彩云追月,就是用切分节奏读出来的,很是简洁、自然,学生也自然地用这一节奏读歌名,了解了“切分节奏”。接着陈老师将歌曲主要的两个乐句单独列出:“616535”和“353215”,用歌名来唱,读好歌名和唱好歌名,实际上就是基本解决好了这首歌曲的难点。之后的老师范唱、感受歌曲情绪、分析数数几个切分节奏、配乐朗诵歌词等每个环节,刘老师都很注意倾听,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正因为此,这些借班上课的孩子最后都能深情地准确唱出歌曲。

  3、拓展环节抓住学生心理,用流行音乐表现形式新颖、和本节课结合恰当。

  这节课是五年级的音乐课,高年级孩子已开始喜欢追逐“流行”,大多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特别是影视歌唱明星。这节课的拓展陈老师精心选择了李宇春的独唱《彩云追月》和黑鸭子合唱组的《彩云追月》,注入了学生喜爱的流行元素,并让学生感受、实践用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在课堂展现这节课学唱的歌曲,这一做法实际是一种实践创造,同时也将课堂气氛推上高潮。而在这种愉快、喜爱的情绪下进行的实践、创造,让学生自然而然体验出“许多流行音乐的主要元素来源于像这样的一些名曲”,“同样素材的音乐,不同的表现手法会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

  这节音乐课还有不少给人以启示的好的地方,也有一些如果换种方式会不会更好的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像刘老师这样的一节课,总是会给上课的老师、听课的老师、参与的学生不少满足。正如乐曲中表现的、课堂中体现的和我们听课老师体验到的“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

音乐评课稿优秀5

  肖老师的《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一课的虽然选自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但基本跳出教材内容组材,由此也能证明肖老师是很有自己教学思想的一老师。通过教学设计中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和与学生的对话,也体现了肖老师教学中的风趣、幽默和很具个性特点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我的想象中,肖老师的教学是潇洒自如的,而学生在肖老师的课堂中既感受了音乐美,表现了音乐的美,探讨了关于音乐的话题,对音乐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和解,同时,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又是轻松、愉快的。

  再回到肖老师本课的设计探讨。肖老师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音乐是什么,领悟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非具象性、不确定性的内涵与特征,理解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肖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也与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编者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但综观肖老师的教学设计,虽然教学是按照这几个问题层次展开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强调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或在组织材料、欣赏引导时,没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什么是音乐”问题的探讨。肖老师借用了《辞海》中的定义: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这个定义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对学生理解“什么是音乐”帮助不会太大。而肖老师自己给音乐下的定义“我觉得音乐是一种流动的生活音响(旋律、节奏、和声等)”,也让人感觉概念较模糊,何为“流动”,生活音响又包括哪些?都不太好说清楚。我曾看过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的一本书,里面他提出了许多专家对“什么是音乐”各自的理解,他自己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如,音乐是按时间组织起来的'音响和沉默;是音乐就是通过人组织起来的音响,等等。建议肖老师在教学中能参考一些相关方面的资料,在分析专家们对“什么是音乐”不同的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什么是音乐”,以及“音乐”这个概念的发展与变化。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探讨。重点欣赏了马迪老师创作并演奏的笛子独奏作品《远韵》。这是一首很优秀的乐曲,确实值得一听。以聆听体验一首乐曲为切入点,再探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的话题,也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且这首乐曲较为典型,也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但肖老师的教学指向,好象不在于“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问题的探讨,而重在对乐曲的欣赏与分析(当然,让学生充分体现音乐的美,分析音乐的艺术表现特点,也是欣赏教学必须的),但又在该教学环节的最后,在没有教学铺垫的情况下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认为音乐有涵义吗?你能用语言把这种涵义说清楚吗?当然也很难有探讨的结论。

  其实,肖老师选取的乐曲《远韵》是很好说明此问题。教学时,第一遍聆听欣赏时,可以正不给学生任何介绍,让学生聆听音乐,谈谈音乐带给自己的情感体验,问音乐表现的意境。因没有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音乐情绪和意境的理解是多样的。接着,老师再介绍乐曲创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的乐曲各段的小标题:引子茫茫草原、望月思乡、寒风瑟瑟、仰天长啸。在此标题“向导”的指引下,学生再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再谈自己对音乐的意境的理解,应该又有不同的感受。教师也正好以此切入探讨音乐不确定性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各小标题音乐要素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表现的特性。该教学环节是该课的教学重点,在充分聆听与感受音乐的同时,应该融入对音乐表现特点的分析,深入探讨一些话题,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表现的特性,才能较好达成该课的教学目标。

  “用节奏表现音乐形象”的参与表现环节,建议放到该课的开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很好地导入教学,从感性经验切入,再来探讨较为理性的问题,也更能体现教学的层层深入。另外,针对于“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主题的教学,在组材方面还可丰富一些,用很多的材料来探讨关于音乐表现特性的问题,教学效果会更好。

【音乐评课稿优秀】相关文章:

音乐评课稿【优秀】07-13

小学音乐评课稿(优秀)07-15

小学音乐评课稿[优秀]07-16

(优秀)音乐小螺号评课稿07-07

音乐《小螺号》评课稿【优秀】07-08

音乐评课稿08-03

音乐的评课稿04-08

小学音乐评课稿[优秀15篇]08-02

小学音乐课评课稿优秀8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