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时间:2023-03-24 17:13: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百年孤独》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没有序言的书。因为没有序所以整本书唯一给出的概括就是“百年孤独”。“百年”与“孤独”。

  “孤独”

  其实我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在这个家族身上,比起孤独,我感觉到的更多的是固执。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沉醉于自己虚无飘渺的幻想中,乌苏尔拉想振新家业,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醉心于情欲,阿玛兰妲拼尽全力组织蕾贝卡的婚礼最后却拒绝了与皮埃特罗·克雷斯的求婚……一代又一代,他们达成妥协,却鲜少有理解,直至死亡。他们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偏偏又无法放下也不可能放下与其他人尤其是自己家人与情人的联系。一个学美术的朋友这么和我说过:“我感到孤独的时候,觉得墙是单独的,椅子是单独的,我也是,一切都是完全立体的,构不成一个画面。”

  百年孤独里的人物也是这样。可他们偏偏放在了一起,离得那么近。尤其是奥雷利亚诺上校。他从开篇第一个词开始出场,横跨大本书。当他死的时候,马尔克斯的妻子发现他在床上哭了两个小时。他是这本书中最孤独最有代表性的角色。他和身边的人没有共同点——除了孤独,而孤独是不能相互理解的。上校也是个很固执的人。然而他们的`固执又不同于堂吉诃德的固执。堂吉诃德是为了他骑士的梦想去奋斗的,虽然他人在这种荒诞的牺牲中根本瞧不出意义来。但对他来说那是个崇高的目标,他真的热爱骑士事业,所以他从未亲自品尝过孤独,他的孤独是由塞万提斯来品尝的。但奥雷利亚诺上校的固执却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自负,也许天性使然,但有一点,他的生存从来都没有特定的目的性。“我们打了那么多仗,就争取到没让人把房子漆成蓝色。”他不知道为何而战。然而他又没有一丝犹豫地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就像他晚年固执的做小金鱼,做到25条就融掉,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堂吉诃德是荒诞的前进,只是旁人看不出意义,而他是荒诞的循环,连自己也瞧不出意义来,宛如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将巨石推上山顶,重复的无意义的劳动。然而西西弗斯这么做是因为众神的惩罚,而奥雷利亚诺上校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阿玛兰妲晚年也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缝纫,缝好了又拆掉。他们的重复,究竟是为了逃避孤独,还是为了维持孤独,来维持自己的自尊?然而他们的自尊却又来自于自卑。上校用一个有一个决绝的命令来掩饰他内心的无力感。于是他们被囚禁在这可笑却无法摆脱的孤独中。

  “百年”

  又一个关键词,因为百年,所以漫长;也因为百年,所以有限。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马尔克斯费劲心机去描写布恩迪亚家循环的魔咒,人物日复一日重复的行为,相似的名字,相近的性格与命运……漫长百年中不断的循环往复,最后偏偏说“羊皮纸上记载的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出现,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来终结这一切?也许只有死亡才能结束孤独?

  可当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照妻子话向窗外望去的时候,他看到两个孩子赤脚待在阳光曝晒的菜园里,某种神秘而明晰的力量将他从虚无缥缈的拉扯下来,带领他的孩子去看望冰块。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行刑队的时候,仍将会回想起父亲打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也许那是他童年里唯一温暖的记忆,虽然那时他还分不清冷热。我想这种温情可能是唯一能战胜孤独的东西。但比起将爱作为解决孤独的药方,马尔克斯让它变成一种更加深刻的孤独。想爱而不敢却不能,恰恰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马尔克斯描绘了彻骨的孤独与温暖的人情,却不会给我们解决孤独的办法。但我们注定会去反抗,就像注定的孤独。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

  初读《百年孤独》的前几章时,浑然摸不到头脑,这个家族起始者对于那些玄之又玄的科学的渴求,神秘的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在书本的最开始,作者就将这个神秘家族展现了它光怪淋漓的一角。就这样带着三分好奇,一章一章读了下去,在看到那句“这个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陡然意识到,这本书就这样结束了。

  在看完全书的第一时间,涌上来的是困惑。就这样结束了?纷乱的人物关系和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戛然而止。那些个奥雷连诺和阿卡蒂奥们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连同着马孔多,似乎它从未存在过一样。困惑过后,我也试着纵观整篇文章,这个家族七代的纠葛,它的男人们无一例外有两个名字,最初的两个孩子,就像大树分出的两个枝丫,伸向不同的方向,而他们各自的后代身上,多多少少有前人的影子。奥雷连诺带着一种神秘感,他的预感,他的起义,他的妥协,他的孤独。这样的人物天生就有独特的吸引力。他像是一个聪颖而胸怀天下的少年,在生活中苦苦坚守着自己的'棱角,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已经忘却了坚守的理由。于是他妥协了。最令我难忘的是,当他看到一个警士那样轻易杀死了一个少年和他的祖父时,年少的锐气似乎又回到了那具残烛之躯。就像那是看到一个被狗咬伤的妇人被枪托打死时那样,他想要推翻这错误的一切,可是他已不是当年那个少年。这是他最后的傲气,像是回光返照一般,他的生命颓靡在一只只铸好又熔化的金鱼中。

  而阿卡蒂奥,我的印象不深,可能是我更喜欢奥雷连诺一些。读完一遍,对于几个阿卡蒂奥中印象相对深刻一些的是那位迎娶舞会的“女王”,结婚后却和情妇厮守,对女儿疼爱有加的男子,虽然他以奥雷连诺为名,但我执着的认为,他和他的兄弟的名字被安放错了。他是一个阿卡蒂奥,带着几分莽撞,几分愚钝,还有几分柔情的男人。最令我为之动容的就是在马孔多漫长的大雨笼罩过后,他从以前的奢靡富贵的云端跌落,然而却和情妇一起供养妻子,无论这是出于愧疚还是什么,读到他俩变卖财物也要给妻子送去食物时,这个男人的形象圆满了。最终,他践行了他的承诺——死在家中。

  然后是这个家里的女人们,从不知究竟活了多久的乌苏娜,到意外暴亡小姑娘雷麦黛丝,还有相互怨恨着的蕾贝卡和阿玛兰塔,飞到空中消失了的俏姑娘雷麦黛丝……一定还要有那个虽没有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却和布恩蒂亚家族数代纠葛的皮拉.苔列娜。这些女人演绎出的故事毫不逊色。她们令人敬佩,惹人怜爱,受人追捧,使人垂泪。如果说布恩蒂亚的女人和男人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恐怕正应了文章的题目——孤独。

  孤独,似乎已经成了布恩蒂亚家族中的遗传基因,根植于每一代人的血脉中。霍是孤独的,家人无法理解他的追求与痛苦,最终连心也被捆绑在树上;乌苏娜是孤独的,她勉力维持这个家族,漫长的岁月却让她看着一个个孩子离她而去,走上殊途;每一代的奥雷连诺和阿卡蒂奥是孤独的,他们所追寻的都遥不可及,他们不是死于非命,便是在孤寂中自我放逐;俏姑娘是孤独的,她美丽动人而特立独行,随风而飞是否是她对孤独的反抗……

  看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后,那种孤独似乎就更深沉了,它不仅根植于血脉,更是深深扎根在那片土地。不仅是孤独,马孔多的兴衰历史,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那些荒诞的故事,我们在历史课本里可能就会找到相似的事例。那些故事,不是死的故事,而是活生生的有灵魂的。有句话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书也是这样吧,每一个故事来自最真实的生活,但它也没有局限于生活。这样的书任时光流逝而不褪色,沉淀成一部经典。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3

  百年孤独,书读过半,孤独之感,力透纸背。

  先说说第一代人物,马孔多的开拓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不知是才智超人,还是不应该生在那个年代,这位天才人物最后被人们认为疯了,绑在栗树下,用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和自己对话,孤单影只数十年。接近生命终点时,家人把他抬进家里,可次日清晨,床上不见踪影,他又回到了“孤独”的栗树下。他死后,有这么一段意境精美的文字“木匠开始为他量身打造棺材,他们透过窗户,看见无数小黄花如细雨缤纷飘落。花雨在镇上落了一整夜……如此多的花朵自天而降,天亮时大街小巷都覆上了一层绵密的花毯,人们得用铲子耙子清理出通道才能出殡”。不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栗树下几十年是否真的孤独,不过去往天堂的路上他一定不孤独。

  再来说说两个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丽贝卡和阿玛兰妲,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也是一对情敌。

  丽贝卡天生丽质,热情奔放,但自小缺乏安全感,有吃泥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丈夫死后,独自居住,从不出门,所有人都以为她已经去世。但其实并没有,当有人再看到她时,有这样一段描写:“铰链因锈蚀而断裂,门板靠成团的蛛蛛网勉强支撑,窗框受潮卡死,地面长满杂草野花,其间裂缝成为蜥蜴和各种爬虫的巢穴,一切似乎都证明这里至少有半个世纪没人居住过……她穿着上个世纪的衣服,光秃的头顶上稀疏几根黄发,一双大眼睛仍残存着昔日的美丽,只是最后的希望之光已在其间熄灭,脸上的皮肤因孤寂而干裂……”。前书还是美少女,再现已是枯槁妪,其情其景,震慑人心。就是这样的孤独,当乌尔苏拉要接她回家时,丽贝卡断然拒绝,不愿放弃她的孤独特权。

  阿玛兰妲是一个思想和行动十分矛盾的`人。她和丽贝卡都爱上了钢琴调音师克里斯皮,为了阻止他们结婚,甚至给丽贝卡下毒,结果误杀了已怀双胞胎的嫂子蕾梅黛丝。而当丽贝卡放弃了克里斯皮,阿玛兰妲又拒绝克里斯皮的求婚,导致其绝望自杀。小说关于阿玛兰妲的死亡过程也是动人心魄的。死之前,她见过死神。死神告诉她开始为自己缝制寿衣,并说她会死在寿衣完工的当天晚上。为了拖延时间,争取死在丽贝卡之后,她织了拆,拆了织,耗费了四年时间还没有缝制完寿衣。但后来意识到,要将活计拖到丽贝卡死后是不可能的,于是反而加快了进度。完成寿衣最后一针后,她以最平常的口气宣告自己将死于当晚。在四年多为死亡准备的漫长而孤独的过程中,她获得了这样的领悟:“在崭新的光芒下重建世界,平静地唤回傍晚时皮埃特罗·克里斯皮身上的薰衣草味道,并且将丽贝卡救出悲惨的境地”,这不是出于爱也不是出于恨,而是源自孤独中的深切理解。

  最后说说乌尔苏拉,小说的灵魂人物,可以用很多词汇来形容她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正直、实干、睿智、富有活力等等。晚年后,她眼睛几乎失明,在黑暗的孤独中,她透过了表象,看清了本质,获得了非凡的洞察力。她意识到“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并非像她想的那样……,实际上他从未爱过任何人,包括妻子蕾梅黛丝和一夜风流后随即从他生命中消失的无数女人,更不必提他的儿子们……”,最终她得出结论“自己不惜为他付出生命的这个儿子,不过是个无力去爱的人;对于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发现她才是世上从未有过的最温柔的女人,她对丽贝卡和情人的报复折磨,不是出于怨毒,而是无法战胜的胆怯与恐惧;对于丽贝卡,乌尔苏拉意识到,虽然她流淌的是陌生人的血液,从未喝过自己的奶水,但她所拥有的冲动心性、炽热情欲、无畏勇气,正是乌尔苏拉的,也是乌尔苏拉希望自己后代具备的品质。

  孤独之词,听之戚戚,实则有静心思考,深度反思之意,当珍惜尊崇。最后引用叔本华的一句箴言作为结语一起分享: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4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使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写到这七代人如何从一无所有到飞黄腾达再到衰败没落,也写到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

  故事的开头这么描述: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神奇的一句话,竟然把昨天、今天、明天都写在一起。

  而我可能会这么描述:多年以后,当困意来袭,我将会回想起在一个寂寥的午夜或凌晨我合上《百年孤独》之后那种难以名状的情绪。

  此后中国读者这么描述:多年之后,当中国作家写下自己小说开头的时候,将会回想起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正如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深受其影响,在看了《百年孤独》后,大叫“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甚至叹息道:

  我读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

  紧接着感觉到遗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

  很多人第一遍阅读时表示看不懂,纠结于人物间的复杂关系,纠结于时间线的.不断跳跃,但发现作为睡前读物竟然有惊人的催眠效果。

  但其实把握好“孤独”和“魔幻”两个核心即可,其他的不必过分纠结。

  相似的人,相似的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漫长历史上,七代人有一个重复命名的传统。

  后代如果是男孩要么叫奥雷里亚诺,要么叫何塞·阿尔卡蒂奥。而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如果是女孩则叫蕾梅黛丝,极其美丽,却又天真,一方面被认为智力发育迟缓,另一方面却又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

  家族的第一代人,在马孔多建立了村庄,并创立了布恩迪亚家族。

  家族最后一代人,虽然破译了羊皮卷,却没能扭转家族孤独的命运。

  对于布恩迪亚家族来说,七代人如此繁多,其结局却又如此相似,也许唯有孤独才永恒。

  对于马孔多村庄来说,百年的历史,其宿命却是一夜被抹去,体现了真正的百年孤独。

  因为孤独,所以魔幻

  布恩迪亚这个百年家族,直到他们的第七代出世,每个人都很孤独,都是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内心没有人走进,才使得一个个人在这个大家庭里干出很多魔幻又匪夷所思的事情。

  因为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而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故事的魔幻一方面体现在人物的行为和安排上。在阅读时,经常你的印象里他已经死掉了,可是在今天的情节中他又再次出现了。

  正如文中说的: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

  另一方面又体现在外部环境上。但这种魔幻又让人觉得很真实,细细品来并不突兀。

  唯有孤独永恒

  整个家族与孤独抗争了整整一百年,却始终不得要领,不懂如何摆脱这种孤独,最终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而书中也暗示了:摆脱孤独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有爱情”。

  正如人总是要找和自己灵魂相似的人!找个懂得自己内心的人,因为爱情需要心灵上的相通。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而从茫茫宇宙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孤独的。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而人生的秘诀不是别的,是跟孤独签订体面的协议。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5

  这是一个充满神奇与狂欢的故事,是现实世界及其困境、迷信的一面镜子;它也是一个充满虚构的世界,吸引每一位读者步入浮想联翩的幻境。这部作品采取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把现实和幻想、直叙与讽喻、写实和夸张结合起来,加上《圣经》和印第安人的一些神话和传说故事,无异绘出“一幅巨型壁画”,但却再现了活生生的现实。

  一部《百年孤独》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小说其实一直在交错两个主题:孤独和宿命。一方面,以乌苏娜为代表的几个长寿的女人,代表一种神秘力量,一种历史的见证,一种家族的延续;另一方面,第三代阿卡迪奥为对称,第四代的孪生兄弟简直就是第二代的兄弟俩的翻版,这象征着一种命运的轮回,一种注定无法改变的轮回。而这种烙自家族徽记和生理本能的内驱力还鲜明地表现在这个家族人之间的'xx冲动和论理规范的禁忌之间造成的紧张关系。即使是看上去最高尚最理性的奥雷连诺上校,也在数十年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涯里留下十七个私生子;而第四代奥雷连诺第二更是将这种情欲发泄到及至,并且神秘的引起了牲畜繁殖力的亢奋。到了最后,这种盲目的本能冲动到第五代阿玛兰塔·乌苏娜和第六代小奥雷连诺身上彻底的无阻挡的爆发出来,这种被压抑了几代的xx冲动如决堤的洪水淹没了家族的一切。马尔克斯自己在解释这部作品的人物的孤独性时,曾认为“布恩蒂亚整个家族都不懂得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作者的观点似乎是无可置疑的正确的。

  但是时间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拥有孤独,我们让孤独流淌在时间中。

  然而,小说的一切悲惨结局皆源于马孔多居民的落后、愚昧。他们不是面向过去,追怀昔日的宁静与淡薄,就是关在小屋里,沉湎于毫无意义的“制小金鱼”、“织裹尸布”、“修破门窗”、“洗澡”等等。因此,他们只能等待着“猪尾巴”的重现。

  看似荒诞的一个家族其实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历史。这一个家族的孤独与苦难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与血泪。拉丁美洲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历史悠久的古代神话,原始古朴的印第安习俗,混杂的种族和宗教,偏僻落后的乡村生活,现代时髦的都市文明雨季激烈动荡的政局,所有这些因素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梦幻的历史与神奇的现实巧妙地融为一体。而正是这种神奇的不可信的现实,让拉丁美洲处于独孤的氛围之中。当你真正了解那一段历史,你会发现《百年孤独》是一本透过哈哈镜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诗,他所揭出的不是单纯的生活,而是表层下面一些更深刻的东西,不被理解的人,无法联合的力量。这种孤僻贯穿了这本书。正如书中最后所说,“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出现第二次了。”这正是作者对自己的出生地的希望或应说是绝望。

  这也是一部极具现实批判意义的小说。译者的后记中写到,“这部小说是一部反帝、反封建、反独裁、反保守的作品。”作者把时间写的很混乱,让读者从一个个的片段里找寻故事的连接点。书的一开头就连用两个很多年,把读者拉到沉重的历史面前。让人看书的心情变得沉重。我不知道作者描写布恩地亚家族的时候有没有一丝同情。他们七代人没有一个人懂得爱,最后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爱的结晶,却是整个家族毁灭的开始。作者在书中作了很多这样的描写。这些带有真实性的夸张,读来不免让人陷入深思。也就觉得作品充满了无限的凄凉。

  “多年以后……当……准会……”这就是马尔克斯向我们展示的时间魔法。

  他的小说,满足了我们永不餍足的想象需求;只有在他的小说里,我们才能体验到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什么高于现实也高于幻想。有时想象,如果生活真的如他所描写的一般,人类会不会活得更真实、更单纯、更可爱?

  读《百年孤独》,从来只有一个感觉:但愿长醉不愿醒。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6

  花了很短的时间,就把《百年孤独》看完了。感觉自己看书总是在追着情节走,不是太注重书所传达的情感。所以,这次也不例外。看完之后,书里的孤独压得我踹不过气来,孤独从每一个字里透出来,从每一个人物的眼神里透出来。很想写些什么,但脑海之中竟然没有丝毫话语想说,感觉浑浑噩噩的什么也做不了,自己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孤独当中,就如书里的何塞·阿卡蒂奥,糊里糊涂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即使他是多么的感情炽热!

  去找了一些书评,看了别人的感想,才能慢慢写出些字来!“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话在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次,同时也是句很神奇精巧的开场白,“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隐藏着一种深沉的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却又凭借着巧妙的时空交错形成了巨大的悬疑”有人如是说。小说的风格,不是很能说清楚,里面有各种荒诞离奇的情节,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的不停倒叙,这些都很是让人头大,理不清思绪。百年孤独里的跌但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总是隔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时,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墙淋得模糊。“也许,从上帝将布恩地亚的名字赐予这个家族,他们便注定了孤独”,布恩蒂亚家族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体,“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别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神情”,从家族第一个何塞·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校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尔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黛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奥雷良诺第二。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孤独,逐渐的,有人在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个何赛·阿卡迪奥、梅梅;有人在对抗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丽贝卡,到最后仍然咬着手指执着地不肯死去;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独,可却无能为力,比如阿兰玛妲;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比如乌尔苏拉,比如天使姑娘雷梅黛丝;还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为时已晚,比如上校奥雷良诺。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

  “人注定是孤独的,人与人的交往都隔了一堵厚厚的墙。理解注定成为不可能,人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得到了它馈赠的礼物——孤独”,萨特如是说。看了这句话,也更赞同王菲的《我也不想这样》中“反正最后每个人都孤独,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恋还是相爱,到最后会发现不管是需求还是被需求,心灵永远都要有自己的空间。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难免孤独。你我都是一条直线,有人与我永远很近但永远不能相交;而相交后的两条线必然愈行愈远”。孤独,对于我,究竟又意味着什么。是,此刻静静的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发呆?是,合上这本书之后再没有勇气翻开它?是。看书时即使胸中涌上无限悲哀也眼睛干涩,流不出一滴眼泪?我想我是害怕孤独的,也一直在逃避着孤独,却往往陷入更深的孤独。爱与心中最温柔的部分,都被遮掩的严严实实,再也出不来了!也许,每一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来宣泄自己的孤独,表面上的漠不关心,实际上内心深处,我们也渴望被爱,被认可,被同化,可惜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梦!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结束了?也许,这只是一个崭新的、灿烂如锦的、生机盎然的,爱情真诚无欺,幸福得以实现的乌托邦的开始?在那里,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家族最终会获得并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历史需要孤独,生命需要孤独,孤独值得思考一辈子!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7

  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抗虚无,却浑然不知这就是虚无本身。

  最近在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大学时看过,只是模糊的记着一代又一代人命运的轮回,在当时年纪,只是对布雷迪亚家族命运魔幻般的相似好奇,但当最近生活渐渐的感到无聊时,不知怎么又想起了这本记忆中有趣的书,买了回来。刚读之初,还是能被那种命运的变幻而吸引,可读着读着,心中生出越来越多的沉重,仿佛看到了这个家族都男人、女人们的疯癫都是在对抗些什么?而脑海里总能回起他们平静的时刻:阿尔卡蒂奥在被执行枪决的时候,他放下了一生的恐惧,可以平静的去回想自己的一生;贝丽卡当丈夫死去,将自己关在黑暗的屋子里,不再出门时,她也仿佛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找到了平静。那么又是什么让他们的疯癫回归到了平静?

  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这个人物,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马尔克斯是这么描述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早年沉迷于父亲留下的实验室中,熟练掌握了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后来参加革命军。他发动过三十二场武装起义,无一成功。他与17个女人生下17个儿子,一夜之间被逐个除掉,其中最年长的不到35岁。他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他有一次被人在咖啡里投毒,投入的马钱子足够毒死一匹马,但他仍然大难不死。他拒绝的共和国总统颁发的勋章。他官至革命军总司令,从南到北,自西向东都在他的统辖之下,他成为了最令政府恐惧的人物,但从不容许别人给他拍照。他放弃了战后的退休金,到晚年一直靠在马孔多作坊中制作小金鱼维持生计。经过了这一切,留下来的只有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孔多街道。”是的,他一生中留下的就是那些传奇的故事和一条他的名字的街道,再无其他。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就足够了,功名伟绩,不足以吗?可是,如果我们想象着进入到上校的内心,去品味他的灵魂,我想,有一种味道是最重的,那就是孤独!而且贯穿了整个家族一百年的历史。这也是马尔克斯想要表达的,或者是他的人生感悟:百年孤独。

  我们在上校的一生中,看不到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我们看不到那种在关系中体验到的狂喜与平静,而是由上校或者说他的家族在一代代的复制的过程中演绎成了疯狂。其实我们内心寻求的很简单,就是在爱人的怀里疯狂,哪怕只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拥抱。在两个相爱的人的生活中,这种疯狂最终会被软化,变成柔情、温情,生活的点滴,却处处发着璀璨的亮光。

  也许会有很多人反驳,上校离开他的村子,去建立马孔多,不就是一段不被接受的爱情吗?可是,让我们来看看。他和乌拉尔从出生起就被认为要在一起,并没有彼此的相遇时刻,仿佛就应该那样。而且在他们的一生中,唯一保持理智的就是乌拉尔,而上校一直疯狂着,以至于乌拉尔说出:“忘了你那些疯狂的新鲜玩意吧,还是管管你的孩子吧,瞧瞧他们,自生自灭,像驴子一样。”当何塞、布雷迪亚照妻子的话做了,向窗外看到了两个赤脚待在阳关里暴晒的菜园里的孩子时,他感觉从那一刻起他们才开始存在,从乌拉尔的咒语中诞生出来。”足以看见,上校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那个世界中没有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子。而他将一生都在这样的`世界里度过,这样的一生只能用两个词来概括:疯狂与孤独。并且像一个魔咒般在他的家族中延续着。他们越是疯狂的对抗虚无,他们越会感觉到孤独,世界在他们心里其实就是虚无的,因为他们的心里没有一个爱着的人居住着。或者说,其实在这个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唯一存在的只有人: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关系才是真实,其他的一切都是虚无!权力、金钱、豪宅、美女无一例外,如不相信,去问问那些时日无多的人,他们这一生,最看重的或者说最遗憾的是什么,他们的答案一定与某个人有关。

  我想,马孔多的百年孤独,有时也是我们的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8

  重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份沉甸甸的感受,小说中这些百年来轮回反复的故事,更像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走过的轮回反复的路,一切如《圣经》所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类从原点出发,最终走回原点,然而,时光飞逝圆亦非圆。

  在《百年孤独》这部庞杂的小说里,包含着众多的隐喻和哲思。马贡多,一个起点和终点。从出现这座新生的小镇那一刻起也就同时在它身上烙上了毁灭的印记。

  我所理解的无数个奥雷良诺,更像是人性中理性的那一部分,他们神情忧郁,目光锐利,思维敏捷,在关键时刻如同凶猛的野兽。而无数个霍塞。阿卡迪奥是人性中感性的一部分,他们身体强壮,感情冲动,具有激情,似乎永远有用不完的劲头。最初,他们被清晰地分为两部分,并且很容易区分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然而,慢慢地,这些与生俱来的特性在人类历史的行进中逐渐混淆,彼此交融,这像是人类孩子气地故意要与冥冥中主宰他们命运的神明抗争什么,奥雷良诺第二和霍塞。阿卡迪奥第二这对孪生兄弟彼此玩起了换名字的游戏,他们蒙骗了长辈,邻里,最后连自己也被蒙骗住了,但上帝是清醒的,在孪生兄弟死去的那一刻,依然没有逃脱命运在他们身上烙下的印记,换回本位,清楚地归入各自坟墓。

  乌苏拉,就像大地和母亲,人类的始祖,在她的身上有着坚忍,勤奋,朴实的品质。她以母性的威严和爱,用以维护着整个家族在传承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小说后半部分,乌苏拉的死,意味着人性中道德底线的'彻底崩溃。此时,看似繁华新生的家族时时隐藏着死亡的气息,这是走向毁灭的开始,而灭亡的速度将是惊人的。(这其实让我想到我们身处的时代,以及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与乌苏拉对应的是庇拉。特内拉,一个可以用纸牌预测事件的女人,她是潜藏在人性中最原始的一条蛇,她充满诱惑,欲望,赋予人类以唤醒本能的灵感和激情,是人类的另一个始祖,细想想几乎布恩蒂亚的所有子孙都与她有关,我所理解的她,是一位存在于我们自身的先知。而墨尔基阿德斯,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的预言家,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战争,变革,繁华,陨灭,在一个又一个印着布恩蒂亚家族符号的人物身上反复经历着,谁也无法解读这条生命链条中的密码,无法更改其中诡秘的程序。更令人感到荒诞的是,似乎生命被建立的同时,所具备的意义却是:最终被摧毁。马贡多风风雨雨的历史看起来有如上帝把玩在手掌中的一个虚幻世界的故事,这是上帝对人类的嘲讽还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写下的自我嘲讽?在人类终于解开预言家写在羊皮书上的百年预言的谜底时,也同时明白,原来,这一切只是曾经存在而以后再也不会重复的一个虚无。

  很喜欢马尔克斯这部小说的结尾部分……“这时候,奥雷良诺才发现阿玛兰塔、乌苏拉(他的恋人)原来不是他的姐妹,而是他的姑母。而弗朗西斯、德雷克袭击里奥阿查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血统迷宫中去寻找自己,直到生下那个终结家族的、神话般的动物为止。马贡多在《圣经》上记载的那种飓风的狂怒袭击,已经变成了四下抛洒灰尘和瓦砾的可怕旋涡。这时,奥雷良诺觉得这些内容太熟悉了,不想浪费时间,于是有跳过了十一页,开始译读有关他正在度过的这一刻的情况,他一面读,一面就过着这段时间,并预测自己在读完羊皮书后的情景,如同在照一面会话说的镜子。这时候,为了早些看到有关他死的预言,以便直到死的日期和死时的情景,他又跳过几页,但是,他还没有把最后一句话看完,就已经明白了,他从此再也不会离开这间屋子,因为这座幻影城在奥雷良诺、巴比罗尼亚译读出全本羊皮书的时刻,将被飓风刮走,并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9

  《百年孤独》,还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的艰涩难懂,人名如一串不可参透的密码一样,外国小说向来如此,俄罗斯的小说更甚,昵称与本名更是毫无相似之处,读起来遇到不熟悉的名字只能回头看看,很难坚持地把一本书看完。

  这应该是我自从高中以来第一次读完的一本外国名著,初中的时候似乎读的还要多一些,《海底两万里》、《致加西亚的信》、《八十天环游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等等,是在初中班主任的要求下啃完的。随着年纪的增加,读的中国文学的书籍愈多,《平凡的'世界》、《活着》、《人生》这种描述乡村的伤痕文学作品深受我的喜爱,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对于感情和对话的描写入骨三分,不知道胜过无病呻吟的《最小说》式的文学作品千百倍,也读过一些网络小说,最是推崇《雪中悍刀行》,烽火戏诸侯写小说,不流于表面,有古风遗韵。

  刘慈欣的《三体》更是堪称独步天下,拍案叫绝,天马行空,不绝于此。散文则不同,余光中是王勃般的才子,左手诗歌右手散文,《听听那冷雨》在我心中可以媲美《滕王阁序》,余秋雨褒贬不一,中学的时候没有钱,买不得《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这些单行本,当时有十五块钱一本的《余秋雨作品集》,纸质很薄,印刷很差,还有一种刺鼻的化工气味久散不去,但胜在价格实惠,内容充实,于是我翻来覆去的读,伴我度过了中学的时光,最近读季羡林,杨绛,两位老人的散文苦心经营,语言质朴,加以为人谦虚,诚实不二,因此不在乎世俗评价,敢写敢说,让我这个后生钦佩不已。关于中国文学的一些粗陋见解,实在不能登大雅之堂,说了这么多不过是想说一件事,在我许久不碰外国书籍以后,受季羡林老师的书中指点,“年轻人有必要多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增加文学修养,对一辈子都是好事”。我对季老是深信不疑的,于是就慢慢啃完了《百年孤独》。

  为了记住人名,我创新了读书方法,把书中的人名都写在一张纸上,用事故树的方法把他们串联起来,注明关系,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很是有用,每次我遇见新的人名以后,把他们写下来,之后遇到见过却忘记是谁时,就在纸上找线索,一般都能找到,以后读外文书籍时都可照此办理,效果不错。

  《百年孤独》最让我挚爱的不仅仅是马尔克斯的文学素养,句子在他的笔下似乎有魔力,像是一幅画一样栩栩如生,愈是细枝末节的东西他写的愈是深刻,他就像是一个亲历者一样,在遥遥旁观布恩迪亚家族百年来的兴衰与荣辱。后面没那么多耐心,读的有些快了,没有深思“羊皮卷”的深意,读后感.小觑了梅尔基亚德斯的身份和分量,对于那些鬼魂的情节以为是臆想的产物,不曾想,“羊皮卷”竟是预言书,几代布恩迪亚穷尽精力想要解读的东西竟然如此神奇,在故事的开头就预言了故事的结尾——“家族的第一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不寒而栗。所有的一切随着羊皮卷的消失,就像一阵吹过涟漪的风一般无影无踪,布恩迪亚家族在世上再无存在的痕迹,就像《龙族》里消失的楚子航,无人记得他的名字。

  不仅仅是《百年孤独》,似乎我读过的西方文学作品都不避讳情色描写,对于情欲和动作描述的很细腻,甚至有些很唯美,这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是很少见的。倒也不是没有,《金瓶梅》一直如雷贯耳,不过人们提起时也是面红耳赤,羞于出口,这与历史有关,与国民性格有关,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到了朱熹那儿更狠,“存天理灭人欲”直接宣判了情色的死刑,胆敢写这东西估计得被骂的体无完肤,好不容易憋出一个《金瓶梅》,也只敢署名兰陵笑笑生,怎敢署真名?几百年来,没人敢逾越这个鸿沟。

  有点懒了,就写到这儿吧。

  以后有机会再读一遍,看着自己划线的句子不知道能不能想起当初的心境。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0

  在他沉着冷静地讲着一些令人毛骨悚然或者幽默荒谬的故事的时候,他的背后也有一个人,一个如他笔下所写的那个魔幻现实主义世界中,坚定地站稳现实主义大地的乌苏拉,她永远不会像她疯狂的丈夫奥雷良诺?布恩地亚那样想:“咱们很快就会有足够的金子,用来铺家里的地都有余啦。”——对乌苏拉来说,地就是土地,不是金子铺成的。正是这个朴素的理念支撑着魔幻现实主义世界的天空。马尔克斯的妻子也是这样一个女人,可以说,是她,为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之笔注入了墨。正如作者所说:没有梅塞德斯,我永远也写不成这本书。

  梅塞德斯是马尔克斯的妻子。

  那可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马尔克斯带着一家人准备去旅行,就在旅行的路上,他突然恍然大悟,他应该像他的外祖母讲故事那样写一本书,写一部拉丁美洲百年孤独的历史,跟着他这个想法而来的就是《百年孤独》著名的开头: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然后,他们放弃旅行,一家人的车停在马尔克斯写字台上。

  马尔克斯为了写《百年孤独》,把几个月前买的一辆小车抵押了出去,把钱如数交给了妻子梅塞德斯,心里想着还够六个多月的——他认为他六个月时间能写完这本书。结果,马尔克斯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写完这本书。钱用完了,梅塞德斯一声没吭。马尔克斯不知道妻子是怎么让肉店老板赊给她肉、面包师赊给她面包、房东答应她晚交九个月房租的——梅塞德斯瞒着丈夫把所有事情都承担下来了,每隔一段时间还给丈夫送来张稿纸。——少了什么也不能少这张稿纸。

  梅塞德斯当然没有亲笔写《百年孤独》,但她和丈夫一起经历了写作的过程,马尔克斯写完让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死掉的那章,浑身哆哆嗦嗦地走上三楼,梅塞德斯正在那儿。她一看作家的.脸色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校死了”她说。

  马尔克斯一头倒在床上,整整哭了两个钟头。

  也是她亲自到邮局去把这篇她没看过的《百年孤独》手稿寄出去的——她拒绝看手稿,我怀疑她多少也有些胆怯。她边走边想:要是到头来这部小说被认为很糟糕可怎么办?那时候,她脑子的库房里是否堆满了欠下的面包肉和稿纸? 正如人们评价《百年孤独》中那些拉丁美洲的妇女们一样:妇女们不仅保证了这个家庭的不断香火,还保证了这部长篇小说的连贯性。面对《百年孤独》,梅塞德斯也应该得到这句话:孤独的血液。

  无怪乎马尔克斯花了那么长时间去写出这本书,它的确与我之前所看过的很多小说都不一样。情节的高度密集造成了表达空间的压缩,因为篇幅摆在那里。

  整本书数十万字中的大部分是马不停蹄的快节奏情节发展,而作者的表达并没有刻意地塞进字里行间,而是靠着整个情节的情绪基调的不变来达成。小说中情节的发展一日千里,而整本书的情绪却如一只巨大的木桩钉进了大地一般纹丝不动。作者正是用这种手法来凸现出这种一成不变的情绪,那就是深深的孤独之感,也正是因此我感觉到布恩蒂亚家族百年间数代人的性格核心几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这个家族就像河流中的一块石头,抵挡得了过去,却无法与未来同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第二代人中,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他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击中,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过了整个马孔多,避开了所有人的眼睛,绕过容易被弄脏的地毯,一直流到正在厨房忙碌的乌尔苏拉面前——乌尔苏拉才是这个家族数代人真正的精神支柱。

  何塞·阿尔卡蒂奥是第一个死去的布恩蒂亚,流出来的是孤独之血。火药的硝烟气味久久不散,萦绕在他的房子里,萦绕在他的墓地中,直到很多年后才被香蕉公司用水泥封住。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贯穿百年的孤独那彻骨的荒凉。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1

  中午恬淡的阳光下一口气读完,但却实在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评价,只感到文字如清水缓缓流过,于这篇羊皮卷记载的痛苦回忆下,涌起平静淡然的情绪。此时此刻恰如合上书的彼时彼刻,月光似阳光流淌在我的房子,仍然忍不住微笑。只印象最深的一句“上校,马孔在下雨”,消散了往年的天真与情谊,充满淡淡的别离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

  虽说没有能力评价,但还是忍不住一篇狗尾续貂之作,因它最出彩的不是华丽的辞藻,抑或荒诞的情节,甚至于宿命般的家族命运。只因它的魔力太过强大,色彩太过绚丽。它会赋予我特质,晦暗中存在希望,困顿中抚慰灵魂,它说不清、道不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真实存在,在悄悄地滋润着我的心性和良知。

  所以,还是将这篇不甚成熟,浅显直白的读后感公之于众,以鞭策自己。

  面对百年孤独,面对布恩迪亚上校及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我一开始和许多人一样也有点迷失,但是当我不去纠结那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再去刻意读通那段我毫不熟悉的美洲历史时。我似乎又有点明白了,在年轻的季节我们似乎感受不到孤独,我们甘愿吃苦受累,只愿通过自己富有激情、积极主动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在社会中做出最大的贡献。我们现在勤于学习与钻研,敢于挑战未知领域,乐于在自身及周围世界寻求突破。

  那么,当我读了《百年孤独》之后呢?一个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了。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布恩地亚这个家族呢?漫长的几代人之中,有手艺灵巧的'、有知识广博的、有天生聪慧的、有勇敢坚强的、有吃苦耐劳的、有光彩照人的……他们有天才的头脑、坚毅的眼光、不轻易言败的性格,无论是旅途劳顿的南征北战、还是通宵达旦的欢娱。他们都可以用他们特有的魅力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异性。人们似乎无法看出这个家族有什么弱点,但他们最终也不过才存在了短短百余年,然后飓风袭来,他们的生命、他们的痕迹和关于他们的记忆,很快就那么无影无踪。但却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惋惜后悔的地方。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百年孤独这本书呢?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似乎不应该有特别兴奋或者特别悲痛的心情,我觉得文字象河水一样在我眼前流过,即便是难以理解的家族谱,时而现实时而魔幻的写作手法,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和历史……那些打乱我读书节奏的方方面面似乎理所当然地被我所接受,我仍然以几乎不动的姿势一页页地翻下去,看的时候在想什么我并不清楚,我在看什么我也不清楚,就好像小时候玩累了刚刚睡醒的午后,我躺在地上看着墙上时钟一分一秒走过。我没有起床,也没有在等待什么,我在干吗呢?就好像张无忌初学太极拳的状态,我忘得越来越多。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很不可思议的,在读这本应该不算是喜剧的故事时,我竟然涌起一种类似于平静恬然的喜乐。就好像我知道人终究会衰老死亡,但在照耀到阳光的瞬间,仍然忍不住微笑。

  在这本书上,我似乎理解了陶潜的那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不需要刻意钻研,只需要观其大略就能领会作者的意思,他所传达的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用他妙笔生花的文字,再经过范晔先生的翻译,如同流水缓缓趟过,读者一触摸,就能感到一种穿透人心的冰凉。这种冰凉是中性的,冰凉之下,一种不同寻常的孤独感萦绕人心,不是普通的孤独,更恰当一点说是透彻、是顿悟。但其中的故事又很强烈,我们可以通过奥雷里亚诺上校的悲壮一生、通过美人儿雷梅黛丝的嫣然一笑、通过能预见一切的羊皮卷,通过阿玛兰妲长久无人居住的房子的秋海棠蒙落灰尘、通过家族里每一个人所迸发出的原始欲望……一一窥探,不需理解,只需感受。感受其中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这是一种极致的浪漫,没有爱情,没有旅行,是关乎生命、时间的浪漫。感谢马尔克斯,奉献了如此伟大的作品,让我接受了孤独,让我一个人能静静思考,自己是谁。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说过“不久,你睡了,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读了这本书,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的精神理想。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2

  最终,那座名为马孔多的城市,一如那纸古老的预言,消失在像圣经所描述的飓风中。

  初读这本书时,我仿佛置身于了一个迷乱的世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一座与世隔绝的小镇,一个陷入了怪圈的家族,一场能下整整四年的大雨……当作者将它们将一切都拼凑在一起时,就变成了这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故事的开始,讲述了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只要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与许多小说不同,它从一开始便将时间立于一个模糊的“多年之后”,无法判断离现在多久,而当我再次翻页时,却回到古老家族尚未迁徙的地方,时光的隧道,连通了过去,指向了未来,却在最后一页,将一切都抹去,原来孕育了马孔多的肥沃黑土,也只剩了那片古老的土地,如同命运跟你开了一个玩笑,走了许久的路连在了一起,是个规矩的圆形。

  圆,在许多宗教说法中都有特殊的含义,比较共通的意义是无限的循环,而布恩迪亚家族则是这个说法最真实的写照,从第一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乌苏拉尔开始,它便是不断被重复的下一代的名字,是无数后人像老一辈一样醉心于性欲和迷茫,是子孙们死亡时面临的种种离奇事件,更是对老一辈的孤独和寂寞的延续。

  假使以第一代的两人为圆的开始,第一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即为男性后代的源头,他的身上演绎了人性的性欲望、暴力、拜金等缺陷,而这种性格也被后代所继承,同时也反映了人性中的斗争性、创造性等特点。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几近疯狂的求知欲。事实上这也正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太过沉迷于理论以致甚至失去了和人交谈的能力,他将自己困死在了名为求知的城中,最终被人们当作疯子,吊死在了树上。而乌苏拉尔则代表了女性后族的源头。比起缺点良多的丈夫,她勤劳,热情,善良。她是家族中占据统治地位时间最长的女性成员。她努力改变家庭成员的命运,她也是唯一明白了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实际上从未爱过任何人,而阿姆兰妲却比任何人都深情的人。乌苏拉尔的清醒是孤独的,正印证了所谓“世人皆醉我独醒”,乌苏拉尔的透彻从不被人理解,她只能孤独地看着无数亲人走向深渊而无能为力。

  在佛学中,有横竖三世佛的说法,正所谓前世之因,今生之行,后世之果。第一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乌苏拉尔既是一切的开始和源头,也是未来无数事件的因由,他们身上的种种因果都在后代人身上一一呈现,如果说家族第六代传人奥雷连诺·布恩迪亚正是第一代何塞最大的因果——求知欲的体现者和承载者,那么和他相爱的阿姆兰妲·乌苏拉尔则是继承了其先祖母守护布恩迪亚家族夙愿。这一对恋人仿佛是第一代那对开创者夫妇的影子,而困扰乌苏拉尔当年的魔咒那个带有猪尾巴的孩子,也由此出生。第一代人种下的“因”,由最像他们的后代了结。当蛇头咬上了蛇尾的时候,这一个轮回也宣告结束,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圆的终点就是起点。在这个家族终结的时刻,什么都已发生,什么都未曾发生。

  再次回到故事的开头,又回到上校对冰块的回忆。在全文中,‘冰’这个意像也重复的出现,第一代的何塞曾梦想建造一座冰之城市,而霍赛·阿·布恩迪亚在看到了冰块之后才明白了梦中镜屋的含义。也许,马孔多就如同一块真正的冰,在太阳下折射万千光华投影到地上,就像在放电影一样,然而呈现的却都是虚影,是镜中红花的虚影,是水中明月的虚影。

  而冰,其实也只是水而已,仅仅拥有美丽而梦幻的外表,美好而易逝。当冰融化时,就只剩下了水,再也寻不见那座虚妄之城,再也见不到众生悲喜。而当寓指着圣经中摧毁一切的飓风来临时,这座不曾存在过的幻之城市便再也不复存在了。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3

  在茫茫人海中,我却如同生活在沙漠里,只有依赖互联网或者阅读写作,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也许,这就叫做孤独。

  在短短的一年中,我的性格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以前的活泼开朗变成这样沉默寡言。我想这段时间我已经带给人们太多的不快乐了。好像和谁说话都明显的带有火药味了。人们都说我变了,不是以前那个亲切随和的人了。

  不过我实在忍不住要说。也许这样说了心里好受一些。真的。我找到一张纸就会不断的写下去,现在就是这种感觉。有一种想一吐为快的感觉。

  此刻,就如同跟朋友一起在外面喝酒时的情景。我不高兴。朋友们总是设法宽慰我。他们默默的坐在那里,听我讲述一个人的心情故事。一任酒杯在手里举起滑落。啤酒的味道真好,能替人解除烦恼。真的。当几杯啤酒喝了之后,我已经不能思考了,也许,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才能安静的入睡。夜太长了,我怕我在深夜里醒来!所以我宁愿每晚睡晚一点。也许,这样可以把夜晚的时间挤得短一些。然后在第二天很早起床。这样,我仿佛每天都生活在白天,每天都生活在阳光里。

  最初我还以为能在互联网上得到一些安尉。没想到人们过得比我还不快乐。我想跟她痛痛快快的聊聊,聊一些属于互联网上或者其它世界才会有的快乐。一个在心灵深处构思的世外桃源。可是没想到,我带进自己苦心营造的快乐桃源的人却都需要我的安慰。

  有的'失恋,有的失业。有的因父母不和,痛苦,孤怜。我试着为他们一一排解。我想,自己心灵的痛楚却可以作为别人的心灵的试剂。居然能让我成为一个称职的业余的心理医生。我想,如果别人快乐,我也就应该得到快乐了。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人能够给我带来快乐。除非我已经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建立起自己的完美人格。可是,这太难了。而且这一切都是一个人默默的摸索。在一片不属于自己的天空中寻找一方净土。

  我思考,我困惑。当初对朋友们说出这句话时,他们都觉得很经典,其实当时我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不曾想到,这也许是大部分人的状态。也许,如果一个人只默默的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就行了。何必想那么多呀。不思考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无忧无虑。

  其实人活在这世上,怎么可能无忧无虑?

  17岁以前我也曾无忧无虑。因为那时我没去想自己怎样生存,怎样发展的问题。只想到自己怎样分配这一周的时间,应该学些什么?我交了几个好朋友,我也不感到寂寞。心情一直非常愉快,做事也得心应手,自信心十足。我感到很满足。所以很快乐。我不吸烟不喝酒。每天都坚持看书,我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与别人愉快的交流着。我的确很快乐。

  爱情会使人幸福,也会使人沦落。但这一切并非对方的错。爱情本身并没有错。错的只是一个人的意志,一个人的情绪。受到这种控制力的强烈干扰,会使一个人彻底的改变。

  挑剔,指责,冷漠,率真,轻浮。

  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显得悲哀。一个上升的,创业的时代,一个人却不思进取,安享于毫无创意的生活。感觉时间在慢慢推移,而一个人的意志却不断的衰减直至消失。生活。不应该迁就这种人,为什么给我这么多空间让我慢慢做一些事情。为什么不及早把我淘汰掉,让我受这种痛苦?

  时间会冲淡一切,而人生却承担着太多的责任。还有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开始。正因为没有开始,才看不到结束。没有计划的人生太可怕,没有目的的旅行,会不会把我们引入人生的死角?

  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想得到什么?我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常常这样想。自己问自己,但没有回音。四周只有一片寂静。

  我没有朋友,是因为我放弃了朋友。我没有事业,是因为我放弃了事业。为了微不足道的爱情,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为什么会接受别人的爱?而又为什么不能接受别人的告别?

  寂静的夜空,没有一点回声。

  我感到很寂寞。

  也许,寂寞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4

  用十二天看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是一部初中就有所耳闻的小说,只是那个时候完全看不懂,不知道孤独为何物,更不知道为什么是百年的孤独,直到20xx年的春天,当我放下这本书让各种思绪在脑海中发酵、游荡和碰撞,好像忽然就明白了。

  在讲述什么是孤独之前,有必要对本书做基本的了解,这是一个关于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第一代人在荒芜中建立起一个叫马孔多的镇子,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欣欣向荣,吉普赛人经常带来外部世界的新鲜事物,如冰块、放大镜、炼金术、磁铁……这样的开端让人对镇子的未来充满希望,加上布恩迪亚家族勇敢的开拓精神,让人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家族创业的令人振奋的故事,然而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家族百年来与孤独斗争的历程。

  很多人看不进去这本书,原因之一是人物的名字很相似,七代人的名字基本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排列组合(如图),让中国人读起来很迷糊。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起名呢?当我们看到这些相似的名字时,也许会在头脑中跳出一个词:重复。

  没错,“重复”是本书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看似讲述了七代人的故事,本质上是一代人换名字度过了一百年(七代人)的生活,那么重复与孤独有什么关系呢?

  想象这样一种场景,你在一条未知的路上行走,刚开始充满好奇,开拓进取,不停的往前走,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事物,于是你一直走一直走,忽然你回到了原点……你以为自己走错了路,于是重新出发,依然满怀期待,一直走一直走,谁知又回到了原点……你不放弃,要再走一次,还是回到了原点……就这样走了很多次,最后都回到了原点,你会是什么感觉?会是一种愤怒和无力吧。

  这种重复带来的无力感好比一个人被囚禁在牢里,他哪儿也去不了,最后诞生出另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叫孤独。当你发现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你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情,但结局都是相似的,你就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事实,就像杨绛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第一代人阿尔卡蒂奥看到了人生的重复,就像书中所说:他花了六个小时观察各种事物,试图找出一分一毫与前一天的不同之处,期待发现某种变化能证明时间的流逝。星期五,他在谁都还没有起床时又去观察外界的状况,最后彻底确认了仍是星期一。

  第二代人布恩迪亚上校参与革命32次,全部失败,他发现世界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最后对革命感到了厌倦,于是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雕刻小金鱼,直到生命的结束。小女儿阿玛兰妲年轻时对爱情充满渴望,嫉妒、放纵、克制、懊悔,年老时则独自织衣服,似乎永远也织不完。养女丽贝卡的老年生活更让人震撼,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破败荒芜的屋子里,就像是一个活人的坟墓。

  第三代人没多少故事,似乎只是家族生命的繁衍。

  第四代人显现出与第二代人相似的生活。

  第五代人显现出与第一代人相似的生活。

  第六代人显现出与第一代人之前相似的生活。

  到了第七代,生出了长着猪尾巴的孩子,一起又回到原点。

  百年孤独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面对重复的无力感,第一代人为此而崩溃,最后在树下死去。第二代人用重复对抗重复,就像上校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停的刻小金鱼。第六代人想打破家族的重复,破译了羊皮卷上的神秘预言,谁知家族的一切都是注定的。

  持续百年的孤独直到整个家族的生命终止才暂停了下来,小说的结尾说:这座镜子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作者马尔克斯为何会说这样的家族不会第二次出现?我不清楚作家的答案,在我看来是因为任何家族只要活着就会孤独,然后在重复中消亡,最后从世人记忆中抹去。这样的话,即使有N个家族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但只在人的记忆中出现一次,没有第二次。

  也许,孤独是无止境的,人应该学会健忘。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5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名作品之一,他是哥伦比亚的著名作家,在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可谓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再现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这本说,是我比较喜欢的外国小说之一,第一次看的时候会有点吃力,花了一两个月把它看完,但是还是有很多故事情节不是很清晰,等到第二次读的时候,完全对故事的架构有了清晰地思路,并且也对布恩迪亚的家族史和马贡多地区的衰亡史有了大致的了解。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和读其它书都很明显的不同,很多的书籍都是在向人们宣扬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是在这本书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孤独和颓废的气息。即使如此,读完《百年孤独》我的收获并不亚于任何一本宣扬积极人生态度的文学作品。

  马孔多多半是在下雨的,阴暗、潮湿让种种欲望暗暗滋生。

  然而有一双眼睛,在这小镇里洞察了逾百年,她就是乌尔苏拉。

  杀戮,专制,封建,就成了乌尔苏拉所仇视却无力改变的事实。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

  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曾向乌尔苏拉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他拥有着精明的头脑,强壮的身躯,是马孔多的开拓者,文明之祖,却因为深信“马孔多外面的世界”而被捆绑在树上直至死去。或许当时人民并不拥有像布恩迪亚那么优秀,可当权者之下,扼杀人数也应该不少吧?“他痛苦地说:咱们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啦,咱们会在这儿活活地烂掉,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了。”,我想,这算是坐着对当时的不满和控诉吧。

  我不知道孤独象征着何物,也许是精神,也许是肉体。人类生而孤独,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也许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的唯一的一生必须背负着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随形的孤独。从这一点上来看,无人不孤独。肉体、外在与表面是停留在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与无数人打着交道,生活在群体中。灵魂、内在、却是活在独自、只有唯一的世界里,精神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思想能与外界分享、交流,可灵魂必须得到独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层次的深化。就像奥雷里亚诺上校,他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均幸免于难,当他认识到这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时候,便于政府签订和约,停止战争,然后对准心窝开枪自杀,可他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与17个外地女子姘居,生下17个男孩。这些男孩以后不约而同回马孔多寻根,却被追杀,一星期后,只有老大活下来。奥雷里亚诺年老归家,每日炼金子作小金鱼,每天做两条,达到25条时便放到坩埚里熔化,重新再做。他像父亲一样过着与世隔绝、孤独的'日子,一直到死。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远记住:过去是虚假的,往事时不能返回的,每一个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复返了。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只是过眼云烟。”这句话让我反复读过很多遍,生命的不可重来或许就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财富,我们的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一瞬间的美好,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过去了就成了云烟,没发生的也只是浮云。所以,我认为,作者的这种消极或许就是最积极的态度,值得每一个反思并且吸收其中的精华。

  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在我看来,作者除了愤慨,还有悲叹。可能我们就像书里面的其中一员,在孤独中不断徘徊,只要有那么一丝阳光,就能找到走出循环圈的门,生命必须有裂缝,如此阳光才能照进来。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百年孤独》读后感11-04

百年孤独读后感11-07

《百年孤独》 读后感02-17

百年孤独读后感12-23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02-06

《百年孤独》读后感08-06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0-10

学生百年孤独读后感01-22

《百年孤独》读后感【荐】02-19