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随笔

时间:2023-07-08 14:44:29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推荐]清明节随笔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清明节随笔

清明节随笔1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然如此。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挂纸。

  我们走进农村,漫步绿易盎然的草原上,那里到处鸟语花香,一路上我边玩边观赏那植物世界,啊、原来植物也很坚强呀、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是下雨、打雷还是火烧到死不了。让我很佩服。

  我们来到墓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美丽无比。墓前还有几只布谷鸟,那布谷鸟的.叫声真是可爱。有趣极了,仿佛我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妈妈见我在那发呆就提醒了我烧纸钱。那时我才想起来我是来烧纸钱的呀。

  经过那件事以后,我就一放假就叫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原来农村是这么的美呀!

清明节随笔2

  清明节那天,是个真正天清地明的好天气。

  这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清明节,单位按照规定放假3天(含周六、周日),有新鲜感;在清明节这天为故人扫墓,于我来说也是首次,有喜悦感;带着二子趁此节日同老家的人一起为故人扫墓,有团聚感。

  走去扫墓的路上,两旁是翠绿的麦苗,如毡、如毯;远处有一两畦油菜花,黄花鲜艳的耀眼,放眼望去,宛如金线锈在浮动的绿毡上。和煦的春风送来阵阵果树的花香和新鲜的泥土气息,让你真正体会并欣赏“沁人心脾”一词的妙处。真正让我兴奋不已的是,路两旁的沟渠新来的春水,绿波荡漾,赏心悦目,不仅为春景增添了生命,尤其是油然唤起了儿时的记忆。小时候,每块田边都有不深的沟渠,作用有两个,一是夏天排涝,二是春天送来灌田的春水。一到清明前后,渠渠沟沟来满了水,就是这春水给农民、我和我的伙伴们带来了难忘的快乐。每逢此时,大人们便要忙着把春水灌到田里,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呵呵”的笑个不停;我们小孩子或叠了纸船放到水里比速度,或拣起土片打水漂,或去水边挖起泥土作泥人、摔“泥碗响”,常常因此弄湿了手做的布鞋和少纽扣的小褂前襟,得到大人们的训斥,但伙伴那轻快的身影和我们无忌的笑声,犹在眼前,似在耳边。此后更有趣的是这一沟沟春水被大人们用汗水灌到田里后,沟里剩下浅浅的水底,这其中必定有鱼,大多是白鲢、泥鳅之类的小鱼,如果赶上好运气也有红脊背的鲤鱼和大肚子的鲫鱼,每到此时,逮鱼就是我们雷打不动的活动,倘若能逮到一条鲤鱼,便会得到同伴们的欣赏和赞叹,并有可能博到大人们的`夸奖。但不知从何时起,这水就不来了,田边的沟渠条条素面朝天,恰如老农民脸上沧桑的皱纹。春水来不了,农民只能用机井水浇麦田,废柴油、费力气,不停的抱怨:“唉!咋不来水哩?”孩子们也就少了这方快乐的天地。

  “中央政策真是管用,多少年没用上的春水,今年来了;种田还有补贴…”弟弟见我看着春水微笑,打断了我的思路。

  “种地不交税,国家还给钱,国家真是富了!啧啧!”

  “听说农民贷款利钱也少了哩!啧啧!”

  “农民以后日子好过了…”

  “来水了得省多少力气,怪喜人的水…”

  在水边交谈几位老大爷言里话外透着喜悦。

  扫墓归来,幼时熟悉的路竟然陌生起来:村头一座二层的小楼挺出如烟的柳枝间,四五座新盖的“北京式”似乎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连村的小柏油路像是又刚刚铺过,平坦二顺直。

  是啊!温总理说:“农民富、国家安”。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民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老百姓能不称赞吗?农村能不发展吗?国家能不安定吗?

  好美的清明节!

清明节随笔3

  清明,缠绵的雨丝带来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凄寒。

  清明。清明,说出口总有种伤感涌上心头。莫名地,心情变得很沉重。

  先人的离世,往往是人们心中一段最为悲痛的`回忆,深埋在记忆深处,不愿提起、不愿忆起。而清明,则将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现实,就那样平静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于是,最初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又回来。逝者安息,生者,却难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时节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们的思念化成的。这种思念、如此痛,如此让人心伤。于是当这雨滴落在人们身上时,才让人心中升起难以名状的感伤,才让人的心情变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是个随手就可以捡拾泪水的时节,亦是个哀伤蔓延的时节。转身、低首、难言。谁将痛的滋味,连同思念一同葬?

  当真葬得、忘得掉么?

  清明,我们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会再重来。但那份思念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遗忘的。我们只是压制着,努力不去想。

  但是清明,却将所有的一切释放。于是,怀念啊、伤感啊、难忘啊什么的,一下子全都回来。一丝一毫都没有减少,反而在心中越发清晰的展现出来。

  这雨,下个不停,泪水也流个不停。不想再克制,哭便哭吧,终究,那是所有人都难以忘记的,那些曾经深爱着我们的人即便不在,我们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则怎么对得起他们的爱和我们的纪念呢?

  这雨,下得阴晦。但我们应该笑得明媚,不可以让那些曾经深爱着我们的人,看见我们不快乐,不可以……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随笔4

  现在是三月份的最后一天,转眼间清明节就在跟前。突然间想为逝去的青春祭奠,写些文字----

  拿什么祭奠你,我的青春。因为曾经挥霍过,所以祭奠;因为曾经辉煌过,所以祭奠;因为曾经迷失过 ,所以祭奠;因为曾经莽撞过,所以祭奠;因为时光不倒流,所以祭奠!可除了祭奠、除了追忆,青春是一个谁都永远都抓不住的东西,她在一瞬间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在当我们回过头来寻她的时候,她已随风而去。青春走得太快,只留下背影,黯然......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我们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青春没有忧伤,忧伤总是在青春过后出现。再见了,青春;再见美丽的疼痛;再见了,青春;再见永恒的迷茫;再见了,青春;再见灿烂的忧伤。为了纪念我们那逝去的青春,为了纪念曾经深陷不见底的忧伤,清明节,值得纪念、祭奠、扫墓......要告别的不是青春不再,而是那伴着泪水和笑声的年华。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段时光,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渐渐失去纯真,渐渐世故圆滑,渐渐明白有时候很多的'事并不是我们所预想的那么美好。在青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失去一些东西,也会得到一些东西,毕竟上帝总是最公平的,他在给我们关了一扇门之后,也许我们就会发现他还给我们开了一扇窗,这是自我安慰的说法。谁能不受伤,谁能不疲惫,谁能不悲观,谁能坦坦荡荡地说一句:“我的青春不哀伤,我的成长一帆风顺。”谁能?谁都不能!因为我们的成长需要付出代价,而青春只是正好出现在这一径长途上。

  被人误解的心情很痛,如果没有人相信你,那就自己相信自己;如果没人欣赏你,那就自己欣赏自己;如果没人祝福你,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用心去触摸属于自己的阳光,用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纪。自己读懂了自己,世界才能读懂你。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段有青春光阴里肆意的张扬,等到回忆的时候,能无憾的说:那些年,我曾经做过的一些事,曾经相处的一些人,足以让我的一生如此坦荡。青春啊,青春,我从不曾辜负你!

  青春的岁月,就像这清明时节的初蕾,清新、欢快、美好。然而,时间不会定格,花蕾终究要绽放,拥有青春的时候,并不觉得它可贵。当它熬尽以后,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那些爱过和伤害过自己的人,都是青春存在的意义,都是人生的另一个见证。也许面对生活,我们该学会妥协,那样或许不会过得这么累吧?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一步一步稳稳的走下去,故事结局如何又能怎样,画笔在我们自己手中,是好是坏,笑笑便好,没什么可遗憾的,就像歌中唱的那般:

  为了纪念那段终将逝去的青春

  梦中为谁而喜

  醒来为谁哭泣

  以为感情世界不顾一切就会有结局

  生命有太多的意义 爱并不是唯一

  你和我的故事就算再美也只是个插曲

  可是我该如何剪断心中的思念

  原谅我放弃一切只为执着的明天

  唱一首歌 纪念我终将失去的青春

  爱一个人 天真的以为会是一生

  唱一首歌 怀念我终将失去的爱情

  这世界有一个人

  总会陪着你走 不会再离开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清明节随笔5

  今天是4月4日——清明节,我和婆婆,爷爷,二姑一起去广安上坟,这一天的天气有点阴沉,好像要下雨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一路上,我看见许多人手持菊花、还有炮竹、冥币……一些烧给祖先的东西,而我则和爸爸一路找着祖祖的坟,那里的坟可真多。

  到了祖祖的坟以后,我们先烧香,接着再把准备好的冥币烧给祖祖,愿祖祖在天国里得到很多的钱,买东西给自己吃,买自己衣服穿,买小轿车开……等等一些要买的东西。每年上坟都是这些程序:一、烧香。二、烧冥币和一些天国用的东西。三、叩头。四、烧鞭。这也是对死去的亲人一种纪念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又浮现在我的耳边,每当想起这句诗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些离我们而去到天国的亲人,总是不禁的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的对我们这些人的好,而这些人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我们会每年4月4日去看他们,替他们扫墓,也算是一种寄托哀思吧!

清明节随笔6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乡村。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是家乡的人们祭祀祖先的节日。因此一到清明时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去家乡扫墓。

  每次来到爷爷奶奶的墓碑前我都想哭,因为我总想起爸爸和我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七岁那年父母双亡,从此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从小他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没吃过一顿饱饭。他靠亲戚和学校的资助念完中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个小男孩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个坚强的人,没有因为命运的坎坷、生活的贫困而放弃自己的学业。爸爸在我学习最没信心的'时候告诉了我这个故事,我知道,爸爸是为了让我明白了: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自己的理想。

  清明时节这天,我来看望我那没见过面的爷爷、奶奶。我想告诉他们:“爷爷,奶奶,你们安息吧!你的儿子现在过的很幸福,他用他的坚强换来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你的孙女也会做一个坚强的人,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

清明节随笔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我都会想起这首诗,而我家乡的习俗却截然不同。每到清明节,不管你多忙都必须得赶回来给自己的亲人烧纸钱,祭拜,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是对祖先大不敬。

  清明节一早,家家赶做祭拜品,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做东西,我就在旁边打下手,妈妈做的都可漂亮了,有什么“万事兴,一笑仙等”。祭拜品做完了,该包纸钱了,他们把一大堆的纸钱十张十张的包了起来,然后又把它晒在太阳下面晒干,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晒干呢?妈妈笑了笑说:“不晒干怎么好烧呢。”

  在晒纸钱时也要吃饭,吃饭前要“叫饭”,就是把饭什么的都准备好后,叫死去的亲人来“吃饭”。说是吃,其实这也是一种礼仪罢了。他们吃完“饭”后,未满12岁的小孩能吃他们吃的`饭,要重新盛饭。

  饭也吃完了,纸钱也晒干了,是时候出发去给他们祭拜了。我们来到祖宗的坟前扫墓,然后把祭拜品放在祖宗坟前,然后边烧纸钱,边放炮。祭拜后,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情形。清明节,我们家乡的清明节,真是有趣。

清明节随笔8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缅怀祖先思念亲人的清明节;全家团聚、欢声笑语的'春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等等,蕴含了我国人们尊老敬老、爱国爱民、团结友爱的优良品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也是民族发展的基础。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它寄托了人们对整个民族的憧憬,也是弘扬与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有效表现形式。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独特的渊源。

  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孩子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

  1、加强教师传统节日教育水平的专题培训

  2、保证传统节日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展

  3、传统节日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中

  4、区域活动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

  5、环境创设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

  6、家园结合中强化传统节日教育

清明节随笔9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更显得郁郁葱葱。为表达我们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星期五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英雄纪念碑,深深地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我们排着长龙般的队伍来到了英雄纪念碑前。最为显眼的就是那块高大而饱含风雨的石碑。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黄色的字。随着哀乐的响起,主持人宣布祭奠仪式正式开始。我校少先队员代表向烈士敬献花圈,然后同学们默哀一分钟。在这悄然寂静的时间里,我想起了那些长眠在烈士墓里的烈士们,想到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想到他们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身影……正如《我站在铁索桥上》中的“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当年激烈战斗的场地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勇士们洒过热血的地方,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

  此时此刻,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然,在每年的祭奠仪式上,总有一群可爱的`小同学将要成为少先队员。接下来我们游烈士陵园。站在那一朵朵小白花面前,我的心情更加凝重了。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的精神与日月同辉,永世长存!

  安息吧,先烈们!你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了实现你们没实现的愿望,我们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告慰你们不逝的灵魂!

清明节随笔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阴晦的天气,绵绵的春雨,失魂落魄的行人。亲人坟上添一捧新土,洒几杯淡酒,烧一堆冥钞,而后痛哭几声——一切按既定的程序进行。

  然而,这一天的我却猛然间忆起少年时代植树的情景:每年清明时节,雨雾纷飞之际,老师总会领着学生,带着水桶、铁锹、树苗等到村南边的公路旁植树。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以至每年这个时候都要伸长脖子,数着日子,盼着这天的到来。在蒙蒙细雨中,大家起劲地干着,每种好一棵树,总会有一阵子的欢喜雀跃、手舞足蹈,歌声、笑声、呼喊声回荡在嫩草茵茵的路上。在轻风微雨中摇曳的小树也频频弯腰,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如今,那种纯真的少年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学校里也早已淡忘了这项活动,亲手种活一棵树的感觉早已灰飞烟灭,那份天真的欣喜亦荡然无存,我已好久好久没有触摸过小树苗那嫩嫩青青的外衣了。

  家乡的公路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葱茏翠绿,入眼的是满目的荒凉,焚烧后的焦黑痕迹触目惊心,砍伐后的树桩七零八落,似乎正孤独地向路人倾诉他们的悲苦与渴望。

  树木被砍伐,成了盖房的材料;树林被焚烧,扩展成了一块块耕地。曾经安适的山村没有了绿色屏障保护,正日趋憔悴;春季的狂风正肆无忌惮地吹打着她瘦弱的身躯。漫天的`飞沙滚滚而来,掩盖了她亮丽的容颜。天无语,地无话,我无言,我无力。我为故乡母亲的苦难痛心,我为她拥有一群“弱智”的子女悲哀。

  面对大自然无情的报复,乡人们只是喃喃地说:“世道变了,咋刮这么大的风呢?谁惹着风神爷爷了……”

  面对纯朴无知的乡人,我不想说是你们毁了自己的家园,多么滑稽;我也不想说环境遭破坏,多么愚昧;我只是想说,请给后代子孙留一片生活的绿色吧!

  行人泪雨纷飞,而我却早已漠然。我只是怀念,怀念那春光明媚,绿树婆娑的家乡。那已经逝去的翠绿,难道只能在我的梦里再现吗?

清明节随笔11

  很庆幸,在物质欲望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貌似要吞噬一切的时代,还有一个叫做“清明”的节日,似钉在高速公路上的一处减速带,让人们在行将挣脱道德束缚的当口,终于慢下浮躁的心绪和功利的惯性,将追思与感恩从心中最靠里的那个口袋掏出来,晾晾那些已蒙尘霉变的灵魂。

  “清明”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农事节气,而非节日。只是在近些年回归传统文化的大众呼声中,才像一个正在田间劳作的老农,匆匆洗掉了一腿齐膝的黄泥,急急忙忙的进了城,一跃变成一个正式的节日。在一些时下被很多年轻人热捧的洋节,以及那些涂着政治、人文色彩的节日还没有出现之前,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数千年来农耕中国社会生活的记事之绳。在这个地球的绝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蒙荒混沌之时,聪颖的的中国祖先就观日月之转规律,研究出了指导农事及社会活动的方法,即中国农历历法,并一直实用至今,其蕴含的玄机智慧,我等愚钝之人,实在无法想象。

  最开始,清明只是二十四个节气兄弟姐妹中的普通一员,“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到了这个点得赶紧春耕播种了。但后来一些帝王将相选择在这天行“墓祭”之礼,慢慢的就发展成了一个固定而重要的祭祀之节,再后来民间纷纷仿效皇室望族,于此日前后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一种固定的风俗。前几年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小长假之后,似乎一夜之间身价百倍,与之相关的比如公祭先祖伟人、踏青出行等话题占据了众多网络和媒体的版面,着实也拉动了一些眼球经济。

  对于清明节,农村更显重视隆重一些,大多数家庭都会按照祖宗规矩子午不差的行祭祀之礼。而在城市里,无论礼节还是形式,就多少显得简化了一些,甚至可以说是敷衍。我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对于那些老规矩,自然从小便耳濡目染。爷爷是一个对祖训传统虔诚到近乎苛刻的人,除一年四季的生息劳作严格按照节气规律行事外,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些大到婚丧嫁娶、小到吃饭睡觉的繁复规矩也是不折不扣。比如吃饭不能随便说话,“吃不言,睡不语,半夜讲话是穷鬼”;比如睡觉不能随便一躺,“要想睡得人轻松,切莫脚朝西来头朝东”;比如打扫卫生要注意边角旮旯,“扫地不扫旮,一天扫到黑”。小事尚且如此,而对于气氛更加严肃、形式更加庄重的清明节礼仪,爷爷当然更是没有丝毫马虎。

  清明节当天是不能祭祖挂坟的,民间有“前三后四”之说。春分一过,爷爷便会在某个睛好的日子去十几里外的肖家河或者观音庵赶场,在铁匠铺修整豁了口的锄锹镰刀、买担竹篾做的箩筐什么的,而最重要的,是准得买一大叠那种约两尺见方的毛边白纸回来。第二天早饭后,爷爷先将堂屋用高粱扫帚打扫得一尘不染,再在堂屋中央支上两条长板凳,然后将头天买回来平压在卧室那口大黑漆木箱上的毛边白纸搬出来,恭恭敬敬的铺陈在地上,再去到偏屋端下一道门板,将门板搁放在长板凳上后,用抹布前后两三次擦得干干净净,最后搬来他的放着凿子、锤子、剪刀的百宝箱置于一旁。这些准备工序做完后,爷爷才弯下腰,依序捻起三张大白纸来,铺在门板上反复折叠,每折叠一次就用磨得锋利的镰刀按折缝裁切,如此三番五次,最后三张硕大的纸张就被裁成了数十张约莫红砖形状和大小的小纸片,然后又每次捻数起十余张小纸片,在门板上横竖反复几次顿齐后,从百宝箱摸出一把老火剪刀,将纸片窄边的一头剪出个燕子的三角尾形来,这便是成品了,挂坟的“清明纸”。一个上午,爷爷都一丝不苟的在做这个工作,我和弟弟好像也受了爷爷肃穆气氛的感染,平素淘气得恨不得上天入地的哥俩,居然也便老老实实的蹲在一旁,或坐在门槛上,静观爷爷每年一度的这种仪式般的表演。

  当然,在清明节里,我和弟弟并不仅仅只是看客,这些爷爷精心裁剪出来的清明纸,就是兄弟俩在这个传统节日舞台表演的道具。临到清明节前,母亲说“你们俩明天跟爷爷一齐上山挂清明去”。其实不用母亲交待的,五六岁起,我们就跟着爷爷上山挂坟了,每个祖坟的位置,我们心里门清着呢。真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似乎每年清明节都冷雨霏霏,路滑泥深,杂草绊腿,难以前行,所以那时我心里并不愿意跟着爷爷上山挂纸,但架不住母亲“人不能忘本”以及“老规矩就是要代代相传”的威诱利逼,最终还是噘着嘴巴跟着爷爷出发了。弟弟那时倒可以找些比如“年纪小”、“两兄弟去一个就行”、“你是老大应该去”等合适的理由三年打鱼两年晒网的。

  我家祖坟较多,分布较散,加上下雨路不好走,一圈下来得大半天,着实是件吃力的事情。爷爷穿着笨重的蓑衣,提着鞭炮清明纸,还背着培坟铲草要用的铁锹,自然顾不上深一脚浅一脚的我,所以每年清明上山祭祖,摔跤滚泥是常有的事情。每到一处祖坟,爷爷便会年复一年的告诉我“这是爷爷的爷爷,你得喊老老爷爷”、“这是你的老嘎嘎(外婆),也就是你爸爸的嘎嘎”、“这是爷爷的爷爷的兄弟,当过和尚,你得喊太爷爷”等,十多年的谆谆教导,那些复杂的祖辈关系,我至今都烂熟于心。爷爷说,挂清明有讲究,得从坟后上坟头去,将清明纸没剪口的那头对着墓碑位,用土块压严实,防止被风吹走;坟上的草和杂树,只有清明节才能扯能砍,其它时候不能动坟上的一草一木;两支蜡三柱香,先点烛再燃香,坟前不能大声说话等不一而足。而路过的地方,有些无主坟,爷爷总也吩咐我去挂几张白纸在坟头,说“他们可能没后人了,我们路过就顺便挂张纸,也不至于让他们在阴间太过凄凉,积点阴德”。爷爷平素话并不多,但每年挂清明和大年三十给祖坟送灯时,就会变得续续叨叨,生恐我们记不住似的。如今,爷爷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多年,每年清明节回老家祭祖,伫立爷爷坟头,我便想起那些年清明节我在他后面的亦步亦趋,想起他如数家珍般地给我介绍每一座坟里的人,想起他去世后的第一年清明节我给他挂纸时的嚎啕大哭。去年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回老家祭祖挂坟,在一座座祖坟前,给他讲坟里的谁谁谁,特别是在爷爷坟前,我不厌其烦地讲当年爷爷带我挂清明的一些往事。末了,儿子一句“爸爸,你今天怎么变得这么啰嗦?”让我半天没回过神来。我突然发现,眼前的儿子,就是当年的'自己。而若干年后的某个清明节,儿子也一定会在某座坟头看到今天的自己。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见证各种生命来来去去的过程。新生蒂落,欣慰欢喜,驾鹤长天,感伤落泪。平时奔走于纷芜尘世,忘性于功利街头,非特殊时刻而甚少记起那些已然与我们两个世界的他们。清明节的惊堂木一拍,迫使我们骇然转身,用灵魂回望那些凝固了的时光,用柔软浸润那些缠裹住了的温情。我们不只祭奠赋予血肉延续的先祖宗亲,更要感恩于那些给了我们恩荫惠泽的师友乡邻。所以,必须有这么一个日子,让我们能够打开时光之门,低下高傲的头颅,与神灵对视,接受良心和道德的审判,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淡忘了他们的身影,淡忘了他们的恩惠。于是,那个怀才不遇、曾用笛声抚慰我青春躁动的老师,那个风趣幽默、曾与我一起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朋友,那个勤勉谦逊、帮助于人而不露痕迹的同学,那个皮肤黝黑、曾一起掏鸟窝翻泥鳅的儿时伙伴,他们就从记忆里款款的闪出身来,在细如研末的追思里,开始立体,进而鲜活。于是,就有一些酸酸的液体盈出来,如千年不绝的清明雨,潮湿了我所有的心绪。

  真的很喜欢“清明”这个有着通透纯净感觉的词,虽然平素说出来可能有人会感犯忌,但也许古人的智慧恰在这里,让人们在阴阳之间寻到一处心灵的桥渡,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心理的平衡点。可是,当我们怀揣一颗虔诚之心,面对亲友冰冷的碑冢,铲一锹新土、栽一棵绿枝、存一缕缅怀之时,你是否能从哀思与惆怅中悟出些许生命的真谛呢?

  一冢一部书,一碑一故事。曾经的喧嚣和宁静,翩然杳去,曾经的拥有与遗憾,化为烟云。人,只有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时,才会顿感人生苍凉,回首来路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为齑粉,撒向虚无。然而,仍被裹挟在名利场中央的人们,又有谁能真正参透凡尘,宁静于心?为权困,为钱累,为情伤,其实最后都是“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清明!清明!朗朗乾坤,芸芸众生,究竟有几人能清,又有几人能明呢?

清明节随笔12

  清明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包括周边的亲戚都去奥林匹克吃饭,结果忘记了要不要上管乐叫上了妹妹,我们准备出发了。

  来到奥林匹克,妹妹踏着她的小腿走上了舞台,在那里蹦蹦跳跳,看到我们一个个追着她跑,玩的更是不亦乐乎,最后,她还是服服帖帖的跟着我们吃饭了,结果到了吃饭的'时候,她又开始闹了,想爬上饭桌玩,在我们的合力阻止下,她,终于停下了闹腾,安安静静的吃饭。

  我们一家人坐在饭桌上有说有笑,吃着美味的饭,开开心心的,连别人都羡慕的看着我们。

  吃饭的时候,我使劲往碗里挑吃的,顾不上吃,碗里的东西已经满满的,我才开始吃。

  身旁的奶奶见我有些吃的夹不了,起身帮我一个一个夹,就这样,我的碗又满了,欧耶!

  直到吃饱,自己碗里还有半碗饭,看着这半碗饭,感觉实在吃不下了,就直接抛弃了,就跟妹妹开始玩。

  妹妹一会儿往台中心跑,一会儿往边上走,看的我都心慌慌的,害怕妹妹随时随地会摔下来,所以,我做了个明智的做法,拉上大妹一起看着!不过,大妹来帮忙,我基本上没啥作用了,就在那默默的看着她们两个在那里嗨皮,自己又回到坐位上。

  回家时,妹妹还是不肯走了,直接赖在那里了,我想想也是醉了,抱她哭!不抱又回不了家!大家都对妹妹软声软气的说:君君,回家了,不然我走了。妹妹跟没听到似的(虽然她可能听不懂),自顾自在那里玩。我二话不说抱起她走人!结果她以为我在和她玩,使劲推我,脸上挂满了花晚上,约了妹妹去打篮球,结果打了一会便没兴趣了。

清明节随笔1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节,我就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以前年纪,老年人不主张孩去上坟祭扫。今年,清明我有幸与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爷、太奶,寄上一份晚辈的深深缅怀。

  清明节早上,我便与爸爸早早地起来,驱车来到爷爷家接爷爷奶奶。从楼上取出准备好的供品、鲜花、纸元宝和冥币。于是,我们四个人便启程去北镇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气,虽没有诗中描写的纷纷细雨,但有凉凉的春风吹拂。我平时也没有起床这么早,穿的比较单薄,不时地打一个寒颤,我好久没出远门,一路上我没一丝困意。奶奶又对我和爸爸讲述已故太爷太奶的音容笑貌,陈年往事。我听得特起劲。过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其中的生活艰辛,对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没能全部理解,但通过奶奶将近一时的讲述,我脑海里浮现许多情景,使我就、觉得,太爷、太奶依旧活在我们身边。我暗想,太爷、太奶,您们在天堂那边还好吗?

  一路上,爸爸将车开得平稳,也许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个时,我们来到公墓的山脚下的空地中停满大的车,行人手持鲜花,络绎不绝。远远地就闻到烧冥币的味道。偶尔,惊闻刺耳的爆竹,嫩绿的草从土里像卫士一样肃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摆好鲜花与供品。人们忙着祭祀先人,各个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红红的。

  我们四人找到太爷的公墓,摆好供品,鲜花和香炉。爸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跪拜礼。我的思绪便随着爸爸点好的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一些燃烧着的纸钱,同时说:“我爷爷、奶奶腿脚不好,你们(注:你们指孤魂野鬼)别跟他们抢。”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山上的'风不时的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这暖和好比是来自太爷的拥抱。我心里默记着……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我虽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我内心对太爷还是挺想念的,也许是血浓与水的缘故吧!我主动拿着扫把将公墓院打扫一番。爷爷、奶奶看着我轻盈的动作,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与传统,李家后继有人来延续香火的缘故吧!

  祭奠完毕,在回家的路上我没说太多的话。我感到我长大,我有大收获。我决定每年清明都来为太爷、太奶扫墓,并对他们说,您们在那边还好吗?

清明节随笔14

  花儿红了,草儿绿了,雪儿化了,春天到了。清明节妈妈带我去位于107国道以东的鸿宝园林踏青。走在郊外的小路上,一阵微风吹过,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远看,田野 里的小麦郁郁葱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近看,路旁的柳树吐出来嫩绿的新芽,像春姑娘的长发,路边绚丽的油菜花绽放着笑脸,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在争奇斗艳。此时此刻,我完 全被眼前美丽的春景所吸引,深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步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望不到边的玉兰苑,远看那玉兰花有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它们怒放着,如雪、如水、如诗、如画。一阵微风吹过,玉兰花抖动着身体犹如少女的裙子起舞 弄影。我再走近一看,一朵玉兰花舒展开了花瓣,淡白的'颜色,美丽极了,再看那边的花儿,还是一朵花骨朵呢!跟月季花比不如月季花的姹紫嫣红;跟茉莉花相比,它也不如茉莉花的香复郁芳香。但 是但是它却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美化着我们的城市。

  再往里走,是一片梨园,那里种植着几十品种的梨树。现在正值梨花开放的季节。远看,梨园白茫茫一片,仿佛刚下过雪一样。

  春天,让花红柳绿;春天,让万物复苏;春天,让大地苏醒,谁不为你高歌,谁不为你低吟?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更不可辜负春天的恩赐!

清明节随笔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记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而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美丽的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在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但是没有爷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这种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爷爷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爷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爷爷吗,他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爷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爷爷眼中的忧伤,爷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

  知道无奈的离开人世。

  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随笔】相关文章:

清明节随笔11-03

清明节的随笔11-03

清明节的随笔10-13

清明节随笔10-22

清明节的思念随笔12-26

清明节踏青随笔02-11

关于清明节随笔08-27

【热】清明节随笔08-28

清明节随笔【推荐】08-28

清明节随笔【精】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