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2023-05-30 08:20:44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汇总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传统文化作文汇总4篇

传统文化作文 篇1

  蕴藏于社会的文化活力何其巨大,潜流于民间的文化脉动何其强劲,只有在社会参与的“合唱”中,才能寻回渐渐变淡的春节之味、传统之道。

  这几年春节前,都会收到曾采访过的农民工歌手孙恒发来的电邮,邀请参加他和工友们举办的“打工春晚”。虽然一直未能到场,不过从节目单看,这个春晚已经愈发精彩,越来越受落脚城市的农民工欢迎了。

  明天就是除夕,打工春晚也让人联想起另一台“新春晚”——央视网络春晚。这台以网络为文化基础和表现平台的晚会,今年已经是第三届。零门槛、零距离,线上线下活动环环相扣,草根节目占去半壁江山,网友生活原汁原味搬上舞台,“开门办春晚”受到了不少人喜爱。

  而最深入人心的春晚,肯定是大年夜的`央视春晚了。从1983年以来,围炉团聚看春晚,几乎成了一种新年俗。正如今年春晚导演哈文所说,“春晚的意义在于陪伴”。更直白一些,应是“春晚的意义在于存在”吧。

  也有调查显示,只有不到四成观众,会选择把春晚“从头看到尾”。春晚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的减弱,让更多人感叹“年味淡了”。也难怪,春晚同样不过是些明星串场、小品逗乐,平时哪天电视上没有这个?

  不过,打工春晚、网络春晚,却给过年时节的晚会,开辟了另一个向度:不再是比舞美、比明星、比奖品的“晚会模式”,而是身边事、自己讲、共分享的“联欢思维”;不再是“演播厅—发射塔—电视屏幕—观众”的单向传播,而是在公众参与中共享融融之乐。

  晚会多了、节目丰富,观众有更多选择,是好事。但一些晚会,用奢侈豪华彰显档次、用虚饰浮夸营造氛围、用煽情催泪制造感动,失去了与观众零距离的亲近感,剩下的只是空洞无味的表演、华而不实的走台。打工春晚、网络春晚,虽然影响力尚未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但难得的参与感、互动性,可贵的亲切感、贴近性,却正是一种截然不同“晚会文化”的开始。

  这种亲切自然的群体性文化参与,同样是传统节日亟待留存的元素。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关上防盗门就是个小世界,随着社群化、亲密化的传统生活方式渐行渐远,一家人吃吃喝喝看电视成为最典型的过节方式。单向度的电视晚会让我们在热闹中觉得跟所有人分享了世界,实际上不过是各自在家对着屏幕而已。

  有这么个小故事。一个国外长大的华人孩子回国,家乡的爷爷介绍说,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包饺子,十五吃元宵……小孩不解,问:为什么所有的节日都是吃?的确,如果旧时习俗失去了现实关怀、传统节日找不到现代内涵,公众不知道怎样参与、如何庆祝,无论是中秋还是端午,最方便快捷也最有标志意义的过节方式,恐怕也就只有吃了。

  诚然,从春运到春晚,春节仍是“时代的乡愁”,本就是公众广泛参与的结果。但除了大包小包采购、天南海北回家,更深层次的文化参与、更有意义的文化创造,还需要更有质量的引导和更为明确的关注。正如打工春晚、网络春晚所揭示的,蕴藏于社会的文化活力何其巨大,潜流于民间的文化脉动何其强劲,只有在社会参与的“合唱”中,才能寻回渐渐变淡的春节之味、传统之道,使春节更深刻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从而寻找到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之根。

传统文化作文 篇2

  悠悠华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想法,还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论断,都让我们炎黄子孙受益终生。回顾我的成长,我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随。今天,让我给大家讲下我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儿时,父母教我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那时候呀呀学语的我第一次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当时的我虽然不明白里面的具体含义,但是由于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起来倒也挺有乐趣。这更是为我积累了宝贵的人生财富,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国学。以至于到现在,我还能背诵起来,每每读出来,总觉得自己好厉害,到让我感觉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味了。

  长大了,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今,我也会在本子上写上我喜欢的诗歌,还会写几句我自己的感受。也许是读的多了,让我更加深刻的走进了作者的世界中。有时候,也多了份多愁善感。相应的对生活了有了更深的认识。我非常欣赏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常常想这里面蕴含了多少豪迈和激情。这些平平仄仄的诗句伴随着我的.成长,我想的我对传统的文化的喜爱并没截止,我还要探索更深的奥秘。

  在闲暇之余,我还会读下四大名著等书籍。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楼梦》,我听妈妈说,这本书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如今,不懂的地方,我就会请教父母。我感觉这本书就如酒酿一样,香醇美味,让我沉醉其中。我会和林黛玉一样去忧思,和贾宝玉一样去叹气,这其中的各种滋味,我想也只有认真品读的人才会更加的理解其中吧。

  学会思考,学会做人,这就是我的认知。中国的传统文化会一直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它独特的魅力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去品味、去发扬。今天,我虽然只是一名初中生,然而,我很庆幸,我爱上了传统文化。此刻,我只想说,我非常感恩,这些优秀的文化滋养着我,让我变成一个更优秀的自己。我相信,未来的我一定会无可限量,我更相信,传统文化定会伴我健康成长。

传统文化作文 篇3

  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十分爱国,但常常遭到坏人的陷害。最后,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河死亡。屈原死后,百姓们十分悲哀,纷纷来到江边去看望屈原,有位渔夫拿出饭团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身体了。之后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用彩带缠住,包成粽子投入江里。

  因此从今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纪念这位英雄。粽子不仅仅有着神话般的来历,而且有着特殊的味道。

  粽子十分好吃,它的形状是四角形的.。翠绿的芦苇叶是它的外衣,雪白的糯米是它的身体,鲜红的枣子是它的心脏。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叶子,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红宝石,晶莹剔透,好看极了,真是不忍心把它吃掉。但又受不了它那股芦苇叶香味的诱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甜的、黏黏的,吃在嘴里那清新的感觉,仿佛走入了大自然一般。因此,我十分爱吃粽子。

  粽子虽然好吃,但别只顾着自己吃哦,也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尝一尝呀,让他们一齐来感受一下端午节的快乐。

传统文化作文 篇4

  一条大河奔腾于华夏版图纸上,时而遇到峡湾,飞沫四溅,趣意横生;时而流经平地,流觞曲水,沙白水清;时而跨过高山,事宜奔腾,万马齐喑,不舍昼夜如它。

  古往今来,历史的浪潮哺育了多少文人名家,从先秦诸子,到秦汉散文,再到唐宋八大家,再到晚明小品,文学芬香一直传于今朝,即使穿越百年仍带着民族独特的气息。

  李白之诗仙最豪情,剑光月色跃然于字里行间;王羲之之《兰亭集序》龙凤舞动,堪称天下第一;王昭君之冰清玉洁,缤纷着唐诗宋赋的音韵。

  王国维去了,去了他向往“国学”天堂,他很是平静。尚在人间时,他很是激愤,国学的脚步越走越远,在那个趋于猛兽般的时代里,他的声音太小,罢了,既然不能挽救这个时刻,那就去博取精神的自由吧!他舍弃了世俗,去追随那内心的独标孤高,他对国学的坚守,让人仰视。

  而今,人们对传统文化议论纷纷,随着英文缩写字母编入新华字典的浪潮,有的人漠不关心,有的人嗤之以鼻,讽刺中国人的无能,还有的人似乎紧跟时尚的步伐。不要说这个小事了。甚至日常交流中也混杂这半不拉几的英文。我们太过自以为是,传统文化殿堂仍熠熠生辉,我们却视之铁锈,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子孙,它又能存活多久呢?

  曾经,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代刀,挑开黑暗的帷幕,刺痛那一双双黑暗的眼睛,挽救边缘的国人,他声声呐喊,声声祝福,让中国文明重新在大地上开出血红的花,让中国脊梁在此铿锵有力。如今,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些人,为华夏,为文明,为传统而奔走呼号。我们需要用血泪灌溉,让中华传统文化之林屹然挺立于世界东方,我们需要取饮华夏大河之水,让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绽放最美姿态。

  我的华夏文明啊!我愿跟随你的脚步,去跋山涉水,领略四季变化!

【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的作文11-02

让传统文化回家作文11-07

传统文化作文06-17

传统文化小学作文03-21

传统文化书法作文03-23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04-24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02-27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03-03

传统文化孝道作文02-04

传统文化的传承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