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随笔

时间:2023-04-25 15:28:26 教师 我要投稿

教师的随笔(精选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的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的随笔(精选15篇)

教师的随笔1

  假期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这本书,书中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深思。

  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罗素

  这段话让我有诸多感慨,幸福是什么?幸福在于自我满足,在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学生的幸福在于教师给学生一片自主发展的土壤,从内心感到满足,幸福。

  作为教书育人者,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千人一面,要用心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尽可能帮助他,给他们一片自主发展的土壤,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流淌潺潺的小溪流,碧草青青的草地上,硕果累累的.果园里,芳香四溢的花园中,……多么富有诗意的地方,多么激发灵感的地方,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精心选用的“课堂”。我也向往这样的课堂,假如我也能每天带着我的学生徜徉在那种“课堂”,那么,我和我的学生将会品得出愉悦的滋味。

  善待每一个儿童,发挥每个儿童的优点,让他们自豪地说:“我是最棒的!”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成绩上都拿满分,但我们可以给学生播种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愉悦。

  其实真实、平凡的课堂,作为教育只要动一番脑筋,努力让孩子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打开他们愉悦的源泉,让他们在感到自尊的前提下自愿创造劳动,那么这愉悦的滋味将一直陪伴孩子们成长。

  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让孩子经常感觉到新鲜、兴奋。那么引人入胜的中队活动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孩子情绪的波澜,因为自主、自信、自强而使学习生活充满神奇的魅力,进而辨得出心跳的节律。

  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选择,怎会不从学校飞向自己生命的梦想?怎么不会辨得出心跳的节律呢?

  看到孩子们收获成功幸福的笑脸,我会欣慰,似乎看到一朵朵向着阳光绽放的花朵,听到他们花开的声音!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其实惩罚也是需要艺术的。记得我刚走上讲台时,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对班上调皮的学生十分头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也不见有什么效果。无意之间,我看到了的一篇文章《为这样的“惩罚”叫好》,心中不禁一亮。文中讲到5条罚于教育之中的“惩罚”方式:①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第二天晨会课上罚讲一个3分钟的古人勤学的小故事。②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课后进办公室读5遍《我的战友邱少云》,回家写一点读后感,第二天张贴在教室黑板报上。③相互打骂者,罚整理对方的书包。④自身卫生缺乏,随地乱扔者罚在校园内捡纸屑。⑤作业字迹潦草者罚回家临一页帖。

  看完上述文字之后,我感慨很多: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上面的几个教育办法,不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过失,也知道不遵守纪律或不完成作业会受到“制裁”,更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教育,从而让学生明白该把自己管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犯错误是人在成长中走向成熟中的表现。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带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念,而应该根据个体差异,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事实证明,我采用了以上措施,对那些调皮的学生的教育非常明显。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就和自豪。

  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惩罚学生,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新课程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是小学生,大多数自控力不强,不能准确辨别是非,一旦犯了错误,教师运用的方式是怎样呢?现代教育呼唤更艺术的“惩罚”,于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引导和改变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要追求良药"甜"口。这就是一个惩罚的艺术。

教师的随笔2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

  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一位教师让学生选择工具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结果学生中有的说六支铅笔长,有的说五把尺长,有的说有八支钢笔长,也有的说七个信封长……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你又有什么想法?这样同学们就会深深地感悟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须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例如:学习了“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后,便可让学生围绕“在唱歌等评比活动中,各个评委给同一参赛者打的分不一样,怎样确定其最后得分?”等实际问题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学生通过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味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教师的随笔3

  我班的宸明很调皮,中午从不乖乖睡觉。在床上,他的小手总是忙个不停,而且身子总翻来覆去,使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每一天我总要费很大的精力去哄他睡觉。

  又到午睡时光了,听完故事后活动室鼾声轻轻地响起,我来回地巡视着,帮孩子们盖好被子,留意地掖好被角。走到宸明床前一看,那小家伙又在床角里抠着什么。我走过去轻声对他说:“宸明,睡觉的小朋友才聪明,快睡吧。”他“乖巧”地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过了几分钟,只见宸明的身子正翻来覆去,时不时嘴里还故意发出鼾声。我走到他旁边,低声说:“宸明,你这天睡得好,我就奖你个大棒点,还在奶奶眼前表扬你,好不好?”他又笑眯眯地点点头。

  但是没多久,他又在摆弄自我的`那双鞋子,一只摞在另一只上方,像在盖高楼。为了不让他干扰其他孩子,我决定采用“镇压政策”。于是,我第三次来到宸明旁边,还没等我说话,他就笑嘻嘻地跟我说:“宋老师,我们来拉勾,拉了勾我就睡觉。”说完还主动地伸出了小手。看着他那期盼的眼神,我伸出手跟他拉起勾来,最后还刻意用大拇指盖了一个“印章”说:“盖了章一百年都不能变,快睡吧。”“好的,我必须睡。”说完他立即转身躲进被子闭上了眼睛。这次宸明一会儿就睡着了。

  以后,在午睡之前我都会跟宸明拉勾做个约定。经过这件事,我认真思考起来: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自我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只要我们尊重了他们,很多事情就能简单和谐地解决。一次拉勾让一个调皮的孩子变得如此乖巧。之后的很多时光,我都会放下教师的身份简单地与孩子交流。只有尊重幼儿,平等相处,师生关系才会和谐,我们的教育工作才会更加顺利地进行!

教师的随笔4

  当日出东方,层层的雾霾被光线照得四下散开,学校安静的小道开始被喧闹的敲章人群填满,不远处食堂卖葱油拌面的阿姨,揭开水面翻滚的锅子锅盖,把清晨的第一把拉面倒进水里。

  寝室楼下的阿姨穿着干净的制服对着她看见的每一个人,点头,微笑。 洗漱声,脚步声,问候声,寝室楼里第三遍叫赖床的室友起床的声音。 慢慢醒来的世界。

  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看意识流小说,白天要上课,总是晚上看到十二点,之后变成凌晨一点,二点醒来的时候已经中午了。刷牙,洗脸,然后赶着去吃饭上课。接着又到了晚上

  想要结束这样昼夜颠倒的生活,于是早早的躺倒床上去。可是怎么也睡不着,过了一会儿还是看起书来。

  之江的夜是不宁静的,走廊里此起彼伏的拖鞋声,洗漱间里交谈声,寝室里的歌唱声即使午夜,你也不仅仅只能看到那一小片漏光的窗户和哗哗的翻书声,“一个人是他的不幸的总和,有一天你会觉得不幸是会厌倦的,然而时间是你的不幸”(《喧哗与骚动》)比起时间的不幸,是桌子前的台灯坏了。我放下书本,躺上了床,寂静而又漫长的夜。我想每个人都幻想过,怎样去打发一段太过漫长的时光。

  第二天没有去上课,早早起来打算再买个台灯。当我走到学校超市的时候,发现只有和我原来那只一样型号的灯,服务员告诉我,这种灯的寿命一般都不长,建议我去学校外面的大超市购买。于是,我随便买了盒牛奶,往大超市走去。清晨总是容易让人联想到忙碌,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闷声作响的垃圾车,一家家开门的早餐店,一筐筐摆出来的新鲜蔬菜

  路过一家修车铺。修车的男人正在把各式各样的银灰色工具摆放开来,清晨的阳光下和那双黑得无法洗去污垢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见他理完工具随手在抹布上擦了一把,眼带笑意地推起一辆电动车,送他的孩子上学,孩子似乎有些不情愿,撅着小嘴,慢吞吞的坐上车去。

  曾经父亲也是这样,送过我去上学。那时候没有电动车,只有自行车,父亲总是常年在外,很少回家,他一回家我就觉得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因为那一天我不用走那条漫长的三十多分钟的上学路。记得父亲有一回给我带回了两颗包装的糖葫芦,眼里盛满笑意的对我说,这是他们老板打老远的地方带来,送给他的,于是他不舍得吃就留给了我。我接过他口袋里那颗残有余温融化的糖葫芦,吃了一口便吐掉了。我没有看父亲的表情,但现在我知道那落寞受伤的眼神应该和这个修车的男人一样。

  路过一家邮政局。一个年轻的男孩子拿着一个包裹,一边打电话一边填写地址,他说:“亲爱的,希望你会喜欢”一个年级稍大的母亲排在后面,看来她不识字,颤巍巍的掏出一张纸条,拜托工作人员帮她填写地址,她说:“别错了,这是寄给我家娃的。”他们都不知道那一头的人是不是会喜欢,但是他们都坚定的相信对方会很喜欢。

  一个月前,也给弟弟寄过这样的东西,但是他打电话过来说不符合他的口味,曾在挑选时,我一度也坚定的相信自己对他浓于血缘的了解,以为他必须会喜欢。

  路过一家水果店。满满当当的水果,盛放在各种纸箱里。守店的女主人在看到我走近的时候,茫然的眼睛变得清晰,那一瞬间她轻轻地抬了抬身子,然后在看见我走过去之后,眼睛里的光有熄灭下午。她凌乱的头发被清晨的风吹得贴在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里。

  我想了想转过身去买了两个苹果。 路过

  终于到了大超市,买回了台灯。

  走回来的路上,水果店的女主人她看见我的时候对我点头微笑,然后开始整理水果箱子;邮政局又换了新一批人,这回是中年男人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修车的男人已经开始了他一天忙碌的工作。

  我把台灯放回寝室,书桌上是昨晚停下的《喧哗与骚动》:“橱窗里有十几只表,没有一只时间是相同的,每一只都和我那只没有指针的表一样,以为只有自己准,别的都靠不住。”

  其实我并没有路过他们的人生,每个人都走在各自的时间里。 父亲老了,我懂事了,弟弟正在懂事。其他人也会这样。

  当我抓起父亲头上那些白发的时候,同样有人用稚嫩的双手抓起我头上新长的那一根,这就是时间,你永远都年轻,你一直在老去,愤世嫉俗,逆来顺受,世界永远如此,永远无法停留在的萨尔瓦多达利《时间的永恒》里。

  是什么时候觉得,人生无限漫长,却又经不起消耗? 后来,我改变了昼夜颠倒的生活,和室友一起在阳光初照时起床,跟寝室楼的阿姨问好,走在喧闹的敲章人群里,吃一碗葱油拌面,坐在穷理楼的教室里。

  当我开同学会的时候,有无数人问我,你喜欢大学吗?这就是我的大学。

教师的随笔5

  炎炎是我们班的一个小帅哥!他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脸蛋,最漂亮的是那大大的眼睛上的长长的睫毛,特别漂亮,特别招人喜欢,他其实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和小朋友关系也很好,但是却不怎么爱和老师说话,会害羞,说话也是很小的声音。

  有一次他吃饭后还想在吃第二碗,他却小声的说了一句老师我还想吃,当时是没听清,因为他的声音特别小,我说宝贝大点声,他又说了一句,比之前大了一点,后我说你要大声的说这样才能听见知道吗,老师特别喜欢你,你看你多帅气啊!把我当成你的伙伴,和老师在一起胆子大一点,最后他洪亮的.说了声老师,我还想吃,我说真棒!小男孩吗就应该洪亮的声音,这样才对!他笑了,我也笑了,我说孩子以后不管和小朋友还是老师都要勇敢,不要胆怯,这样才能锻炼啊!

  其实孩子们真的挺有意思的,如果我不知道他平常是个嗓门很大的孩子光看他和老师河南双色球说话会以为他是个内向的孩子,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多善于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会发现很多,也可以在小事情中去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去帮助他成就更好的自己!

教师的随笔6

  在与孩子们相伴的日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边揣磨边前行的路上,我的专业成长提升了一步,随之心有点滴。如何能让孩子们的语文能力不断地提高?在日常教学中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我总结如下:

  一、检查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初中课堂容量大,因此,在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预习,每一堂课刚上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随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问题,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是表扬(如评选预习之星)。这样以来,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提高了,每个孩子的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他们是既希望被老师点到又怕被点到。于是在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请中下游的学生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偶尔也请比较好的。让那些在家里没有预习的学生能够在老师检查别的同学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认识尽量多的汉字。

  二、多维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我深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并通过个人、小组等方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探究主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多维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引领他们通过多读、多写、多说、多听、多交流、多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备课时,领会生本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习的主动权实实在在地交给学生;上课时,相信学生,根据不同内容,合理的“引”,关注心灵的碰撞,智慧火花的迸溅,学生灵感的`生发,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化解重点、难点,诱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达到学习的愉悦、快乐之目的。

  三、利用艺术魅力,创造美丽的课堂

  初中生有较强表现的欲望,特别是表演欲望、动手的欲望,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或是穿插进歌曲、游戏,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长期的不可松懈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倾注所有精力和热情,让我们为之继续努力!

教师的随笔7

  快乐,人们谈论的最多,却鲜少懂得实行的一件事情。

  就像一个盲人在教导另一个盲人关于颜色一样,我们自小被太多不懂得快乐意义的人们教导着快乐的意义。我们误以为快乐必须拥有很多外在的东西,包括名誉,地位和金钱,但却不明白潜意识只是希望藉由它们,脱离社会对我们一生的约束,找回自由快乐的赤子之心。我们希望拥有大量金钱,以脱离每日上班的苦恼,我们希望拥有地位,以避免受他人摆布。但事实却告诉我们,最富有的人比任何人都忙,最有地位的'人比任何人都失去更多自由,反之,在一无所有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却看到了快乐的影子。

  孩子们从来就不会追求快乐这件事,但他们是最快乐的一群。他们的赤子之心对周围的微小事件抱着好奇心,他们可以不顾仪态的做一些大人们觉得很可笑但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不介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心情顺畅时,他们会放怀大笑,当糖果被抢走时,他们会放声大哭,没有伪装,也没有造作。没有所谓的人生理想要追求,也没有别人强加的成功目标要完成,快乐的活在当下就是每个孩子们的原始本能。他们不会对OBAMA,BILLGATES这类的社会成功人士有任何兴趣,却会对一只飞舞的蝴蝶有更多的在意,他们会被草丛里的蝉声吸引,但绝对不会被在酒店BALLROOM里的教导如何致富的演讲所吸引。孩子们比谁都明白,快乐本来就是随着每个生命的诞生,而不论贵贱贫富的降临在每个人身上了,不需要向外向高处追求,因为它本来就在那里了。

  千金换来的豪宅可以给我们满足感,但迎面而来的午后凉风也可以令你有相同的感觉,每个人都有太多的理由可以快乐起来,至少我们还可以看见心爱的人,还可以听见风的声音,还可以闻到海的味道。

  生命是公平的,当我们闭上双眼,全心全意的享受着百合花的芬芳时,一个皇帝和一个乞丐所感受的喜悦是同等的,不会因为皇帝的权利而多一些,也不会因为乞丐的贫穷而减少一些。快乐的关键在于愿不愿意,而非能不能够,<<不能够>>是贫乏的词汇,它代表你还未拥有,所以必须到外找寻;<<愿意>>代表你已经拥有,只是不懂得应用。

  你必须变回孩子,把你的心打开,快乐就在那里。

教师的随笔8

  每当有人问我,你是教什么学科的,我说自己是教美术的,一听说是教美术的,便会接着说:"好啊!美术课轻松,好上,随便临摹一张画,一节课也就过去了。"是啊,回忆以前,我小时候教我们美术的老师,的确有这样的感觉。如今,轮到自己站在讲台上面,其中的感受就不是这样了。现在的美术课堂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全国已经展开。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到底怎样才算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呢?下面,根据本人实践教学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下。

  1、认真钻研美术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大纲指导下编写的`教材相对而言比较封闭,教师只是消极和被动的忠实执行者,连对教科书的自主选择和重组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对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的自觉广泛的开发和对课程发展的创造性研究。如今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美术新课标》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前必做的功课。教师可以对美术教科书作适当的"裁剪",不过究竟是取是舍,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的及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

  2、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新课标新理念

  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后,要富有创造力的进行教学设计。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倾向。教师以成人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老师教1学生不敢2,把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使学生不赶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新课标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

  于是要求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方法上力求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

教师的随笔9

  我是个性情温和的老好人,小时候父母工作忙,经常把我寄养在邻居家。那是一对慈祥善良的老夫妻,她们的孙女小悠姐姐和我是一个学校,所以爷爷总是一手拉着姐姐一手拉着我,把我先接回他们家吃饭。记忆里那段经历全是温馨,小屋里总是回荡着小姐俩的欢声笑语,奶奶包的韭菜饺子特别香,爷爷的手又大又暖。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位老邻居,她一下子认出了我,热心地拉着我寒暄。最后她颤抖地摸着我的脸心疼的说:“我可怜的孩子,那时候,你真苦。”

  这句话就像是打开记忆大门的密钥暗语。“轰”的一声,我被人推进了一条狭仄幽长满是飞尘的密道,我迟疑地进去,越走越黑,越走越害怕。突然我听见深处传来小孩凄厉的哭喊和求救,她颤抖惊恐的声音一直在耳边萦绕。我焦急地四下寻找,终于看到了小小的我蜷缩在走廊的一角,被人高马大的小悠姐姐用力地踢打撕咬。那个我只知道哭只知道求饶,可我越哭她就越兴奋,打得越起劲。

  我呆呆地愣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来我的童年是这样的,而我自己竟然全然忘记。

  后来我搬了家,转了学,可我依然被欺负。孩子是最敏感聪慧的,他们总能从茫茫人海中追踪到我眼里闪过的卑微和怯懦,他们看透了我对强权的恐惧有多刻骨铭心。我就像被贴了标签一样始终游走在人群的边缘。

  长大以后,成人的世界里少有赤裸直接的碾轧,我们微笑友好,互不干涉。可我还是在一种惯性下担惊受怕,总是无条件地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害怕看到别人的不满和失望,到后来就变成了大家眼里最不起眼最不在意的便利贴女孩。

  我从来不知道我变成这样的原因,我以为是天生软弱,是命中注定。直到这位邻居的出现,才让我想起了我潜意识里一直故意遗忘的那些黑暗岁月。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把所有痛苦和难堪整理打包,丢到记忆最深的黑洞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生活。

  和我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作家柏邦妮,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辩论小朋友被欺负是打回去还是告老师,其中邦妮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她含着眼泪说到自己也曾经选择性地遗忘了在体育课上被男同学欺负的片段,从此之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做任何体育锻炼,都会感到耻辱和羞愧。

  我查了很多资料,医学上称对于一些极度痛苦的回忆,如果每次想起都会给精神和肉体带来折磨,大脑和机体就会对此做出干扰,以免再次产生相同的感受,心理学称这种现象叫选择性失忆。

  我终于明白长时间以来,我那么卑微地讨好每个人的原因,因为我怕再被欺负,我怕噩梦重演,童年的记忆虽然被我刻意的忽略,但那个屈辱的阴影一直如影随形片刻不离。

  我相信有不少人也和我一样,我们不知道自己性格里的某些偏执源于哪里,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常能看到许多身体完整性格残缺的人,因为他们把碎片留在了自己的童年。

  我们见过一些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暴戾者,因为他们的童年就是在父母无休止的打斗中度过的,所以他们也会认为辱骂和殴打是正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我们也见过一些离谱的完美主义者,原来他们从小便不在父母身边,自认为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才能重新得到父母的关注与疼爱。

  还有那些不善言辞的沉默者,常常是亲属代养或寄人篱下,他们生怕别人不开心,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意愿和主张。

  还有极度缺失安全感的人、过于焦虑自卑的人、刻薄自私贪婪的人... ...

  所有不完美的性格都带着深深的童年烙印。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将儿时的行为模式带入成年,并在长大成人后一意孤行地反复重演。

  可惜的是,我和邦妮都错过了解决问题最佳的时机。我们没有选择和亲人朋友倾诉,缓解压力寻求帮助,也没有及时换个环境转移情绪。我们继续在痛苦中踽踽独行,熬到大脑和机体忍不住出手,为我们抹去了所有难堪的记忆。

  如果此刻,这篇文章也让你想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请让我们都努力释然。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完美无暇的呢?这里并不是让你把自己所有的缺点都归结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是希望遇到问题,不要像我一样掩盖和逃避,更不要被回忆压倒,被过去拖累。正视伤痛,才能医治伤痛。

  无论此刻我们多么步履蹒跚,请一定向光明走去。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在自己的脚下。人生并不仅仅取决于你遇到什么人,更重要的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师的随笔10

  又是一年高考季。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今天学校全体师生齐聚一堂,校长更是用他的精彩发言为学生们加油鼓劲。祝福每一位高三学子,与曾经奋斗和正在奋斗的所有考生共勉。作为一个高一的老师,上届高三学生的高考场面还犹如在眼前。那种努力了好久、终于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最后终于实现梦想的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如果你下定决心做某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成功的关键是你是否真的想做。

  在成为一个高中老师以前,总觉得高中老师太苦太累,备不完的课,改不完的卷子,出不完的题。高中是人生中最苦最累的一段时光,当一个老师要常年过这样的一段生活,真的需要勇气呀。可是,真的去做了,我发现有一种责任感深深地驱动着我,让我鼓起勇气,让我也不敢懈怠,让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收获成功,一起努力奋斗,一起感动彼此。

  成为一个高中老师以后才发现,其实学生比老师要爱学习,肯下功夫,舍得付出;才发现学生会把老师的一举一动、甚至是衣着打扮深深记在心里;才发现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科目并且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发现被学生尊敬、信任、喜欢、崇拜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幸福。虽然学生在人生中的几十年当中,很有可能忘记了曾经的老师,但是我一想到学生一辈子最艰难的日子中有我一起走过,因为我的学识、经验和传授知识帮助他们获得想要的分数,进入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就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也有一种使命感和学生成长的快乐让我坚持下去。

  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经过高三岁月的洗礼,我想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一种习惯、品质的养成。高中和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驿站,我们总会经历,但也总会过去。只不过在这种经历之后,我们会收获更多书本和知识之外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面对困难而不放弃的勇气,一种坚持梦想的力量。在人生岁月的几十年,当我们回头望的时候会发现,高三的辛苦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生活,才是最严峻的考验,真正的考场永远是在学校之外,在社会之中。但是,我们在正青春年少的时候,经过高三的考验,提前“预备”这种不怕困难、坚持理想、严格自律的品质,一定会在以后的人生中让我们受益。

  我教的高一学生,如今最缺的就是这种勇气和魄力。原因无它,因为他们还“小”,还没有目标,没有高三学子的那种坚定和自觉,那种知道“该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了”的`恍然大悟。但是,教育不就是一种等待吗?高三的成熟、自觉和豁达,不也是在高一到高三的过程中慢慢习得的吗?要耐心等待学生慢慢地成长。作为一个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一点也正是在这,看着一届一届的毛头小伙、懵懂的小姑娘,从青涩变得成熟。成长,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但是这背后,是多少的付出呀!

  所谓的光辉岁月,正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执著。梦想和现实总会留出一段路程,让过往者有所清醒,也让后来者有所憧憬。而前行的路,总是由痛苦的清醒和美好的憧憬交织而成。再次为学生们送上深深的祝福,祝福他们能拥有美好的人生,辉煌的前程,祝福他们从此一路灿烂。

教师的随笔11

  寒假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看了书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罗素,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

  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行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以下4种特征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活力、勇敢、敏感、智慧。

  我们中国的教育往往是求全的教育。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这便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在学业无法优秀的焦灼感中。君不见,有多少三四岁的孩子因为钢琴热的不断升温而早早地就被父母赶到了钢琴上。有多少满脸哀怨的琴童,就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求全心理”已成为中国教师和家长(其实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无法摆脱的“隐痛”,这里面既有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痕迹。

  罗素说,儿童的生活原本是充满期盼的,他总是指向将来的可能目标。这是促使儿童上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总告诉儿童将来会比过去更糟,这不啻会令儿童的生命之源干涸。

  我们不是经常这样来吓唬我们的孩子吗?你再不努力,就考不上舟山中学;你现在这个样子,长大只有去擦皮鞋。这就是我们为孩子描述的未来生活。如此赤裸裸的描绘和启发,我们在善意地提醒孩子的同时,又暗示给了孩子们一些什么?我们经常斥责年轻一代冷漠自私,甚至还常常感叹孩子们的早熟与叛逆。可我们想过没有,这些观念的始作俑者是谁?在这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无济世之心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除了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恐惧之外,还有的便是自私和冷漠了。

  罗素说,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罚跑步,罚写作业,罚站……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当惩罚充斥着我们的教育,甚至成为教育的主要表现方式的时候(事实上教育技巧的缺乏经常让我们的教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这个怪圈),孩子们会离“幸福和健康的体验”越来越远,而我们教育的内在的成功也就离“幸福与健康”越来越远了。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给予儿童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拥有幸福和健康的体验,是教育改革所要关注的核心,也是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目标。

  我们还必须承认:没有幸福体验的教育,也许能够培养出高分的学生,但绝对培养不出能够让幸福良性循环的人生。

教师的随笔12

  在学习专题四时,我重新认识了,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语文,学会语文,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老师要制定合适的,恰当的

  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在整个目标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情去制定,老师的教学设计,更要走进,贴近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成为真正的主宰。学生是根本,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得更多的知识。

教师的随笔13

  下午组织孩子们喝水,唯独夏芳宇坐在小凳子上不动,手在不情愿地摆弄衣角。我顿时感到纳闷:她怎样不去喝水呢?我走到她面前提醒她:“芳宇,过来排队喝水!”她似乎没有听到我说话,还是低头闷闷不乐地玩弄衣角,我蹲下又对她说:“芳宇,小朋友都在喝水,你怎样不去喝水?”她抬起头,不好意思的对我说:“老师,我尿裤子了。”这时,我身边已经围了许多孩子了,孩子们都在笑他尿裤子。芳宇聪明、可爱,很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她也很要面子,在小朋友面前尿裤子对她来说是件很失面子的.事情。

  我抚摸着她的头,并在孩子们面前说:“都是老师不好,可能刚才光忙着让你给其他小朋友发作业本,没及时提醒你上厕所,才让你尿裤子,老师向你道歉了!”这句话可能抚平了她幼留意灵中的不安吧,她抬起头来,好像对周围的同伴说:不是我的错,是老师的错!”我又补充道:“以后不论老师让你在做什么,有没有提醒你,你都要及时上厕所,不要再尿湿裤子了,好不好?”她高兴地回答:“我以后不让裤子尿湿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们也一样。当孩子们和我们在一齐时,我们尽量不要让他们的幼留意灵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我们“尽量”这个举动可能对孩子们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的随笔14

  今天,有几个孩子来得特别早,他们看到我放在活动室里的大灰狼和小动物的头饰,就自发地玩起了“大灰狼抓小动物”的游戏。我便在一旁观察。

  游戏开始了,“大灰狼”一出现,所有“小动物”都躲到了活动室的一个角落里,相互挤压着。马上就有孩子觉得这样不安全,提议道:“不好,会把小动物挤痛的,我们应该搭一个小动物的'家!”很快就有幼儿搬来了几张椅子,围成了一个“家”。当“大灰狼”再次出现时,大家立即躲进“家”中。这时,“大灰狼”学《三只羊》的故事情景,用脚踢、用头顶“小动物”家的门,“小动物”们齐心协力顶住大门,还告诉大灰狼:“我们的门是用钢筋水泥做成的,你撞不倒的,还会把你撞得头破血流!”“大灰狼”摸摸自己的脑袋,不服气地说:“我找个金刚钻把你们家的门打个洞,再钻进去吃你们。”说完,嘴里发出“哒哒哒”的凿洞声。眼看“家”快不安全了,“小动物”们又说:“我们会喷出水来把你冲走!”“大灰狼”说:“我用大吸管把你们喷出的水装进一个大袋里,这样你们就不能把我冲跑了,哈哈!”“小动物”们又说:“我们喷出火来把你烤熟!”“大灰狼”又说:“我根本就不怕火!”……这时,只见“大灰狼”趁大家不备抓起一只“小动物”准备带走,谁知抓的是一只“乌龟”。这时“乌龟”把头一缩说:“大灰狼,我变成了一块石头,让你吃!”“大灰狼”一咬便龇牙咧嘴,灰溜溜地跑了。“小动物”们欢呼起来:“哦,我们战胜大灰狼了!”

  没有剧本,没有导演,也没有事先排练,我不禁为孩子们的表演喝彩。他们的想象那么丰富,创造力那么强,玩得那么投入、愉快,这样的情形在教师主导的活动中很难见到。而这正是自发游戏的魅力。我们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游戏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和满足。

教师的随笔15

  当时光的脚步踏着冬天的脊背走完一年,当季节的和风送来美好的祝愿,当我们生命又在一个里程在岁月写下末端的句号,当我们站在时间之岸遥望昨天……

  时间过得飞快,飞快,转眼间,日历的最后的一页又将变为一张图片印有岁月的底封,而我的'脚步又将装帧于季节的封面。身后的日子,深嵌着凌凌乱乱的足迹,凝望那季节的来路,驻足于某个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驻足于一个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让我牵挂的人。

  我依然难以忘记是谁扶我踏上征程,我谁支持我越过风风雨雨,穿越困苦和艰难。也许落叶上写诗的心情一天一天的老去,也许成长要以孤独为代价。过去的日子,夹着悲欢和一去不再回来的昨天浩浩荡荡穿越我单薄的青春,明亮,伤感,无穷无尽。

  泪眼婆娑过一段雨季,如今莫名把一段陌生的情感,埋在心湖,视为美丽的诗篇珍藏。才知在岁月的催长中不知不觉披上了成熟的伪装。而曾经有的早以草木腐去,有的早已散乱心间飘散在岁月的风中。蓦然地去回首,欲将曾经的拾起,却只拣得几页缺角少字的片断。

  或许是我终身不能拥有,或许是我将终身寻找,或许是我的诗中依然贮满隐痛的思绪,那些鲜活的人,一日一日,一夜一夜在我的脑海中翻腾,模糊成一个记忆的痛点,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真的誓言如风了吗?

  是否真在眺望远方星空的时候,望不见彼此心灵的彼岸?是否在缅怀岁月的时候,看不清远山,看不清远山之巅的另一个真我!也许我错过一段季节,也许我迷失一段感情,费去了太多时光,耗尽所有力量,被那层迷雾般的感情迷惑,解不开那个结,走不出那张细细密密的网。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走过冬季,走过夏季,走进阳光,驻足这驿站于一种沉痛姿势漂泊流浪时,才慢慢明白:往事,永远在时间之外,,风景永远在围墙之外……

  背起行囊,慢慢去追逐,感恩窗外的阳光,感悟这方洞开的天空,给我带来的一切一切,回首已不在……

【教师的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的随笔09-30

教师的随笔04-11

教师随笔04-09

高中教师随笔02-18

【精】教师的随笔01-06

【热】教师的随笔01-06

教师的随笔【热门】01-06

资源教师随笔01-07

教师的教学随笔10-01

中班教师随笔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