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老师是我

时间:2023-05-04 09:57:07 教师 我要投稿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随笔:老师是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5篇)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

  小班刚刚入学,作为一名老师,最最头疼的一件事之一就是看午睡。小朋友之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的宝贝,在家都是哄着睡的,所以,一进午睡室,小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了。费浩然就完全沸腾了,他的反应和其他小朋友是不一样的,他很兴奋,他一会儿爬到自己的小床上,觉得挺好玩的,又和旁边的小朋友打招呼,一会会又借故上厕所,出去溜达了一圈,等我安顿好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他在哪儿呢?他呀,跑到其他小朋友的.床上去安慰别人,“不要在哭了!”他是这么说的,我请他回到自己的小床上,可是只要我一离开,他就爬起来,简直是一刻都不能停下来。于是,我只能陪在他的旁边,轻轻地拍着他睡觉。他可是个精灵,从睡午觉我就看出来了,我在的时候,他呀小手小脚放的平平的,一动不动,眼睛也不动,我以为他已经睡着了,就轻轻地离开了,谁知他马上有所行动,拍醒了旁边的小朋友,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我只好又跑过去,“老师,我睡不着。”“那怎么办?”我只好继续留着陪他睡时候,睡着睡着,他轻轻的拉过了我的手,把手放在了他的脸的旁边,眼睛闭起来,乖乖的。我的心里其实有一点小小的触动,我想小朋友确实是第一次自己独立的睡觉,可能他对新环境的适应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之前所有熟悉的东西都不在了,他拉起了我的手,我想,我现在就是他在依靠的人。亲爱的宝贝,请你好好睡吧,我会陪着你的。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2

  案例:班级的幼儿近段时间经常会要老师喂着吃饭,吃饭时经常自己不吃还会说吃不完,等着老师过来喂饭吃。。又一次午饭时间到了,等到老师把所有的饭发给小朋友并请小朋友吃饭后,只见煊煊小朋友端着饭在那里发呆。看到我走过去,马上对我说:“老师,我的饭吃不完。”她说完后我看了一下她的碗和其他小朋友的碗,发现她的是比较少的一碗饭。于是,我说道:“煊煊,你看你的碗里的饭食最少的,老师相信你能吃完的,你最棒的是不是?”“可我就是吃不完。”“你先试着吃一下,你都没试怎么知道吃不完,是吧?”说完后我就没有在看她吃饭,结果过了几分钟,她还是没有吃饭。这是,吃得较慢的小朋友有老师在喂着吃饭,她看到了就又说:“老师,我吃不完。”这时,我看其他小朋友都快吃完了,就过来喂她吃饭,不一会一碗饭就被她吃完了,还要吃第二碗饭。

  分析与措施:

  我们班上尤其是女孩子吃饭都较慢,有时老师怕她们吃的.太慢了,饭会凉就会围着小朋友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她们的这种依赖的习惯。吃饭时经常就会看到几个小孩子端着饭在发呆,或者是一粒一粒饭的吃。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相比中大班的幼儿还是较弱的,而且在家有时也是家长喂着吃,所以这方面的依赖性较强。其实,煊煊小朋友自己可以吃完这一碗饭,可是看到有小朋友是老师喂着吃,所以她才会用吃不完来让老师喂她吃饭。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让每位幼儿自己吃饭,老师尽量不要喂她们吃饭,而且在吃饭前反复强调老师不会喂小朋友吃饭,前几名吃完饭的小朋友老师会发贴纸作为奖励。

  经过几天的努力,煊煊小朋友虽然吃饭速度较慢,但是能自己独立吃饭,不再让老师喂,有进步。但是还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3

  早上,泽泽来幼儿园时遇上了他妈妈,泽泽妈妈乐呵呵地问:“泽泽,最近乖不乖啊?”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泽泽是我班最淘气的孩子。泽泽看了妈妈一眼,低下头小声地说“不乖”。我对他的回答很惊讶,忙追问他为什么觉得自己不乖。他想了很久,最后迷茫地说:“不知道。”

  由于泽泽的淘气,在幼儿园里,我们每天都要不停地提醒他。“泽泽,好好走,不要跑。”“泽泽,请你坐好。”“泽泽,不要撞小朋友。”……希望通过提醒让他明白哪些事不能做,从而帮助他改变一些不太好的行为习惯。然而我们这样做不但没能让他如我们期待的那样改变,反而让他认定自己是一个不乖的孩子。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问题。我们的提醒无疑给了泽泽负面的暗示——你有这样的缺点!你有那样的不足!慢慢地,他便“自觉”地认为自己就是个“不乖”的孩子,索性不乖到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目标明确提出,幼儿应该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成人在教育中应该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我恍然大悟。其实泽泽和别的孩子一样,有缺点也有优点,我们往往只关注他的不足,而忽略了去发现他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由此造成泽泽没能充分地了解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慢慢地失去了自信心。

  只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优点,才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希望。我决定改变做法,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挖掘泽泽的优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他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我发现泽泽吃饭很快,每天早上吃完早饭都主动去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他,我说:“泽泽小朋友真有爱心,每天都给自然角的小花小草浇水,自然角的植物长得越来越好了!”他自己也很开心,之后还给班里拿来了一只小鹦鹉,我们把它也放在了自然角,泽泽不仅给我们介绍它的小鸟,还给小朋友讲述它的小鸟,渐渐的,我发现,泽泽在一点一点的重拾自信。

  事实证明,挖掘、肯定优点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那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基础,是孩子自我健康成长的源泉。让孩子的自信之花在教师的赞赏声中自由地绽放吧!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4

  某老师带着小朋友去玩呼啦圈了,但教室里还有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在玩。我看见了对这几位孩子们说:“你们怎么不下去玩呢?”某某小朋友说:“老师我们不想玩。”但为了安全考虑,我对孩子们说:“这样不行的,你们必须要跟着老师去活动,老师不在,万一有什么事情出来,老师可担当不起啊!”然后我就叫孩子们下楼去找老师去,但孩子们却躲在角落里又自由自在地玩耍起来。

  看到这种情景,我有点犯愁了,孩子们不愿意参与活动,又不愿意跟着带班老师走。是哪个细节出错了呢?应该说,每个孩子都喜欢跟着老师跑,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想法为何又不去告诉带班老师呢?这就是现在老师和孩子缺少的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孩子在想什么!又想做些什么!有时看着老师们忙碌着写这个,写那个,到底对孩子有多少用呢?

  回想以前,老师们整天围着孩子们说说笑笑,孩子们围着老师问长问短。老师衣服穿的漂亮了还会用手来摸摸,给老师敲敲背。拉进了师幼间的感情。老师也会想出好玩的游戏让孩子们去玩去高兴,现在这样的.情境少了,多得是我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天天忙碌这写这个,写那个,写的好出个名。对3~6岁大的娃娃们我们的老师到底要做些什么,我迷惑了,该做的做的少了,因为是看不见的。不该忙碌的都在忙碌的因为大家可以看见的。为了名和利各自追求吧!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5

  案例描述

  晨晨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小姑娘。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而且不管是画画,手工都能完成的很出色。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肯吃饭。中午吃饭时,每次都托到最后,只要老师不喂,碗里的饭还是不动。下午吃间餐的时候总是像小猫一样舔两口就没胃口了,据了解,上幼儿园前,晨晨的父母因为家里某些原因无法照顾,就把她送回到了老家和奶奶在一起,一直到开学的前几天一直吃饭很有正常,可是为什么后来这段时间晨晨总说“老师,我吃不下”“老师,我不想吃”这样的请求声开始围传在我们的耳朵旁。不管我们怎么说,怎么讲道理就是不愿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产生间断性的变化?在一次和游戏时,我把晨晨安排在婷婷的旁边,这时,晨晨撅起了她的小嘴,显然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我蹲下问晨晨:“怎么了?”晨晨说:“我不喜欢和胖的小朋友玩。”这让我突然想到晨晨不吃饭的原因。于是从她妈妈那了解到,原来妈妈也是位爱美的母亲,经常会说“减肥”、“瘦了好看”等话,晨晨应该是受其影响了。晨晨的妈妈也反映到,在家的时候也是吃很少,身边人都对晨晨说:“胖了就不漂亮了”,这句话她深深地记住了,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胖了就不漂亮了。”

  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总之,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案例中,晨晨明显是模仿了妈妈,受到了妈妈平日不经意的言谈。从而影响了她的观念。其实孩子不是吃不下,不饿,只是吃多了会胖,吃胖了不美,这样的信息深入她的.思想。晨晨为什么在这之前吃饭的表现很好,是因为她和她奶奶住在一起,耳朵听到关于“美”的传言少了,观念的淡薄,大脑自然反应就是获取食物。人只因为会坚持,是因为有一种观念驾驶着大脑,以至于把本能自然反应覆盖,但只要这一种观念的动摇,人还是会完成大脑所赋予的“任务”,所以晨晨才会越吃越多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非目标性的提示,孩子会把他记在脑子里,所以经常的与孩子交流,给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影响,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事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父母对子女的示范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

  教育措施及成效

  一、优化家庭环境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的怀抱里成长,父母不仅给孩子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在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对于案例出现的状况,家长应该注意一下平日的言行,尽量少在孩子面前谈论此类偏激的话题。

  首先,不要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语言挖苦、讥讽孩子,如“你太胖了,都不好看了”“你看你吃着胖,衣服都买不到”“你再吃下去就像电视里的肥妞一样,没人和你玩了”等等。小小的孩子,那点可怜的自信心,哪能经得起这般的摧残?孩子一旦对自己失去信心,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做父母的要仔细斟酌,绝不说挫伤孩子自信心的话,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其次,要做好榜样。父母应该纠正自己的方法。如减肥也是当今世上热门的话题,减肥方法也是数不胜数。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不至于给孩子传达一种错误的信息。再次,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孩子如果正朝着你的意向去做,那就要给于奖励,促使孩子保持旺盛的进势头。最后,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要及时指出,要怀着教而不训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如何改正,以后不犯。

  二、融合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信息的第一个重要场所。孩子在幼儿园里接受的知识是直接性的,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应该加强孩子对食物初步的认识和让孩子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可以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明白我们一天所需要的能量。也可以通过游戏活动与孩子交流,以此来改变幼儿的观念。

  在一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找到了晨晨的妈妈,首先把晨晨在幼儿园吃饭的表现和不想吃饭的原因向她妈妈讲述了一遍,并告诉晨晨的妈妈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好时期,孩子的饮食等不仅要有规律更要合理。并讲明孩子现在因为某种原因不好好吃饭,是受外界或是家人的影响,如果这样下去,今后很难保证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晨晨的妈妈听后,表示会配合老师的工作,争取改变孩子的这一思想问题,正确面对饮食和胖的思想观念。

  经过一周多的观察,晨晨让我们欣喜了,因为她挑食的毛病没有那么凸显了,她能吃完早、午饭和下午的间餐,在也没有给老师提出“吃不了”“不想吃”等话语。

  教育反思

  通过晨晨所要“减肥”的这一问题,使我感受到,在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密切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其与家庭教育及时融为一体。家长毕竟是教育工作者的少,许多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需要我们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指导家长怎样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和对孩子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幼儿的必然途径。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6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开始脱衣服了。我再三地提醒孩子们因为今天大家穿的都是园服,所以都要把衣服叠好放在凳子上。等孩子们都脱完衣服后,我开始检查孩子们叠的衣服。心里很开心,因为今天孩子们把衣服都放得很整齐。忽然发现了成成的凳子上没有衣服,不应该啊,几天他穿了园服来幼儿园的呢?衣服呢?我张望了下他的箩筐,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我走到他的身边,正要问他,发现小家伙把杯子吾得严严实实。我拉开他的`被子,发现小家伙居然没有脱衣服。“成成,你怎么不脱衣服呢?”“我不热……”我摸摸他的后背,发现都出汗了,穿了那么多的衣服睡觉怎么会不热呢。

  忽然我意识到了什么,是不是因为他穿衣服比较慢,怕被老师批评,所以就不脱了呢?成成是我们班级里面长得最高的小朋友,可是他的自理能力很差,穿衣服、脱衣服都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很多时候,当他还在用力脱裤子的时候,小朋友们早就躺进了被窝;当小朋友起床开始吃点心的时候,他还在为了穿衣服而奋斗。也许真的是因为怕被老师批评,所以就干脆不脱,这样最节省时间,速度最快。穿衣服、脱衣服是每个孩子都要学会的,首先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的观念改过来,让他知道即使他的速度慢了,只要他一天天在进步,老师也不会批评他的。我开始慢慢地教他,要先把下面的衣服拿起来,然后再套出来,最后再把衣服翻正,这样起床的时候就不会把衣服穿反了。他学了很久,终于“疙疙瘩瘩”地会脱了。“你看,脱衣服还是很简单的对吧!”“老师,我也不会穿衣服……”“你先睡觉,等下老师早点把你叫醒,先教你穿衣服,好不好?”小家伙用力得点点头。还没到起床时间,我就把他叫了起来,教会他该怎么穿衣服,发现今天小家伙学得特别认真,因为他在进步了,他的内心不再害怕,不再担心穿得慢会被老师批评。

  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很脆弱,我们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发现孩子的心理特征,其次对症下药,找出问题的关键,顺利地解决问题。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7

  “小朋友们,快点吃饭啊,不然饭菜都凉了。”我的话刚说完,就看到班里的“大胃王”胡东涛正低着头,碗里的饭菜也没怎么动。奇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平常,胡东涛都要吃两碗饭,怎么今天一点都没有动呢?我忙跑过去,开玩笑地说:“看来涛涛要减肥了,饭都不吃了啊?”正说着,胡东涛哭了。咦?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没有胃口,平常都是有说有笑,今天怎么哭了?

  “涛涛,不吃就放那儿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我问他,也不回答,这孩子到底怎么了呢?我摸摸他的头。没有发热啊。他仍然低着头,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也不和小朋友讲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泪流满面低声地说:“老师,我要减肥!”听了他的话,我惊呆了。

  到放学的时候,涛涛的妈妈来接他了。我让涛涛和其他小朋友在教室里玩,便迫不及待地把今天涛涛的变化告诉了他妈妈。涛涛的妈妈一听这事,立刻皱起眉头:“姜老师,我还正想请你帮忙呢,在家我也发现他的.饭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们以为他得了厌食症,去医院检查,结果各项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不好啊。

  “那他这个情况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啊?”

  “从他老家回来之后就成现在这样子了,都急死我们了。问他也不说,你看这孩子,都瘦了好几斤了!”

  “在老家?那在老家有没发生什么事呢?”

  “没发生什么事啊,就两个姐姐他们和涛涛开了个玩笑,说他胖呢,要减肥了,当时我看这孩子还是笑嘻嘻的呢!”

  “我明白涛涛变成这样的原因了。孩子也有自尊心的,涛涛是有点壮,但也不是很胖啊,减肥就没必要了,适当控制点食量,多锻炼就行了。”

  涛涛的妈妈也会心地笑着说:“那还要麻烦施老师你给我们家涛涛多开导开导啊……。”

  “那我们要一起把原来的涛涛找出来啊!”

  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以前的涛涛又回来了,看着他那笑容依旧、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真是高兴啊!

  平时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要一起关注孩子的发展,关注孩子的成长!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8

  今天,是国庆小长假之后的第一天,孩子们来上学的还是挺兴奋的,但是有一部分的孩子还没有从假期之中调整过来,特别是学习的.时候,总有小朋友不在状态。

  董老师正在讲故事,我在一边检查孩子们的假期作业,教室里很安静,但是,突然我听到一声大叫:“老师,祺祺讲话,还打人。”我抬头一看,只见佳妮含着眼泪在说,我把祺祺叫过来,问他:“你为什么打人?”他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我再次问他:“祺祺,你为什么打人?老师喜欢诚实的小朋友,祺祺,请你实话和老师说。”听完,他就哭了,抽抽搭搭的说:“老师,我不敢了,我错了,她说我讲话,我不希望老师听到,我就打了她一下······”

  看着他,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跟佳妮道了歉,孩子犯了错不能一味地指责,而是要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从而让他们自己去慢慢的改变。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9

  自从小班孩子入园以来,在每天的进餐当中,我们都会遇到以下情况。比如:有些孩子比较挑食,如果饭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不吃饭;有些孩子的胃口比较小,吃一点点就感觉饱了,开始坐在位子上看别人吃;有的不会用汤匙吃饭,看到自己喜欢的菜就一个手在菜盆里抓;有的孩子饭吃一半漏一半。常常这个吃饭问题困扰着我们三位保教人员,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呢?

  一天在午餐中,我巡视着孩子们的就餐情况。这时,我发现坐在桌子边的牛牛傻坐着,一动不动。我过去叫他吃饭,他看看我,摇摇头就是不吃。原来,今天的菜里面没有肉,这个小家伙就爱吃肉,没肉就下不了饭。于是我摸摸他的头鼓励说:“牛牛,这个胡萝卜吃了有保护眼睛的呢,你吃一点。”接着我蹲下来喂了他几口。因为还要观察其他孩子的进餐,我就对他说:“牛牛,很厉害的,自己吃好吗?”他点点头。等我绕了一圈回来,发现他的碗都收起来了,我正好奇,他怎么吃的.那么快呀。这时,小朋友说:“老师他都倒掉了。”我走过去说:“牛牛,你还没吃饱呢,怎么把菜菜都倒了。”这时牛牛抬起头,睁大眼睛看着我说:“老师,我吃饱了。我不要吃了。”这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件,但从中我也能感悟出许多教育的价值。怎样去引导孩子爱上吃菜,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这件事件中,我们能体会到:作为老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要时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一举一动,去揣摩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0

  在开学时,我发现我们班级中的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较为不足。表现在:同伴之间不能较好地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讲述时,他们说的句子不完整等。看到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心里感到很着急,我想通过各种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让孩子想说,孩子只有有了说的愿望,他们才会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有了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就会多。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就是本着这种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班级里的幼儿从不愿说到敢说,从不敢说到争着说,从不会说到完整地讲述。我们班在课间有10分钟的“快乐小天地”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表现自己。

  曾记得有一天,我小朋友,今天谁愿意来给大家讲故事,这时,苗苗小朋友慢慢地举起了手。苗苗小朋友是个内向的小女孩,胆子比较小,平时不太喜欢说话。这时,我就高兴地说:“苗苗小朋友今天真不错,她自告奋勇地来讲故事,那你准备给小朋友讲什么故事”。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小朋友都静下来准备听故事,苗苗小朋友却感到非常的紧张,几次开口,都连故事的题目也没有讲清楚。这时,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苗苗小朋友低下了头。更加不敢开口了。见此情景,我说:“苗苗小朋友今天真勇敢,但可能她的准备还不够充分,我们让苗苗回家以后再准备准备,明天再请她为大家讲故事。”孩子们总算安静下来了。

  第二天,又到了“快乐小天地”的时间,孩子们有的讲了故事《狼来了》有的讲了《三只羊》他们都讲的头头是道,赢的了大家的掌声,活动快要结束了,只听到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可以讲吗?”我抬头一看,是苗苗小朋友,我问:“你要什么?”她说:“我也想讲故事,你不是说今天要我讲故事的。”苗苗小朋友轻轻地说。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昨天对苗苗小朋友说的,同意她准备好了明天再来讲的,怎么今天忘记了呢?我立刻说:“现在我们大家来欢迎苗苗小朋友给我们讲个故事,好吗?在小朋友的掌声之中,苗苗小朋友高兴地走到前面,圆圆的脸上露出了光彩,她不再是那么的胆怯,迎着小朋友热情的目光,她开始讲了起来,我讲的故事是《聪明的猴子》。从前,有一只猴子,它蹦蹦跳跳……她的声音比昨天响亮了,眼睛也能注视着下面的小朋友,偶尔也能配上一些动作。故事虽然讲的不那么流畅,甚至有点儿断断续续。但是她还是能完整地把故事讲完。

  看着苗苗满足的神情,一种愧疚感油然而生,也许苗苗小朋友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因为,我的'一句话,苗苗小朋友在家里一定又下了很大的功夫,后来,才听她的奶奶说:“她一回到家,苗苗就缠住她要她讲故事,在桌子上讲,在床上讲,到了第二天眼睛刚刚争开来,她又开始讲了起来……为了争取这个机会,她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向我说出了”老师,我也可以讲吗?而我过去竟没有发现孩子那想表现的欲望和热情。我想班上肯定还有许多像苗苗一样,甚至比她更加胆小,内向的孩子,他们不敢举手,更不会争着自己表演了。他们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他们更渴求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扬,他们的内心同样有求知的欲望,有表现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实现需要我们老师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在一次次的锻炼中,他们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由学习中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

  我深信,在今后,我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充分给他们创造各种有利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全班幼儿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都有更大的发展。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1

  开学后,我一直试着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发勺,发碗,自己叠被子,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聪明乖巧的孩子做事,却很少让调皮的孩子做事。

  这一次,我照例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帮老师发碗发勺,忽然看到性格相当内向的陈××小朋友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轻轻地说:“李老师,我想发碗,行吗?”我正忙着给孩子们整队,就随口说了一句:“赶快去整队吧!”我随便说的`一句话,让陈××的眼睛里充满了畏惧。

  吃饭时,陈××表现出不高兴,我想起了整队时对他说的话,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吃完饭我把他叫到身边,作了自我批评:陈××是一个乖巧能干的孩子,以后老师一定请你帮老师发碗,行吗?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陈××发了一天的碗,我发现他比以前爱表现了,上课也比以前活跃多了。我体会到不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语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以后我会给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2

  今天我上一节美术活动《蔬菜印画》,孩子们用蔬菜蘸颜料印画。我事先收集了一些幼儿常见的熟悉的蔬菜,准备好各色水粉颜料。我示范后,孩子们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的要进行印画。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一上手,满手都是颜料,衣裳、桌子都带上色了,还有的孩子把颜料弄泼了。我想了想,改变了主意。由老师抓住孩子的`手蘸颜料,再压、印。没印几幅,浩浩瞪着大眼睛一本正经的说:“老师还是让我们自己做吧!”话音刚落,孩子们渴望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说,“你们自己蘸的话,身上全脏了。”童童说:“我想自己做,衣服脏了回去叫妈妈洗。”我仔细一想:“我平时不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于是我说,“你们可以自己印画,但要听老师的安排,老师叫到谁谁来,好吗?”这下孩子们兴奋极了!接下来,孩子们比较听话,没叫到的孩子就坐在那里等。

  浩浩是个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孩子,孩子的话发自内心的渴望!作为老师怕麻烦,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实在惭愧!幼儿园的教学就是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让每个孩子动手参与,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设计考虑周全可行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机会还是要让孩子用颜料自己印画。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3

  不管是上厕所还是吃午饭或是午睡前后的穿脱衣服等活动,总是有那么几个孩子动作特别的慢,老师总是要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她。

  今天午睡起床后,我们就向往常一样在催促着孩子们动作快、赶紧穿鞋子先去拉小便,小便拉好就马上穿裤子。孩子们这么长时间下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知道穿好裤子和鞋子后,请老师帮忙穿衣服。很多动作快的孩子已经拿着衣服排着队,让我们帮忙给穿衣服啦。就在我看着排在我面前的队伍不见了的时候,佳佳走来了,我赶紧忙着帮她穿衣服,她却不紧不慢小声的对我说:“老师,我快了。”一时间我还没有听懂她说的话,后来我明白了她说的是今天她穿衣服的动作快了,之后我就马上就表扬了她,并鼓励她以后都要这么快,做什么事情都要动作快点。她回答:“嗯,我妈妈跟我说了……”教育孩子需要家园的'共同配合,光靠我们老师的单方面教育,我们的孩子是不会有很大的进步的,也需要我们的家长在家中以在幼儿园的同等要求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的得到更好的效果。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4

  上午在上美术课时,我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图画本画春天的花、春天的水果,孩子们都认真的画了起来。这时,我发现郭明慧坐在那里不动,我走过去问他:“明慧,你为什么不画呢?”他说:“老师,妈妈没有给我买本子。”这时,只听一个声音说:“老师,我有钱,我给他买吧?”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郭亦昆,我连忙说:“你有钱吗?”他“自豪”的说:“有啊,我有很多,不信你看!”说完,就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钱:有一元的、五角的、还有一张五元的,大概有十多元。

  看到这些,我心里一惊:难道是孩子偷着拿了钱?于是,连忙问孩子:“亦昆,谁给你这么多钱?”亦昆说:“老师,是我自己拿的。我妈妈不嫌我。”我告诉孩子:“亦昆,你想帮助别人这是对的,但自己这样拿钱就不对了。你还小,以后不能自己带钱也不能自己拿钱了,好吗?”小亦昆看着我,露出了迷惑的眼神,然后点了点头。看来孩子是不知道“对与错”的,这件事还是需要和家长沟通的。

  中午放学时,我特意和他妈妈沟通了这件事,并指出了孩子自己拿钱的害处,他妈妈不好意思的'说:“老师,这件事,是我们的不对,我们开了个小卖部,一忙就顾不过他来,怕他在里面捣乱,就塞给他一元钱、两元钱让他买东西吃,有时干脆让他自己拿钱。”原来是这么回事情。

  我告诉家长,时间长了,孩子自己拿钱,也就不觉得怎么样了,这些家长是有最大责任的。家长对我们非常感激,我们决定家园互相配合,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

  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是并不是孩子自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往往是家长或学校的教育不当而造成的,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一定要具有教育的细心和恒心,给孩子创造有益的环境和条件,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保证孩子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15

  一、情景描述:

  中班的孩子由于认识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弱,还不能抵御外界物质的诱惑,又没有完全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他们只能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考虑别人的感受,觉得只要他们自己喜欢就好了,喜欢就可以拥有。

  有一天,晓晓小朋友带了一套可爱的芭芘娃娃家玩具到幼儿园来,小朋友可喜欢玩了,中午吃完饭,几个女孩子就汇在一起玩游戏了,可开心了。

  午睡前收玩具的时候,只见晓晓哭的很伤心,我问:“晓晓怎么啦?怎么哭了?”晓晓带着哭腔说:“我的芭芘耳环没有了!刚才还有的,我收玩具的时候就没有了!”我帮她擦掉眼泪,说:“不哭,老师帮你一起找找!”等孩子们都进了教室,安静下来以后我问:“有没有小朋友看见晓晓今天带来的玩具?是一对小耳环。”

  大家纷纷说没有,我扫视了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的表情,有一个女孩子的'表情很不自然,直觉告诉我,她应该知道小耳环在哪里。可是我没有直接问她,接着说:“老师也觉得晓晓的玩具很好玩,可能刚才有小朋友不小心把晓晓的玩具放在哪里忘拿出来了,如果真的少了一个玩具,这套娃娃家就不好玩了,你们说是吧?”大家点头说:“是的吖!少了就没的戴了,肯定不好看了!”我再一次强调:“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刚才不小心放在口袋里或者是哪里,请你拿出来,或者请你轻轻的把它放回到晓晓的玩具袋里,晓晓明天还会拿来借给大家玩的。”说完,我请小朋友进午睡室睡觉。

  当大家都进午睡室的时候,刚才表情僵硬的可可向我走过来,低着头小声的说:“老师,我刚才不小心把耳环放在口袋里了,我错了!”我说:“嗯!可可现在还是很能干的,是你帮晓晓找到玩具了。但是请你下次玩玩具的时候要仔细点,你看晓晓找不到玩具很着急,很伤心,对不对?”可可看我没有怪她,表情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恩!可是我真的很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把晓晓叫过来:“晓晓,你看,可可把你的耳环找到了!她们都很喜欢玩你的玩具,明天你还拿来借她们玩,好吗?”晓晓高兴的点点头,还谢谢可可帮她找到了玩具。第二天,她们依然很开心的一起游戏——那个芭芘的娃娃家游戏。

  二、分析:

  可可为什么会把晓晓的东西拿走呢?

  原因在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爱不释手。加上孩子的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xxx起来据为己有。尽管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是孩子们总希望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会想办法获取他们想要的。这和偷窃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孩子年纪小、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是需要成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生动的方法来进行教育的。

  三、反思策略:

  方法一:通过讲故事,让幼儿明白拿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对的。

  方法二:通过游戏和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体验: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拿走后的感受,体验再也看不到、玩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感受。只有体验了这样的感受,才能渐渐学会为别人考虑,才能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

  孩子因为看到别人的东西好玩,而自然的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了,会因此犯错误,但孩子也懂得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也不光彩,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慢慢地引导孩子走出误区,养成养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老师是我05-04

教育随笔:老师我长大了10-15

教育随笔:老师又表扬我了04-11

教育随笔:我是小老师04-11

教育随笔:老师我想......04-11

老师我想的教育随笔04-29

我是小老师教育随笔05-02

教育随笔:老师让我帮你05-04

教育随笔:老师我错了05-04

教育随笔:老师我还想做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