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的历史传说故事

时间:2023-07-05 13:08:21 历史 我要投稿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故事2篇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故事1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黄帝打败(山虫)尤,平定了中原之后,曾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这样,黄帝铸鼎的地方便易名为“鼎湖”。自从鼎湖山跟黄帝沾上关系以来,它那宏伟多娇,百态千姿的风貌和这个神话传说结上了缘。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故事2篇

  黄帝究竞在何处铸鼎,传说纷坛,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一桩“悬案”。河南人说,黄帝是在河南阌乡县南的复釜山铸鼎的;湖北人认为是在荆州附近的.荆山;广东人却说在鼎湖山。广东人的这个说法,溯本追源,大概始于明代。这里有诗为据。庆云寺的开山祖师憨山和尚在一首诗里写道。“苍梧东望鼎湖东,黄帝飞升湖已空,环佩自归金阙后,仙灵常在白云中。”当这首诗问世以后,不少人便到鼎湖山来寻找黄帝铸鼎的“地方”。人们牵强附会,认为黄帝铸鼎的地方,肯定就在白云寺附近的老龙潭。

  据说,鼎湖山原先叫“顶湖”或“天湖”。这是因为山上有个“深不可测”的湖的缘故。《高要县志》说:“上有湖,四时不竭……小潭湫四,是皆所谓顶湖也。”相传黄帝升天以后,神仙常居此湖上,升天入地,出入无常。

  鼎湖开山始于唐代,据说唐僧智常禅师归隐白云,在那里建白云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鼎(湖)了。明万历年间,憨山禅师路过鼎湖,认为凤来岭(即今庆云寺处)是佛地,即命名为莲花峰。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梁小川在这里建莲花庵,栖壑禅师来到鼎湖之后,改莲花庵为庆云寺。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故事2

  当你游览鼎湖山,过了荣壑碑亭以后,走完那九曲十八弯的曲径云封石径,便到了写着此处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对联的补山亭。在补山亭东南角,有两棵大树。粗略的看是一棵,走近细看却是两株,离地一米以下好像一个树头,一米以上便分成两枝。靠北面的一棵是木棉,靠南面的一棵是龙眼,再长到约三米高处,又有一个树瘤子把两树连起来,再往上就是两树的枝干了。像一棵树头上长出两棵树,又像一对恋人在那里并着腿拉着手喃喃私语。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姻缘树了,也有人叫鸳鸯树。不少的青年男女到此寄托情思,一些善男信女还到此焚香跪拜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鼎湖山寺庵众多,香火鼎盛,每天朝拜者络绎不绝。一天一位年轻的尼姑到鼎湖山受戒,在补山亭上歇息,路遇一位年经的本山和尚,问路攀谈之间,彼此产生了好感。这两位年轻人都是因为遇到不幸,被迫循入空门的,再遇知已而又产生了还俗之念,相约回去禀报师长,一同还俗回乡成家。但是在那时的佛教规距里,尼姑凑和尚被认为是最伤风败俗的事,因而他们的要求不但没有得到允许,反而遭到了责难。过了不久,这一对年轻人恰巧又在补山亭相遇,互诉衷情后,他们发誓生不能同居,死也要同穴,便双双挂于东南枝上自尽了。后来好心的人们根据他们的遗愿,把他们合葬在补山亭的东南面。几年以后,在他们的.墓上长出了这两棵树。如今微风拂过,枝叶婆娑,好像还听到这两位年轻人如诉如泣的丝丝细语呢。

  鼎湖山白云寺的历史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禅宗六祖慧能高徒智常禅师创建白云寺后,鼎湖山佛教兴起,其周围先后建有36招提,现尚存有遗迹涅磐台、三昧潭、圣僧桥、罗汉市等,足见当日佛法之兴盛。

  明代,在中国佛教史上称为中兴禅宗三大长老之一的憨山和尚(1545~1823年)来到肇庆,推动了肇庆佛救的复兴。

  憨山,字澄印,俗名蔡德清,12岁在金陵报恩寺出家,21岁时,报恩寺毁于火,乃云游河南一带,在全国影响很大;与莲池、紫柏两位高僧并称为以古佛现身的三大老;万历十年,因祈皇嗣应验,受李太后知遇;万历二十三年,帝欲立福王为太子,与李太后欲立泰昌发生矛盾,帝迁怒于和尚,下旨查问李太后减膳助建报恩寺及其他馈赠之事,憨山被遣戌雷州;万历二十八年,路过肇庆鼎湖山白云寺(当时在流放途中),捐白金25两,嘱当时的住持金山宝贵和尚修建白云寺。万历三十四年,憨山遇赦。三十九年暮春,北归途中生病。金山和尚邀请他到白云寺养病并驻锡一年,在此期间,他对鼎湘山,特别是庆云寺一带(俗名虎窝)风景很欣赏,并有诗记之,谓苍梧西望鼎湖东,黄帝飞升湖已空,环佩自归金阙后,仙灵常在白云中;青山地拥莲花床,绀殿天开释梵宫;倚杖独依空界立,侧身恍惚御冷风。将明初出现的一段民间传说作了宏扬。传说烂布衣为了使七只神羊把七星岩放到西江北岸,特意安排雄鸡提早报晓.而为了稳住被狂风袭击的鸡笼,又作法把黄帝在荆山铸造的大鼎调到这里。从此顶湖山改名为鼎湖山,主峰便是鸡笼山。

  憨山还深入到虎窝一带,认为此处峰峦环抱,外比内附,状若莲花,留下莲花瓣瓣涌青溟的诗句,并把此地改名为莲花峰。说此地宜兴佛法:白昼云封无犬吠,夜深说法有龙听。

  憨山著有《楞严通义》、《楞伽记》、《南华注》等行于世.后明福善等录《憨山大师全集》40卷。

  明崇桢六年(1633年),高要县上迪村人梁少川崇信佛法,与由阳江访道来此的新会人朱子仁等10余人,结茅于莲花峰中的的虎窝,欲效东晋高憎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364~416年)和18高贤共结莲社,同修净业的故事,实现了憨山的遗愿。

  崇帧七年(1634年),朱子仁礼高憎栖壑(15861858年)于广州白云山蒲涧寺,剃染受具,法名弘赞,字德旋,后又易名在参,再又易参为牛参,依栖壑半载而归,返后拆广利茶亭,草建佛殿一座三间,改名莲花庵(因此地原名莲花峰)。

  翌年(1635年)秋,适栖壑从广州往新兴谒国思寺(六祖慧能出身故地),路出端州、广利。在牛参等偕众迎入鼎湖,并力请为庆云庵住持,栖壑因广州形势紧张,清兵迫近,欲深藏远害,答应第二年来。

  崇祯九年(1636年)农历五月廿六日,栖壑正式在鼎湖山开山主法,改莲花庵为庆云寺.据说他在此山第一次登坛受戒,就见有五色云现于峰顶,栖壑认为应了庆云二宇,是个吉兆,给自己起号,叫云顶老人。栖壑还认为,庆云二字,表示本寺兼行云栖博山之道,不忘本也.

  据庆云寺有关图籍记载,此山乃博山钟鼓,云栖规矩,禅、净、律三宗俱善。

  按法嗣世系看,鼎湖山历代住持属禅宗六祖高青原行思属下石头和尚(770~790年)嗣孙,曹洞宗创始人洞山良价嫡传洞上正宗,以博山元来无异和尚为初祖的博山法派。栖壑和尚系石头和尚希迁三十五世孙、博山无异和尚嗣法门(博山二世),所以说博山钟鼓.但栖壑本身曾兼学净土宗与律宗.他初礼碧崖,后宗憨山,复嗣法于无异.曾参律宗寄庵和尚于广州法性寺,受具足戒,又得杭州云栖寺莲池和尚投以衣钵。莲池和尚是莲宗(净土宗从东晋慧远和尚起亦称莲宗)九祖之一,在佛教史上,它揉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至今庆云寺的僧人仍遵从之,故云云栖规矩.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故事03-17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故事3篇03-17

鼎湖山历史传说03-19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04-26

故宫历史的传说故事11-27

历史神话传说故事09-18

历史神话传说故事精选09-17

历史神话传说故事(精选19篇)09-02

历史神话传说故事(精选22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