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9-11 08:30:4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优】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优】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今年8月,我参加了高中语文课改远程培训,通过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去点燃这把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改革,需要学校、家长评价观念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思索我们用什么样的评价观念才能有利于下一代更加健康地发展。新教材突出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一开始,就运用亲身体验与亲身实践的新型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到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现在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渔。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三、转变观念,注重“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我最初的认识是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去做: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培训后,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2

  8月20日这天,我和学校的其他几位数学教师一起到高平一中,参加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培训,通过学习,感觉收获颇多,现在就将自己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 适合我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总在学习别人,可是照搬别人的东西会不合适的,怎么改善才能适合我们的课堂和学生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究,灵活运用新方案,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在教学中,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自主参与,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创新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应该以不同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评价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动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帮助、鼓励, 这样学生才知道主动学习,学习成绩才会提高,让学生真正喜欢自己,喜欢上自己的数学课。 准确恰当地评价学生。运用先进的.评价理念,进步就是优秀,每天进步一点点,个个都有新变化,将学生的点滴变化充分体现在展板上,用以激励学生的学习。

  三、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在教学中,运用新方案必须分成四人小组,各组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得到班集体的尊重和认可,各组组长要起到带头作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树立集体荣誉感,比如,对有困难的小朋友要有同情心并给与帮助。对于孤僻的孩子,要消除他和其他孩子的疏远感,使之真正参加到孩子们中间去。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团队精神。

  今后,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导学案,在小组组建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高质量的预习能力,培训展示点评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專家语文课改研讨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规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规定学生扩大知识面,规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法又要转变学的方法,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法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法一转变,学的方法也随之转变。学的方法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法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思上的教与学方法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成长的学习办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现实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一样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工作总结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遇,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办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办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篇披着7点的晨辉,踏着6点的`晚霞,山东,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温州到山东,是一段让人绝望的距离。我们在路上……旅途中的生命亦如大风中的长筒丝袜,或悲叹随风摇荡的命运,或享受任意飘摇的潇洒。途中收获的是腰腿的酸痛、四肢的麻木,更有精神的萎靡、心灵的疲惫。唯一慰人的是北方平原的落日,如一温柔的少妇,抚去旅人奔波的四肢和疲惫的心。“人生不在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对于山东之行,好像很苍白无力。

  除去人在囧途的尴尬,xx之行的目的地却很令人振奋。我想是前方刺激了人们想要身在旅途的心。

  xx校园以激情的喷泉洗涤了一颗颗因旅途而倦怠的心。安静整洁的校园、蜿蜒曲折的石子路、硕果累累的柿子树、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性关怀的路牌、张扬的路灯都以独特的魅力传达了xx的特色。整个校园处处是警语,整个校园处处是文化。这里是儒家文化的传扬地,这里是激情投入的青春洗练场。

  xx人是激情投入的一群。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彰显了每堂课的重难点,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学生每日的计划和反思积淀了铺向成功与理想的脚印。xx人是求是务实的一群。他们激情投入,他们脚踏实地。他们高蹈了阅读的重大意义,他们拉长了课堂时间的长度,他们拉大了课堂容量的厚度,更是他们强调了读书对于生命的力度。

  xx人激情投入,是因为他们相信未来;xx人求是务实,是因为他们享受旅途的精彩的过程;xx人积极奋进,是因为他们相信团队的力量并拥有团队的精神。

  当旅途疲惫时,他们用韵律操洗去身上的征尘;当旅途受挫时,他们用学科会议整理心灵的困惑;当旅途艰难时,他们用团队战胜重重困难。他们激情投入,是因为他们正在享受旅途的过程,或艰辛,或愉悦,他们正在路上。

  我们也在路上。xx之行是一段很远的前方。他们的升学辉煌也是我们的前方。也许遥不可及,也许只是,我们缺少在路上的积极投入,我们缺失享受过程的心态,我们缺乏一个激情的团队。

  家亦是前方。永临还有一个很远的前方。我们还在路上。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听了韩老师和夏老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己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5

  11月30日至12月5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河一小一行8人赴浙江省,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紧张的培训学习。学习方式包括聆听讲座和实地参观,培训学习内容紧紧围绕“浙江省义务教育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安排设计。

  培训学习期间,依次听取了杭州市学军小学汪培新校长做的《童心校园与童心课程打造》,嘉兴实验小学张晓萍校长做的《嘉兴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价值追求》,浙江省教研室主任腾春友做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解读》,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做的《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意见》,杭州采荷三小黄升昊校长做的《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阐述了“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的价值追求,同时听取和学习了富春七小张振乐校长做的《劳动润泽金色童年》,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俞国娣校长做的《新班级理念下的课程建设》等讲座。讲座紧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脉搏,立意高远,措施新颖,既着眼课程改革前沿,突出前瞻性,又立足学校实际,接地气,重实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期间,实地参观了杭州市采荷三小,近距离了解了该校基于深化新课程改革,围绕“做一点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幸福的事”这一主题,强调如何开发适合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做让儿童适应的课程,从而实现了该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三个总体目标:

  即整合国家、地方以及原有的`校本课程,使其校本化;开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变革教学方式,深化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棉而有个性地发展。其最突出的做法是,通过适度整合国家课程,凸显综合性课程,保障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让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让全体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

  杭州市富春区富春七小给我们学员展示了该校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程整合,构建拓展型课程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学员们呈献了一份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精神大餐。尤其该校“开心农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校通过创建“开心农场”校本课程,讲数学、语文、科学、美术、习作、营销、劳动技术、体育、社会与生活等基础课程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大课堂”。在如此美妙的“田园大课堂”里,孩子们忙忙碌碌了解日常蔬菜种植的知识,熟悉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了解种子与农家肥的配比,换算果实的市场价格,学习营销的专业技巧,聆听蝉叫虫鸣,体悟草长莺飞,用画笔描绘司机的田园,体会劳作的艰辛,品尝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开心农场”作为该校拓展型课程,将传统的学科课堂编成了趣味盎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实践的竞赛场”,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强化了学科知识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这里,劳动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孩子们的作业练习,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期间,实地参观了浙江省教研室附属小学,他们介绍了学校基于网络创建的“学校教育教学云平台”,以英语教学为例,展示了“教育教学云平台”对于转化后进生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和取得的成果。同时,该校“墨香书韵”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配合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最后,实地考察的是一所民办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两个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给予民办学校的体制,他们充分利用雄厚的社会资源,使学校呈现出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二是学校教学管理理念超前,彰显出超前的意识和广阔的眼界。例如,聘请10多名外教、专家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尝试与国际接轨,精心捕捉和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举措。实施“走班制”,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在某单元或某课最擅长的教师,在同年级各班轮流教学,这种教师专业合作互助的方式,促进了校内教师的均衡发展,也使得学生享受到了校内优质均衡的教学。

  再比如,他们建立并完善了“免试生”制度,一个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免试生”,有一套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程序,“免试生”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课程训练、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目标,赢得了时间、空间。

  没有反思的学习永远不能解决认识问题!反思是为了求得自身的进步!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应该说做了诸多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以年级为单位的大课间活动课程异彩纷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七相”教育校本课程已经纳入课表,常态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校园科技活动节课程有声有色,节日课程蓓蕾初绽,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十多项特色类自选课程硕果累累……

  诚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观上讲,学校对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对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地方特色的教育素材挖掘不充分。整个教师队伍的课程观念淡漠,课改意识不强,还不能完全胜任“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角色,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还有许多不适应课改的做法,与“保障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能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幸的是,自杭州满载而归之时,扑入眼帘的是案头上陈列着的《永昌县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计划指标体系》《永昌县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细则》。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应该怎么做,这次的杭州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浙江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指导意见》就是让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有效实践,我们的所见所闻,已经充分展示了浙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令人振奋的是,河一小一班人,胸怀“向阳精神”,在深化课改的征程中,牢牢把住“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个方向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能够最大限度凝聚集体的智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稳妥推进,擎起“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旗,虽然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前行,不畏难,不言败!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本次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培训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加深了我们对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无疑为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特色向阳”、“品牌向阳”,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力量,赢得了主动,积蓄了优势!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通过为期一天半的小学数学课改培训,我对于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更涌动起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应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众所周知,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生活空间。课改理念必须真正体现于课堂教学,必须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今天的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而不是在学习中生活。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

  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课改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老师,任重而道远!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课程它打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新课程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对教师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7

  新课改在我省已开展了一年多,可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的接触新教材,仅对新课程理念有一些了解。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恍然大悟,开始真正的了解了新课改的实质。以下是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本次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拓宽知识结构。

  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拥有广博而精湛的知识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要给人一杯水,不仅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我们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新课程改革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第三、积极探索,创新教法学法。

  新课改不仅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体系、教学评价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还体现在教法学法的创新上,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上。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二者只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而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我们钟情教学,我们痴迷课堂,所以我们走到了一起。

  阳光灿烂,硕果飘香;百人团队,携手同行。一个富有诗意的日子,一次挑战自我的参与。怀揣梦想的翅膀,我们开始了这次英特尔培训。从过去至现在,我们都是相互促进的良师益友,这一次又一起经历令人难忘的学习旅程。

  作为教师,我想大家都会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当教师,就要努力当个好教师,当个名教师。我相信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会不甘落后,不愿意虚度年华;我也由衷地希望,每一位教师都会用自己对事业的热爱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着力营造有效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已进行了前期的摸索和实践,如何突破瓶颈,进一步提升质量,在这教学改革的十字路口,我们相聚“英特尔培训”。学思结合、知行统一,颠覆传统,在这里,我们可以聆听到专家的点拨、引领和指导,获得宝贵的教学建议;在这里,我们可以寻找到自身努力的新方向,无论是教学规律的探索,还是课改能力的增强;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结识到一群真诚相待的朋友,心与心的沟通,智慧与资源的分享。所以,我们肯定地说,在电大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我们会实现师德水平提高、专业发展的良好愿望!

  学习永远是为愿意学习的人准备的知识盛宴。培训犹如一粒种子,我们要把它撒播开来,播散到__热土的角角落落,有春风吹拂,夏雨浇灌,秋季来临,示范区教育的百花园定会姹紫嫣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且行且思,让我们扬帆启航!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经过一年的培训学习及教学实践,听取了学景专家们的指导和介绍,在课改的道路上我又成长了一步。学景专家们异彩纷呈、深入扎实的专题讲座,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讲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的教育经验和课改新理念、新举措、新方法,总结了三点心得体会:

  第一,务必转变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第二,务必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第三,务必转变教师主角,做课堂的引领者而不是包办者。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仅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按以下方式进行操作: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在教学前,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通过精心备课,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案。

  2、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情景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3、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创新,把“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4、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应对同一难题,有的学生采取独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可见学生依据自我的潜力状况,选取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完全能够到达很好效果。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此刻的教学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基本上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我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追求惟一的正确答案。教学资料偏难、偏多,学生对书本知识关注比较多,而对情感、态度关注比较少。

  2、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教师不自觉地把每一个要教学的资料,分得很细很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潜力。能够采用“大步骤”提问方法,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

  3、有时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有些讨论时间时间过少,学生在叽叽喳喳地说,谁也听不清楚。课堂讨论效果有限。

  4、展示用心,但是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到达所有人都参与的效果,并且学生们还没有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每个教师都不期望自我的课堂规规矩矩、死气沉沉,而是期望还课堂一派生机与活力。努力改变我们教师自我,用心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所有教师应当努力去做的!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阶段通识培训、教材培训、听课评课、教研争论等,感到这一试验工作的迷惘,面对新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真感到无从下手。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根本定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觉有些力不从心。通过与教师们的切磋、争论和自己的教学试验,渐渐理出一点头绪,下面就上学期的教学状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正确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好玩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阅历和客观事实动身,在讨论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学问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欢乐,初步表达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嘉奖鼓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实行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如:很好!说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特别丰富!真聪慧!你的证明很有说服力!你的解法特别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学问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胜利,增加自信念。同时教师常常欣赏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与友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仆人。

  3、尝试“做中学”(目前中、法合作的科学教育试验工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量。

  “做中学”的根本流程是“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和猜测→分组争论→调查和讨论→得到并介绍自己的成果→结论→学生力量评定”,它与课改的思想观念是不谋而同的,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猎取优秀的考试成绩,而是学会如何应付将来的挑战。

  信息技术新课程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把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舞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变革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就是要以《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新课标设定的.各工程标,让学生在学会学问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进展”为根本理念。这意味着我国根底教育课程体系将要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个学生的共性获得充分的进展,培育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针对过去学科教材内容表现的“难、窄、旧”的特点,新课程提倡的是“新、活、宽“。新课程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学问,直接阅历作为课程内容。敬重“儿童文化”,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强调的是问题解决,引进了很多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学问。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1、内容综合而又需完善。

  与其他课程比拟,信息技术课程涉及众多的边缘和根底学科,而无论是硬件领域还是软件领域都在不断创新并日新月异地变化。

  2、个体实践而又需合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更强调学生的操作力量,理论上的很多学问,特殊是软件的应用,假如单凭课堂讲解或者演示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会把概念理解的更好。

  信息技术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一系列信息资源和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去发觉、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能够查找和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拟和比照信息,分析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学生能够参加小的群体和整个班级争论,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完成任务,学生间必需要有合作意识。

  信息技术教育应是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的缺失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已经开设多年了。这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的学问和方法,利用计算机,完成各项任务,实现自己的创意。然而,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觉,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以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实施及实现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特别的、新兴的学科,在课程讨论方面,根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既没有组织机构上的保证,也没有现行模式可供借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尚待开发和标准。这对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实行哪些教学方法增加了难度。

  2、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目前一些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在影响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致使课堂教学沉闷、缺乏生气与乐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把信息技术教育根据学习一门学科的老方法去讲、去学、去考,就会严峻窒息学生的制造精神。

  传统的教学已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由于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综合性和内容的待生成性,打算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时代性。无论信息技术怎样瞬息万变,我们将以新课程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不断创新出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我校于xx年全面开始施行高中阶段体育选项教学。依据高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和我校的场地器材情况,开设了篮球、乒乓、羽毛球、武术、健美操、田径和足球七个运动项目的选项教学。学生在入学伊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进行选报项目进行学习。

  听了张金生老师的精辟讲座之后,深受启发,课改不仅仅单从一个大的方向上改进,更要具体到课堂上去,这才是一线体育教师下功夫去做的。根据我校实际总结以下几点:

  1.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五大领域为目标的模块教学方案,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多种体育项目,培养健康体育三维观。

  新课程改革只给出了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要达成的学生水平目标,并没有切实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各个地方的学校教学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地域特征切合实际的开展特色体育项目或者常规教学内容,只要能够把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指导方向紧扣五大领域目标,课程内容积极健康都应该成为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2.模块教学系统化。

  在制定模块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技术掌握的系统性,不能今天教一个内容,明天再教其他内容,想教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学生们都学了,结果什么都没有掌握。所以说,不管是一个模块计划,还是高中阶段整体模块计划,都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过程。

  3.以教材为依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开展特色体育。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策略,与时俱进;

  优化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延伸多种运动能力;

  组织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耳目一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个性,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

  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和成功后的自信感。

  4.加强教师基本功学习,课堂上树立人格魅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及时进行交流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组织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设置能力。而且教师一定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各个领域目标,具备一专多能的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感谢XX市体育教研室的领导!希望多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充电提高,为河南省体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请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在今年暑假开始的新课堂培训中,我认真听取了山西太谷教研室主任张四保同志的讲座,对此我感触很深。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学生成长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摇篮,教师的成长是学校的根本,学生成长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至今太谷中考高考能够飞速发展,尤其在已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还能再上一个台阶,这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课堂模式发生了改变。

  二、课堂是师生的主要阵地

  课堂是师生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艺术提升的场所。课堂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课堂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场所。教师是有限的空间,而课堂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它可以是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更为个性化的学习与生活的方式。因此,只要是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存在方式的场所都可以是课堂,要让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课堂上,要在课堂之外,要让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暂时的而是终身的。

  三、太谷的课堂模式

  太谷的课堂模式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学生学而教。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其实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出现了问题。不要说而不是部分学生,就应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就应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就应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务必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主角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四、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主角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潜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齐,让我们与新课程一齐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本人通过参加这次新课改培训班的学习,使自己对高中新课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革,课程改革正顺应了时代的召唤,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型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思想、有能力的有用人才,新课程改革将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现将自己参加此次培训学习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1、转变观念是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的关键

  课程改革必须在观念方面有根本的变革。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因此本次物理学科培训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对教师进行“洗脑”,使教师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全面贯彻改革精神,不偏离改革宗旨和方向,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2、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走进新课程的动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会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予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讲座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老师们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3、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是走进新课程的不竭源泉

  在基础教育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学生在学习中能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不再是对于所学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半懂,学习内容比以前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有手工制作、写小论文、社会调查、查找资料…等等。活动性作业比书面作业有增多,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更喜欢上学,对学习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4、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是走进新课程的保证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总之,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感受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课程它打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新课程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对教师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7-02

新课改培训的心得体会05-08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7-05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精选】07-06

[经典]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9-03

美术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1-11

有关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1-20

英语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1-04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模板05-09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