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3-08-22 16:17:38 文化 我要投稿

(热)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对于做学问的学者的要求。读万卷书,是让学者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是让学者将学问与实践结合,“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现代,有一个人用他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就是余秋雨。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古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这里积蓄了数不尽的文化财富。作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乡。

  中国人总是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总讲究“落叶归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游子的热泪,血红的残阳也浸润了游子的惆怅。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的人在科举的作用下,逐渐分散到各地。这是历史的必然。恰巧,农耕文明使得人员的流动性不至于太大,使人最终能荣归故里。因此,故乡也成为无数游子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理想国”。故乡的范围随时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那一间房舍,一座小桥,一株杨柳,一种乡音,而变成了一个国家。如今,故乡仍然是海外游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国的边疆。这里,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说,这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长城,恰好是这两种文明的分界线。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游牧文明的本质就决定了它的落后。在数千年的.战争中,中原文明没有消磨殆尽,而是日趋完善,都源于农耕文明的先进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游牧文明,中华文明就会“江郎才尽”,最终导致灭亡。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冲突的结果,是双赢。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诞生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对比,最终分析了这几种文化的异同,调查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感到骄傲。因为当中华文化在辽阔江河中熠熠生辉时,其他古文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尘里,只有废墟知晓。文明形态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农耕文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以和为贵的中华儿女,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团结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逐渐推进,现在的年轻人却逐渐迷失了这个优良传统。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作者提倡回归自然,以水为道,回归中华文明的本真。我认为这是极有道理的。

  总之,《文化苦旅》这部书,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的探求,体现了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反思,体现了现代中国对于古代文化的思索与融合。这部书,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读后感2

  我家有个大书房,里面有成百上千本书,我没事就去里面找上几本看上几小时。有一次,我翻到了一本旧旧的绿色的老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翻开那泛黄的第一面,我就被文中描写莫高窟的神圣和道土塔的悲愤惊呆了,敦煌美丽景色给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对敦煌的莫高窟更充满了向往。

  记忆中,我读着书,我仿佛追寻着余秋雨的足迹,想象来到敦煌的情景。直到今日,每当我想起敦煌,我仿佛在莫高窟里行走。

  走进一个个洞窟,看着一面面精美的壁画,一尊尊庄严的雕像。虽说画面上人和事物历经上千年,却还保有着他们原有的`颜色。画中的佛像神情悠然,似乎在微笑的看着我。虽然因为年代久远,有的地方颜色不是很清楚,但画大部分都保存完整。大多数的雕像都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年纪,却都是栩栩如生,神情自若,令人神往。

  可却有那么几幅壁画,他们面色惨白,有的却“满面黑灰”。更有甚者,连画都没了,只剩下空空的墙壁。雕像虽不易毁坏,可还是有几尊面目全非。这是何人所为?何人许之?

  又来到一个叫藏经洞的地方,虽说是藏经洞,可哪来的经书。从藏经洞不到一平方来见方的门向内看去,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是隐约可几张微不足道的"小纸卷”。

  记忆中,我读着书,我继续跟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来到了道士塔。

  藏有无数经书去哪里了?和余秋雨一样,这些个疑问跟随了我许多年。终于道士塔出现了。我不禁感慨万千,是啊,站在王道土的墓前,一九零零年的一天,王道土王圆录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外国人陆续听说了藏经洞,因为中国当时很乱,王道土也不识货,居然就把这些国宝低价甩卖了出去,从此外国开始大肆毁坏藏经洞和各洞窟中的壁画经书,雕塑……

  那些《文化苦旅》中有关道士塔的记忆,在时光的流转中,去不曾淡去。

  我从《文化苦旅》书中看到莫高窟中不仅看到了美丽的壁画,雕塑我还看出了民族的兴衰,国人的迂腐,外国人的侵掠!历史上有人说王道土是罪人,可我却不认同,王道土只是一个不幸的发现者,当时国家混乱,没有人去管理。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好心却愚昧的人,而真正有罪的人却是清末的官僚,他们才是能左右历史,左右国家兴衰的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3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这本书。读罢余秋雨先生的这本《文化苦旅》,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久久难复平静。

  在读之前,我根本不会想到一处处名胜古迹的背后都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不会想到踏足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其实是踏足在千年历史的沉淀之上。那一段苦涩,那一段艰难,那一段早已成为历史的路迹是现今无法真切感受到的。

  就说说那个敦煌的罪人——王道士吧!他原是湖北麻城一个普普通通的可怜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不幸地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把持着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王道士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痛。读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滴血。这笔文化重债,我们又能向谁讨要呢?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从西北的敦煌走回东南的江南,江南,与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觉,它也是美,不过它是若朦胧羽纱般的美,它是细雨绵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与江南牵系的是一字“隐”,这是失意文人的隐归,他们隐去知识修养,他们隐去满腹才华,他们隐去对国家的满腔热情,孤傲、名声,一切都像是顺着江南的水一并隐去了,顺着时间悄悄地隐去了。

  道士塔,阳关雪、废墟、西湖……路,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飞,在沙山顶端,望着山脚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复杂。阳关外飘飞的白雪,你可记得古人的足迹?圆明园啊,你可想念当时的辉煌?仅仅只有悲凉吗?不,还有那无序的愁。

  中国当时的路迹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点点被时间冲刷,如同坚韧的岩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样。闭上眼,静下心去走那一段历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时间所不能存留的情与景。闭着眼,仿佛能听到当时的中华大地在一顿一息,然而历史文化是它灵魂的一部分,有时会苦涩、挣扎、灰暗但永远深具哲韵、亘古不朽。

文化苦旅读后感4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书共37篇。它是用过山水景物来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以及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其运用独具一格的文字风格描绘出我国的文化历史,又完好地把中国文人的艰难与自身回忆结合。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去品读这一本书。

  第一篇为《道士塔》,讲的是一个无知愚蠢的道士——王圆箓令人悲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圆箓做了莫高窟的当家后,以极低的`价格向外国人售卖莫高窟里的中华文物。若以我们常人的思维,肯定会万般怪罪王圆箓。可是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圆箓。篇中“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们的滔滔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达了余秋雨先生对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为感到愤懑又无奈。我第一次读是愤懑,第二次读是无奈,第三次读就只剩压抑了......

  紧跟其后的正是《莫高窟》,写的是余秋雨先生对莫高窟的参观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国的佛教圣地,由前秦时期开始修建,历经十六国,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缮。余秋雨先生运动窟中壁画鲜活的语言向读者诠释了莫高窟足以傲视异邦古迹的证据,从乐樽和尚对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时期人民幻想的飞天,无一不使余秋雨先生感慨万千。我也去过莫高窟,但大多时候走马观花,只是单纯地觉得窟中的壁画很壮观,却无法如余秋雨先生一般表达出如此豪迈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则是先生对莫高窟,对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余秋雨先生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读后感5

  在读之前,我根本不会想到一处处名胜古迹的背后都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不会想到踏足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其实是踏足在千年历史的沉淀之上。那一段苦涩,那一段艰难,那一段早已成为历史的路迹是现今无法真切感受到的,随著书的开启,也像是背上行囊一同开始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走进书中的情境,作者以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古老民族的文化,仿佛又重现了当初的情与景。在书中,握着历史文化的绳一步步走向前去,那一片我们现今熟稔的土地,已变得不那般熟悉。莫高窟的.石洞依旧壮丽,静静地顺着历史的洪荒,细数着敦煌千年的变化。它绚丽的外表之下极具深蕴,让人不禁想到展现在眼前的是沉淀千年历史的神话,一段静静述说着又展现历史文化一角的神话。它是静伫在敦煌的寂寞,却又是历史文化的展示者,即便它曾残缺,被人无情的转换,但它展示的真实的美让人迷醉,它是美。

  从西北的敦煌走回东南的江南,江南,与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觉,它也是美,不过它是若朦胧羽纱般的美,它是细雨绵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一想到它,就能想到山水,江南是山水系情之地,所以总有文人墨客留恋于此,更是留下了千古传唱的绝美诗篇。历年来,仕途不顺、人生不得志的文人会隐居于此,过着“结庐在人境”的生活,江南确实是一个让人自在舒心之地,像是掬起一捧清泉,汩汩流入苦闷的心田,洗涤苦闷给以希望。久而久之,与江南牵系的是一字“隐”,这是失意文人的隐归,他们隐去知识修养,他们隐去满腹才华,他们隐去对国家的满腔热情,孤傲、名声以及一切都像是顺着江南的水一并隐去了,顺着时间悄悄地隐去了。想至此,“隐”并不是一种逃避,一种背离,应当是一种生活态度,时间的冲刷,使之稍稍变了质。然而身处在当时,文人的发展空间实在太狭隘了,使他们不得不缩着骄傲的身躯暂时隐退,但他们的雄心壮志不会随之隐退。

  中国当时的路迹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点点被时间冲刷,如同坚韧的岩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样。闭上眼,静下心去走那一段历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时间所不能存留的情与景。闭着眼,仿佛能听到当时的中华大地在一顿一息,然而历史文化是它灵魂的一部分,有时会苦涩、挣扎、灰暗但永远深具哲韵、亘古不朽。

文化苦旅读后感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学习就讲究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广袤的书海中,我认为更以如此。只读讲述大道理的书,实际作用并不大,所以我喜欢读游记。用或浅或深的文字述说一次次旅行,让人沉醉其中并受益匪浅。

  游记中,我极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起初,仅仅是名字吸引了我,而当真正翻开此书时,我如痴如醉,仿佛在这些精妙的文字中同秋雨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观赏世界风景,经历人生风雨。在书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天时间,我便读完此书。可却读不到自己的感悟。遂我读第二遍。仿佛重新开展了一场旅途。这次旅途我放慢了脚步,仔细观察身边风景。读毕,我认为《文化苦旅》主要写了四种元素,即:风景,历史,文化,人生。自古以来,华夏文明有许多文化皆是隐匿于山水之间,可以说山水本身就是文化,它包含着人生真谛,见到它也许我们就会想起一段历史。而秋雨先生并不大张旗鼓的描写山水,而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不经意的角落亦或者是一副整体的画面,令读者身临其境,仿佛与秋雨先生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再自然地引出这处风景的历史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令读者在陶醉中丰富了历史知识,领悟生活哲理,提高文化水平。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使我不禁感叹大师的功力。这次文化苦旅对我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提高,更有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读了《文化苦旅》,我认为真应该出去走走。旅行是对一个人的历练,它使一个人趋于成熟,洞悉人生百态,使一个人增长见识,了解各地文化,使一个人逐渐沉稳,领悟人生真谛。而我们却常常两三天闷在家里,坐着无聊而重复的.事,想挣脱这种现状而又不知道如何改变,去旅行吧!看看那巍峨高山,看看那湛蓝大海,看看那荒凉沙漠,看看那辽阔草原,看看那祖国大好河山,看看那世界各地风景!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充满了太多未知,而知识就是这场旅途的必需品,在旅行中收获知识,领悟文化,体会人生。我想这便是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用意,也是人生的一大真谛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化苦旅读后感7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该书获得了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台湾最佳读书奖。

  刚读完《文化苦旅》的开篇,就有着一股莫名的冲动让我拿起笔,想要写一写那我不理解可是读过却有一种明悟的莫高窟。

  我跟随着余先生,跟随着他的脚步,去探索一个我从未接触的、玄妙的飞天世界。我站在道士塔前,倾听着从塔内传来的哀嚎,它在列举着一个罪人的条条罪状,在向世人叙诉说心中无休止的痛。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那个古老的民族在无助向他求饶,却无法阻止那恶人的行为,在他手中,一箱一箱的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被外国冒险家以极少数的钱财运走,在他手中,飞天的壁画被那石灰刷得一干二净,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消失在飞天的历史长河中,在他手中,飞天雕塑的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我流下泪来。我好恨,正如余先生所恨的那样,恨自我不能用自我的胸膛去阻止那小丑与小丑之间的交易,恨自我不能与那小丑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恨自我即使能够拦住车队,却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莫高窟,莫高窟,你有着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前呼后拥向你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你这儿的举行着跨越千年的游行。

  在余先生笔下,莫高窟有着我不曾体悟到的独特的美,那些粗粗细细的.线条和深深浅浅的色彩,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缩影。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些石像已经不是简单的观赏品了,他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的重任,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是漫长的,是永恒的。

  正如余先生所说的,“莫高窟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只要是只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理解它的洗礼和熏陶。”

  以后总有一天我会亲自去莫高窟看看,做他的朝拜者,去探寻它的底蕴,去理解它的洗礼和熏陶。因为正如余先生所说,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8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实则,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压迫,一种力量!文化是美丽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世界;而世界,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文化了。

  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废墟》一文了。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这个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告诫俄……

  没有废墟,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我们,没有亚洲、没有欧洲、没有美洲、没有非洲、没有大洋洲,当然更没有中国!废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筑者从垒上第一担土的时候就知道,不管这建筑多么雄伟、多么壮丽,依旧有他日后的落寞与孤寂;不久,废墟会被掩埋,将会有新的“非虚”诞生。它的过程是同样的,终有一天他会蓦然倒下,没有昔日的雄伟与一切,最后甚至被人淡忘……这个就像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方建筑,由往年的辉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终究免不过变成废墟;社会也是这样,一个建筑到了,另一个新的建筑就会产生来取而代之。再美丽的人生,终于会成为废墟的。

  人生的伟大建立在废墟上;历史的悠远建立在废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废墟上;文化的开端建立在废墟上。

  废墟不仅如此,像作者所说,如果在现代,“黄鹤楼可以装电梯;阿房宫可以作宾馆;滕王阁可以辟商场。”这个不是繁荣,这个才是文明真正的废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残拉文明……

  若是圆明园重建拉,得来的是一颗没有耻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强盗的劣迹,昨日的中华文明。有时,或许废墟比建筑要好得多。

  废墟真正表达的,似乎是唱响一曲对于现代的文明的悲歌,废墟,是现代的产物,是现代的建筑,或许它的重要不能与天安门、故宫相比,但是,后两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前一者让我们永记耻辱,还有一种渴望,一种呼吁。

  

文化苦旅读后感9

  从文化大家的园子里归来,被露水打湿的衣领上还带着花的香气,脑海里保留着和这早晨一样新鲜的记忆。不揣冒昧地把这些既不连贯。又不准确的记忆写下来,不知能否对读书养气有所禆益。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 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 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 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 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

  《文化苦旅》这本书,犹如一片巨大的花园,作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点点的花粉。这是要请喜花赏花的读者们原谅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像读余的书一样,老师总是把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思考问题。老师写的很有逻辑,很独特,很深刻。每次看完都会被深深震撼。

  这本书介绍了一个迷人的景点和历史遗迹。但你千万不要以为看了余的书就会觉得轻松愉快。在我读完整本书之前,我已经被民族意识觉醒后的沉重和悲哀淹没了。当我们欣赏到历史留下的有形的“书”——古迹?谁会专心探索这个古迹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老师就是这么做的。他用他的妙笔写下了“震撼”我们心灵的话语。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评论:余虞丘以他的历史和文化散文而闻名。余以其丰富的文史知识和优美的文字,引领读者在千年文化中泛舟。是的,他的书《文化苦旅》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繁星璀璨,《文化苦旅》是一条水系,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令人神往、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说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大师,也是第一位开创新散文风格的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之所以要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是为了表达我深深的敬意。余在《文化苦旅》中向我们展示了遗址背后的辛酸与痛苦,唤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我们记住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也告诉了我们更深刻的道理。

  跟着作者到书上,因为历史文化我们要往前走,——前面莫高窟有个山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依旧。壁画依旧寂静。跟着作者静静的看着投射在悬崖上的光影变化,就像他们静静的看着敦煌千年的变化一样。千年前的刀割,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辉煌。它遭受了灾难。多年后的今天,这个神秘而又意味深长的山洞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不是因为它耀眼的外表,而是因为它的人性。沉积很深。

  “报纸上说我写得轻松潇洒,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这是一种我自己都过不去的辛苦。当我写钢笔的时候,我感觉我在变老。无论是春天的.温暖,还是秋天的凉爽,都是巨大的喜悦和巨大的悲痛。最后总要闭上眼睛,平复心跳,回归历史。莫莫,理智而严厉。”这是余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几千年前的灾难不能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永远保持中国的文化精神!

  合上书,走到窗前,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往往一种文化不是到处发泄,而是深埋在千年文化的故土?

  我们真的应该去广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嚼嚼,体验一下.释放我们澎湃的心。满眼。充满渴望。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学生,读书,写字,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学成后,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如果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搁在今天,不搀假,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有的书像一杯浓茶,越品越苦,越品也越有味道。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这样的一杯茶,我品了很久,终于把它品完,觉得余味无穷。

  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里面大部分都是余秋雨走遍大江南北的游记,还有一小部分则是他的回忆性散文。书中的游记和我们写的非常不一样,余秋雨除了景色描写,更注重的是对当地文化的细细了解和深深思考。每到一处景点,余秋雨总会以他独特的视野,写出许多对景点包涵的文化的感悟,或爱或恶,或喜或悲,让人看了总是收获颇多,感慨万千。这点是我们写游记想不到,做不到的。我很想向余秋雨学习,以后尽量在游记中加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把自己更多的思考融入其中,这样的游记才是精彩的。

  这本书中一共有37篇文章,我最喜欢其中《信客》这一篇。这篇文章生动而又深刻,把以前信客们的欢喜忧愁写的淋漓精致,我其实挺敬佩信客这个职业的人们的。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东奔西走,千里迢迢地为人们传送各种东西,辛辛苦苦地工作,赚的钱也只能勉强糊口。我很喜欢文中的那个小伙子信客,他有一颗善良并附有责任感的心,是个很不错的人。书中还有一篇文章是描写我的故乡——苏州的,名字叫《白发苏州》,写出了苏州悠悠2500年的历史和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把这里的风土人情描写的很是细腻,让我越发为自己的家乡自豪了。

  看完后我还在思考一个问题:书的名字为什么叫“文化苦旅”,苦在何处呢?我认为在余秋雨的眼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充满了苦味,因为这些辉煌的文明常常会遭到各种破坏、流放、毁灭的'命运,就像《道士塔》里的莫高窟文献、《风雨天一阁》中的藏书、《柳侯祠》中的柳宗元、《废墟》中的废墟,都让人发出深深的叹息,感叹中国文化成长的艰难。

  我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平常人到一个景点,总是兴高采烈,为什么他能品出苦味来呢?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余秋雨这样写道: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

  余秋雨能够品出苦味来,正是因为他熟读历史,精通文化,所以才能品出山水背后的苦味。我想,这样的“苦”,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原以为大漠孤烟能养育的仅是那艰难苦困的纷繁岁月,就算有长河落日的壮阔终究还是会被孤寂所掩没。宁古塔,早把那人性和尊严蹂躏践踏得一文不值,所以宁古塔终究是冰冷没有温度的。然而我竟不得不信,这片土地依旧能滋养甘甜。文人背后的温度——宁古塔仅存的那一星半点的光亮,也足够透过痛苦,温暖那颗孤独的心。

  一提到宁古塔,只要对清史有些许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漫长的数百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多少名门雅仕,贤人贵族在判决书上被打上“发配宁古塔”的字样从此被湮没。宁古塔总是不论是非的,是非都是皇上的一己私念和制度的妥协。我可怜那些怀着毁家纾难的决心报国却只能在这片寂寞的土地上甘心做个奴役的`志识之士,我看到那些无故被株连的人眼里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绝望的眼神,那可怜的江南女子,在河畔掉下的泪早已与水分辨不清,那昨日的娇贵矜持变得遥不可及,更不要说那一点哀怨悱恻的儿女私情早已成了奢侈。我不知道宁古塔扼杀了多少清白与梦想,不知道滋生了多少哀婉与叹息,多少绝望与无助,也许,此刻,死亡也变得无足为惧了。可是就是在这些文人雅士,这些悲剧痛苦中,竟能生长出希望来。

  灾难对于普通人来说灾难,可对于文人就不同了,他们总是能在灾难中找找寻生命的底蕴,在这些一无所有里依然心存慰藉,所以,宁古塔也因他们而变得有了那么些许暖意。

  当官衔,财富,名誉被一一剥夺去,然而善良和正直是剥夺不了的。当一无所有的时候,只有生命与生命赤诚相见,也才有了那些令人敬佩的文人之间的情感,这是抛却了除生命以外的一切物质,用生命的纯粹建立的一种友谊。“冰天诗社”正是在这种纯粹的建立下产生的。而那感动容若的两首《金缕曲》更是这纯粹感情的产物。“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又何尝不是顾贞观对张兆骞的无所保留。终于,在顾贞观的努力下,张兆骞才的以一个安详的晚年生活。孙子耕一路陪同骆长官从杭州一直到东北……

  余秋雨说:“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之间,其他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我对这是深信不疑的,没有什么情感的建立比生命对峙生命来得直接与纯粹了。这大概就是文人背后的庆幸吧。

  生命与生命碰撞产生的情感,灵魂深处的触碰与交流,这应该就是宁古塔还剩的温存了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读罢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又难复平静。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余秋雨老师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师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余秋雨老师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这样追随着余秋雨老师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读《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与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与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汨罗。我们看到汨罗,就想到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与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有感 05-05

阅读文化苦旅的心得12-13

文化苦旅阅读感悟12-27

《文化苦旅》经典语段摘抄03-14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5-09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6-09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12-09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03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5-30

读文化苦旅阅读心得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