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3-09-06 09:53:51 文化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1

  用历史的距离丈量历史,以文化的角度审视文化,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经历,为我们讲述着这深奥的道理。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生态文明!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终于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只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在于这天地之间。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华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意一直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过万里长路,才能真正读懂自然这本书。我愿跟随者余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读后感2

  小时候便很喜欢旅游,喜欢外面的新鲜事物,也喜欢美丽的景色,但喜欢的仅仅是这些,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无论是风景名胜还是历史遗迹只要下车看一看,顺便留个影就好,从没想过这些景点背后隐藏的故事,直到最近无意间翻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感叹于他对于每一次旅途背后文化的挖掘和独特的感受。

  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尘封许久的书架上无意间寻见这本书的,也是在那样一个无人的夜晚跟随余秋雨先生踏上走遍中国的苦旅。第一站是余秋雨先生走出的那个被解冻的小乡村,那个有着许多牌坊的小乡村,在那里我认识了德高望重的牌坊石匠潘木工,他为许多自杀的女子立过牌坊,但每次的造过的墓中总是空空如也,后来乡里的尼姑庵又突然多了许多美丽的女教师,教出许多女学生。“她们像是一批降落人间的天仙,有云有雾。”是否封建的婚姻让父亲也无法忍受,是否消失的少女就是那群美丽的女教师,也许这会是那个渐渐解冻的乡村中唯一的冰封。

  走过乡村,走到两千多年前建造的都江堰,一位年迈的老祖宗,没有成为挂在墙上的画像,也没有成为书中的历史。走过江河,走到敦煌鸣沙山的断崖,一个个用时代的开凿洞穴中,古老的壁画记述了佛教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从最初的'菩萨,到潇洒的名士,到美丽的飞天,又到唐代丰腴的女子,不同的民族的交融在这里体现。细细端详这墙壁上的人墙前的雕塑,朦胧中仿佛一切又都活了过来,行走的僧人,工作的画工,一代一代,延绵至今。

  行至沙漠深处,偶遇一缕清泉,一条流淌千年的泉水,一间简陋的屋子,一位沧桑的老尼,远离了喧嚣急躁,在沙漠最宁静的地方,听风沙呼啸,饮明净清泉,不食烟火的生活一样可以如此风韵。

  随意翻动书页,随意行走,走过千山万水,没有过多的修饰,余秋雨用最朴素的文字写下苦旅中每一处景致,用最睿智的心灵发掘出每一段隐藏的文化。一字一字,一步一步,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文化之旅,余秋雨走过的每一处土地都有一段隐藏的历史,有凄惨的是故,有不堪回首的经历,有荣耀亦有耻辱,历史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吸取教训,让隐藏的文化精神浮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去中国广阔的地上走走,不仅仅满足于一饱眼足,而是循着历史的脚印,探寻文化,寻找精神的源泉。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行走吧,行走在土地上,行走在历史中,抛弃一切忧伤于疑虑,沿着苦旅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读后感3

  文化是什么?以前我是不太喜欢思考这些久远、深重的东西,但这次拜读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一书才深有体会。

  全书包括“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手法,体裁,阅读视域是不尽相同的,但每个部分却都能流露出书香味,描绘出人文味,传达出情怀味,这是令我这个晚辈后生所深深迷恋的,深深敬佩的,深深感动的。

  文化不是传统,或者说是不等于传统,它是表现在每个国家上,体现在每个民族中,深铸在每个灵魂里的。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它“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洗且泣”。书中的“文化”所谈论的是“中华文明”,但又不止于“中华文明”,而余秋雨老师又相信“最美丽的月色,总是出自荒芜的山谷,最厚重的文物,总是出自无字的旷野”,于是为寻找,为探索,为重拾那些被丢失,被掩埋,被遗忘的文化,那些在塔里,在井中,在雪下蕴藏千年的故事,他出发了!

  旅行是苦的,但更苦的是创造。历史创造出文化,时间孕育了文明,也许是因为历史创造出了文化,使它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甚至不讲道理,但好在文化不会因为人类的一点错误而抛弃人类,不会在人类丧失自信力的时候否决人类,这是身为“人”的我们的一点庆幸。但只是一点,因为文化很脆弱。它于历史中诞生,却不只是依附于历史,它是由人类与自然共同缔造,共同铸成。但自然却比历史更漠然,它的冷眼,连地球都不寒而栗。所以说,人类真正能靠的只有人类自己,只有靠自己才可以守住文化的根脉。但凡事都有正反,人类之中也有险恶的',他们被欲望,名利,权位蒙蔽,拿起“棍子”,把文化套上了自己想要的“帽子”,使文化呼吸急促,胸闷气短,日渐衰弱。我们当然不可以与其同流合污,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坚守文化,传承文化,在无声中改变那种漠然。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书中的话总是令我潸然泪下。悲,为历史而悲,但更多的是幸,为文化而庆幸。那些“强者雄姿”多是雄心壮志的文化新兴者,而“凄怨灵魂”则代表文化守护者,这可能从表象来看是对文化的摧残,但我认为从深处细观会有所明悟,这实质上是文化的升华,是文化的进化,这实在令人庆幸,毕竟,它的枝叶可能会在不同朝代而有所更替,时光流转之中都被修剪,被摇曳,但是,它的根基仍然稳固具在,非但没有因为那暂时的动荡而烧毁,挖掘,砍裂,反而更加庞大,更加强壮,更加充满生机!

  历史可能沉默,或许漠然,但它不会忘记,那埋藏已久的文明,那悠久绵延的文化,因为它的根就在那,只等我们来寻!

《文化苦旅》读后感4

  我一直不明白余秋雨先生为什么要把他的旅途称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纵横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体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余秋雨要做的不是顿悟、揭秘,而是体验,仅仅如此,足以让他名留史册。

  因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义。

  秋雨先生无法做到重建,因为散文不是小说,《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历史已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笔已无法更改历史的选择,再灵的口也辩不赢已成的事实。余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给厚重的历史添加了一缕清幽,仅仅如此,就足以让《文化苦旅》传遍大江南北。

  因为历史的本身比任何浮华的余缀都更为厚重。

  余秋雨的文才并不突兀,也不虚浮,是一种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赋不过是一种巧合与上苍的遗弃,所以他不张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与天赋都化作了一句句对古人的追问与一卷卷对山河的摩挲。因为他已见过太多从山峰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赎之路固然如朝圣般洁净,但除非堕到谷底,谁也不想走这条不能回头的路,所以他选择把自我之才彻底熔化,铸成一把利刃,插进中华的大地中,深深地听着大地的脉搏。

  苦旅是艰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对神秘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样神秘的.目光,向躲在暗处窃喜的蒋孝琬投去一个祖国的蔑视。他到宁古塔,看着中原名士与南国佳人流徙在塞北辽阳。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龙王钱镠,看到了白居易和苏轼,他看到了一切,却又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叹都寄托给了一枝枝瘦削的笔和一张张单薄的纸。

  苦旅更是心灵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秘不示人。历史的虚妄与苍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灵感一旦爆发就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黄州于苏轼,琵琶女之于白居易,苦旅之于余秋雨,都是产生伟大艺术前的鸣奏,通往陡峭山峰上的台阶。

  苦旅不是为了弄清楚什么,而是为了探索的过程,有些东西并非人类一朝一夕间可以明晓,但过程可以在瞬息间积累。换句话说,探索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内心,因为一切你未经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观喜好的影响,一切你未经深思熟虑就极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内心恐惧的左右。

  先生显然不想在历史中掺杂太多的个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实的历史,哪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评判。

  余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说过:“忧郁,是巴金对社会的审视,对未来的疑虑,对人性的质问。”那样,苦旅,是余秋雨对文明的融入,对历史的敬畏,对自我的剖析。

  苦旅绝非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会有尽头。

《文化苦旅》读后感5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时光不断向前翻涌变化,于历史中寻找自己的背影,唯有文化永恒。

  这本书的来源也很奇妙,1991年,曾经作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他,辞去一切职务。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相关重要遗迹。出于对人性本真的执着,他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只为探访那些经过几千年风吹雨打可能早已破败不堪的人类结晶。他的文字里用极富中国化的语言描绘出了相当深的哲理内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那个时代中华儿女对历史遗迹的记忆。

  回到《文化苦旅》这本书,先简单介绍一下,全书共包含了四个部分,分为起点,中国,世界,和人生。通过这四个部分,我们可以更切实地感觉到文化与我们血脉相连,我们的生命里都有着和它扯不断的关系。跟随着余秋雨的脚步,我们将离开钢筋水泥的大城市和灯红酒绿的繁华夜景。看到的不再是人头攒动的景点,车水马龙的街道,而是沙漠之外,雪山之巅,只有几头牦牛的地方,只有几艘小船的地方。那是水墨江山,是高山背后蕴藏的古老神话传说,是溪水之上的竹筏里留着的记忆与无名情怀。起点写的是作者的几个童年往事,一名女教师来到了余秋雨先生幼时所在的小山村,用新鲜的知识为乡村解冻,作者也因此有机会走出乡村,前面的起点看似和文化苦旅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其实这是余秋雨先生年轻的时候埋下的'一个伏笔,也是他后期进行文化之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个部分中国之旅主要是对中国文明遗址的探索,以及对背后故事的挖掘。第三个部分世界之旅记录了余秋雨踏遍的一些重要的文明遗址的足迹。有两河流域、埃及、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等重要古城。在我看来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这些文物背后的创造者以及相关者的介绍,这样更能使我们从现代和古代进行一个文化的飞跃。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这些文物背后的创造者以及相关者的介绍,这样更能使我们从现代和古代进行一个文化的飞跃。就像文中的风雨天一阁一文中,余秋雨先生在痛恨文化结晶流失的同时,也赞同了人们对天一阁的坚守。写了范先生及他的后代对古籍的精心呵护,勾画出了一个文化战士。而中华民族的韧性就是在这份坚守中体现。

  其实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他给我们展现了多少文化遗迹,而是我们自己穿越历史走到这些文物面前,去聆听他们过去的故事。了解过去的人和过去的悲欢离合,并为之感动。同时自己也不断地在思考:怎样在健全的文化人格中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困顿拯救出来,有厚重深远的忧患意识,并利用这种意识对文物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面对文化,我们永远都是迷途的归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6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学生,读书,写字,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学成后,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如果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搁在今天,不搀假,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文化苦旅》读后感7

  今年暑假,我浅读了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生平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受益匪浅。

  《文化苦旅》表面是以描写中国各个地方的景点为主,但实际上是反映中华文明之兴衰,是告诉我们人生之真谛。阅读中,让我如亲临文化古迹,如徜徉历史长河——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到了20世纪初年,它的所属者竟是王圆簏,王圆簏既是道士,也是历史中的罪人,是他从外国人的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然后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也是因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用高价从外国人手中买来文物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后走到放大机前……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愤懑。作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付出我们的一切,而不是做卖国贼,把祖国的财富交到外国人手中,这不就成了中国人的笑柄了吗?

  余秋雨教授笔下的都江堰可谓是“美”。因为有都江堰,四川才会成为“天府之国”,才会使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在余秋雨教授看来,写都江堰决不能忘了要提李冰,因为都江堰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李冰,四川有幸,中国有幸。“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白发苏州》中的苏州人用一个“善”字来描述最合适不过了。他们那颗善良、为人正直、单纯的心使我非常敬佩。虽然是西施让他们变成亡国奴,但他们并没有责怪,而是可怜、同情西施姑娘被利用后还要被人扔到河中去,这种宝贵的想法有几个人有过。

  有着“东方巴黎”美誉的上海从来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可也曾经有人认为上海人不厚道、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2010年夏天,我和爸妈到过上海,不仅游了黄浦江,也走过了上海的许多大街小巷,逛过那里的许多大小商店,我却觉得上海人热情、大方,尤其是上海人的拼搏精神与上海城市建筑的.大气十分相称。余秋雨教授在《上海人》中就写道:如果人们能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时间意义,那就不难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看到这里,我不断叫好!这难道是隐藏在我心中多年的观点与当代文学巨匠思想之间的共鸣吗?

  柔情似水的《江南小镇》,潇洒自如的《寂寞天柱山》……

  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像余秋雨教授说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伤,最后总得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让我们走进《文化苦旅》,去细细品味,并努力去学着做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8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过之后,掩卷沉思,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悲愤、沉重、欣喜……

  《道士塔》前,他感慨万千:既悲又愤。悲的是王道士的无知幼稚,不懂得文物的价值,官员随意处置那唐朝的经书,送给京官做生日礼物,留在家中自己收藏,在少量经书运往京城的过程中任它被拿走。愤的是那些外国人知道这文物的价值,却利用王道士的无知用极少的钱或物品换得大批经卷,使得大批价值连城的文物流落到海外,而中国的`专家研究自己国家的敦煌却要饱含屈辱地从英国人手中买微缩胶卷。

  雪灾人们心中大都是美丽的,《阳光雪》却带着一千多年的沉重飘飘洒洒,站在这昔日的战场,带着这沉重的心情,在这如潮的沙坟,如浪的寒峰间,又想起了昔日王维的劝酒,又想起贬谪逐官的人们,飘扬的雪花中独立寒风,无论是谁,处于此情此景,心情都会不由自主地沉重下来,本还该有几声羌笛和胡笳做伴,可那却是士兵的哀叹,在这昔日的战场上,其实心头最多的还是沉重的心情。

  也许苦旅中作者还带着几分欣喜吧。

  《腊梅》,生在病院里的腊梅,带着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在病院竟还有腊梅,芬芳淡雅的香味让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在上边了。下雪了,他们在乎梅花朵数的增减,下大雨了,他们在乎梅花会不会被打落。下雪了,有身子袅娜的护士冒雪数花,下雨了,有身材颀长的护士架伞。即使是生病也带给作者以欣喜,他的心中应是快乐的吧,因为冬天,他们有过一枝腊梅淡黄色的腊梅,傲然立于雪中……很久很久……

  也许这文化的苦旅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苦,还有悲愤,还有沉重,还有欣喜,还有……我读了这《文化苦旅》是带着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作者的漂泊旅程中,每一次的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每一次心的感悟,都带着一丝智慧的光彩,也许它比任何一段文字都苍老,但作者的心是永远年轻的,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去游历大江大河,遍访大好河山,趁着我们还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让人生永远充满年轻的心情,拥有年轻的色彩,永远年轻!!

  山水间的跋涉之时,作者有时有许多的回忆,而这种回忆渗入笔墨之中,让我感受到山水历史之外,人生回忆也能增加声色情致,也许作者本无心写这些,是山水给了他回忆往事的空间。也许这些只是因为作者的心还是年轻的,年轻的心不只属于年轻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9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咱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

  书中作者以踏过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为主线,表达了作者的喜与忧,用笔细腻,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文中感触最深有两处。

  一、道士塔

  初读,我还以为《道士塔》是为了纪念某位历史伟人而建的,读后却让我有一种和作者一样的'恨之情绪!

  狠在何处?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圆?的葬身之处。他本是到处都能够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为灿烂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还不止此,王道士对洞窟里的壁画不太满意,为了亮堂一点,他找了两个帮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开始了他的粉刷计划。第一编石灰刷的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他就又来了一遍。可悲可悲!中国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笔丑陋的批判了一个历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二、沙原隐泉

  沙原隐泉是作者踏过阳关雪后的又一行径,当作者被眼前几座巨大的沙山遮挡,又别无他途时,作者表现出了“心气平和,慢慢爬!”“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态度。

  当作者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时,眼前有一弯清泉,横卧山底,此时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动用哪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已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了,怎样下去呢?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的,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的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见作者当时的情绪之急。当你在沙漠中有一弯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1条中等河道时你会是什么情绪?且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你又会是什么情绪呢?看到此处,我好像听到了水鸭带动湖水时清脆的声音,自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一种愿为此景背上行囊,顶着烈日不远万里追寻它的奢望!

  合上书本,大脑中有一种凌乱,心中有一种兴奋与失望。凌乱是正因书中有太多精彩之处,不知就应回忆那一幕。兴奋是正因大脑好像被注射了文化的,言语已无法表达。失望是正因凌乱,无头无绪。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我并没有忘记,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个青年,初读本文时的恨,和难以控制的想决斗的冲动。

  一个愚昧的土道士掌管着敦煌数千年文明宝藏的洞门。他在壁画上刷白石灰,把壁上婀娜柔美的雕塑改成他的天师泥菩萨,把那洞窟中一大箱一大箱的文书经卷、画卷和雕塑,换成了几叠子银元和少许外国商品。他满足了,他想不到会得到那么多钱。

  一个诺大的国家,竟然无处存放一个洞窟的古物,道士为了孝敬官员拿出来的一些零星的字画,在官场上把玩、传递,流失、毁损。他们知道这些古物的价值和意义,却借口长途运费难筹集而置之不顾。

  封存千年的文化宝藏,就这样被挖掘毁损,散失异国他乡了。这不是民族的悲剧吗?文明最后变成空洞和废墟,这难道是历史的必然吗?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个事件其实是很仓促的,就像盗贼踩好了点、瞬间完成了盗窃。尽管盗贼找出了各种理由,来掩盖其偷盗行径,掩盖其肮脏的欲望,但是终究掩盖不了丑恶的真相。

  今天读此文,我依然是冲动的。就像文中的那位当代青年诗人,要与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决斗单挑一样。我更钦佩秋雨教授的豪迈,要与盗贼他们国家的学者对立沙漠,比比学问!此刻,似乎只有这源自内心的冲动才能解恨!

  今天,我依然恨着,却不只是恨愚昧的王道士和腐朽的晚清朝廷,也不仅只是恨奸诈的窃取者和贪婪的掠夺者。我更恨,人性的自私、罪恶的欲望,和因此对文明的践踏。

  寻宝、掠夺和侵略战争,都是为了将财富占为己有。他们的目标就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从价值的'角度来看,物品越稀缺价值就越高,故称物以稀为贵。何况是更优秀和稀缺的中华文化遗产,堪称绝品,价值无法估量。所以,敦煌、圆明园、和那时的中国,自然就成了疯狂追逐利益的掠夺者的耀眼的目标。他们的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就是占有,且不论用何种方式实现占有。

  他们得逞了。一大箱又一大箱、一大车又一大车的文物,都装好了,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圣彼得堡,运到东京。莫高窟空了,圆明园烧了。中华文明遭受了劫难。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文物,是文化的实物遗产,但不是全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内容,不是实物,而是精神和思想的成就与传承!

  掠夺,只能解当时之渴,而不可以补虚空。武力,只能呈一时之强,远不足以撼历史。掠夺了文物,却抢不走文化,废墟上依然记载了文化的繁荣!

  如今,被盗贼掠夺的文物已经陈列在世界各地。我觉得,他们只是供奉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神明。

  是哪里的文化,终究会在哪里光明!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夏季暴雨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嚣被一时浇灭,在黯淡的灯光下,见到这般滋润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围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诗意中,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轻轻地触摸这泛黄的纸张,我踏上别样的旅程,有着文字这般安静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开头,简单有序的描写,却没有任何苍白无力的表现。一步一步走近,满载敦煌文化的车队留下深深的车辙,道士塔旁凄艳的晚霞印入我的眼帘。刹那间,原本乏力瘫软的身躯随着灵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专属的味道。这是我耳熟能详的交响乐,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无尽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获了我那颗即将热血沸腾的心。

  随心所欲地慢慢翻阅,与耳边的喧嚣隔绝,留下一片心灵净土,啜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记忆。只要顺从他的牵引,脑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他的'脚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绝伦的风景---枝干虬曲苍劲的腊梅、飘渺冷艳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庐山瀑布……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这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把瑕疵与光泽一并展现,一切都未经雕琢,一切都回归它本来的面目。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走走止止,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

  听着花鸟虫鱼的歌声小憩一会,心中却泛起一阵不可名状的惆怅。或许我也感受到了历史气压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诱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读到发人深省的句子,思绪就不经意间地游离开去,整个人便瘫软下来,脑中一片空白,无力再读。总要反反复复地从开头连到结尾,然后继续让某句话引发的联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经中游荡。慢慢地迷恋上这种感觉,这是历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实则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亲也曾踏上过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而今天,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踏着文化的脚印,去追逐无尽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将是新的出发。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苦旅也是一种幸福

  不止一次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文化苦旅》。每次浏览于那文化底蕴十足的文字间,我都会为之所描绘的名胜古迹而陶醉。

  可是,我总是对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书名怀有不解的疑惑:先生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为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于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又循着先生的脚步,开始西行。旅途很幸福。我看见了尘封已久的兵马俑,我流连于大漠深处的月牙泉。我幸福,因为浩瀚的秦史就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幸福,因为荒无人烟的沙漠竟有如此一片绿洲。我的幸福是形体上的。

  翻开文集,游于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去观察,我却感受到了一丝苦。我用心灵与兵马俑对话,触到了繁华不再的咸阳城的一声叹息;我用心灵与月牙泉私语,感到了风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的惶恐。我感到苦,这苦是心灵上的。

  我惊异,用心灵去旅游,竟能在幸福的旅程中品出一丝哀伤!

  再次翻开先生的著作,再次随着先生游敦煌,历兰州,攀沙山,览西湖……我深深地明白了: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景象。一次次思想的游历,使他一次次接触到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咽下却觉甘甜。我想,先生苦苦前行,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反思,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是对中国国民素质的反思……。这种反思正是为了守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

  这心灵的苦旅,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余秋雨,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文化苦旅》,但成就更多的,是人们从苦旅中品出的幸福,一种为历史之丰富、文明之灿烂的古老中国而骄傲的幸福。

  对往事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生活道路上跋涉时,有了越来越多的触动心灵的回忆,这些回忆又提炼成每个人各自的幸福。生活中没有经历过苦旅,就像是没有灵魂的木偶浑浑噩噩地走完了人生道路,丝毫感受不到幸福所在和生命的意义。

  我想,我们都无法不老,但我们还有可能年轻。试想在若干年后,当我们已老去,开启心灵深处的那一坛老酒时,定会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那时,我们一边品着苦苦的香茶,一边咀嚼过去,然后大笑:“往事如烟啊!”叹哉,幸福哉!

  若将人生苦旅中的一切痛苦的颜色化为苍白,一切忧伤的情思拧成丝线,一切寂寞的味道品成泪水,一切抹之不去的欢乐孕育成嘴角永恒的微笑,那么,自此以后,我们就获得了此生的幸福。若是没有了伤苦,幸福也就多了一份脆弱。

  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让人越来越接近幸福的天堂。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原以为大漠孤烟能养育的仅是那艰难苦困的纷繁岁月,就算有长河落日的壮阔终究还是会被孤寂所掩没。宁古塔,早把那人性和尊严蹂躏践踏得一文不值,所以宁古塔终究是冰冷没有温度的。然而我竟不得不信,这片土地依旧能滋养甘甜。文人背后的温度——宁古塔仅存的那一星半点的光亮,也足够透过痛苦,温暖那颗孤独的心。

  一提到宁古塔,只要对清史有些许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漫长的数百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多少名门雅仕,贤人贵族在判决书上被打上“发配宁古塔”的字样从此被湮没。宁古塔总是不论是非的,是非都是皇上的一己私念和制度的妥协。我可怜那些怀着毁家纾难的`决心报国却只能在这片寂寞的土地上甘心做个奴役的志识之士,我看到那些无故被株连的人眼里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绝望的眼神,那可怜的江南女子,在河畔掉下的泪早已与水分辨不清,那昨日的娇贵矜持变得遥不可及,更不要说那一点哀怨悱恻的儿女私情早已成了奢侈。我不知道宁古塔扼杀了多少清白与梦想,不知道滋生了多少哀婉与叹息,多少绝望与无助,也许,此刻,死亡也变得无足为惧了。可是就是在这些文人雅士,这些悲剧痛苦中,竟能生长出希望来。

  灾难对于普通人来说灾难,可对于文人就不同了,他们总是能在灾难中找找寻生命的底蕴,在这些一无所有里依然心存慰藉,所以,宁古塔也因他们而变得有了那么些许暖意。

  当官衔,财富,名誉被一一剥夺去,然而善良和正直是剥夺不了的。当一无所有的时候,只有生命与生命赤诚相见,也才有了那些令人敬佩的文人之间的情感,这是抛却了除生命以外的一切物质,用生命的纯粹建立的一种友谊。“冰天诗社”正是在这种纯粹的建立下产生的。而那感动容若的两首《金缕曲》更是这纯粹感情的产物。“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又何尝不是顾贞观对张兆骞的无所保留。终于,在顾贞观的努力下,张兆骞才的以一个安详的晚年生活。孙子耕一路陪同骆长官从杭州一直到东北……

  余秋雨说:“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之间,其他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我对这是深信不疑的,没有什么情感的建立比生命对峙生命来得直接与纯粹了。这大概就是文人背后的庆幸吧。

  生命与生命碰撞产生的情感,灵魂深处的触碰与交流,这应该就是宁古塔还剩的温存了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书籍是我们生活的导航,它教会我们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身,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然而读《文化苦旅》,当茶余饭后咀嚼着其中优美的文字,欣赏古代历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让人有所感、有所动。

  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们能够随意想象,想象自身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身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身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们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们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简单诙谐的.书,我们能够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然而读《文化苦旅》,让人变得深沉达观。

  任何物体都有承载它的器皿,唯有知识无垠无度。文化的承载,不只是书籍,就象余秋雨所言,历史文化的沧桑,散布于历史的古迹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尔斯泰曾坦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恰恰罗素·罗兰又说:“智慧,友谊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没有钥匙,如何打开智慧之门,又何谈放射光芒?文化苦旅这本书,昭示古代历史,人类告别愚昧混沌,从事文化探寻的历程与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实际上是人们心灵与古今中外一切民族优秀文化,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沉溺纸醉金迷的世界,让我们远离了文化的正面熏陶。读《文化苦旅》,不但能改变人的气质,还能使人树立更为健康人生观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负苍天赋予的生命,成为沧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这对于人生的回答,对于国家的培养,对于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对人类的历史,无疑是最好的回答。

  读《文化苦旅》,是一种陶冶,是一种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众生中,不以荣辱待己,不论成败待人。不热衷追名逐利,使自身超凡脱俗,你会仰头看天,蓝天澄清,白云悠悠,释怀心里的郁结,应对现实,笑对人生。在物欲横流的日子里,品味古人谈的“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教诲,会注入一股清醒剂,快乐地生活着。当我因辛勤工作而收获甚微感到牢骚满腹时,书会告诉我要笑对生活,这时我会浑身充满工作的激情;当我遇到困难,想打退鼓堂时,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浑浊的官场,如何独善其身,激励我,鼓起勇气继续发奋;当我志得意满时,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兴衰荣辱告诉我盛极则衰……

  《文化苦旅》让我体会”怦然心跳“的共鸣,有一种“莫名感动”;《文化苦旅》让我进行自我审视,也曾感叹人生百态。我只愿情绪伴书平和而宁静,灵魂伴书纯洁而超然。有时候读书不是一种消遣,而是提高自身的学识,开阔自身的眼界,聆受文化的熏陶,畅想无暇的梦想。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文化苦旅》这本书很特别,因为作者很特别。此书中作者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在普通人眼中文化与自然是对立的,可作者却认为一切文化都始于自然,文化的至高点即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开始时我并不同意,认为作者自己的经历并不能代表社会的大体方向,但随着阅读深度的增加,看到的例子越来越多,我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狭隘。

  余秋雨的一生可以说是荆棘遍布,即使他表面上很乐观,对可笑的诬陷不予理会,但他内心深处所隐藏的那种悲伤与哀怨是不言而喻的,否则他不会分别写到巴金和自己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如果真的不在意,是不会浪费大量笔墨在一些小人身上的。他的这种性格可以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总是给人一种很乐观的.样子,真正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魂灵所在,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也要给子孙后代带去正能量。

  开头的几篇小散文令人印象深刻,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流传至今,一些花季女孩无法选择爱情,只能任由父母安排,甚至结婚之前连自己的丈夫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别说会有什么感情。未婚夫意外身亡,就果断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样一种无任何感情,只是贞洁至上的麻木心理,是中国从古至今女子的通病,却在当时被称颂,被敬仰。更有甚者,“那些大户人家的上上下下,都等着把一个葬仪立即变成两个葬仪……”这无疑是一种道德绑架,毁掉的是一个花季女孩的一生。

  中华文明存在了几千年,有它的不足与漏洞,当然也有令人称颂与佩服的,都江堰,莫高窟,天一阁……哪怕有一个也足以让人惊叹,可他们却同时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余秋雨一一探访,了解,只为让读者通过他的描述真正看透这个延续了五千年而不衰落的文化。没有人能不劳而获,文化也一样,一个个朝代,从前秦到元代,数不清的人的努力与汗水,才铸造了如此瑰丽的神话莫高窟。到如今都令人惊叹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竟由2200多年前的李冰父子在如此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完成。范钦穷其一生精心打造天一阁,且其后代一直保存到近代,现在看来仍十分了不起。

  读这本书总是骄傲与失落并行,既自豪于祖国文化的宏伟壮丽,又失落于无价财富的流失,以及文化的停滞不前。祖国母亲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余秋雨一生追求的信念,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无论如何应该被尊敬,而且她还需要高屋建瓴,应该被传承,被发扬,应该重新闪耀在世界之巅。闭关锁国使这个文化被埋藏,但现在他重新被发现,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去发扬,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有感05-05

文化苦旅感悟08-29

文化苦旅阅读感悟12-27

阅读文化苦旅的心得12-13

文化苦旅初文化苦旅中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08-03

文化苦旅作文11篇07-19

《文化苦旅》经典语段摘抄03-14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5-30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5-09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