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评课稿

时间:2023-06-15 07:51:57 其他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评课稿精选15篇

小学语文评课稿1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认识生命”这一组教学内容的开篇文章。整节课,教者的语言充满诗意,声音动听,教态优美,再加上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听者如沐春风,在这样一个美妙的氛围中,孩子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怎能不感到学习的快乐?又怎能不受到潜移默化的薰陶呢?听完这一节课,我的收获也满满,王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很有价值的课堂,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

  一、教学亮点:

  文中有许多闪光之处,我重点谈谈以下几点。

  1、抓重点句段,培养阅读能力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有方法的回顾,有方法的指导。首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思考: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然后指导把这几个画面连起来,即组合画面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画重点句子,思考感悟安静触摸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并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畅所欲言,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发表对句子的体会。王老师正是在阅读过程中渗透、学习、掌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关注细节生成,培养良好习惯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堂的每个细节都是一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中,王老师很关注细节,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教育的机会,从课题入手抓住“触摸”这一个词,引导学生理解、感知。当学生回答不够自信的时候,她会用鼓励,用温馨的话语引导学生。课堂中,她还特别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学生书写的'习惯、倾听的习惯,说完整句子的习惯等。

  二、教学建议:

  对教学重点中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的句子,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而王老师的课堂朗读指导较少。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需要在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情况下,通过范读、指导读、评价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对学习也是一种指导。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生命”这一组教学内容的开篇文章。篇幅不长,却通过文本描述让我们走进了一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盲童安静,并通过作者细腻的描述和得出的人生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积极的思考。这篇文章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教学的重点是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胡老师的这一堂课是《触摸春天》的第一课时,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教学环节流畅,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首先是导入,先板书“春天”,询问学生“看到春天二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而后用简单的话语导入到课文中,“今天,我们要跟随一个特殊的小女孩儿,用她的方式一起去感受春天。”补充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明白何为“触摸”,即“轻轻的摸”,提示学生也要轻轻的读课题。接着是初读感知。在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检查词语的认读以及句子的朗读情况,检查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认读“花繁叶茂”的时候,让学生想象画面。检查完词句,询问学生“读完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老师刚才说的那个特殊的小女孩是谁了吗?”出示课文第一句话“邻居家的小女孩安静,是个盲童。”让学生谈谈读了这个句子后的感受,将该句中的逗号去掉,比较两个句子情感上的变化,再带着感情朗读该句。然后是再读感悟。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讲了安静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紧接着追问“课文哪个自然段在讲抓蝴蝶?”指名读该段落,并课件出示。“课文用的是‘抓’字吗?”比较“抓”和“拢”二字,谈感受。你想继续了解这个女孩吗?读课文的2、3自然段,交流这个盲女孩和我们平常见到的盲女孩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不同?抓住“流连”一词进行体会,引读“早上,她在……中午,快吃午饭了,她在……晚上,她在……”你看到了那个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的小女孩了吗?想象她在花园里干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安静对生活的热爱。进而明确“神奇的灵性”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该自然段,自由读,进一步体会小女孩神奇的灵性。最后是升华主题、拓展延伸。师配乐深情朗读,接着让学生谈谈假如自己就是安静,对于这只拢在手间的小生命,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一番之后,拓展阅读海伦·凯勒的话,再谈感受,拢上双手,想象小蝴蝶就在你的手中不停扑腾,你感受到了什么?

  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环环相扣。有很多闪光之处,我重点谈谈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词句的质疑问难,感知读懂文本,突破重难点。

  例如抓住“拢”一字体会安静动作的轻柔准确,抓住“流连”一词感受安静对花园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爱。通过对这些关键字词的把握,把学生带进了安静的心灵,感安静之所感,思安静之所思,悟安静之所悟。从而使得教学的重点迎刃而解。

  二、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课堂,才能焕发出更绚丽的色彩,才更富有活力。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安静在花园中会做些什么,从而明白其“神奇的灵性”,引导学生想象小蝴蝶在手中不停的扑腾,感受蝴蝶强大的生命力,帮助学生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三、以悟促读,以读助悟。

  通过想象,领悟文本蕴含的感情,进而有感情朗读;通过读,又进一步领悟感情。整个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反复朗读。从开课时的自由朗读,到指名读课文、朗读重点句子边读边谈体会,再到教师范读,体会读等,这一系列的读,读出了层次。

  四、资料延展,课内外结合。

  拓展阅读海伦·凯勒的一段话,将课文的学习逐步延展,为学生创设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字词教学精妙。

  在检查字词这一环节中,读到“花繁叶茂”这一词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通过学生的描述,就能很好的把握学生是否真的懂得这词的意思;读到“极其准确”时,提示重音,读出极其准确的感觉,既是一个小小的朗读技巧的指导,也帮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而在认读“磕磕绊绊”时,找出前面哪个词语与之意思相反,将单个的词联系在了一起,既积累了词语,也加深了理解。

  一点儿不成熟的想法:

  一、教师的表述要更加准确,例如有关小女孩拢住蝴蝶,教师说是蝴蝶感受到了安静的善意而飞到小女孩儿手中,这种表述很有诗意,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都不同,这样说并没什么不妥,但老师在课堂上要一直坚持一种解读,如果两种观点变来变去,就容易导致学生犯迷糊。

  二、有些句子不必做细致的分析,一篇课文里有很多值得讲解的地方,但要有选择,挑重点来讲,例如“邻居家的小女孩安静,是个盲童。”对于这句中的“,”所传递的感情,我认为不必细细分析,因为这句既不是文章最重要的句子之一,而且过细的分析既超过了学生理解的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朗读感悟。

  总的来说,胡老师的这节《触摸春天》,整个教学过程有如行云流水,教学结构紧扣主题。而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也深深沉醉在教学情境中,既扎扎实实理解了课文的含义,解读了文中蕴含的情感,又受到一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

小学语文评课稿2

  本周下雪了,下了一场今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我的心也随着雪开雪落而起伏不定。周一阴天,我心事重重:例会会布置什么任务呢?周二下雪,我兴奋不已:这雪真大啊!周三赛课,我忐忑不安:雪还在淅淅沥沥地下啊;周四天晴,我舒畅不已:残余的雪景在柔和的阳光下让人感觉暖和了许多;周五天晴,我欢喜得很:终于可以短暂休息啦!这一周,唯一的风景是雪景,唯一的收获是赛课。我们学校的语文赛课在雪花的飘飘洒洒下拉开序幕,同时也在雪儿的戛然而止下落下帷幕。那天的雪景纯白无暇,而与此同时的语文赛课本着“博采众长,熔于一炉”、“结合实际,为我所用”的原则异常活波生动,精彩纷呈。每个赛课教师的课各有千秋,展示了许多亮点,让我大开眼界,同时也受益匪浅。在此,我简单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的语文味浓厚,具体表现在听、说、读等训练在时间和力度上得到了加强,泛语文现象减少了。

  如,过多资料补充、过多媒体演示而冷落了教科书的现象少了。在这方面,孙老师的展示分享课让我如醍醐灌顶,美美地跟着她畅游了世界名著,感受颇深。

  2、目标定位更加准确。

  教师们对展示分享课、好书推荐课、作文指导课等课型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具体到某一课型时,许多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传授某种学习方法等。特别是梁老师的好书推荐课不仅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给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3、教学设计合理精当。

  在教学设计方面,繁琐的、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套路少了,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基本规律,通过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教学环节的现象多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宋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导入合理恰当,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她在自己执教的作文课中,下了工夫,动了脑筋,出了效果。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师们采用情景设置、问题激思、读写结合、读悟结合、读唱结合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很好地诠释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观点。张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展示分享课让我很是感动,也深受启发,原来小孩子也会如此可爱活泼!

  在这次赛课活动中,大家每个人忙碌着听课、试课、教研,应该说每个人的公开课都是精品,所以尽管疲惫万分,我们每个老师也舍不得错过观摩任何一节课的机会,一上午连口水也顾不上喝,直至赛课结束,老师们才借上厕所的时间欣赏一下美丽的雪景。接着,老师们陆陆续续地围坐在一起教研,除了简单地几句赞扬雪景的美丽之外,大家开始讨论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思考并反思自己该汲取他人哪些长处,可谓为教育工作而忙碌、为教育工作而思考、为教育工作而生活。

  总之,比赛的结果是次要的,扬长避短、提高水平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我们以本次比赛结果为今后努力的新起点,我们大家每个人都会满载着冬的收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定会扬帆远航!

小学语文评课稿3

  听了坐看云起讲的《巨人的花园》一课,觉得值得讲借鉴的地方很多。《巨人的花园》一课可以分三大块:一,花园没有主人时,花园美;二、巨人回来,赶走孩子,花园不再有春天;三、花园变美了,变漂亮了,首尾照应。

  老师抓住第二部分重点段,引导学生明白由于巨人的`冷漠让花园不再美丽了,不再漂亮了。这一部分中,出示:禁止入内的告示牌让学生谈谈体会到什么?从这儿入手。还应该抓住“砌”到后面的“拆”做做文章,不一定要按顺序。

  教师教学时还注重了朗读指导巨人的三次话,先是一次一次出示,教师充分带领学生走进巨人,让孩子说说巨人心理想什么,分别叙述三次巨人的话,让学生体会,直到小男孩的出现才让学生理解分享带来了幸福。最后一句出示完成,抓住凝视,为什么凝视?凝视是小男孩给巨人一个思考的机会,凝视里有提醒和暗示。“手一捏,花开了”,告诉巨人,有孩子花园里就有孩子。很有哲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敞开心扉和别人分享,就是幸福。最后的幸福论坛很好,联系这一单元谈对幸福的认识。

小学语文评课稿4

  瑶海区教学能手比赛(小语组)第一炮从我师傅的《桂花雨》开始打响。比赛前,师傅严重感冒导致的嗓子几乎失声曾让我担心对于如此重要的比赛,她将如何应付。担心是多余的',站在课堂上的师傅依然神采奕奕,声音洪亮。

  时正值桂子飘香的季节,唐老师特意布置了一个萦绕着淡淡桂花香味的多媒体教室,在每一个学生面前摆上一小撮桂花,并精心搜索了许多精美的桂花图片,让学生认识了解桂花,激发学生喜爱桂花的情感。有了这一系列的铺垫,学生通过找重点词句比较容易感受作者“喜爱香味”这一情感。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唐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去想象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假如作者说外地的人好,母亲会怎么说?说外地的水甜,母亲会怎么说?……这样自然的引导,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小学语文评课稿5

  《尊严》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一次逃难中,虽然极度疲惫和饥饿但他仍然坚持以劳动换取报酬,用自我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从而改变自我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给人以启迪,那就是自尊才能自强,自尊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形象是经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致描述来体现的。

  1、线索清晰,重点突出。

  在这节课中我们看到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尊严”展开,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白年轻人是在什么情景下讲尊严的,人物的言行是怎样体现尊严的,杰克逊大叔又是怎样尊重他人尊严的。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此刻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一线索,围绕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说哈默有尊严这个问题,让学生在书中划一划相关的语句,写一写自我的读书感悟。这个问题的`设计,既指向文章资料,又指向对文章中心的感悟,覆盖的阅读面比较大,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比较大。教师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重点,教学时间保证重点,教学环节围绕重点,教学效果落实重点。

  2、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师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学习要关注过程与方法,这个过程,主要是主体积极参与,加强体验的过程。教学中,王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感受,注意把静态的文字经过朗读、交流、探讨变成孩子们头脑中,心目中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画面,以此去感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多个对话情境,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读书体验。例:如果此时,你就是一个逃难的人,你会怎样做?如果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在感受的同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纷纷进入了主角,并毫无保留地坦露心声,师生、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便融为一体了。

  听了我校姚教师的一节语文课,平时由于自我所教的学科非语文,也不太了解语文课到底是怎样上的,可是这节课却让我受益匪浅。

  1、这节课的层次清晰,层层递进,经过听、说、读来提高学生语文的素养。

  2、教师教材分析透彻。

  3、开放式说话设计较多。在学生理解尊严的含义后,让学生进行有关尊严的格言创作,这既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尊严含义的一次检验。

  4、作业布置有新意,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作业来做,能够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小学语文评课稿6

  卡罗纳

  我听了周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周老师为了突破重点,较好地达成情感目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把课文重组成两个版块。

  一:找出描写卡罗纳的悲痛欲绝的语句,体会感悟,指导朗读,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

  二:再读课文,找找卡罗纳身边有哪些人在关心他,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味,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卡罗纳的。

  课堂实录一:

  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悲痛万分,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卡罗纳

  心情的语句,再认真读读,用你的朗读声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

  生默读找划语句,一会儿几个同学就认真地练读起来。

  师: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卡罗纳悲痛的心情。谁先来读一读。

  生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从卡罗纳的脸色中体会到他失去母亲是多么的伤心、难过。

  师:卡罗纳承受着多么巨大的悲痛呀!谁再读。(指名读)

  师:你体会到了卡罗纳的悲痛。让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你还从哪句话体会到了卡罗纳的心情。

  生2: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卡罗纳失去了母亲,他的内心充满了悲哀,他羡慕我还能拥抱妈妈。

  师: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卡罗纳的内心,读。(学生齐读)

  师:卡罗纳失去了母亲是那样的痛苦、伤心。假如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做?

  生1:安慰他,叫他不要再伤心。

  生2:帮助他走出伤痛。

  生3:鼓励他,让他重新快乐起来。

  这堂课,周老师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让听者也深深地被感染,引起共鸣。我觉得是一堂很成功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评课稿7

  下湖小学牟静5月24日,南湖镇中心初中多位领导和教研员来到下湖小学检查指导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有幸讲了一堂语文课。教课结束后,中心初中领导、本校领导和年轻教师一齐举行了评课活动。领导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提议让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的我受益匪浅。

  下头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几位领导对我的课给出了宝贵的评价,其中既有优点又有不足,我觉得今后我应当:

  一、发挥长处,树立信心。

  安主任在评价我的课时,表扬我课堂评价语言运用的很到位。时主任也说我的粉笔字很漂亮,说我的课十分的有活力。领导的肯定与表扬就是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动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这些方面更加用心,争取让它们变成我课堂的闪光点。

  二、改正缺点,弥补不足。

  阚校长指出这次听课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发现青年教师上课存在的不足,让青年教师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几位领导也为我的这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提议。首先,本堂课是所学课文的`第二课时,应当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课文,引起学生回忆;其次,虽然教师很有活力,可是学生的活力没有被调动出来,教师学生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以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当时时注意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最终,由于对本节课资料的熟悉度不够,上课过程中一只手拿教案,今后上课应当提早备课。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体会异常深刻:

  一、认真备课。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任课教师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极高的语文素养,还有就是必须认真备课。我校房校长在评课时提到备课不光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的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掌握理解、探究、质疑、模仿、讨论、体验等各种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对此,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手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乃备课的第一境界;手中无教材,心中有学生乃第二境界;手中无教材,心中无学生乃第三境界。”要想到达教学的最高境界,必须在上课之前做足功课,广泛查阅资料,研读学生心理,为自我的学生量身打造一堂优质课。

  二、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叶圣陶先生以往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资料与理解化为自我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到达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益。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要更加注重朗读的重要性,经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语文知识,感悟人生百态。

  三、亲切的评价语言。

  正确、贴切的评价语言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课堂讨论走向深入。课堂评价语言不仅仅要有,并且要贴切、自然、有针对性。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试着让自我的评价语言更加贴切、自然,让学生更有学习热情,让课堂气氛更加更活跃。

  这次中心初中组织听我们青年教师讲课,足见领导们对青年教师的重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充分利用每一个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争取让自我成长为一名更加优秀的语文教师。为南湖镇的教育工作事业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小学语文评课稿8

  3月31日周二共上了六节一年级的课,低年级阅读课的主要任务:一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二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

  优点:

  1、课前谈话显示教师亲和的魅力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在课前每位上课的老师都与学生进行了5分钟左右的课前谈话,缩短了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接纳教师,让教师走进学生心里。

  2、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授课内容准备充分,以谜语、看图等形式揭示课题,讲课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教学中强调读书、写字姿势等学习习惯,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年级正是识字的高峰阶段,学生认的快,忘的也快,它要求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探索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老师们均能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学习巩固生字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例如《美丽的小路》一课,教师在学生认识了生字以后,用马里奥叔叔的大转盘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识字,《两只小狮子》一课教师采用摘苹果、青蛙跳伞、走迷宫等多种游戏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识字,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习效果很好。

  4、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变通,体会词语的精妙。例如《四个太阳》一课,执教教师让孩子转换角色,扮演秋天金黄的落叶去邀请小伙伴品尝水果,“小朋友们,快来尝尝水果吧!”“小猴子,快来呀,葡萄又香又甜,快来品尝吧!”……学生在亲身体验、在邀请中,体会到了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的喜悦和快乐的心情,感受到落叶的热情,也很自然地理解了邀请的含义。

  5、关注学生。教师语言亲切,对全体学生给予关注与尊重,鼓励与赞赏,激发了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师语言富有童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如《四个太阳》一课,虽然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但学生听讲状态就比较好,因为王雪老师时刻提醒学生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抓住小学生容易满足的特点,夸奖、鼓掌给予学生极大的鼓舞,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不足:

  1、缺少情境的创设。本次赛课的主题就是“情境教育”主题课堂教学比赛,但这几堂课情景教学渗透不够。

  2、导入新课时间太长。有三位老师导入环节就用了5-7分钟,有些与课文不相关的内容可以放在拓展环节进行。

  3、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学生读错字音时,教师要能及时引导学生改正。在学生没有准确读出或读不出字音时,可以请个学生来帮帮他,在帮忙的学生读后再请他读一读,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能让学生学会的机会。还有个别学生或注意力始终不在课堂上或没有跟上教师节奏,老师都要善于观察,把他们吸引到你的教学中。

  4、有的课堂容量太少,课时划分不合理。如《两只小狮子》一课,一节课只进行了识字、写字的教学,虽然字词学得很扎实,但没有进入课文,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算短,如果在第一课时不进入课文,那学生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学习任务就比较重了。30分钟的教学,我们应该有个合理的取舍,识字环节中三个游戏我们舍去两个是不是就有时间带领学生走入课文呢?《识字四》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识字,但识字方式过于单一,如能借鉴《荷叶圆圆》一课中的`识字方式,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训练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我们除了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训练时要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6、

  板书设计欠合理。《称象》一课除了课题没有板书的内容;《美丽的小路》一课是否有必要把识字方法全板书在黑板上呢?我们可以让孩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去讲他们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再由老师顺势指出。如学生在识记“堆”这个字时,学生可能会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也可能会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这时老师再让学生比较换偏旁的这两个字,告诉他们像这样相像的两个字就叫形近字,我们就可以用“形近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小学语文评课稿9

  我听了刘老师的《音乐之都维也纳》,觉得有许多地方上得很好,值得我学习、借鉴。

  1、在导入课文后,谈老师让学生齐读第一节,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说一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这样提纲挈领地抓住了本课的目标,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分别从: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2、教学评价用语的适时运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导入课文时,老师在学生说了维也纳是个优美的地方,且用了许多成语,老师及时评价“你词语宝库里的词语可真多呀!”、当老师让学生跟着音乐读课文,但音乐放不出来时,学生读完了课文,老师巧妙地说:“没有音乐的伴奏,你也读得很好!”“你的朗读,使音乐飘得更远了”,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3、我认为老师设计的学生质疑问难这一个环节世界的比较好。学生不仅能够提出问题还能够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很不错。

  4、在教学中教师在品词析句这一块做的不错,教师在处理难理解的句子中能够通过词的`理解,从而去理解句子。

  不过我认为也有几点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1、本节课设计的容量太大,无法很好的完成,在教学中只能去重就轻。

  2、我认为在质疑问难这一快教师还是没有放开,学生只是局限于教师设计的范围内。

  3、学生的朗读做的不到位,整堂课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很少,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多进行一些朗读训练。

  4、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培养做的不够,个别学生不能够说完整的话。

小学语文评课稿10

  新学期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我惊讶于学生的课堂常规。据了解,六三班还是有好几个调皮捣蛋、无心向学的孩子,但是,在课堂中,我认不出来他们。因为,整节课,学生都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作为新教师,课堂常规是我最头痛的。如何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二、王老师在巡堂和课堂讲解中,很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阅读、写作的一些方法。实施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交流时,每一个小组都有序地进行讨论、交流,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我的课堂中,也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但往往达不到效果,学生一讨论,教室就像闹市一样乱哄哄的,并且没有价值高的答案出来。

  三、朗读方面。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朱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更换形式让学生朗读,富有层次感,并且及时地学生进行评价和表扬,学生的热情很高。

  四、知识迁移方面。教学让我们既要教学、研读文本,但又还要切实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所谓,“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王老师在这节课的最后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在积累名言的同时,加深了对“奇葩”的理解。

  纵观王老师整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效,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形式的研究上。

小学语文评课稿11

  农村儿童这是一首美丽的儿童诗,其中蕴含着清新活泼的乡村意境。读起来很愉快,比如沐浴在阳光下,闻着绿草和野花的芬芳,闻着孩子们的笑声。听了吴老师的课后,我想谈谈我听后的收获。

  一、充满中国风味。

  吴老师的汉语课有中国特色。在课堂上,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吴老师更注重孩子的完整表达。这种训练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这不仅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有效的提高。当然,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语言表达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就要遵循儿童语言从易到难、从帮助到释放、从说到写的发展规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细致地引导,采取切实行动。吴老师还注意儿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如量词的使用。学生引导他在表达时使用修饰语,使学生的表达更具体、生动。

  二、纯文本培训。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积极,学习积极,感觉课堂效果很好,但是当涉及到家庭作业或考试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拼写错误、句子不清楚、答案不完整,而一些学生根本不这样做。这让我重新认识到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训练。了解这一点培训在课堂上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培训必须到位,否则即使你练习,效果也不会好。今天,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她更加注重性格的培养。从单词

  复习开始,她就分层展示了一些短语,让学生理解短语中“only、piece、basket、string”和“catch、contain、dig和catch”等词的正确用法,从而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吴先生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果你猜猜,她嘴里叼着一片草会唱什么歌?农村孩子还能用什么给自己带来幸福?除了挖野菜养猪和抓小鱼喂猫之外,农村的孩子们也会做一些工作。文章注重言语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言语技能。

  三、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吴晓静老师善于运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敢于思考和说话,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带动学生的感知和体验。本课中的插图很好地描述了文本材料。在教学的第二部分,我用课文中的插图来引导我的想象:农村孩子是如何捕捉蝴蝶的?你会编什么样的故事?你会演奏什么样的音乐?吴老师播放歌曲,让孩子们欣赏农村孩子的心情。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如何捕捉蝴蝶,吴老师准备了蝴蝶来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并说你是如何捕捉蝴蝶的?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农村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快乐心情。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大声朗读。

小学语文评课稿12

  这是一篇科普性的文章,介绍了“大熊猫、银杏树、中华鲟”三种活化石。内容浅显易懂,但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沈老师的这堂课却摆脱了这类文章讲解的枯燥,显得生动、有趣。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特色:

  1、教材的处理大胆灵活。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特别熟悉。因此本课教学,沈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先教学第三自然段,这样从学生的识知出发,将学生的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使得原本显得遥远、陌生的'“化石”、“活化石”与学生亲近了许多。

  2、注重生活经验和课堂的语言实践,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在本课时中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猜谜语、说说识及字形的办法、组词、造句、找近义词等,使学生学得很扎实。

  3、善用表演的形式融合课内外的知识。学生十分喜欢表演,在学习了银杏树的段落后,沈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银杏树,你怎么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同时要求学生可以用课文中知识也可以是自己收集到的知识来介绍自己,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边说边表演,把其他的同学也带入了一种情景,自然而然对古生物有了亲切感。这样,对古生物认识就更容易一些,更具体一些。而老师入情入境地启发,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注重句子的品读和情感的激发。在重点学习第2段时,沈老师抓住描写银杏树特征的句子进行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探究了语言文字,既了解了银杏树的特征,又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它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前,沈老师让学生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当然,任何一堂课总会有缺憾的地方,沈老师的这节课也一样。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沈老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银杏树有哪些地方奇异?来朗读课文,再进行问题的解答,随机学习课文,但是可能对于什么是“奇异”学生不太能理解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答得不好,使得这里的教学有了个“疙瘩”,我想如果把这个问题改为: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银杏树?学生一定能比较轻松地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老师引导的也就不会那么费力了。另外在学习大熊猫这段时也应该渗透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而这点沈老师忽视了。而学习本课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的知识,还要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小学语文评课稿13

  听了杜丽娟老师《桂林山水》的教学,我的感受比较深,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

  杜老师对文本知识、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三维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适中。对文本知识的定位是“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对能力方面达成的目标是“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练习”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情感方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从教学设计到实施过程来看,达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  教学设计安排紧密、合理。整堂课的设计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谈话导入就直奔主题让学生以去探究、寻找“桂林山水甲天下”原因,让学生以激情的赞叹寻找引出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又让学生具体感受漓江的水怎样静、清、绿。再让学生找出描写了桂林山的特点:奇、险、秀,又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让学生具体感受桂林的山怎样奇、秀、险,最后用第四段文字进行总结,进一步突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学生感悟了作者采用排比、比喻、对比的手法给读者描绘了漓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课文的`语言更美!

  我们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理解文本内容时,杜老师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对个句和句群的分散和集中朗读,请学生用最最生动的语言读出山水的优美等多种方法阅读。

  李老师能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让学生感受了“山”与“水”、树与花、景与画完整结合起来,把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独特形成一个完整的美。这里如果再强调的山和水的融合,处理教材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交给学生理解就更好了,那才真正理解了桂林山水的独特美。还有就是一个我们教师普遍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如果能丰富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一节成功的好课,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会吸取经验,改正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小学语文评课稿14

  最近,有幸听到陈建先老师执教的《郑成功》一课,大有耳目一新之感。主要的收获有以下三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熏陶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从人文的角度考察阅读教学,可以把阅读看作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具有一种高尚的精神品格。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成功的“对话”,能不断生成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精神家园”。因此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的,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新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平等的交往使学生能够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受到鼓励、赞赏,使思维更加活跃,增强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自信心有了,那么学习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陈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时,提问:“读了一遍课文,谁有话要说?”语气平和、简洁,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老师说:“首先,我要感谢你,因为你是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同学,你为大家开了个好头,我还要表扬你,只读了一遍书,你对郑成功的战前准备已有了较深的印象,看来你读书很用心。”老师不再是一位严肃不可侵犯的老师,而是一位容易接近的,可以平等对话的朋友,一句“我感谢你”营造了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我还要表扬你”、“看来你读书很用心”,而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及时鼓励,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鼓舞。教师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开始融入到学生中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充满师生平等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宽容、信任和民主,这样的课,孩子怎么能不喜欢?

  二、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倡导自主学习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有时我们的老师会理解成不着边际,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表现。

  陈老师在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当学生归纳了“收复台湾、建设台湾”,并上台板书时,引导学生说出把“收复”和“建设”四字写得特别大。收复写得大是让同学们引起注意,只有收复台湾,才能建设台湾。建设写得大是要说明建设也很重要。老师注重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述自己见解,不强求学生按自己的意思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情绪体验来展现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引导学生说出读完课文后的不同感受:气愤、痛快、开心、激动……教师没有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体验,而让学生从课文的词句中寻找支撑这些感受的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学生反复阅读,揣摩文章的段落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学生情感随着课文学习的深入,时而愤怒,进而仇恨,时而激昂,时而痛快,时而开心,时而激动,使得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变成学生情感体验的生成过程。

  三、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开放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不是口语教育过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强调的是应该对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而不是单纯靠讲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语文实践主要是多评,以及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积累、运用。

  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情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学生的课堂阅读时间和质量。

  如陈老师在教学课文描写收复台湾的战斗过程段落时,先是激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这部分内容写成剧本,让学生做一名编剧,并且给予提示,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把敌人乱作一团的惨象写下来。提供映示:1、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作开头,用“有的……有的……”句式来描写。2、以“敌人狼狈极了”作开头,接着往下写。3、参考词语:“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心惊胆战、哭爹喊娘、闻风丧胆、负隅顽抗、屁滚尿流、像……像……像……、魂飞魄散、丑态百出。”让学生根据提示自由结笔,学生写完之后,分别让学生把所写的“剧本”在全班诵读。这样,既深刻体验了课文的内含,又让学生在课文原有材料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得生成与发掘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使得教材内容和体现的内含在课堂上得以延伸,使得课堂教学的功能出现了倍增效应。

  其根本在于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个性主动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发现的过程。

小学语文评课稿15

  司亚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用豪爽来形容,具有大家风范,因而整个课堂显得大气而不张扬,充满激情,课堂教学艺术更是值得品味。

  课堂整体设计独具匠心。课文从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三个自然段并列存在,结构非常清晰,司老师抓住彩塑、壁画作重点解读,避免了平均用力的弊端。首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从导入到总结贯穿其中,每讲完一个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此句多遍,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莫高窟的喜爱、向往之情,大大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对莫高窟由不了解到熟悉、由衷地喜欢,原来,莫高窟如此美丽。

  课堂细节精彩纷呈。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富有激励作用,如学习彩塑一段时,“你们的读给了我听觉上的享受,让我们从视觉上享受一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对彩塑形象充满视觉期待。“把你笔下的飞天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此时飞天已布满我们的教室”激发了学生交流的欲望,也让学生感觉自己笔下的飞天真的很美,这比老师直接说“写得真好”更有激励作用。在学习2、3自然段时,先文本后媒体,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再去欣赏彩塑与壁画,让学生由文本到图片进行了双重感悟,更加深了学生对莫高窟艺术宝库的印象。为了让学生感受卧佛的大、长,突出了“16米”这个数字;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壁画的宏伟瑰丽,突出了“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一个震撼人心的数字。抓住描写彩塑神态的词让学生想象其他彩塑会是什么样的神态,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实了彩塑形象,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描写人物神态的词,寓积累与想象于一体,一举两得。朗读的形式多样,有个别读、齐读、默读、自由读。“曾”字的解读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莫高窟艺术宝库的'珍贵。过渡句的讲解、排比句的学习练写,让学生在学习享受中掌握知识技能。当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后,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写一写其他飞天的形象进行小练笔;在认识了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凝结成了莫高窟这一伟大结晶时,让学生把自己想对莫高窟、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的话写下来,在这样的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堂伊始,老师以“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点”这一问题直接带领学生回忆文本,进入文本,并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词,让学生很清晰地认识到本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所在,学习目标也明朗起来。

  学文中渗透思想教育。在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了不起后齐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首小诗,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经历了一次思想教育的机会。

【小学语文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评课稿10-14

小学语文评课稿08-24

小学语文课评课稿03-31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03-31

小学语文评课稿优秀02-15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05-10

小学语文评课稿集合03-21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03-22

小学语文评课稿通用03-21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