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3-04-10 15:08: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科学故事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故事读后感

科学故事读后感1

  从小到大科学家的故事我们听的很多啦!在家时爸爸妈妈给我们讲,在校时老师给我们讲,这学期我就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一本书,可每一回,读后的感觉都不一样。

  这本书里一共介绍了53位伟大的科学家,有古代和现代的,有东方和西方的,他们就像璀璨的明珠被记载到历史的长河中。

  居里夫人原名叫玛丽,是波兰人,她从小失去母亲,锻炼出了坚强的性格,学习认真刻苦,经常考第一,28岁时,她与居里结婚,开始了科学研究,主要研究的`是铀射线,从而发现了镭,并且把它提炼出来,他们买不起含镭的铀矿石,只好利用沥青的残渣提炼,熬出0.12克的氧化镭,并精确的测得了它的原子量,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1911年,居里夫人忍着失去丈夫的悲痛,继续科研,用钋、镭研究出了纯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她获奖的钱捐给了贫困的学生,居里夫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我觉得《科学家的故事》是本好书,里面既名词解释,也有细节描写,我要逐一认真阅读,让科学家的优秀品质,鼓励我成长。

科学故事读后感2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科学家经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成功的事情。

  这本书既给我了知识,又教育了我,比如诺贝尔拼命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阿基米德到死还想着帮人们解开未解开的难题的品质等。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牛顿,他生在意大利,是一个近代科学历史上的经典的物理学的大师,他曾发现了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他还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对光的分解研究,打开了近代光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对以后人们研究光时作出了很大的帮助。

  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真了令我感到敬佩: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点事出去了,临走前叫牛顿煮鸡蛋吃。等到老太太回来后,问牛顿鸡蛋煮好了没有,牛顿边工作边说煮好了。等她掀开锅盖一看,被惊呆了。原来因为牛顿忙于计算,错把怀表当成鸡蛋放进锅里去煮了!

  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没事时也读读这本《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故事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叶永烈讲述科学家的故事100个》这本书这100个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它告诉我每个科学家经历的困难和挫折,并让我知道了勤奋,惜时如金的科学家法布尔、牛顿;勇敢、知难而进的科学家哥白尼、诺贝尔;谦逊而永不满足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科学家故事100个》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讲了100个关于科学家的故事。

  书中有个故事叫“从‘朝三暮四’到专心致志”,主要讲了法国的拉马克,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梦想,当将军、金融家、音乐家、医生……然而,由于他朝三暮四,最终都没有成功。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良师,让他做生物学家。

  从此他就开始研究生物这门学科。

  渐渐的迷上了生物学,他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植物学,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论,被人们称为“拉马克学说”他的'一生在贫穷和冷漠中度过,他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科学,把个人的悲痛辛苦都置之度外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多么勇敢,知难而进;多么谦逊,永不满足;多么如学,孜孜不倦;多么坚定,捍卫真理……让我们一起学习科学家们的种种优秀品质吧!让我们一起向科学的高峰进军吧!。

科学故事读后感4

  这几天,我读完了《科学家的成才故事》,合上书,深有感触。

  这本书讲述了张衡、华佗、华罗庚、阿基米德、达尔文等一百位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介绍了他们的生活历程。让我感受了他们的奋斗和成功经验。

  这本书里一百位科学家,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华罗庚,他是数学上的强者。华罗庚学数学着了迷,他退学后,一边帮助爸爸看守小店,一边做数学题。有一次,一位顾客来买一包纸,顾客问:“这个多少钱?”华罗庚头也没抬说:“8687!”顾客吓了一跳:“啊?怎么这么贵呀?”华罗庚这才回过神来,如梦初醒。原来,华罗庚在算一道数学题,他还以为人家问他结果是多少,他把结果给报了上去,怪不得邻居们都叫他“罗呆子”。

  读到此处,我不禁想到:正是因为华罗庚有这种“呆子”的`精神,所以才在数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智力水平都是相当的,但我们为什么没能取得像华罗庚那样的成就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动学习、认真钻研的精神。

  在平时,我也很喜欢数学,但我只满足于完成老师的作业,平时不愿意多做一道题目,缺少华罗庚这种学习的精神。除非爸爸命令我做,我才做一两道题,拿到一些比较难的题目,我也会思考,但不会像华罗庚那样痴迷。我想:这正是我和华罗庚之间的差距。

  当然这本书里还有许许多多名人的故事,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不管是哪个科学家,都是认真学习才取得伟大成就的。所以,我也一定要努力学习,以后也做一名科学家。

科学故事读后感5

  叶永烈写的《科学家故事100个》讲述了科学家的光荣历史,想听听其中的两位吗?来吧!

  先来说说”数学怪人“陈景润吧

  陈 景 润 和一般人比是有一些奇怪, 景润衣着随便,常常过了吃饭的时间才去,饿了,就那个冷馒头,舀点蒸馒头锅里的.开水,一边嚼,一边喝。如此看来陈景润废寝忘食,十分勤奋,由此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陈景润也很善良,他工作了5个月,收入1万美元,他只用了2500美元,其中1800美元用于房租,收电费等,700美元用于伙食、买药和零用,剩余的7500美元给了国家,初次之外,他也很爱读书,他说过我非常想静下来读书,不然,我就要落后了,就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了!你说说数学家陈景润是不是个”数学怪人“?

  好了,现在来说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戴草帽的博士——爱因斯坦。你看了题目肯定会好奇,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戴草帽的博士呢?来看看,瑞士日内大瓦大学建350周年,要给上百个科学家颁发博士帽。

  每个人都穿燕尾服或实际金长袍。可他却只穿普通衣,戴草帽,由此你知道为什么了吧?爱因斯坦说等你们到60岁,你们就会珍惜能有你支配的每一分钟!看出爱因斯坦十分珍惜时间。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科学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他们的可贵品质。

科学故事读后感6

  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要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前进,总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些道理。

  这本书里面讲了李时珍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毕昇在几个月内制成了几万个“活字”。祖冲之废寝忘食地算“圆周率”,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牛顿因被苹果砸到,才发现“万有引力”。爱迪生凭着心思细腻和心灵手巧,平均每十五天就发明一样东西。在这里我最喜欢的科学家是爱迪生和竺可祯,爱迪生他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凭着不懈地努力,最终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也因为有了他,世界才充满了亮光。中国气象之父——竺可祯,从小聪明好学,在美国留学八年,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培养了我国第一代气象学和地理学家。在他的'努力下,我国从一个气象台都没有,到先后建立了40多个气象台和100多个雨量观察站。

  从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让我明白了,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努力而诞生的。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努力超越自我,永不言败、永远向前的人。加油吧!

科学故事读后感7

  看了《科学家的故事》中介绍我国著名铁路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铁路桥梁专家,他曾主持建造了杭州的钱塘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茅以升从小就很聪明,上学的时候他就对数学有着特殊的偏好,据说他能一口气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多位的数字。要说他立志当桥梁专家的事,那是在茅以升上中学的时候,在他的家乡发生了一起“文德桥倒塌”的事故。当时在桥上行走的人都掉进了河里,死了很多无辜的生命。茅以升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痛心,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建一座坚固的'桥。后来,茅以升终于学有所成,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远渡重洋去了国外留学。回国后他被请去作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师。就这样在茅以升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终于建成了钱塘江大桥,他的设计图纸被美国桥梁设计专家华德尔博士看了后赞不绝口。

  我读完茅以升教授的故事后,深深为他刻苦求知的精神和为国争光的品格所打动,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学习中不怕苦、不怕累,勤于思考。长大以后也像茅以升教授那样为国争光。

科学故事读后感8

  假期时,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不光我爱看,我的爸爸妈妈也喜爱看。

  《科学家的故事》讲了许多科学家从小到大的故事和经历。其中有许多我国近代科学家,如:袁隆平、华罗庚等。他们都为我国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袁隆平是一名水稻杂交专家。他生长于大城市,为什么会选取农业呢?原来那里也有一个故事:小学时,老师领同学们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鲜花盛开,袁隆平想:如果长大后能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该多好。这件事使袁隆平最终选取了农业。

  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小时候,父亲让华罗庚学算命,可他七算八算,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于是,又专攻数学。他自小爱解难题,有一次他居然发现大学教授苏家驹解错了题。他就写了一篇论文,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之后,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发现了这个奇才,就把他请到清华大学来,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华罗庚写了不少著作,成了一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小时候虽然买不起书,上不起学,甚至被别人耻笑,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对知识的`渴求,而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最终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想想此刻的我们,不仅仅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更有专门的老师教导。我们的学习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啊!我们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科学故事读后感9

  假期里,我读了《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面有古代科学家、近代科学家。

  这本书里我喜欢很多故事,最喜欢的故事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毕昇小事有家里很穷,上不了学,他就在学堂外面听老师上课,到书坊雕刻厂看匠人刻雕版。15岁时能写一手好字,他父亲把他送到书坊当学徒,毕昇在长期的雕刻实践中认识到需要更简便的方法。有一天,他受到启发,一本书中很多重复的,如果可以拼凑起来就更好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赞同。于是,毕昇就开始认真地雕刻起字来,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常用的3000多个字刻好。他的实验成功了,可是后来这些字越来越模糊了,毕昇听说离京城不远的地方有很硬的`胶泥,于是他又开始重新雕刻实验,最后他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竺可桢也是了不起的科学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中国建立了测雨量的气象站和测量天气预报的方法。

  还有很多科学家,他们大多都是从贫困中出来的。他们在取得成功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医学家,在条件那么落后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取得世界上的先进,真了不起。现在的科学家一般都有国外求学的经历,一是说明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好,还有就是他们学了比较先进的知识。读了这么多科学家的故事,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国古代的科学那么先进,而到后来却那么落后呢?我要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

科学故事读后感10

  我喜欢的一本科学漫画书叫作《南极大冒险》,这本书里一共讲了16个有趣的科学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3个故事是:求生王子,美丽的极光和破碎的'冰山。

  “求生王子”讲的是一群孩子到南极探险,因为遇到海市蜃楼迷路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海市蜃楼的种类和形成原理,它不只是在沙漠或者海上才会发生,在南极也会出现。

  “美丽的极光”这个故事讲述了关于极光的科学知识。我们所知的太阳风被地球的磁场阻挡后,会与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撞击产生光束,那个光束就是“极光”。极光会因为空气成分不同,产生不同形态和颜色的极光,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颜色多彩多姿。

  “破碎的冰山”里讲了一群探险的孩子们坐着漂浮的冰山去探险,结果冰山撞到暗礁,裂成了两半。故事里介绍了水结成冰的科学知识,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所以冰在水里能浮起来。在这个故事里我还学会了一个词“冰山一角”用来形容整件事情的一小部分。

  《南极大冒险》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我非常喜欢看。

科学故事读后感11

  国庆长假我读了《外国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打动了我的心,使我受益匪浅。其中,牛顿的故事使我最受感动。

  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生下来就失去了父亲。牛顿小时候非常热爱大自然,也非常喜欢做小制作,上小学时因为经常做小制作,耽误了学业,到中学时就知道努力学习了,因为他知道只有足够的知识,才能指导他的发明创造。有一段时间牛顿经常去格兰瑟姆镇的野地里观察风力和风向,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经历了许多次风车模型的改进,终于做好了一个非常美观的风车模型。其实,在他每个成功实验的背后,都有失败的教训。读了这个故事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我要学习他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它,而不是放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现在我们小学生的条件比牛顿要优越得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学习呢?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科学故事读后感12

  今天爸爸和我一起读了科学家的几个故事,我知道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涌现的很多杰出人物,其中最耀眼的`就是科学家们。这些科学家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发明家爱迪生,他的一些重要发明,包括电灯,电话机,有声电影,他是从小就是思考问题,不停地提问题,有不明白的,就自己动手自己验证。宇宙之谜的探索者霍金,小时很爱动脑筋,做作业时,最不喜欢别人在旁提示,无论多难的题,他都要独立去完成。有一次老师留了13道相当难的习题让同学们去做,有几个人费了好大劲才做出一道,多数人都泄气了,而霍金一口气做出了10道,还感到非常遗憾。霍金这种不怕困难、独立学习、爱动脑筋的好品质,是需要我学习的。此外,还有有勤勉敬业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思想超越时代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能工巧匠的祖师鲁班;还有令人敬仰的全才张衡;外科的祖师华佗。

  读了《科学家的故事》不但学到了知识,还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家从小爱学习、爱读书,对科学都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总能坚持不懈,直到成功为止。我要向科学家们学习。

科学故事读后感13

  最近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一书,里面讲了很多科学家成名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这些科学家大多数都是在贫穷的家庭中长大的,贫穷不能阻挡他们求学的脚步,个个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其中我最喜爱和敬佩的就是中国第一位铁路学家——詹天佑。詹天佑爷爷对工作的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怕困难、一丝不苟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詹天佑爷爷是我国最杰出的铁路专家之一,他做事认真,从来不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弄懂。那个时代中国铁路公司在外国的控制之下,外国人也不把中国人放在眼底,詹天佑爷爷非常气愤。他为了证明中国人的`实力,刻苦钻研。京张铁路就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总工程师就是詹天佑爷爷,他为了这条铁路在峭壁上精心测量,定点制图,翻山越岭,不畏风雨。最终凭着自己的努力,建成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不仅给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还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詹天佑爷爷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刻苦专研的精神,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他的远大胸怀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大大灭了帝国主义威风,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我为中国有这样的铁路专家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今后更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攀登科学高峰,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国家争光,为人民长志气。我更要象詹天佑爷爷那样,热爱祖国,把爱国主义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科学故事读后感14

  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创新故事读本,我非常喜欢。在这本书上,我了解到现在使用的许多物品,都是前人动脑子创新出来的。我最喜欢看的一篇是《课堂上的发现》。

  《课堂上的发现》写的.是400年前的创新故事。有医生找到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恳请他想个办法,能准确测量发烧病人的体温。

  于是,伽利略花了很多时间来发明这个测量体温的仪器。

  一天,在实验课上,伽利略问学生:“当水开了以后,为什么他会上升呢?”“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当水的温度升高时它的体积会增大,水就会膨胀、上升。相反,如果水冷却了,它的体积就会缩小,水就会下降。”一个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这对伽利略来说,就像是一道闪电照亮了夜空。他兴奋地想:液体和气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体积也会随之而改变。那么,从它们的体积变化,不是也能测出温度的变化么?

  根据这一思路,1592年,伽利略终于成功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支体温计,它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看完这本书,我有很多感触。第一,创新先要学习很多知识,医生找伽利略是因为他知识丰富;第二,创新需要勤动脑多思考,伽利略有了制作温度计的想法后,花了很多时间思考,之后学生的回答才启发了他的灵感;第三,创新还需要决心和勇气才能将想法变成现实,在制作温度计的过程中,伽利略碰到很多困难,是他的决心和勇气帮助他最终实现目标。

科学故事读后感15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本。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几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昆虫学家达尔文。达尔文发现的进化论打破了生物学中被神学盘踞的最后一个顽固堡垒,推翻了那种把物种看做是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观点,给生物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场革命。100多年来,达尔文的进化论经受住了种种考验,而且它还不断地从现代化科学的发展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完善与生物在进化一样,进化论也在进化。

  第二位科学家是牛顿。牛顿在1704年出版了重新整理起来的巨著——。在这期间,他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他还运用光学研究的`成果,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开拓了人类的视野。

  第三位科学家是爱迪生。19世纪70年代,发明电灯的条件日趋成熟,就在这时,爱迪生参加了研究电灯的工作。爱迪生认为,弧光灯刺眼,用做家庭照明不太合适;白炽灯造价低廉,光线明亮而又柔和,要研究电力照明,就要向这方面努力。最后,爱迪生经过上千上万次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看了这三位科学家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持之以恒,善于发现,热爱探索的品质。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班陈银海的身影,他没有半途而废,一直坚持着跑完了1500米。多了不起呀!

  这三位科学家,爱发现,爱钻研,不放弃的精神令我敬佩!

【科学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科学教学的小故事08-18

科学家们的故事11-28

古代科学家故事08-14

科学名人的小故事10-08

《科学故事》读后感10-02

科学家们的小故事08-14

有关科学家的真实故事08-27

科学家经典励志故事大全10-08

历史科学家张衡的故事12-11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