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15 14:57:3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德课堂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5篇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知识的殿堂,而且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传统知识本位的课堂教学过分强化知识的授受,导致了学生精神的萎缩,最后使课堂成为学生恐惧、厌恶的场所。本来是活泼好动、生机勃勃的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却成了没有生气的“容器”,本来是培养人的课堂教学活动,却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成了学生“心智的窒息机”。强调课堂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是道德课堂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要学生经历、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探究是少年的本能和天性,是少年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是少年精神特别是理性精神发展的基本途径。探究精神是课堂的灵魂,唯有探究才能培养思想者和批判者,没有探究的教学只能是训练。当教学不是崇尚求是而是迷信于“确定性”的书本知识,不是崇尚主体自由而是教师的威严,不是崇尚批判而是顺从,不是崇尚探究而是接受,则师生同时被一种知识的复制的教学文化宰制和异化着,并通过相互攀比的知识竞赛加剧着这种异化,从而,课堂蜕化为思想的荒漠。因此,要着力弘扬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课堂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在批判性的阅读、观察、操作和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从不同维度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思想和意义,产生和形成自己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要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要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三、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2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

  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的最高荣誉,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能够极大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既是加快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新跨越的应有之义,又可以在创建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面貌的全面提升。同时我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摆出展板、发放知识手册,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低碳生活、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内容。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可以形成强大示范效应,引领思想道德的进步和提升。人品、官品如同干部的两翼,缺一不可。人品高尚者,日三省其身,时刻保持警醒,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不丧失道德底线,不迷失人生方向,始终对群众感情真挚,对事业忠诚可靠,对同事热心诚恳。没有好的人品做底子,一旦权力在手,势必生邪心、走歪路、办坏事。做人不仅要有好的人品,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共产党员的“德”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即要有高尚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强烈牢固的公仆意识,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3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一、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学习的表率“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在多年的教师岗位中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的确能深深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格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学习楷模。正是在这种模仿与影响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爱好、品质、修养等也在逐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更应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给学生做个好榜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师德修养去教育感染学生,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自己的工作热情,用积极的态度去工作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

  如今,由于社会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厌烦情绪,对工作的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工作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现状对教师自身发展、对学生成长的不利,要学会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4

  鲁洁教授认为:“道德课堂就是要让教育者用道德的方式去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 并让教师与学生从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 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 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道德课堂”是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要求教育者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保证学生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对学生而言,“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和“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

  在我心中,道德课堂强调教学是师生互动和沟通交流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课堂上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紧张而又适度,不同程度和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能在课堂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因而“道德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课堂,必须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的课堂,必须是能够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课堂。

  1、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和“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课堂气氛融洽、紧张而又适度,师生民主、平等。课堂上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道德课堂必须是高效课堂。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把权力教给学生,留给他们学习、思考、交流的时间,还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和探究。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个积极性,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主动地学”。

  总之,教师是用道德的方法教育学生,一方面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要构建有效教学。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5

  道德个性是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领悟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咱们公路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事公路行业人员素质,加强公路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就务必以公路行业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公路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公路行业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咱们既然选取了从事公路行业这个岗位,就要摆正自我的位置,钟爱公路事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透过发奋,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钟爱公路工作,尊重公路职业,才能献身于公路事业的建设发展,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公路事业,发挥自我的才能,在公路行业领域做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我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透过领悟,下方有几点收获:

  一、透过领悟,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资料。

  深刻明白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我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

  二、透过领悟,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职责感。

  明白了自我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我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潜质得到进一步增强。尽管这次公路系统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的职业道德培训课时短,但是道德讲堂资料丰富,调理清晰,给咱们从本质思想能动性上带来用心作用;觉得这次职业道德领悟的辅导老师对职业道德领悟的资料,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生动搞笑,使我深刻领会领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领悟机会。

  三、透过领悟,使我更加钟爱本职工作,树立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发展,对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公路行业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领悟,使自我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要遵守公路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要不断领悟提高公路工程职业技能,在自我的工作岗位自觉树立公路行业的良好形象,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在本岗位多为临沂公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透过领悟,要在今后工作当中,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必须要模范带头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资料,贯穿于实践工作生活中去,体此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作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身作则,发奋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用心推动者;要在全市公路系统职工队伍中构成见荣而为、遇耻而拒的良好风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以一流的'标准创一流的业绩,为公路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6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关于《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讲话内容,从这次的讲话内容我们可以得知:

  社会的生活离不开道德,课堂是生活,同样也离不开道德。道德课堂的构建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课程改革改到深处就是课堂改革,而道德课堂的构建正是课堂改革的重要方面。道德课堂,是我们愿与过去的旧课堂教学中道德确失、不道德的一种教育主张。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既是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和境界。

  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构师生关系。道德课堂认为,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课堂革命的本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者,这种角色的错位往往导致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学生的抵触性较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正是这样,才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被异化,造成了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助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我们还应该让教学“回家”,关于道德课堂的教学模式,田局长指出,必须让教学“回家”,即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

  我们应该努力构建道德课堂,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教材中蕴含的育人内容和因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7

  20xx年8月1日我参加了小学《道德与法制》新教材教师培训会。此次培训会有两个内容:一是彭燕芬老师的对《道德与法制》教材培训的分享,二是彭燕芬老师对新教材《道德与法制》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解读。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色

  一是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贴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低年级教材还适当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引导儿童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是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理布局,整体安排,在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涵、改进道德与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所采用的“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的融入方式,真实自然。

  三是研究并遵循儿童道德自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设计,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处理了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

  四是针对儿童探究精神不足的现实,在全面体现课程核心理念和目标的同时,突出了“乐于探究”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儿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框架及说明

  这一版的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把道德与法治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初步了解宪法中的相关规定,是他们树立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编写时用儿童的童言童语进行编写,展开儿童自己的世界,为学生上课创设情境,更方便他们的理解和学习。最后采用教学和一的理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是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接下来彭燕芬老师又详细的就一年级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教学误区或教学关键点进行了介绍,使我对教材的把握更准确,更清楚。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教学误区是,老师规定学生在介绍自己时必须怎样说,给出固定的格式,让学生进行填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表达,杜绝填空现象。在教学中的关键点是,教师要在课堂进行中关注弱势,对于表达能力或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鼓励,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我相信通过彭燕芬老师的详细解说,我一定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做好。

  这次新教材培训,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一天,但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参训者把握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好《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以此作为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意义,改变教学方法,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8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当我们的许多教师还没有从旧观念、旧模式中解放出来,盲目地走新课改的道路时,田校长指出了一条明朗而正确的课改之路。然而,这些“应试本位”的教学观念、“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念、“分数本位”的评价观念,却使学校教育陷入“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歧途,导致课堂“灌输”、作业“乱”、考试“多”、管理“死”。大学生主体性失落,生机勃勃。很少有积极、快乐、兴奋、发现、成功的经历;更多的感觉是无聊、无聊、疲倦、无聊、沮丧。对于学生,老师都是没有人性的,不道德的。这就是我们要抛弃和改革的目的,然后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课堂观、评价观,要树立一种像田局长倡导的道德课堂。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使课堂生活充满活力。

  道德何在?“道”即天道,也就是自然法则;“德”即人德,也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课堂是什么?即新课改背景下的优质课堂形态。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德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和快乐,获得学业和身心全面发展。师生共同的家园。课堂道德何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和精神成长,是课堂最大的道德力量。师德标准的具体体现;在深刻理解了这三个概念之后,我们就明白了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那就是让学生不仅学习,而且还会学习。正如我们新课改的三个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一样,知识和能力像一棵树的叶子,过程和方法像一棵树的枝干,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深埋在树下的根,这根根就是学生的心和思想。如果不能为干燥的树叶提供养分,树木就无从生长,我们就更看不到密林。正如田校长所言,道德课堂的本质在于:建构道德课堂,就是滋养心灵,滋养教育者的心灵,也滋养学生的心灵。

  道德课堂如何构建于教学之中?在课堂上,要营造低碳高效的课堂,要促进学生思想发展的课堂,要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课堂,要让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师生都要转变角色,创造全新的学习环境。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一主体的作用,就要靠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托一托,送一送,帮一帮。因此,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负责任的思想,愿意俯身与学生平等地共同学习、交流,不再以学生为本,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确立主体地位,树立主人翁意识,不再以被动学习为主,而是以主动学习为主,以苦学为主。

  身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建设道德课堂的重任,首先要建立快乐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尊师重教,实现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书育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温暖。它是道德课堂建设的先决条件。二是要按照学科教学的立体化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真正属于学生,让学生爱上课堂,从而自觉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同时也要把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既要顺水推舟,又要无声无息,让学生感受自然,而非生硬被动。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捕捉学生的心声和神灵,使师生共同融入到愉快、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来。

  在对过去的备课备课的前提下,最后要多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把学生带到哪儿去?(学习目标)你是如何带领学生去那里的?(学习策略)你是怎样确定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学习成绩评价):明确的教学任务能使整个课堂生动起来,还能使学生快乐起来,这样我们的德育课堂也就在师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古时有“以德服人”,今有“以德为师”,让我们在课堂中,德在社会中,德存心,永垂不朽!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9

  透过此次道德讲堂的学习,我感触良多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礼貌,个性是精神礼貌的重要资料。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礼貌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礼貌交谈,千万不好把礼貌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礼貌信息,让我们从此刻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做礼貌市民,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透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资料,深刻明白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透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职责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潜质得到进一步增强。但是道德讲堂资料丰富,调理清晰,给我们从本质思想能动性上带来用心作用;觉得这次对职业道德学习的资料,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生动搞笑,使我深刻领会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学习机会。

  透过学习,使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发展,对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公路行业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要遵守公路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要不断学习提高公路工程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自觉树立公路行业的良好形象,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在本岗位多为公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能够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一样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一样的社会职责。我们每一位有职责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用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礼貌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期望,在以后工作中,我也要始终遵守各种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己的遵纪

  守法意识,使自己真正成为了一个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收费员,在工作中用微笑应对车户,用热情问候车户,司机有困难时要热情主动帮忙,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窗口形象。我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认真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全心全意为过往车户服务。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0

  道德标准:教人做人,使人向善,使人向上。在道德经里,“道”即天道,即自然规律;“德”即人德,即人的行为准则。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同于德。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道德课堂: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道德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

  课堂道德: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

  道德课堂的本质:“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构建道德课堂就是在养心,是在养我们教育者的心,也是在养学生的心。

  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我的认识:我最初对“道德”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里的道德,即做人要讲道德。但田局长在道德课堂里的“道德”则是两层意思,即“道”是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否则,我们的教学注定是要失败的。德是我们的最高境界的目标,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

  如果让课堂教学回到“先学后教”的秩序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然后根据学生的学而教,对学再创造,这真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构建道德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1

  上周,我们学习了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面推进德育课堂建设,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从讲话中可以看出:

  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课堂就是生活,同样离不开道德。构建德育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年,课程改革深入到课堂,而德育课堂的建设正是课堂改革的重要方面。道德课,是我们愿意和过去的老课堂教学相比,提出的道德确失、不道德的教育主张。建设德育课堂,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不仅是未来一段时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构师生关系;“德育课堂”主张必须对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德育课堂革命”的实质是回归学生。教师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中成为主导者,这种角色错位常常导致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填鸭式被动学习、学生的抵制能力较强、学习效果不佳。这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的异化,以及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德育课堂,需要教师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定位,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推动者,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重构“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师生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对于道德课堂的教学模式,田局长指出,要使教学“回家”,就必须把“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把“少教多学”。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本”。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教多少,学生学什么;“先学后教”是教育界的一大创新,“先学后教”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即学习方式的重构。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是对学的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要超越学生的先学,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

  道德课堂的建构需要教师将教材所包含的育人内容与要素自然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并感受,从而获得价值认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2

  “在语文课堂上,我究竟拿什么献给学生呢?”这是我在平时教学当中一直困惑的地方。许x老师的“合乎道,至于德”的道德课堂像一缕清风吹走了我心中的疑惑。许x老师从道德课堂的提出、道德课堂的观念、道德课堂的构建三个方面给我们讲述了构建“道德课堂”文化,学习后我收获多多,感触多多,许x老师的讲座是我们课堂教学工作的航标。

  我最初对“道德”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里的道德,即做人要讲道德。但许x老师道德课堂里的“道德”则是两层意思,即“道”是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否则,我们的教学注定是要失败的。德是我们的最高境界的`目标,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构建道德课堂(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活力。只要我们本着对学生、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用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放手,少讲多引、多领,并给学生创设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变灌输为引导,变被学为要学,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得到真正的提高,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使学校真正成为“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地方!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3

  今天参加道德讲堂活动,聆听丰富而生动的讲谈,使我受益匪浅,给我的精神世界又一次洗礼,让我更深刻体会到学礼仪,讲沟通之重要性。

  礼仪、沟通是人类文化绚丽的夏花,就像院里的向日葵,天天向阳,美丽大方,传递温暖,是文明和谐社会的亮点。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医学实践中,也处处透射着礼仪文化和沟通理念。然而,无论现代医学技术如何科学、先进,对于疾病,却总是处于滞后状态,医学技术永远也不可能领先于疾病的发展,而沟通和仁爱却总是与医学并存,与医学的发展而相映生辉。当代医疗机构是党和政府体贴民众,关爱生命的重要服务窗口,是传播科学文明,守护身心健康的特殊行业,因此学礼仪,讲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想更深刻的谈谈医患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其桥梁是沟通。沟通讲技巧,讲方法,靠修养。良好的沟通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曾有一则温暖的'沟通故事一直感动、激励着我,某晚期肺癌的老年女患者拖着衰弱的身体,被女儿搀扶着送进了某医院的外科病房。当时,家属表情满是疑虑。当患者进到病房,所有在场医护人员连忙放下手中工作,很快轮椅推来了,床铺准备好了,管床医师及护士将患者推进病室,拖到床上。然后对老人说:“我们在您的床单下铺了水垫,这样睡着舒适,柔软,不会生褥疮,我们还为您准备好了开水,洗脸盆,便盆,我们随时会来帮助您。”随即,医护人员询问病史并做出初步诊断之后,很快就进行了治疗:给氧,输液,测量生命体征,上监护仪,给患者安排饮食等。家属看到这些,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说:“你们的服务,让我们有了到家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老人住着,我们放心了。”此后每一天,医护人员都要到老人的病床边,笑着鼓励她增强战胜癌病的信心。询问她的睡眠和不适,帮她按摩手,脚,教她咳嗽排痰,和她聊家常,老人也成天笑容满面,看不出是一个生命垂危的晚期肺癌患者。尽管病魔还是夺走了老人的生命,但她生前出于对医务人员高尚医德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的感受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4

  通过----课堂的学习使我理解了它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尚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题,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

  如果说“道”是形而上的,那么“德”则是形而下的,其目的是学道以行德。以道而成德。围绕“道”“德”二字,我们要重新建构四个全新的概念:即学道、学德;师道、师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职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课堂,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德育问题,也不仅仅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问题;而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德性问题、人性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目的、行为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它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八大教学素养

  一、回答好三个问题。

  (1)你要把学生带到那里去?

  (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

  (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二、具备三种基本功。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

  三、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我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

  四、做到三个读懂。即----教材、----学生、----课堂。

  五、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师变学室教材编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

  六、明确课堂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效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的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七、解读课程目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八、构建----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构建----课堂,重在行动研究。我们不应该把道德课堂神秘化、复杂化,而应该简单化、行动化。----课堂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15

  语文课承载着让学生掌握与世界交往的工具的重要使命,必须沉得下去,必须摈弃浮躁,必须如农业般辛勤踏实地耕耘,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充实饱满的美;然而语文又是一门属于心灵、属于精神的学科,它在承载工具任务的同时,还要演绎风花雪月的美丽。因此我觉得,语文课应该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必须美得充实,美得实在,美得有内容,美得有诗情画意。下面谈谈我所执着追寻着的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一、真实是语文课堂的生命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那种省略复杂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精彩的学习结果的语文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发言掩盖其他学生的学习真相的语文课;那种用游离文本的媒介煽情替代潜心感悟语言内涵的语文课……失却了真实与深刻,捧出的是一束束虚假的“塑料花”,鲜艳得很,却没有生命,没有成长的气息。于是,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渐渐地倦怠了,我们的教师也慢慢地变得庸俗了、功利了,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丝毫没有了本真的激情与奔放了。一堂理想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需要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人,有人格;课,有课品。一个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奠定了他的语文课堂的品位,课品如人品。而真实,是衡量人品、课品的基本准绳!

  二、语文课堂应充满智慧

  语文教学重视“双基”,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1、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要鼓励学生读书质疑,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过去我们讲的启发式教学更多的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仍是被动者,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新课堂呼唤学生问,学生议、学生辩的学生自主探索的崭新境界。同时我们又要以教师的“追问”生成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让学生获得从内心深处生发的学习乐趣。比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先鼓励学生就题质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这时孙老师没有急着拿出解决的办法,而是启发学生:面对这么多问题,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学习效果最好呢?学生就纷纷出主意:有的说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解决;有的说大家分组讨论,然后大组交流;有的说先把问题归归类,看看哪个问题具有代表性。孙老师当即采用第三种意见,把问题归类筛选出两个核心问题,即“老人为什么觉得扫天游峰不累?”和“老人能活到100岁吗?”

  师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再次和文本对话,在读中悟,在读中议,在读中思,在读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十分投入,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展现了学生勃勃的生命活力和智慧风采。

  2、发现错误的价值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正确的知识、找到了科学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标志,是一种学习经验,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多问几个:“你为什么这么想?”善于发现错误背后思维的火花、智慧的萌芽,这样,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学生不出错的课绝不是一堂好课?智慧,是在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产生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更需要教学的艺术和智慧。

  3、催发思想的碰撞

  语文的魅力在于其内涵的丰富多彩,不同的人由于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同样的作品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境遇里,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会千差万别,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大家的各抒己见中,产生思想的碰撞,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这样的语文课,才能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05-07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06-23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01-08

道德建设心得体会02-21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12-26

关于道德的心得体会05-15

观看道德模范心得体会04-28

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02-14

道德修养的心得体会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