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

时间:2023-08-23 17:29:5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1

  一、填空题

中外教育史

  1、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 、 、 、 、 、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2、“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 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3、《 》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

  4、《四书》包括《 》、《 》、《 》、《 》。它是由 编定的。

  5、朱熹将人性分成“ ”与“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

  6、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7、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 ;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 ;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

  8、王充的主要著作是《 》,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 。

  9、魏文帝时制定“ ”,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10、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 主持发起,史称“ ”;第二次是 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 ”;第三次由 主持发动,史称“ ” 。

  11、明清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 ,蒙学教师一般称为 。

  12、洛克从培养 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3、1919年法国政府通过的《阿斯蒂埃法》突出了 题。

  14、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 ,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 和 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

  15、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最早公布的重要教育法令是 。

  二、选择题

  1、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

  2、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 )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 B.法国 C.尼德兰 D.意大利

  3、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 )学院。

  A.民族 B.赠地 C.商贸 D.社区

  4、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 )的结果。

  A.先天禀赋 B.后天教育 C.环境影响 D.上帝决定

  5、“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 )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6、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 )

  A、国子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鸿都门学

  7、《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8、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9、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10、“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 )实验学校。

  A.旧金山 B.波士顿 C.纽约 D.芝加哥

  三、简答题

  1、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2、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2、简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3、简述斯宾塞关于科学教育的思想。

  四、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中外教育史2

  外国古代教育

  该部分从东方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西欧中世纪、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五部分呈现了古代外国教育的轮廓,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识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特点、斯巴达、雅典教育的不同、宫廷学校与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本章多以选择题来进行考查,因此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定要细致,并且其中要注意古埃及和古印度教育的比较,古希腊教育中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比较,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比较,不同时期罗马教育的比较等。同时将本章的复习时间和中国古代教育放在一起,考生在复习时还可以进行将中外古代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对比复习。

  外国近代教育

  该部分内容很多,但是结构比较清楚。大纲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的教育、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近代教育、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三个部分划分考试范围。同学们复习的时候重视第二、三部分(第一部分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的异同已经作为论述题在09年考研中考过,再考大题的可能不大)。本章考点非常多且是大题考察范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西欧近代教育思想等部分都是简答和分析论述题考查的重镇。考生不仅要细致地看,而且还要多进行理解和对比,如果能将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与现实教育问题一起进行思考是最好的,如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的现实可行性,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主张对当今的启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目前教育的积极影响,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的可借鉴之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意义等等。总的来说,思想史是近代外国教育的重点内容。

  外国现代教育

  该部分主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欧美和日本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欧美教育思想三部分内容圈定考查范围,考点非常多,大部分知识点的考察形式都异常灵活。主要的内容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史的内容。第一节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要简单了解他们的背景和始末,理解他们的意义。重点要准确记忆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实践,比如梅伊曼、拉伊、蒙台梭利、葛雷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出简答题的。第二节主要介绍的是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这里需要掌握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改革运动和教育法案,包括英国的《1944年教育法》、《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法国的《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美国的“八年研究”计划、初级学院运动、《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日本的《教育救语》、《大学令》;苏联的《统一劳动学校规程》;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等。这些都是复习的重点,容易出简答题。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和如今该国的教育现状联系。第三节重点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其次是欧美教育思潮中各教育流派教育思想的异同,最好能思考它们的现实可行性。这部分考查也是教育史得重点内容,同学们要做好整理分析工作。

中外教育史3

  一、新音乐课程标准探析

  有“新”就有“旧”,所以谈及新音乐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总是相对于旧的音乐教学大纲而言的。

  1、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教学目的到课程目标,这不只是字面的改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20xx年版的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具体明确地表述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十个方面,全面、准确,其中以审美为核心,要求在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贯穿,如,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也要有机地渗透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其他九个方面的贯彻也必须以审美为中心。比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教师不能为了照顾每一位同学而忘了艺术地组织课堂,使组织形式失去美感,更不能把音乐本体的美感遗忘。相比较而言,1992年由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就有纸上谈兵的嫌疑。现把它概括为如下四点:一是培养“五爱”“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二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三是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培养爱国情操,接触外国优秀作品,扩大视眼,从而表现音乐。(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不难看出教学大纲是以传授知识,培养思想道德的理念为主旨。这“五爱”“四有”“爱国”何止一个音乐课堂能成就得了?而《标准》变教学目的为课程目标,并且具体表述为学段目标,有1—2年级,3-6年级,7-9年级3个学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知识结构的规律明确具体地分别提出要求。这就避免了教学目标过大、教学手段死板机械、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艺术美感的培养、只关心音乐“天才”不关注普通学生等诸多弊端。故而,“以审美为核心”是指以美的音乐作品,用美的方式让学生有美的感受,激发美的创作思维,诱导美的行为方式,从而美了自己,美化他人和社会。所以说,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新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的构建应该是将人本位、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有机辩证地结合在一起的。《标准》正是用“学生本位、社会发展本位和音乐学科本位”有机地结合来体现的:《标准》的三大目标为: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知识与技能。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要目标,这是基于音乐学科本位提出的。“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7”,音乐课程的价值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正是有了对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有了全面准确的定位,才会“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这样的人本位观念,从而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感知、想象、记忆、联想、表现、创造等多方面的发展给予培养训练。音乐是除了语言之外的另一种交流工具,无论是在班级、学校还是在校外的社团活动中,多是以群体性活动表现的,如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这不正是出于对社会本位的思考吗?相形之下,教学大纲的总目标逃不出“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范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而忽略音乐的美感天性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使音乐之于人的陶冶、净化,感染等功能大大失效。

  音乐课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的,而音乐课程价值的标准则是以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知识也即人本位、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三者辩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依据。新音乐课程标准在目标的设置方面兼容并蓄,成熟独到,这也是我们对真理认知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音乐教育中美育思想的贯彻

  美育思想不是舶来品,如同中华文明一样,它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注重美育功能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论语·述而》记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此处不仅展示了音乐审美所获美感的强烈,指出美感比快感给予精神上更充分的满足,而且还谈到了音乐欣赏后,回味这一环节的重要”(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59,)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对美的培养一直是孔子音乐教育的核心。《乐记》中的《乐本篇》把音乐分成声、音、乐三个层次,根据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区分三种欣赏水平,并认为只有君子才能对音乐达到整体的把握曰:“是故知声儿不知音,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君子乃德才兼备、通六艺,六艺包括音乐,君子通乐,不正是通美吗?(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xx,)嵇康也在《声无哀乐论》中谈到非音乐因素对音乐鉴赏的影响:“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诚动于言,心感于和”强调歌词激发感情的作用,也即只有“和”的乐音才能有和的心境,才能有“和”的情感,此处的“和”即真、善、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xx,)直到20世纪初,学者们对音乐审美本质及其学理层面依然进行着自觉探索,为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萧友梅认为音乐的性质为“能感动人心之历时的美术”他认为音乐的魅力大于诗歌、绘画、雕刻、建筑、舞蹈,因此他说:“音乐对于人心之要求,势力甚强,且有表示激越感情,同化吾人之力”。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让音乐正式成为审美教育的必修科目,从此,实施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审美教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20xx年《标准》的出台,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牢固地成为我国的音乐教育观。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历来就有着美育教育的历史传统,而且对其重视程度也不亚于今天的“以审美为核心”,只是尚未理论化系统化,尚未成熟脱茧罢了。

  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是个外来词条,它是源于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观点。该观点主要集于他1970年出版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此书的问世使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一夜间成了北美乃至世界音乐教育界的璀璨明星,雷默也成为这一学科的领军人物。

  《音乐教育的哲学》就为什么教音乐、教什么音乐、如何教音乐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详述,笔者在此稍作赘述。

  1、为什么教音乐

  雷默认为音乐可以深化情感体验。音乐是人类了解自我与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形式,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功能,音乐以其非概念、非语言的独特品质而区别与其他认知过程。故而,雷默提出:首先,音乐即认知。既然情感是认知形式,而音乐能够直接表现情感,所以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的“难以言表”,并且只有通过体验来获得的一种认知形式:其次,音乐体验具有主观性、情感性和直接性。音乐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主观的情感海洋;音乐作为知识是以一种主观情感体验的方式直接从音乐音响中获得,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我们收获的是一种情感体验而并非有关情感的信息。最后,音乐教育就是情感教育。“体验音乐作为富有感染力的存在——作为通过情感获得意义的一个来源——是音乐活动的根本目标。”(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xx,)音乐教育的价值也在于深化人们对美的情感生活的理解,从而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生活、生命质量。

  2、教什么音乐

  雷默认为对音乐的本体知识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他引用美学家斯帕肖特的话:“我们体验作为客体的音乐作品——在创造音乐、表演音乐、听赏音乐时,我们所感受的音乐就是所有现实。”(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M],熊营译,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xx,)也即,一部音乐作品是一个自律实体,以表现形式的内在品质来决定。由于音乐既是认知又是自律的,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本体要素(旋律、节奏、和声、织体等)学习尤为重要。因此,他说:“音乐是体验的富有感情的直接呈现,我们直接从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而不是从有关音乐信息、音乐理念、音乐词汇……或者其他学习中获得,所有这些知识的学习都服务于一个目的——丰富直接参与音乐音响质量的目的……直接音乐体验。”(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xx,)含有真、善、美的情感内容的音乐作品是我们教学的对象。

  3、如何教音乐

  雷默认为在音乐教育课程中,发展一种综合全面的普通音乐计划和一种综合全面的特殊音乐计划。这两种音乐教育计划分别培养出普通音乐人才(即“听音乐会的人”)和专业音乐人才。他说“一种有效的堡音乐教育旨在发展每一个人的能力和自然倾向……其中大多数人将成为爱好者,一些人成为业余从事着,极少部分人成为专业人士”。(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M],熊营译,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xx,)并且策划了这样一种课程模式,即通过“为何”、“什么”、“何时”、“如何”这四个问题和七个阶段来建构的,他建议,这个模式应该被所有的课程所采用。他认为,在普通音乐教育计划中,主要是培养音乐爱好者,教他们体验音乐,当以培养学生听赏能力为中心,指导学生听赏大量的音乐作品。他在普通音乐计划中也提倡表演课,但更注重培养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感知听赏力和审美敏感性,反对纯粹“作为成品定位的表演”。

  在特殊音乐教育中,教育目标要重新调整,要培养“大多数业余从事者,一些狂热爱好者,少部分的专业从事着”。他还发展了一种以表演课为主,以熟练听赏为基础包括作曲、即兴创作、音乐理论、音乐教学的多元音乐智能理论,并且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给予更多关注。(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xx,)

  从以上三个层次的.详尽分析,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所形成的严密体系以其几乎完美的姿态影响着世界的音乐教育。其实,西方的美育(或者称审美)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比如柏拉图就曾经说过:“节奏和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深入人心灵的最深处”。他认为:“音乐可使性格变得高尚、优美。”亚里士多德也指出:“音乐对于人的性格有显著的影响”,他将艺术审美教育功能总结为:教育、净化、精神享受。《美育书简》的作者希勒也提出美育论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等观点,无不体现美育音乐教育论思想。可见雷默先生的审美哲学观也不是空穴来风,他也是站在历史与时代的肩膀上为人类擎起美丽的火把。

  四、结语

  “从人类的自我发展的角度来讲,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人的感觉不断解放,不断“人化”,不断走向自由的过程。审美作为人类实践的精神超越层面,是一种创造性的自由活动,它的创造性可以使人从自然的,甚至“异化”的存在状态中超越拨出来。”(李冬梅,以乐怡情以乐修德以乐益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

  所以,无论是“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还是“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都不是教条,而是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而发展,它更专注学生的发展、关注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性质而增加了多元的理念,音乐教育因此具有教育的、社会的、文化的、创造的等功能。故而,无论是古代的还现代的,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只要有利于我们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只要能美化我们的音乐课堂,美化学生心灵,进而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就当以海纳百川之气度兼容并蓄为我所用,用国际的、时代的、发展的眼光适时地对现存的观念进行更改。相信今后“以实践为核心”“以功能为核心”“以创造为核心”的各种音乐教育哲学观依然会很恰到好处的指导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外合璧的神话将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中外教育史4

  专业课强化复习指南:中外教育史之中国古代教育

  中外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在教育学考研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中,中外教育史的比重是三分之一。08年的考试依然如此。但对考察的具体知识点却做了部分调整。在调整的知识点中尤其是新增知识点将会成为08年命题的热点,本专题的系列文章就是海文专业课教研室对这些新增知识点的权威解析,以及对复习的点睛指导。

  一、知识点解析

  1. 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杰出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他强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立作了舆论先导。他从事古代典籍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他的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实施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总结出许多精辟的教育原则,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立志力行、推己及人、勇于改过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且行之有效的。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2. 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1)郡国学

  郡国学是地方官学的最主要形式。汉朝郡国学始创于公元前141年的蜀郡,后汉武帝下令各郡国仿效,至此各地郡国学兴起,至东汉时至为繁荣。郡国学办学目的有二: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教化。

  2)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公元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其性质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规模曾发展至千人以上。鸿都门学为宦官集团力促创办,学生由地方或三公举荐,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毕业后多封xx,因此受官僚集团抨击。鸿都门学虽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团利益,但在教育上有独特价值。一是打破了独尊儒学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二是作为一种专门学校,其创立了办学的新模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三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3.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官学时兴时废,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校类型上出现了变革,使其成为教育上继汉开唐的新时代。

  1)西晋的国子学

  西晋在太学之外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国子学于公元276年由晋武帝下令设立,278年确立学官制度。国子学规定官五品以上的子弟才能入学。国子学的设立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其设立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后因晋战乱,国学名实俱亡。

  2)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四馆:南朝宋元嘉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官学教育出现了暂时的繁荣。438年,宋文帝下令设立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等四馆,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是为学制上的一大改革,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的实际变化。

  总明观:470年,宋明帝因国学废止,下令设立总明观,又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每科学士10人。总明观至485年因国学兴建而废止。总明观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构。总明观以结构完备的领导机构统领四科,比四馆在管理上更为完善,使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

  4.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重点】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中央成立了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并形成了两种教育管理模式。模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模式之二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中央设有国子监统一管理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又将一些专科性的学校,如医学、天文学等划归到各个对口的部门中去,由各专职行政部门领导,突出了各个专科性学校的专业特点,有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这两种教育管理模式在当时来说是很有效的。

  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从入学到毕业,在入学标准,教学内容,考试制度,升级制度,放假制度等都有合理而严格的制度化规定,完善了学校制度,为其后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从学习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学习儒家经典,还是学习有关专科性的知识,其范围、程度远远超过了前代。各种类型的专科学校为学生开设了较为宽广的专业课程,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总的来说,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仍是儒家经典,以传授儒经为职责的各级学校仍然是封建教育的主体,但是也开始扩展了学习经典的范围。

  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唐朝政府明文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教育的等级性和阶级性得到了强化。

  5)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既有以儒经为教学内容的传统学校,也有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专科性学校。唐朝还在一些行政部门中附设了训练机构,或采取设置博士助教的做法,来培养有关的专业人才。以经学为主、专科性学校为辅的隋唐教育体系,学校类型之多、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远胜于前代。

  6)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就教育的普及程度而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学校的覆盖面较广,这是以前任何朝代难以比拟的。唐朝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州县学,甚至在乡、里这样的基层组织也鼓励人们创办学校,还有无数的私学和家学,共同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的重任。唐朝根据各个州县面积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明确规定了各个州县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这使学校的分布有了制度上的规定和保证。

  7)重视医学教育

  唐朝重视医学教育,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校,负责招收学生,研究医术,解除人们的疾病痛苦。政府还派遣医学生外出进行巡回医疗,在地方上设置医学校,这是唐朝教育的重要特点,一方面反映了唐朝医学教育发展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医学发展的水平,说明唐朝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高的医疗技术,具备了普遍设置医学校的条件。这在当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唐朝诸多的教育机构或行政机构都承担着多重任务和职能。如弘文馆和崇文馆一方面担负着整理图书、详正图籍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招收生徒,进行教育活动。太医署、司天台、太卜署、太乐署等则兼有行政机构、研究机构和学校的`性质。这些多重的任务使这些机构既是一个行政机构,又是一个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一面进行专业研究,一面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育和研究的任务成为行政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行政机构中派生出了教育和研究的功能,这是唐朝教育的一大特色。

  5. 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积分法、“五等黜法”、“监生历事”、社学。

  1)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明朝以进入学校作为科举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同时因为科举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使得教育也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内容固定,僵化。这些都使得当时的学校教育日益教条化,不求实学,在思想上成为科举附庸。

  2)积分法

  “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它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规则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分,中等的为半分,年积分八分者为及格,可与出身,或者升级。不到八分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的生员,只要达到积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由于“积分法”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于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3)六等黜陟法

  清朝时期实行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即六等黜陟法。学生考试成绩被分为六等,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升降,将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该制度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的,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

  4)监生历事

  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1373年)。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称为历事监生。除分拨在京诸司办事外,历事监生也被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中第的再令历练;下等才力不及的,则送还国子监读书;不合格奸懒的发充下吏。洪武初年,因各衙门官吏缺乏,监生历事制度既可补充人手,又可使监生有实习的机会,故得以推行。可被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后来监生日多,历事又复冗滥,出路极为困难,该制度失去积极意义。至英宗正统三年(1483年)遂废。后清朝初年又曾实行过一段时间。

  5)社学

  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明代地方普遍设立“社学”,民间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可入学就读,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兼读“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清代各直省的州、府、县都设立“社学”,每乡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补。

  6. 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17-18世纪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官方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见解与主张。

  他们针对理学教育注重儒家经典,压抑人性,空谈义理,呆板教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以下具有先进性的主张,对其进行了强烈批判:

  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

  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

  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评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

  7.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是中国17世纪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

  “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承揽政府机构的某些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因为学校议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民,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社会风气,而不再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这样天子也就不敢“自为非是”。 “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这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是他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xx献,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这种性质的学校,究其实已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相近。可以说,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也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正是从上述思想出发,黄宗羲主张将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实现在全国城乡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尽其才的理想,而且还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与议政紧密结合,学校集讲学和议政于一身,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所。黄宗羲的上述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了启蒙作用。

  8. 颜元与漳南书院

  颜元是清初批判理学教育,提倡实学教育的主要人物。62岁时,受邀主持河北漳南书院,颜元亲自规划书院 规模,制定“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并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书斋。后因漳水泛溢,淹没院舍,未及半年颜元即离去。后经修复,屡请颜元主其事,皆辞而不往。虽然其主持时间不长,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张。

  颜元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即:

  1)毁坏人才。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多不学无术;

  2)灭绝圣学。训诂、禅宗教育日盛,而孔门实事实理的学术日渐衰竭;

  3)败坏社会风气。传统教育,主静、读书,造成社会道德、经济和人才的衰败。

  二、复习的点睛指导

  中国古代教育这部分的新增知识点要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复习。总的来说这一部分可分分官学和私学两条脉络来关注。官学的重点是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注意它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中要关注并能够理解宋明理学,包括它的宗旨以及对它的批判与反思。私学着重掌握的一个重点是诸子百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几乎是每年必考。另一个重点是中国的书院。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些教育家中孔子和颜元是复习的重点。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可能与教育原理结合出论述题。大家如果在复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和海文专业课教研室联系,也可关注随后由海文教育学名师继续主讲的教育学辅导。

中外教育史5

  一、网络式复习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比较细碎、全面,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而且章节之间的联系较多,考试时容易出现跨章节的论述判断题等。面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采取“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编、章、节标题、要点五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编织记忆网络。最后做到脱离课本时只看大的编,以编想章,以章想节,以节想标题,以标题想要点。这样做,不仅记得仔细,对跨章节组织论述题的回答也十分有利。

  二、“空想法”

  所谓空想法就是不看课本回想看过的内容;或看课本的大纲填充细节。这种复习方法同盯着课本死记硬背相比,所用时间更少,但是却更容易找到记忆中的“盲点”。在回忆难以为继时,翻开课本,那么这一段知识对神经元的刺激非常强烈,因而也就容易刻入脑中。

  三、自测题

  复习中外教育史要学会自己总结、设计题目。有些名词解释,可能书上没有明确,你可在准备时自己总结一下并写在书上后牢记;有些简答题、比较题,书上可能比较散,你可以集中归纳。在可能出论述题的地方,你可根据内容,自己先设计题,然后试着作答,最后自己对照书判分评作出总结。我们现在进行第二轮复习,设计自测题这样的训练更有必要。争取每一节都给自己出一个题目,然后用最经济和合理的体系将它做出一份答案,有时是对每一章内容提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揣摸出题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训练自己答题的逻辑性。教育学统考的试题答题量很大,平时应该有意识的训练一下自己的笔杆子,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自己给自己出一道题,然后尽可能的象在考试一样有条理、有内容的写出一份“答卷”来。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笔头发涩了。

  四、时间图和比较图

  中外教育史中有不少事实和理论都需要记忆,而对理论的记忆和背诵,没有理解是不可想象的。理解时必须:能“从点到面”:“记重点,析难点”;看书时能“钻进去,跳出来”:“能画出知识结构图在胸中”;最重要的,理解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针对中外教育史是“史”的特点,建议同学们画“时间图”,画一条水平的.轴(像数学上的数轴),从左往右依次标上时间点,将重大事件标在时间轴上,从而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针对中外教育史涵盖“国内与国外”两方面的特点,建议同学们作比较,画“比较图”,比较可以化成表格的形式(一栏相同点,一栏不同点),也可以以其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只要突出比较的内容即可。通过“制图”过程,不仅会使你自己对于这一学科研究的整体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且图式对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也能够起到帮助你理清脉络、迅速回忆起细节的作用。

  这四种方法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一种,当然要是大家有更好的复习方法或者技巧的话,也可以和各位研友进行交流。

中外教育史6

  古语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社会的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高校学前教育增强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的结合, 从而对传统上更偏向理论研究与探索的教育史课程提出了新的需求: 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优势, 让学生能系统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浓厚历史底蕴继而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高校教育中,过时的观念、枯燥的课堂、缺乏趣味的教学内容及脱离实际的教学,都使得学前教育史学课程日益失去往日的魅力,变得“陈旧”且“杂乱”,“枯燥”而“乏味”。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学前教育史学课程的执教,以相关理论依托及具体实践的积累, 进一步分析该课程在教学当中的问题及思考突破困境的路径。一、“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困境

  1。轻视课程价值。曾几何时,“读史使人明智”一度被人们信奉并推崇为至理名言,历史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教育界包括学前教育界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的性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认识,由于教育史学课程立足于理论性和历史性,伴随着强烈的时代文化背景效应,对应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往往使人感觉历史本身的滞后性和脱离性。对当前的教育研究、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没有实际的效用。更有甚者误认为研究学前教育史就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简单的概括和筛选,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记、背这些古老的理论,是当代提倡自由、个性学习的樊笼。加之学校对课程开设的认识良莠不齐、组织管理不规范、教学内涵界定不清晰等极大地影响并制约着本门课程的开展, 这也导致学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而对学习本门课程持消极态度。《中外学前教育史》是我校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本科共51个学时,3个学分。专科共30个学时,2个学分。从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来看,学校更重视本科学生理论知识的建构。这也符合学前教育对本、专科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2。僵化的教学模式蔓延。中外学前教育史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应然与实然的背离, 课堂不能很好地体现该课程原本价值,其中重要的一环即传授方式出现了较大问题。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僵化一直遭到诟病, 老师们往往在课程的讲解中趋向对知识的陈铺直叙、对问题乐此不疲地解释分析,却很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去搜集资料、探索原因、理解知识内容,更鲜有对知识的验证,辩证思考问题仅成为教师的口头禅,实践教学趋向形式化。因此出现课堂上要么是教师独角戏的表演,要么是教科书的重复,教学难以摆脱条条框框的禁锢与束缚, 学前教育史课堂教学在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功效有无作用的摇摆中偏向了无用的一方,某些学生失去了对其探究的动力。近年来,尽管有各种教育模式大行其道,但往往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味地照抄照搬,导致课程教学学科领域内知识特殊性的简单化、形式化。最终只能导致课程教学从一种僵化到另一种僵化的换位, 而不能真正让教学走向灵活,更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一厢情愿的标准化,最终师生们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创新能力逐渐单薄甚至消弭。

  3。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超越不足。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内容不仅囊括各个时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还包含国内外不同国家学前教育的前进历程, 涉及的领域可谓学前教育史学知识的饕餮盛宴。因此,教师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支撑“静态”教材的不足。在课堂中,教师普遍存在尊重教材文本有余,而超越不足的现象,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畏惧理论联系实际所产生的矛盾。例如在讲某位教育家的思想时,仅停留于教材内容, 忽略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与实际情况的辩证思考, 导致学生学习不深刻, 无法产生与所学知识的共鸣。实际上,尊重教材是对知识完整性和逻辑性的传承,而超越教材是为了谋求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 二者并不矛盾。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各科目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其次应帮助学生对有经验进行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基于经验主义知识教学思想浓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了解不够, 因此对于同一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或疑难点的认识情况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于是教学中经常充斥着老师这样的话语,“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粗略理解下”;“该问题所涉及范围太广, 我们看看书就好了”。事实上,老师对于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大多来源于自己经验的判断,教师所认为的简单,或许是很多学生的疑惑,教师费劲尽心思解释的内容, 恰是学生认为毫无价值可言的形式。问题的本质实则为学生的经验已然超过了教师预测的范围。学前教育史的知识,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思考后所碰撞出的火花, 教师过于自信于自己的判断而遮蔽了学生的真实体验,让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渐行渐远。所以,教师绝不能成为孤独的“说书人”,应与学生建立共同合作、互相沟通交流的教学关系。二、“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生成路径

  中外学前教育史学是史学的一个分支, 其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的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活动在历史演变中的过程,探究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当中对史学知识的传递更需注重学生辩证思考能力,而不是让学习沦为考试的“附庸”。面对以上困境,如何转变对课程的认识、加强实践教学的课程化、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所有教育者的工作重点所在。

  1。根植于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教学。教育史学家滕大春曾经对“教育史”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史能培养人们较为远大的教育眼光和对教育课题的领悟能力, 而这种眼光和能力往往会产生人们意识不到的威力。”一方面,课堂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生在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底蕴, 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鲜事物对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带来挑战,因而教师应联系教学内容,引导解决学生深层次的认知与价值观冲突。诸如学习一些教育名家的观点、理论时,受历史背景的局限,一些做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教学环境,那就应该让学生“变通”领悟新时代赋予其的新特点。像卢梭的“自然教育”、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以往更强调亲近自然、社会,而实际上很多城市中的幼儿园并不能满足需求, 这就需要幼儿老师们能领悟理论的实质,而不是对教育史书本课例的照抄照搬。树立正确的教育史学观念, 不是新瓶装旧酒式新包装下依然老套的基础层次学习,而是赋予史学知识新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2。秉承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的.灵活方式。教学方式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是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容易关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该学科内隐的思想方法的提升训练,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容易程序化甚至僵化。有些老师由于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讲课时容易照本宣科,课堂毫无生气可言。还有一些教师上课时更多采用讲授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注,认为偏理论性的东西就应该一遍两遍不厌其烦地去解释和记忆等。针对以上情况,除了老师本身要拓展知识面外,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方式上可借鉴其他课程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简单说教的方式,多利用诸如进行合作问题探索、讨论、结合重难点讲授及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使得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3。依托教材设计的深度教学。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是评价教师素养的重要指标。学前教育史学课程因其固有的理论性、历史性、阶段性,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所以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视野,从时代的发展脉络来理清学前教育的发展。要理解中外教育史内容研究,需以广而博的“量”为基础才会有精且深“质”的飞跃。一直以来,教师墨守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继承性”,而未发现课程实则是一个待开发的资源。所以教师要做到的不是墨守成规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至宝,而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根据本、专科学生知识的深、广度的不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依照不同班级学生的兴趣合理设计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欲望。

  4。回归学生生活经验的反思教学。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重新改造和改组。因此,教学当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 从学生具体的生活领域寻找价值,而非从个体以外寻找意义。理解学生学习史学过程的疑问,重难点的分析不以教师主观臆断为标准。学生只有回归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在反思中获得现实生活的深刻性和未来精神的解放。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批判精神, 培养对不同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尊重,尤其应该激发他发挥其特有的潜力。”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当中很多教学理论, 如陈鹤琴提倡的以大自然为活的教材,那怎样才能体现呢? 可以直接让我们的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 从大自然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资源中去探索,既积累经验又能拓宽视野,更重要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向学生提供了学校是否是远离喧嚣尘世的“象牙塔”的另一种思维,因此,应紧密联系实际且加深对现实的反思。

中外教育史7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教育目的也应当是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于夸美纽斯完整教育体系的根本性的指导原则之一,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在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秩序,即自然规律。关于秩序,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1)论普及教育

  夸美纽斯基于民主主义“泛智思想的立场进一步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

  (2)论统一学制

  为了使国家更有效地管理学校,保障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学制。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1)论学年制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夸美纽斯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学年制。

  (2)论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更进一步地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

  5、论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他把教学的基础建立在通过身体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之上,认为运用直观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他反对当时学校引经据典、单纯的文字教学,认为教学应该关注到实物,如果无法直观地观察到实物,就可以采用图片或模型进行替代观察。夸美纽斯第一次予直观教学以感觉论的理论基础,但他过夸大直观的意义,从而不可避免地将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对立起来。

  ②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指责当时学校设给学生以巩固的知识,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专教无意义的功课;二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在脑中固定下来。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之后,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训练和运用。首先,应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科目、有价值的知识:其次,要循序渐进,真正打好基础。

  (3)量力性原则。这是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的观点,他反对经院主义教学长期存在的强迫性和忽视学生个体接受能力的行为,为此,他提出了“一切学科都应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让他们去学习”的观点,即量力性原则。

  (4)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教材的组织应当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要把一个学科的知识排列成一个整体、不可忽略或颠倒任何东西。而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从简到繁以及从近及远等规则。

  (5)主动性和自觉性原则。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调动儿童的求知欲。他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儿童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6)启发诱导原则。受亚里士多德内发论的影响,他把儿童的心理作“种子”或者“谷米”,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发展可能性,由内向外,儿童教育应当循循善诱,引导儿童发展的机会与动力。

  6、论道德教育

  他把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归结为培养智慧、勇敢、节制与公正4种主要或基本的德行。

  7、论健康教育

  夸美纽斯的健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胎教和体育两大方面。

  8、教育与教学管理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对于改造社会和建设国家有重要作用。

  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第一个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数学原则体系,为世界教育史上的教学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

  1、性善论与感觉论

  卢梭秉持“性善论”的观点,这是其整个社会发展观的一部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教育不良导致的。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同时,他还强遇“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作用。他认为,良心能够指导人判断善恶,引导人弃恶扬善。为了祛除恶劣的教育对人良心的污染,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及早远离乌七八糟的城市社会,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

  卢梭不仅认为人性本善,而且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能量,他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他说,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作为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感觉是人知识的原料。因此,理性使人认识事物的前提是感觉器官的成熟,应该加强儿童的感官训练。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1)自然教育的含义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归于自然”的教育是指让儿童远离嘈杂的城市社会教育,15岁之前的教育需要在远离城市的农村进行,这样才能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回归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由人,即身心协调发展、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自然人,也就是资产阶级的新人。

  (3)自然教育的法则

  一是正确看待儿童。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应该有他自己的地位,他反对将儿童当作大人看待,更反对将儿童作为大人的玩物。二是给予儿童所需要的充分的自由。

  (4)自然教育的实施方案

  ①婴孩期(出生~2岁)。这一时期的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即发展身体。

  ②儿童期(2~12岁)。这一时期是“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觉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

  ③少年期(12-15岁)。这一时期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时期。

  ④青年期(15~20岁)。这一时期主要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包括儿童宗教信仰的培养。

  (5)自然教育理论的影响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于当时压迫和束缚儿童、阻碍儿童身心发展的旧教育起到了强烈的批判作用,对于解放儿童、释放儿童天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公民教育理论

  卢梭反对培养国家公民,主张培养自然人。卢梭也提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的思想。

  卢梭认为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4、女子教育论

  女子和男子一样也要接受教育。

  首先,要培养健康的身体,但更倾向于灵巧的目的,应当尽情游戏,免除过分束缚,这对以后生育健壮的孩子和获得良好的身段是有益的。

  其次,卢梭还安排女子学习唱歌、跳舞等艺术活动使之声音动人、身材灵巧、风度优雅,以更好地愉悦家人、教育子女。

  最后,卢梭并不赞成女子学习更深的知识,他认为女子缺乏精细的头脑和集中的注意力去研究严密的科学。综上可以看出,卢梭女子教育目标是把女子培养成“贤妻良母”。

  (三)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论

  斯泰洛齐指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能力得到均衡的、和谐的发展。

  2、和谐教育论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天赋本性具有均衡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潜在地要求人的发展趋向全面和谐。其和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裴斯泰洛齐认为,所有人都应受教育,教育应成为所有人的财富。通过规劝、启蒙和教育激发人们善良的心愿,可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关系和贫富悬殊的现象,改变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是教育应适应自然。教育应适应儿童能力的发展,遵循儿童能力发展的进程;

  三是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人的天性和形成完美的人,也就是要使人的天赋才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4、要素教育论

  (1)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力量和技巧的发展。在体育中,各关节的运动被看作最简单的要素。其中,关节活动的最基本动作包括打击和拖拉、搬运和旋转等。在对这些关节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地发展儿童身体的各种技巧和力量,不仅使身体获得健康,更进一步地获得初步的劳动能力。

  (2)道德教育被誉为装斯洛齐整个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心思想。他强调,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首先应当在家庭中奠定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即首先要培养儿童对母亲的爱,之后再扩大到爱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包括兄弟、姐妹、邻居等。在学校中,儿童再把自己的爱扩大到爱全人类,并由此意识到自己是整个人类中的一员,一个人的道德力量至此得到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使儿童练习道德行为,且道德行为必须通过多次的练习才能巩固。另外,教育儿童要依靠说理,而不求助于体罚。

  (3)裴斯泰洛齐认为,数目、形状和语言是教学的基本要素,通过掌握这三个要素可以实现智育的目的在般的教学中,儿童通过计算来掌握数目,通过测量来认识形状,通过言语(说话)来掌握语言。因此,教学的要素可归结为计算、测量和言语三种能力的培养,对应这三个要素所开设的学科分别是算术、几何和语文,即儿童所要接受的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计算教学、测量教学和言语教学。

  5、教育心理学化论

  在西方教育史上,装斯洛齐是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口号的教育家,这也是其新式教学的总原则。

  (1)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将教育的目的和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基础之上。

  (2)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化。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

  (3)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要遵循自然规律,要与自然活动的规律相协调,首要的就是要使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一致。

  (4)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儿童成为自己的教育者。

  6、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1)在语言教学方面,裴斯泰洛齐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把语言教学分成三个部分,即语言教学要从发音教学开始,然后进行单词教学,最后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教学。

  (2)在算术教学方面,裴斯泰洛齐在《林哈德和葛笃德》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算术教学方法。他把数字“1”看作数目的最简单要素,而计数是算术能力的要素。

  (3)测量教学也称为形状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儿童对事物形状的认识能力。裴斯泰洛齐认为,直线是构成各种形状的最简单要素。

  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裴斯泰洛齐敏锐地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具有的重大意义,他虽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却是西方教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四)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教育学的伦理学基础

  关于教育学的伦理学基础,赫尔巴特将养成5种道德观念作为其伦理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这5种道德观念分别是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或报偿。

  (2)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赫尔巴特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教育家。他指出,教育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

  2、道德教育理论

  (1)教育的目的

  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与德育论,是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清楚地揭示出智育与德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开创性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这一原则,明确了教学是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3)儿童管理与训育论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包括训育和儿童管理两方面,训育是要形成美德,儿童管理是为了防止恶行。

  3、课程理论

  (1)关于经验、兴趣与课程

  赫尔巴特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保持一致,必须与儿童的日常经验保持联系。为了促进儿童经验除脱离儿童经验与忽视儿童实践体的材料和具体的任务进行教学。

  (2)统觉与课程

  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来进行课程设计。

  (3)儿童发展与课程

  儿童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段是婴儿期(相当于人类历史的早期),此阶段要加强对身体的养护,同时应大力加强儿童的感官训练,发展儿童的感受性与察觉的能力;

  第二阶段是幼儿期(相当于人类的想象期),教学内容主要以《荷马史诗》等为主,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第三阶段是童年期相当于人类),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知识,以发展其理性思考的能力。第四阶段是青年期,继续学习数学、历史等这一阶段仍以发展和培养理性为目标。

  4、教学理论

  (1)教学进程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进程理论同样是以统觉理论为基础的。

  (2)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①明了阶段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以便学生领悟和掌握。

  ②联想阶段,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

  ③系统阶段,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

  ④方法阶段,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

  (五)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1)统一的原则

  即世界事物都统一于上帝的精神之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自然,认识人性而逐渐认识上帝。在《人的教育》一书中,福禄培尔着重论述了他对“统一”的基本认识:“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一切事物只有通过上帝的精神在其中发生作用才能存在。”教育的任务是帮助人们逐步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

  (2)顺应自然的原则

  在福禄培尔看来,神性是人性的本质或根源,人性是善的。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从人的完美性和本来的健全性的立场来看,教育、教学和训练最初的基本标志一定是顺应自然的,仅仅是保护性的、防御性的。这里的自然包含两层含义,即大自然和儿童的天性。

  (3)发展的原则

  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中。福禄培尔把人性看成一种在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相似,人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顺序。另外,人的成长必须服从两条互相补充的基本原则:对立与调和。对立调和法则是一切运动的原因,亦是人的发展的原因。

  (4)创造的原则

  对儿童需要及早地给以从事外部工作和生产活动的训练,使其能从外部表现本质。在福禄培尔看来,上帝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也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

  2、幼儿园教育理论

  (1)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福禄培尔极为重视家庭尤其是母亲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家庭和母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幼儿园的教育方法

  福禄培尔强调,自我活动或自动性是其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最基本的特性。

  (3)幼儿园的课程

  福禄培尔创立了一整套涵盖歌谣、恩物、手工作业、动、自然研究、唱歌、表演和讲故事等相关内容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其中,恩物和作业是最主要的。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手工训练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

  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出的一套在幼儿园里供儿童使用的玩具和材料,因为他认为这是上帝给儿童的“恩赐物”,因此称作“恩物”。

  作业,是福禄培尔为幼儿园确定的另一种开展教育活动的形式及课程,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学。他提出的作业种类有很多种形式,如纸工、绘画、拼图、泥塑等。

  恩物与作业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一方面,恩物和作业是相互连接的幼儿游戏的两种形式,是儿童认识自然社会,满足其内心冲动的必要手段。

  另一方面,恩物和作业具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从儿童活动的次序来看,恩物在前,作业在后。第二,恩物的作用主要在于接受或吸收,作业则主要在于发表和表现。第三,恩物不改变材料的形态,作业则要改变材料的形态。

  (六)西欧近代教育思潮

  1、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1)自然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一是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启蒙运动崇尚人的理性解放、尊重人的个人天性自由的主张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提供了舆论氛围;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这就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三是封建教会教育的没落。资产阶级新式教育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教会教育,使其开始没落。

  (2)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内容

  ①教育目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关于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保护人的善良天性,反对封建教育的强制性;以人的自然发展为内容,重视人的生存教育和素质教育,使人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良社会,增进人类幸福。

  ②儿童发展分期。儿童发展分期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特色。不同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对儿童发展阶段进行了论述,如卢梭把人的发展分为婴儿、儿童、少年、青年4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教育任务。

  ③课程论。夸美纽斯主张“泛智”课程;卢梭主张家庭教育,无系统的课程;裴斯泰洛齐主张以心理和社会的标准选择课程;福禄培尔则主张课程应包括宗教、自然常识、促进思维的教学、人与环境的媒介的语言。

  ④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自然主义教育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夸美纽斯阐述了“自然适应性”的原则;卢梭提出“顺应自然”的原则;裴斯泰洛齐直接在自然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观性、连续性等教学原则。

  (3)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评析

  ①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历史意义。

  第一,自然主义教育家积极寻求教育的规律,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第二,自然主义教育家重视儿童特征的研究,确立了儿童能动作用的认识;

  第三,自然主义教育家重视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教学原则体系和各科教学法体系,为教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自然主义教育家反对和控诉封建专制制度对儿童个性与自由的摧残和压制,反对经院主义教育强迫儿童呆读死记宗教教义及其严酷的纪律和体罚,具有反封建的革命进步意义。

  ②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局限性。

  第一,有些自然主义教育家对于“自然”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晰,有时指自然界和法则,有时指人的天性,有时还指与人的做法相对立的“自然的”状态或过程;

  第二,有些自然主义教育家混淆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区别,以自然的规律机械地论证教育规律,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

  第三,一些自然主义教育家只用人性解释人的发展,将人性与社会性对立起来,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未能深刻地揭示教育的本质;

  第四,在教育的研究方法上,自然主义教育家通过神学推演或者理论类比,又或者经验的粗浅提炼方式作出教育结论,缺乏严谨的论证。

【中外教育史】相关文章:

古今中外驰名中外的哲学名言11-18

中外名人诚信的故事05-11

关于教育的中外名言12-28

中外名人事迹10-09

中外名人事迹通用12-23

大班美术教案:中外建筑03-10

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02-16

中外名人事迹【优】07-05

中外名人事迹[通用]08-11

中外贸易合同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